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繆欣儒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47號 原 告 格陸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LEE JAE WOO 訴訟代理人 楊芝青律師 楊家欣律師 被 告 堃富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金成茂(Kim Sung Moo) 訴訟代理人 馮基源律師 陳奎霖律師 繆欣儒律師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曾聲請對被告堃富科技有限公司 發支付命令,惟被告堃富科技有限公司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 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經查,本件訴訟標 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6,43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 6,731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76,231元 。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7日內補繳上開金額,如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3-27

TYDV-114-重訴-147-20250327-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遺產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64號 上 訴 人 徐麗貞 訴訟代理人 楊代華律師 張詠惠律師 繆欣儒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柏霖 陳彥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遺產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0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家上字第13號),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 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 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 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 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 本文各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 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 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 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 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 ,或有關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 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 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 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 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 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  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 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與訴外人陳劉秀娟(民國000年0月 00日死亡)為婆媳關係。上訴人於109年9月21日至基隆郵局, 將陳劉秀娟帳戶內存款新臺幣(下同)400萬元匯至自己設於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之帳戶。斟酌陳劉秀娟早於106年12月1日即 因失智症經鑑定為中度精神障礙,直至109年8月27日診斷有腦 萎縮、血管型失智症併行為障礙,暨上訴人所舉之證據,均不 足認定陳劉秀娟將上開款項贈與上訴人。被上訴人為陳劉秀娟 之繼承人,另繼承人即第一審共同被告陳佩祥(上訴人之夫) 與其等利害關係相反,事實上難取得其同意,被上訴人以自己 為原告,當事人適格尚無欠缺。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返還該款項予陳劉秀娟 之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於法有據。又陳劉秀娟死亡時遺有如 原判決附表所示遺產,被上訴人訴請分割遺產,洵屬有據,爰 予分割如「本院認定之分割方法」欄所示等情,指摘其為不當 ,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無涉判決結果之贅述,泛言理由不備 ,違反經驗、論理及證據法則,而非表明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 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兩造已就陳 劉秀娟解除定存存入帳戶,待數日後由上訴人將款項轉入自己 帳戶是否為基於贈與行為乙節為爭執,並經兩造進行攻防充分 辯論,審判長無闡明義務,亦未造成突襲性裁判,上訴意旨執 以指摘原判決違法,尚有誤會,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林 金 吾 法官 陳 靜 芬 法官 蔡 孟 珊 法官 藍 雅 清 法官 高 榮 宏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沛 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16

TPSV-114-台上-164-2025011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