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交通危險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2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耀驊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8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耀驊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玖 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耀驊(下稱受刑人)因偽造有價證 券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條 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 刑,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10月9日刑法第50條第1項 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 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得易 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得易服社會勞動之 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 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定有明文;次按 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 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亦有 明文。又按量刑之輕重,固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 之事項,惟並非概無法律上之限制,仍應受比例原則及公平 原則之限制。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 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 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 係採「限制加重原則」規範執行刑之法定範圍,為其定刑之 外部界限。乃因一律將宣告刑累計執行,刑責恐將偏重而過 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刑罰之社會功能,而有必要透過定 應執行刑程序,授權法官對被告本身及所犯各罪為總檢視, 進行充分而不過度之評價,以妥適調整之。又刑法第57條之 規定,係針對個別犯罪之科刑裁量,明定刑罰原則以及尤應 審酌之各款事項,以為科刑輕重之標準;至數罪併罰定應執 行刑之裁量標準,法無明文,然其裁量仍應兼衡罪責相當及 特別預防之刑罰目的,具體審酌整體犯罪過程之各罪關係( 例如各行為彼此間之關聯性《數罪間時間、空間、法益之異 同性》、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 加重效應等)及罪數所反應行為人人格及犯罪傾向等情狀綜 合判斷,為妥適之裁量,仍有比例原則及公平原則之拘束, 倘違背此內部界限而濫用其裁量,仍非適法(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抗字第718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偽造有價證券等數罪,先後經臺灣臺 中地方法院、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均確定在案,有 各該刑事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而受刑人犯如附 表編號1所示之罪,為得易科罰金之罪,犯如附表編號2所示 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屬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規定 之情形。茲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向法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 並於定應執行刑陳述意見欄表示:因為110年度執字第2996 號有執行2月了,所以希望法官可以扣除2個月的徒刑等語, 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10月9日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 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附卷為憑,檢察官依受刑人 請求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合於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 經核檢察官之聲請為正當。復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 罪之犯罪態樣、時間間隔、侵害法益、各罪依其犯罪情節所 量定之刑,及前述之比例原則、責罰相當原則等情,爰定其 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受刑人所指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 已執行有期徒刑2個月部分,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 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1條第5款、第53條、   第5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石馨文                    法 官 賴妙雲                    法 官 陳宏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林育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附表:受刑人吳耀驊定應執行之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偽造有價證券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3年8月 犯罪日期     109年12月6日     108年年初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09年度速偵字第7118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09年度偵字第25144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案號    110年度沙交簡字第11號   111年度上訴字第853號  判決日期 110年1月13日 113年2月29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10年度沙交簡字第11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2709號 判決確定 日期 110年2月9日     113年8月22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備註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執字第2996號(已執畢)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執字第12912號(執行中)

2025-03-18

TCHM-114-聲-326-20250318-1

交簡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49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碧東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94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碧東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伍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參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認定被告陳碧東之犯罪事實及證據,與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之記載相同,茲引用之(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不能安全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爰審酌被告飲酒後貿然駕車上路,經警欄查測得其吐氣所含 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38毫克,不僅漠視自身安危,更罔顧其 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及財產安全,所為實非可取;惟念其 犯後坦承犯行,尚見悔意,兼衡本案犯罪動機、手段、駕駛 執照遭吊扣後仍駕車上路、未發生事故之情節,並考量其前 有2次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案件之前案紀錄(見卷附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暨於警詢自述之教育程度 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科罰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蔡瀚文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簡易庭  法 官 楊青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吳宛陵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 分之0.05以上。 【附件】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946號   被   告 陳碧東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碧東於民國113年12月8日晚上9時許起至同日晚上11時許 止,在屏東縣九如鄉東寧村某友人住處飲用威士忌1杯多後 ,明知酒後不得駕車,竟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 意,於同日23時許,自該處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 客車上路,於翌日(9日)1時10分許,行經屏東縣九如鄉大坵 路段時,因形跡可疑、行車動態不穩為警攔查,經員警發覺 其渾身酒氣,於9日1時32分許,對其施以吐氣酒精濃度檢測, 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38毫克,而悉上情。 二、案經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陳碧東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均坦承不 諱,並有酒精測定紀錄表、屏東縣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 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證號查詢汽車駕 駛人資料、調查報告在卷可佐,足認被告出於任意性之自白 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不能安全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蔡瀚文

2025-03-18

PTDM-114-交簡-49-20250318-1

聲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假釋期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55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施博偉 上列受刑人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 釋期中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施博偉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施博偉前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 罪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6月確定,並於民國113年2 月20日入監執行,茲因受刑人業經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 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93610號核准假釋在案,而前揭犯 罪事實最後裁判法院為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1年度交訴字 第18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 二、本件聲請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   ,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薏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毓珊

2025-03-18

CTDM-114-聲保-55-20250318-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涂翔富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5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涂翔富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有期徒刑部分 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柒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涂翔富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經 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7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 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定有 明文。又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 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 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 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7款亦有明定。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 所示之刑,各罪之犯罪日期,均在最先之判決確定日(即附 表編號1之民國113年7月18日)前等情,此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及附表所列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茲檢察官依 受刑人之書面請求(見本院114年度聲字第216號卷內),而 向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經核符合上開規定。  ㈡又依上開說明,本院定其應執行刑,有期徒刑部分,不得逾 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界限,即不得重於附表所示3 罪之總和(即有期徒刑11月),亦不得輕於附表所示各罪中 之最長刑期(即附表編號2,有期徒刑6月);罰金部分,則 不得逾越第51條第7款所定法律之界限,即不得多於附表所 示3罪之罰金總和(即罰金8萬元),亦不得輕於附表所示各 罪中之最多金額(即附表編號2宣告刑欄所載之罰金4萬元) 。  ㈢本院審核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所示之罪質類型、犯罪期間 ,暨衡以附表所示之罪之法律目的、受刑人違反之嚴重性與 貫徹刑法量刑公平正義理念等一切情狀,並考慮受刑人之意 見(希望法院從輕量刑),爰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 又因受刑人所犯之罪,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且罰金部分均 得易服勞役(經確定裁判宣告之易服勞役折算標準均為1,00 0元折算1日),爰依刑法第42條第3項前段之規定,併諭知 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如主文後段所示。至附表編號1所示之 刑,原得易科罰金,因與附表編號2、3之不得易科罰金他罪 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依照上開意旨,自無庸為易 科折算標準之記載。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53條、 第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施君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雅惠 附表: 編號 罪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及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及案號 確定日期 1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12年7月18日 高雄地院113年度交簡字第455號 113年6月3日 高雄地院113年度交簡字第455號 113年7月18日 2 洗錢防制法 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4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0月31日 高雄地院112年度金訴字第756號 113年11月1日 高雄地院112年度金訴字第756號 113年12月17日 3 洗錢防制法 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臺幣3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111年11月1日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2025-03-18

KSDM-114-聲-216-20250318-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2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簡瑞賢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執聲字第23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簡瑞賢犯如附表所示之貳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有期徒刑 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簡瑞賢因先後犯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 危險罪,先後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0條、 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 上者,依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 、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犯最重本刑為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 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一日 ,易科罰金,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之2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 所示之刑,均確定在案,有被告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 事判決書各1份在卷足稽,本院審核受刑人於附表編號1所示 判決確定日(民國113年12月25日)前犯如附表所示之2罪, 核與首揭規定並無不合,認檢察官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爰衡酌受刑人所犯2罪均為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罪,罪 質類型及法益侵害性相同,犯罪時間間隔接近等整體犯罪情 狀,以及受刑人具狀對本件定執行刑表示沒有意見,有受刑 人意見陳述書在卷可參,就宣告多數有期徒刑部分,定其應 執行之刑及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李宜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王愉婷      附表: 編號 罪 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千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併科罰金5千元不在本件聲請範圍) 113年8月4日 本院113年度交簡字第1788號 113年11月14日 同左 113年12月25日 2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113年8月7日 本院113年度交簡字第1885號 113年12月13日 同左 114年1月15日

2025-03-18

KSDM-114-聲-322-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益文 上列聲請人因對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2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益文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益文因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 通事故致人傷害逃逸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 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 逃逸等案件,業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於如附表所示之 日期分別確定在案,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 刑事案件判決書在卷可稽。是聲請人以本院為上開案件之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 請為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各罪之犯 罪類型、動機、態樣、侵害法益之性質,及各罪依其犯罪情 節所量定之刑,並考量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責罰相當原則 、重複評價禁止原則、刑罰經濟及恤刑目的等綜合整體評價 受刑人應受矯治之程度、受刑人對定執行刑未表示意見等情 ,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附表編號1所示已執行 完畢之部分,則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之,附此敘明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附表: 受刑人黃益文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逃逸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2年7月15日 111年10月15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速偵字第887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撤緩偵字第32號 法  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最後事實審 案  號 112年度交簡字第    1065號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     353號 判決日期 112/08/30 113/10/22 法  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確定 判決 案  號 112年度交簡字第    1065號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     353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02/19 (撤回上訴) 113/12/04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臺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729號 (已易科罰金執行完畢) 新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583號

2025-03-17

PCDM-114-聲-570-20250317-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8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雨志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7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雨志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 期徒刑柒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肆萬伍仟元,有 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雨志(下稱受刑人)因不能安全駕 駛致交通危險罪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 53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及依刑 法第41條第1項、第8項規定,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爰 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刑法第50條第1   項但書之情形,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   第51條規定定之;又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   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而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 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   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 ,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又罰金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 但勞役期限不得逾1年;科罰金之裁判,應依前3項之規定, 載明折算1日之額數,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 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 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 元折算1日,易科罰金。刑法第41條第1項至第4項及第7項之 規定,於數罪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其 應執行之刑逾6月者,亦適用之,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第 8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次按數罪併罰之定應執行之刑,係出 於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之考量,並非予以犯罪行為人或受刑 人不當之利益,為一種特別的量刑過程,相較於刑法第57條 所定科刑時應審酌之事項係對一般犯罪行為之裁量,為定應 執行刑之宣告,乃對犯罪行為人本身及所犯各罪之總檢視, 除應考量行為人所犯數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並應權衡審酌 行為人之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在量刑權之 法律拘束性原則下,依刑法第51條第5款之規定,採限制加 重原則,以宣告各刑中之最長期為下限,各刑合併之刑期為 上限,但最長不得逾30年,資為量刑自由裁量權之外部性界 限,並應受法秩序理念規範之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責罰相 當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則等自由裁量權之內部抽象價值要 求界限之支配,以使輕重得宜,罰當其責,俾符合法律授與 裁量權之目的,以區別數罪併罰與單純數罪之不同,兼顧刑 罰衡平原則。 三、經查:  ㈠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等數罪,前 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且均 確定在案,此有各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稽。茲據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檢 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為合法正當,應予准許。  ㈡又本院於裁定前,已於民國114年2月11日檢送臺灣高等檢察 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聲請書及附表並檢附意見調查表予受 刑人表示意見之機會,並於114年2月16日寄存送達予受刑人 ,已予受刑人表示意見之機會,惟受刑人迄未回覆表示意見 ,有本院113年2月11日114中分慧刑恭114聲185字第1285號 函、送達證書及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在卷 可憑(見本院卷第31至37頁)。是本院審酌受刑人如附表所 示之罪,均係酒後駕車,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且前 後兩次酒後駕車非行相距僅3月左右,足徵受刑人漠視公權 力、往來人車生命、身體、財產安全,及受刑人犯罪行為之 不法與罪責程度(參見附表所示各確定判決犯罪事實欄所載 ),受刑人所犯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及所反映之人格 特性與犯罪傾向,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暨比例原則 、責罰相當原則等自由裁量權限,兼衡受刑人未來復歸社會 之可能性,並參諸刑法第51條第5款係採限制加重原則等情 ,爰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及併科罰金如主文所示,並依刑法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第42條第3項規定,諭知易科罰 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另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 之罪,雖業已執行完畢,惟此部分與其所犯如附表編號2所 示之罪,因符合數罪併罰規定,故仍應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 ,嗣檢察官執行時,再予扣除,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第4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 國 忠                 法 官 李 雅 俐                 法 官 陳   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蔡 皓 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表:受刑人陳雨志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以下空白)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4萬元 犯罪日期 113年5月11日 113年2月8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速偵字第1842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速偵字第617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號 113年度豐交簡字第291號 113年度交上易字第159號 判決日期 113年5月29日 113年10月2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號 113年度豐交簡字第291號 113年度交上易字第159號 確定日期 113年7月8日 113年10月2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0140號(已執畢)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7號

2025-03-17

TCHM-114-聲-185-2025031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1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興志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字第1437號、114年度執聲字第219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林興志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興志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定應執行之刑,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刑法第41 條第1項、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2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刑;數罪併罰,宣告多 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 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前段、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 以新臺幣(下同)1,000元、2,000元或3,000元折算1日,易 科罰金;第1項之規定,於數罪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或 易服社會勞動,其應執行之刑逾6月者,亦適用之,刑法第4 1條第1項前段、第8項亦有明文。 三、本件受刑人林興志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本院先後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均係得易科罰金之罪,且均分別確定在案 ,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是檢察官依刑 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 審核認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另本院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3項之規定,函詢受刑人對本案之意見,惟受刑人迄今尚 無回覆意見,有本院民國114年2月8日中院平刑以114聲317 字第1140011441號函(稿)、送達證書在卷可查(見本院卷 第11至15頁)。爰審酌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罪之整體犯罪過 程,自各行為彼此間之關聯性以觀,其所犯各罪之犯罪時間 、各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及罪數所反應行為人人格及 犯罪傾向等情狀,而為整體評價後,就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 罪所處之刑,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曹宜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張晏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逃逸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5月 犯 罪 日 期 113年6月17日 112年4月4日 112年4月4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256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撤緩偵字第193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撤緩偵字第193號 最 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中交簡字 第1095號 113年度交訴字 第354號 113年度交訴字 第354號 判決 日期 113年7月31日 113年11月29日 113年11月29日 確 定判 決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中交簡字 第1095號 113年度交訴字 第354號 113年度交訴字 第354號 判 決 確定 日期 113年9月6日 114年1月2日 114年1月2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均是 均是 均是 備註 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113年度執 字第14019號(已執畢) ①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4年度執字第1437號 ②編號2、3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

2025-03-17

TCDM-114-聲-317-20250317-1

聲保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假釋期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50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顧永州 上列受刑人因聲請人聲請假釋期中交付保護管束案件(114年度 執聲付字第6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顧永州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顧永州前因不能安全駕駛至交通危險罪案 件,經法院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 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核准假釋(法矯署教 字第11401402290號),而該等案件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 本院(112年度交訴字第186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 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吳永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明株

2025-03-17

CHDM-114-聲保-50-20250317-1

聲保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假釋期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53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緯翔 上列受刑人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等案件,聲請人聲請假 釋中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5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緯翔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稱:受刑人王緯翔前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等 案件,經法院判處應執行合計有期徒刑5年確定後,移送執行。 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 第1140135236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 為本院(111年度交易字第82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 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紀佳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盛輝

2025-03-17

CHDM-114-聲保-53-202503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