搜尋結果:楊士霆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司促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201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興隆整宅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胡學林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楊士霆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債權人   之請求,應釋明之。」、「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五百   零八條至第五百十一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   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 1條第1項第3款、第2項、第513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發支付命令,其主張意旨略為:相對人為興 隆整宅之區分所有權人,積欠繳大廈管理費共計新臺幣   4,000元,經以存證信函催繳,相對人未繳納,故聲請發支 付命令,促其給付等語。 三、聲請人之上開聲請,僅提出催告相對人楊士霆繳納管理費之 存證信函(即臺北市府郵局存證號碼000360、000438),惟 其未提出相對人座落於「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4樓之17 」(下稱系爭建物)之建物登記謄本、相對人最新戶籍謄本 ,及請求相對人繳納管理費之依據、聲請人向主管機關報備 之證明文件、催告通知已合法送達相對人之證明文件等。本 院於民國114年3月3日裁定命聲請人於裁定送達5日內補正, 該裁定於114年3月5日送達聲請人,逾期未補正。是以,本 院無從認定相對人是否為系爭建物之所有權人,聲請人也未 提出已合法送達相對人戶籍地址之證明文件,相對人是否收 取存證信函,知曉催告內容非無疑。綜上,相對人是否為系 爭建物之所有權人,又聲請人是否已合法催告相對人繳納管 理費皆未臻明確,聲請人未釋明其請求,其聲請本院對相對 人發支付命令,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3-20

TPDV-114-司促-2015-20250320-2

司促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201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興隆整宅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胡學林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楊士霆間聲請發支付命令事件,聲請人應於 收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 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重新提出載有聲請人正確「全名」之聲請狀(因聲請人民 國114年2月14日聲請狀所載聲請人為興隆整宅管理委員會, 與其具狀人處所蓋印文「台北市信義區興隆整宅管理委員會 」不相符,故有陳報之必要),並蓋有聲請人及其法定代理 人印文。 二、請提出所有權人楊士霆之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其建物座落 於「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4樓之17」,且需有其完整身 分證字號。 三、請提出相對人楊士霆最新之戶籍謄本正本(戶長變更及全戶 動態記事欄、個人記事欄均勿省略)(因聲請人未提供相對 人身分證字號,故本院無從以戶役政系統查詢)。 四、請陳明對相對人楊士霆請求繳納管理費之依據為何?(如管 委會規約或辦法、管委會之會議紀錄等),請提出足資釋明 之文件。 五、請提出聲請人之組織報備證明書及主任委員當選證明文件。 六、請提出催告相對人楊士霆繳納管理費存證信函(即臺北市府 郵局存證號碼000360、000438)已合法送達相對人戶籍地址 之證明文件(如送達處所非相對人之戶籍地址<即補正事項 第三項戶籍謄本所載地址>,應有本人或同居親屬簽收之紀 錄。若無法提出,應重新送達相對人戶籍地址,且須有郵局 投遞或簽收情形記載,無回執須提出掛號號碼及簽收證明文 件,若送達戶籍地址之簽收者為聲請人,請提出確實轉交相 對人之證明文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3-03

TPDV-114-司促-2015-20250303-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21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周韋翰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28569 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訊問中均自白犯罪(113年度易 字第787號),本院裁定改行簡易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   主 文 周韋翰犯傷害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公庫 支付新臺幣壹萬元。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明犯罪事實之證據,除證據部分應補充被 告周韋翰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本院準備程序、114年1月16 日本院訊問程序所為之自白(見本院113年度易字第787號卷 【下稱本院卷】第29、46頁)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被告於如起訴書所載之時間、地點,徒手推擠、毆打告訴人 楊士霆之行為,係基於單一之傷害犯意,於密切接近之時間 、地點為之,且侵害同一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 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 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 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認屬接續犯,僅論以一傷害罪。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打球過程中與告訴人 發生肢體衝突後,未思循理性方式解決紛爭,竟為本案犯行 ,造成告訴人受傷,所為實屬不該;惟念其犯後已坦承犯行 ,始終有與告訴人調解之意願,然因告訴人於本院113年12 月19日、114年1月16日調解期日均未到庭而未能達成調解, 此有本院送達證書2份、刑事報到單2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 第21、23至25、39、41至43頁);兼衡被告無前案紀錄之素 行、本案之犯罪起因、動機、目的、手段、告訴人之傷勢程 度,及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時,告訴人亦有推擠、挑釁被告等 情狀,此據證人羅翊軒、洪繹翔均證述在卷(見臺灣士林地 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8569號卷第19至21、105至109、12 9至133頁),暨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自述大學肄業之智識 程度,目前無業,先前工作領取基本薪資,未婚,無子女, 沒有需要扶養的人之家庭生活及經濟狀況(見本院卷第29頁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  ㈣末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參(見本院卷第9頁)。 本院審酌被告因一時失慮,致罹刑章,其上開行為雖有不當 ,惟本案衝突之發生,雙方係有來有往,告訴人亦有推擠、 挑釁被告等舉措,業據本院認定如前,佐以被告始終有與告 訴人調解之意願,然因告訴人始終未到庭而未能達成調解, 是本院認被告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宣告,當知所警惕,而 無再犯之虞,因認前開之刑以暫不執行為當,爰均依刑法第 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又為確保被 告緩刑之宣告能收具體之成效,且期使被告確切明瞭其行為 對社會所造成之危害,以培養正確法治觀念,爰併依刑法第 74條第2項第4款規定,命被告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1年內 向公庫支付新臺幣1萬元。被告倘有違反前開緩刑條件之情 形而情節重大者,得依同法第75條之1規定撤銷緩刑宣告, 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依刑 事裁判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 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陳沛臻提起公訴,檢察官謝榮林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林琬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鄭可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28569號   被   告 周韋翰 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周韋翰與楊士霆於民國112年10月14日21時40分許,在臺北 市○○區○○路000巷0號籃球場打籃球,周韋翰因認楊士霆於打 球過程中故意碰撞,且以言語挑釁,而與楊士霆發生衝突, 周韋翰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推擠、毆打楊士霆,致楊士 霆跌倒在地,受有右頸擦傷(5×1公分)、左肘擦傷(2×0.5 公分)、左膝擦傷(2×1公分)、左前臂背側瘀傷(10×4公 分)等傷害。 二、案經楊士霆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周韋翰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其於前揭時、地,因認告訴人於打球過程中故意碰撞,而與告訴人發生爭執,進而衍生肢體衝突,其有推擠告訴人、抱住並將告訴人甩開,告訴人因而跌倒在地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楊士霆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被告於前揭時、地,因認告訴人於打球過程中故意碰撞,而與告訴人發生爭執,被告徒手扣住告訴人之頸部,將告訴人摔倒在地,並多次以手臂衝撞告訴人身體,致告訴人受有多處擦挫傷之事實。 3 證人羅翊軒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被告於前揭時、地,因認告訴人於打球過程中故意碰撞,而與告訴人發生爭執,被告徒手勾住告訴人之頸部,將告訴人摔倒在地,並毆打告訴人多下,證人羅翊軒當下看見告訴人之頸部受有擦傷之事實。 4 證人洪繹翔於偵查中之證述 證人被告於前揭時、地,因認告訴人於打球過程中故意碰撞,而與告訴人發生爭執,雙方互相推擠、拉扯之事實。 5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12月14日北市醫忠字第1123076954號函暨所附病歷資料、驗傷診斷證明書 證明告訴人於112年10月14日22時59分許,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經診斷受有右頸擦傷(5×1公分)、左肘擦傷(2×0.5公分)、左膝擦傷(2×1公分)、左前臂背側瘀傷(10×4公分)等傷害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被告先後 推擠、毆打告訴人之行為,係基於單一之決意,並於密切接 近之時間、地點實行,侵害同一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 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 ,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 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請論以接續犯。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陳沛臻

2025-01-23

SLDM-114-簡-21-20250123-1

司執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債務執行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1016號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務 人 楊學謙即楊士霆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執行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債權人聲請強 制執行壽險契約金錢債權,未具體表明執行標的債權,並聲 請法院調查債務人有關壽險契約之保險人名稱、保險種類或 名稱等事項,即屬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 不明,應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地之法院管轄,法院辦理人壽 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2點亦有明定。又依同法 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 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 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已具體指明本院執行債務人對第三人富邦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 契約債權,則此時非屬未具體表明執行標的債權之情形,依 上開規定,應回歸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由應執行之標的物 所在地法院管轄,而依債權人聲請狀所載應執行之標的物所 在地於臺北市信義區及大安區,非屬本院轄區,債權人向無 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自屬未合,爰依首開法條裁定 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5-01-07

CYDV-114-司執-1016-202501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