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建霖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壢保險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壢保險小字第676號 原 告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訴訟代理人 葉庭歡 羅盛德律師 複代理人 徐敏文律師 被 告 楊翹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4,46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19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日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 由 要 領 一、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除下列理由要領 外,僅記載主文,其餘省略。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月30日15時30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肇事車輛),行經桃園市中 壢區康樂路與博愛三路交岔路口(下稱肇事路口)時,因未煞 停查看左右有無來車,而不慎碰撞原告所承保、訴外人徐慶 銘所有、訴外人張志強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5871號自用小 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並致系爭車輛受損(下稱本件事故), 嗣經原告依保險契約理賠維修費用新臺幣(下同)49,400元( 含零件16,600元、工資17,800元、烤漆15,000元),並就零 件部分經計算折舊後,請求被告賠償34,460元。為此,爰依 民法第191條之2、保險法第53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34,460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本件事故不應由被告負全部肇責,因雙方號誌皆 為閃燈狀態,且當時被告視線遭陽光及路旁施工設施所遮蔽 ,在確認左側無來車後,正欲確認右側時,即與系爭車輛發 生碰撞,可見系爭車輛之駕駛即訴外人張志強亦有未於路口 停看聽即貿然直行之過失,應負五成肇責等語,資以抗辯。 四、是依上揭規定,以下僅就(一)訴外人張志強就本件事故是否 與有過失?(二)原告得請求賠償之金額若干?記載理由要領 如下:   (一)訴外人張志強就本件事故是否與有過失?  1.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 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又按原告 對於自己主張之事實已盡證明之責後,被告對其主張,如抗 辯其不實並提出反對之主張者,則被告對其反對之主張,亦 應負證明之責,此為舉證責任分擔之原則。又各當事人就其 所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均應負舉證之責,故一方已有適當 之證明者,相對人欲否認其主張,即不得不更舉反證(最高 法院99年台上字4835號判決意旨參照)。     2.被告固辯稱訴外人張志強駕駛系爭車輛行經肇事路口未停看 聽即貿然直行,就本件事故與有過失等語。然查,依本院勘 驗系爭車輛行車紀錄器畫面之勘驗筆錄(詳如附件)可知,雙 方車輛於事發前均在肇事路口直行,而肇事車輛係自畫面左 側道路駛出,屬左方車,自應暫停禮讓右方車(即系爭車輛) 先行,審酌兩車間雖有第三人車輛、施工設施,影響視距等 情,然自上開行車紀錄器畫面截圖可知,肇事車輛左側上方 有一凸透鏡可反射出系爭車輛,被告於進入肇事路口前,既 已知悉其右側有一輛車擋住其右前方視線,應選擇利用路口 轉角凸透鏡或暫停(即同其右側第三人車輛之作法)待行車視 線恢復後再行穿越路口,然被告不僅未為之且僅擺頭確認左 側有無來車,而未於進入肇事路口前向右擺頭確認來車。況 系爭車輛雖以等速穿越肇事路口,然其車速非快,且其自可 信賴從左側駛出之車輛會遵守交通法規且為必要之注意,禮 讓其先行,是訴外人張志強就本件事故自無過失。而被告復 未對此提出其他證據相佐,故被告此部分之抗辯實難憑採。 (二)原告得請求賠償之金額若干?    1.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 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第1項情形,債權人得請求 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民法第213條 第1、3項定有明文。又所謂必要修復費用,如修理材料以新 品換舊品時,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 議參照)。      2.經查,系爭車輛修理費用為49,400元(工資17,800元、烤漆1 5,000元、零件16,600元),有估價單及發票等件可證(見支 付命令卷第6至15頁),而原告既係以新零件替代舊零件,自 應就零件費用計算並扣除折舊,始屬公平。依行政院所頒固 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系爭車輛為非 營業用車,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 之396;另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 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平均法、定率遞減法或年數合計法者, 以一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折舊折舊滿一年者,按實 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一月者,以月 計。」,其最後一年之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計額,其總和 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額之十分之九。復查系爭車輛之出廠 日為104年3月(見本院卷第26頁),迄本件事故發生時點112 年1月30日,已使用逾5年,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 定為1,660元(計算式:16,600×0.1=1,660元),加計無庸計 算折舊之工資17,800元及烤漆15,000元,則原告得向被告請 求之系爭車輛損壞修復之必要費用為34,460元(計算式:1,6 60+15,000+17,800=34,460元)。從而,原告請求如主文第1 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附件: 檔案名稱:ch0_00000000000000_00000000000000.mp4_0000000      0_135938.avi 00:00(畫面右上方顯示時間為2023/01/30,15:23:37):    此時為白天,光線充足,原告保戶車輛行駛於桃園市中壢區康樂路(為一單行道)上,並持續向前行駛。 00:01~00:02時,原告保戶車輛等速駛至康樂路與博愛三路交岔路口(下稱肇事路口,南北向為康樂路;東西向為博愛三路)前,並持續向前行駛。此時,原告保戶車輛行向號誌顯示為閃黃燈,畫面左側(即原告保戶車輛之左前方)有一台黑色轎車(下稱第三人車輛)行駛於博愛三路上並煞停於肇事路口前。 00:03~00:05時,原告保戶車輛持續等速穿越肇事路口;被告車輛則自畫面左側(即博愛三路)駛出,行經仍處於煞停狀態之第三人車輛之左側駛入肇事路口。此時,兩車間隔距離逐漸縮短,原告保戶車輛隨即偏右行駛,畫面即發生晃動。並由被告車輛之車窗及前擋風玻璃可見被告於上開錄影期間,其頭未曾轉向右側(即未注意其右側有無來車)。

2025-02-26

CLEV-113-壢保險小-676-20250226-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011號 原 告 古岳瑾 被 告 譚頎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被告持有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993號裁定所載如附表 所示之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為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本文所明定。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此項危險得 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而言(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 第1779號民事判決參照)。經查,被告持有以原告為發票人 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並聲請本院以113年 度司票字第2993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惟原 告否認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存在,是兩造就系爭本票之債權 存否有爭執,已使原告在私法上地位處於不安狀態,且此種 不安狀態,能以確認判決除去之,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即具有確認利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持系爭本票對於原告聲請系爭裁定准予強制 執行,惟原告根本不認識被告,未曾簽發本票給被告,而系 爭本票上發票人之簽名雖然應該是原告筆跡,但原告自111 年10月30日即入監服刑迄今,不可能於系爭本票發票日所載 時間簽發系爭本票,可見縱使系爭本票簽名真正,簽發時並 未記載發票日,應為無效票據,原告亦未授權他人填載發票 日等語。並聲明:確認被告持有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 權不存在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票據行為之有效性,係票據權利人行使票據權利之前提, 票據法就此舉證責任並無明文,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 定,由執票人就票據作成之真實及有效,負舉證之責。倘票 據欠缺票據法所規定票據上應記載事項之一者,例如:一定 之金額、發票年月日,依票據法第11條第1項規定,即屬無 效票據(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208號判決參照)。又 發票人未於票據記載發票日且否認授權他人填載,而執票人 不爭執該票據原未記載發票日,僅抗辯發票人授權他人填載 者,自應就發票人授權填載之事實負舉證之責任(最高法院 112年台簡抗字第275號裁定參照)。 (二)經查,系爭本票之發票日固以打印方式記載為112年4月20日 ,有系爭本票影本在卷可參(見系爭裁定卷),而參原告之法 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可知,原告自111年11月10日即因案入監 迄今,均未有出監之記錄,原告自不可能於系爭本票之發票 日簽發系爭本票,故縱使系爭本票上原告之簽名為真正,系 爭本票發票日應屬他人嗣後打印日期,足徵系爭本票於發票 日並未記載發票日,從而,系爭本票於發票時欠缺發票日之 必要應記載事項,為無效票據,被告自不得持無效之系爭本 票行使票據權利,則原告訴請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及請 求被告返還系爭本票,自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請 求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爰就訴訟費用部 分諭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附表: 發票日 到期日 票面金額(新臺幣) 票據號碼 發票人 112年4月24日 未記載 3萬元 無 古岳瑾

2025-02-26

CLEV-113-壢簡-2011-20250226-1

壢保險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壢保險小字第672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訴訟代理人 葉凱欣 劉宥呈 被 告 張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萬1825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日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附表:零件部分折舊(單位:新臺幣)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45,501×0.369×(6/12)=8,395 第1年折舊後價值  45,501-8,395=37,106 上開折舊後零件加計工資44,719元,共計81,825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71 條第1 項:(依同法第436 條之32第2 項   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式準用之)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   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   審法院;未提出者,毌庸命其補正,由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   駁回之。

2025-02-26

CLEV-113-壢保險小-672-20250226-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小字第290號 原 告 劉文森 上列原告與被告「不詳」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有被告之姓名、住居所 及年籍資料之起訴狀及繕本到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 之;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同法第 244條第1項第1款、第116條第1項第1款亦分別有明文規定。 再按原告之訴,有同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 其情形可以補正,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 應以裁定駁回之;前開規定於小額訴訟程序準用之,同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第2項、第436條之23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狀記載被告「不詳」,而未記載被告之 姓名、年籍、住居所或其他足以特定被告之資料,致本院無 從特定原告起訴之對象,亦難以確定被告有無當事人能力、 訴訟能力及其住居所等,有命原告補正之必要。本院已調閱 交通事故相關資料,原告可到院閱卷後確認起訴對象。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定期命原告補正如主 文所示,逾期不補正者,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5

CLEV-114-壢小-290-20250225-1

壢全
中壢簡易庭

假扣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全字第11號 聲 請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鄭偉廷 相 對 人 林亭君即京品詮企業社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假扣押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債務人前於民國109年12月30 日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50萬元,借款期間自109年1 2月30日起至110年6月30日止,並約定遲延利息及違約金。 債務人僅攤還本金利息至113年7月31日,即未再依約定繳款 ,尚欠本金14萬7237元及利息暨違約金,聲請人依相對人簽 訂授信約定書第15條約定,主張其全部債務借款視為全部到 期,相對人應一次清償本金、利息、違約金。嗣經聲請人發 函催告相對人繳納欠款,相對人仍未清償,顯然堅決斷然拒 絕給付,且相對人曾就債務聲請前置調解但遭通報失敗。又 查其在聲請人帳戶之存款為O,且有其他銀行對相對人聲請 核發支付命令獲准,是聲請人之債權日後恐有不能強制執行 或甚難執行之虞,債權人為保全強制執行,願供擔保以代釋 明之不足,聲請准將債務人所有財產在14萬7237元之範圍內 予以假扣押,以資保全等語。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 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 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 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 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民事訴訟 法第522條第1項、523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所謂請求,係指債權人已在或欲在本案訴訟請求 之標的、數量及請求之原因事實;所謂假扣押之原因,則指 債務人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或應在外國為 強制執行之情形。諸如債務人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就其 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將達於無資力之狀態;或債務人移住 遠地、逃匿無蹤或隱匿財產均屬之。而債權人就該假扣押之 原因,依法有釋明之義務,亦即需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之證據,必待釋明有所不足,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後, 始得准為假扣押。若債權人就假扣押之原因未予釋明,即不 符假扣押之要件(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746號裁定、99 年度台抗字第664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主張上揭事實,雖提出借據影本、授信約 定書、戶籍謄本、商工登記資料、利率表、撥還款明細查詢 單、催告函、前置調解明細報表、存款餘額查詢、催告函、 支付命令等件為證,且業已依法起訴,有本院114年度壢簡 字第352號卷宗可稽,固可釋明本件請求之原因。惟聲請人 對於本件請求假扣押之原因,雖主張相對人逾期還款,經催 告仍未獲置理,且於聲請人帳戶存款為0元、並有其他債權 人對其核發支付命令,顯見確有逃匿與無資力之情事等語。 然查,相對人等未依聲請人催告履行,僅屬債務不履行之狀 態,而依聲請人所提之上開支付命令,僅足認相對人其他銀 行另有債權債務關係,尚難認相對人等現存之既有財產有何 已瀕臨成為無資力、或與聲請人債權相差懸殊而難以清償債 務之情;聲請人復未就相對人等有何浪費財產、增加負擔、 就其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而達於無資力之狀態,或將移住遠 地、逃匿無蹤、隱匿財產致聲請人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 行之虞等情,提出任何證據盡其釋明之責。揆諸前揭說明, 聲請人雖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惟仍與假扣押之要件不符 ,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5

CLEV-114-壢全-11-20250225-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簡字第339號 原 告 范稚甯 被 告 廖羅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又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 第1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返還借款,而被告住所地位於 基隆市仁愛區,此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憑。 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訴訟自應由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管轄。茲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移轉管轄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5

CLEV-114-壢簡-339-20250225-1

營小
柳營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營小字第78號 原 告 陳熙 訴訟代理人 張喬婷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周麗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柳營簡易庭於 民國114年2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因故與訴外人即被告前配偶黃○○相識, 惟被告於毫無根據之情況下,以MESSENGER通訊軟體傳送「 想到你每晚都跟她打炮」、「你每晚幹她幹的很舒爽」、「 每晚打炮-打炮-打炮」、「你說你一夜幾次才能滿足她」、 「她一看就性飢渴」等訊息(下稱系爭訊息)與黃建霖,而以 「打炮」、「幹她」、「性飢渴」等用語貶抑原告人格,侵 害原告名譽權,原告精神上甚為痛苦,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100,000元等語。 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原告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系爭訊息為被告傳訊與黃○○,何時傳送被告已經 忘記,因為黃○○與原告發生外遇,被告心情低落始傳系爭訊 息發洩情緒。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對於被告與黃○○曾為配偶關係,被告以通訊軟體傳送系爭訊 息與黃○○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㈡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是以,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請求權之發生,以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且損 害之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間,須有相當因果關係為成立 要件;若行為人之行為無故意或過失,或被害人無實際損害 發生則無賠償可言。申言之,侵權行為之成立,應具備加害 行為、侵害權利、行為不法、致生損害、相當因果關係、行 為人具責任能力及行為人須有故意或過失等要件,若任一要 件有所欠缺,即無侵權行為責任之可言,且原告應就上開要 件負舉證責任。又民法上名譽權之侵害固非即與刑法之公然 侮辱罪、誹謗罪相同,但仍得參考刑法第309條第1項、第31 0條第1項規定,而刑法第309條第1項所處罰之公然侮辱行為 「係指依個案之表意脈絡,表意人故意發表公然貶損他人名 譽之言論,已逾越一般人可合理忍受之範圍」,關於故意公 然貶損他人名譽而言,應考量表意人是否有意直接針對他人 名譽予以恣意攻擊,或只是在雙方衝突過程中因失言或衝動 以致附帶、偶然傷及對方之名譽(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 號判決參照)。原告主張被告傳送系爭訊息侵害其名譽,為 被告所否認,依上開說明,應由原告對被告有侵害名譽之行 為先負舉證責任。  ㈢原告雖主張:被告於某年7月20日以LINE傳送原告臉書帳號截 圖頁面資料與黃○○,足見被告應知悉原告為何人,系爭訊息 所指對象自為原告等語,然查,原告並未證明系爭訊息是在 上開LINE訊息傳送後所發送,自難以上開LINE對話紀錄證明 被告於傳送系爭訊息時知悉原告為何人。況被告因離婚與黃 ○○發生爭吵、不愉快,被告於此情景下,雖使用不當語句而 令人不快,惟乃係出於向黃○○宣洩情緒而為,亦難認被告有 以系爭訊息侵害原告名譽之故意,原告主張被告傳送系爭訊 息侵害其名譽,而對其構成侵權行為,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 四、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損害賠償,惟因與 侵權行為之構成要件不符,原告之主張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據,應併 予駁回。 五、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 ,應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436條之19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經核本件訴訟費用為1,000元(即第一審裁判 費),依上開規定,自應由敗訴之原告負擔。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提出之 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 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3、第436條第2項、第78條、第436條之19第1項,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陳協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之規定,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洪季杏

2025-02-25

SYEV-114-營小-78-20250225-1

壢秩聲
中壢簡易庭

聲明異議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壢秩聲字第7號 移送機關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 異 議 人 裴心妤 上列聲明異議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對於移送機關於民 國114年2月3日所為之處分(平警分刑字第1130003614號)聲明 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事實及證據理由 一、原處分意旨略以:異議人即受處分人於民國114年1月16日16 時9分許,在桃園市○鎮區○○路000巷00弄00號2樓房間內,欲 與不特定人士從事半套性交易,經員警查獲,爰依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80條第1款之規定,裁處聲明異議人罰鍰新臺幣( 下同)6,000 元。 二、聲明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所從事之行為是指油壓全身按摩 與龍筋按摩,處分書所載之事實,與警詢筆錄中異議人陳述 之事實有所出入,爰依法聲明異議。 三、按「有下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一   、從事性交易。」社維法第80條第1款定有明文,而所謂「 性交易」,係指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此參本法立法理 由及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條規定自明。又兒童及 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雖已更名為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且第2條已有更動,惟社維法第80條顯未於104年與兒童及少 年性剝削條例共同修正,故社維法第80條第1款之性交易定 義,仍應適用104年修正前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 條之規定。另依100年11月4日修正公布之社維法第80條第1 款規定,從事性交易之人均應處以罰鍰,而非以意圖賣姦之 行為人確實已與嫖客發生姦淫之性交行為為其成立要件。 四、經查,聲明異議人雖否認有如處分意旨所述之半套性交易行 為,惟異議人於警詢時供稱:喬裝客人之警察躺在美容床上 ,我先進行全身按摩,當時我穿著半身性感內衣,沒有穿胸 罩(有護墊),下半身有穿內褲。按摩完我要求喬裝客人之警 察將內褲脫下,並使用保養龍筋用潤滑油碰觸其生殖器,剛 碰觸抹油就被查獲等語。然一般之按摩,按摩師傅雖會穿著 輕便服裝,然不會只穿著性感內衣及內褲。又異議人廣告網 頁強調「火辣長腿」與按摩無關之資訊,其目的昭然若揭, 且異議人確實已碰觸喬裝客人之警察生殖器並抹油,本件事 證自屬明確,異議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第1款之 行為,堪予認定。 五、綜上,原處分機關之裁罰尚無不合,異議人之異議,顯無理   由,應予駁回。 六、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7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5

CLEM-114-壢秩聲-7-20250225-1

壢秩
中壢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壢秩字第14號 移送機關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 被移送人 吳宇軒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2月14日以中警分刑字第1140012246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吳宇軒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處罰鍰新臺幣2,00 0元。 扣案內含強力膠之塑膠袋1只沒入。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10日8時15分許。  ㈡地點:桃園市○○區○○路00號(華南銀行中壢分行)前。  ㈢行為:吸食迷幻物品強力膠。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項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自白。  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現場紀錄、現場 照片。  ㈢扣案內含強力膠之塑膠袋1只。 三、按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處3日以 下拘留或新臺幣18,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 第1款定有明文。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吸食迷幻物品 強力膠之違序行為,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第1款規定 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在公共場所吸食強力膠,影響公共秩 序及社會安寧,其行為之手段、所生之損害及行為後之態度 ,兼衡其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貧寒等一切情 狀,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處罰。另扣案內含強力膠之 塑膠袋1只,係被移送人所有供其違反本法所用之物,爰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規定,予以沒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條第1款、第2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5

CLEM-114-壢秩-14-20250225-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簡字第284號 原 告 邱垂榮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建忠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具狀表明起訴之原因事實及 請求權基礎,逾期不補正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244 條第1 項第2 、3 規定:「起訴,應以   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二、訴訟標的及   其原因事實。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同法第249 條第   1 項第6 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二、本件原告起訴時,未於起訴狀內記載其請求給付之原因事實 (如借款、損害賠償、履行契約等情節)及請求權基礎(即 請求被告給付之法律上依據),與前開起訴之程式不合,原 告起訴之程式即有欠缺。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開事項,如逾 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則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博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建霖

2025-02-21

CLEV-114-壢簡-284-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