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柯凱騰

共找到 157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399號 原 告 劉○○ 被 告 林士梧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557號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陳盈螢 法 官 鄭諺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1-01

CYDM-113-附民-399-20241101-1

附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433號 原 告 譚○○ 被 告 林士梧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557號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張志偉 法 官 陳盈螢 法 官 鄭諺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1-01

CYDM-113-附民-433-20241101-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466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慶峯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098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起訴書所載(詳如附件)。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又其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 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黃慶峯因過失傷害案件, 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 罪嫌。惟上揭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 。茲據告訴人謝○○於本院案件繫屬中具狀撤回對於被告之告 訴,有撤回告訴狀1紙附卷可憑。依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0-30

CYDM-113-交易-466-20241030-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952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俊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字第391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俊傑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表所載之有期徒刑,應執 行有期徒刑8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俊傑因公共危險等案件,先後經法 院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 應執行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會 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 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裁 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宣告 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 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 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復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 ,並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法院就自由裁量權之行使,除不 得逾越法律所規定範圍之外部性界限外,尚應受比例原則、 公平正義原則之規範,謹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之規 範目的,使其結果實質正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俾與 立法本旨相契合,倘違背此內部性界限,即屬權利濫用之違 法(最高法院96年度臺上字第7583號裁判意旨)。故定應執 行刑,不應比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 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 法。 三、查本案受刑人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法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 刑,有各該案件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 可稽。其中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犯罪為得易科罰 金之罪,與附表編號1所示不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之 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後段之規定固不得併合處罰,惟受 刑人業已具狀請求聲請人就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應執行刑, 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定刑聲請書附卷可稽。是依刑法第50 條第2項之規定,聲請人依受刑人之請求,以本院為犯罪事 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就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核屬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分屬 不同之犯罪類型,時間亦屬有別,並考量定應執行刑之限制 加重原則,兼顧刑罰衡平之要求、矯正受刑人之目的等情, 經上開整體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又本件聲 請所定之刑度,已屬定刑後之最輕刑度,依據新修正刑事訴 訟法第477條第3項規定及參酌其立法理由之說明,本件應顯 無必要給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 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妨害公務 公共危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 罪 日 期 113.1.6 113.1.7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雲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438號 嘉義地檢113年度偵字第4229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雲林地院 嘉義地院 案  號 113年度訴字第132號 113年度朴交簡字第296號 判決日期 113年5月28日 113年8月28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雲林地院 嘉義地院 案  號 113年度訴字第132號 113年度朴交簡字第296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3年7月17日 113年9月2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備      註 雲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640號 嘉義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916號

2024-10-30

CYDM-113-聲-952-20241030-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426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侯秉毅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8 8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起訴書所載(詳如附件)。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又其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 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侯秉毅因過失傷害案件, 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 罪嫌。惟上揭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 。茲據告訴人陳○○○於本院案件繫屬中具狀撤回對於被告之 告訴,有撤回告訴狀1紙附卷可憑。依首開說明,本件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0-28

CYDM-113-交易-426-20241028-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463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傳宗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調偵字第12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詳如附 件)。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又其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 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王傳宗因過失傷害案件, 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認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 過失傷害罪嫌。惟上揭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 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常○○於本院案件繫屬中具狀撤回告訴 ,有撤回告訴狀1紙附卷可憑,依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 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簡靜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0-28

CYDM-113-交易-463-20241028-1

嘉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交簡字第827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永村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104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江永村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而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處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江永村於民國113年10月13日晚上6時至6時2 0分許,在其住處嘉義市○區○○街00號飲用酒類後,明知已達 於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仍騎乘車牌號碼0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嗣於同日晚間6時35分許,江永 村途經嘉義市東區市宅街與體育路口,為警攔查,並對江永 村施以吐氣酒精濃度測試,於同日晚間6時49分許測得吐氣 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 二、本件證據:被告江永村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酒精測定紀 錄表、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執行交通違規移置保管車輛收據影本。 三、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1 項,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 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院)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簡靜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嘉義簡易庭法 官 張志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附錄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2024-10-24

CYDM-113-嘉交簡-827-20241024-1

朴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朴簡字第40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義雄 選任辯護人 謝念廷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3180、3701號)後改簡易判決處刑,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李義雄犯轉讓偽藥罪,處有期徒刑3月。 扣案之內含4-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之毒品咖啡包8包(驗餘淨重 共計24.458公克)、OPPO廠牌裝置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1 支,均沒收之。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李義雄明知4-甲基甲基卡西酮(Mephedrone )為藥事法第20條所規定之偽藥,不得轉讓,竟基於轉讓偽 藥之犯意,經甲○○於民國112年11月10日某時許,以臉書MES SENGER通訊軟體,與李義雄所有持用之OPPO廠牌、裝置門號 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聯繫,請其提供含有上開偽藥成分之 第三級毒品咖啡包後,李義雄即於同日某時許取得含有上開 偽藥成分之毒品咖啡包,並於當日晚間7時16分許,駕駛車 號000-0000號自小客車,至位於嘉義縣○○鎮○○里00鄰○○000 號之5之新塭城隍廟旁,經由車窗無償交付含有上開偽藥成 分之毒品咖啡包8包(驗餘淨重共計24.458公克)予甲○○。 嗣於同年11月11日上午,甲○○將上揭毒品咖啡包交予警方。 警方並於113年3月12日13時20分許持本院核發之搜索票(11 3年聲搜字第242號)執行搜索,並於上開自小客車扣得上開 門號行動電話1支。 二、本件證據名稱:被告李義雄於警詢、偵查中之供述、本院審 理中之自白、證人甲○○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 證人乙○○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證人丙○○、丁 ○○於審理時之證述、路口監視器影像翻拍照片4張、被告臉 書帳號翻拍照片2張、通聯調閱查詢單(門號:0000000000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車牌號碼000-0000號)、法務部法 醫研究所112年12月14日法醫毒字第1126109555號毒物化學 鑑定書、扣案之毒品咖啡包照片1張、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12 年11月28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1422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 書、甲○○之雙向通聯資料。 三、公訴意旨雖認被告係基於販賣毒品之犯意而交付上開毒品咖 啡包予證人甲○○,然本院基於以下理由無法採認:  ㈠證人甲○○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雖均證稱:112年11月10 日被告於Messenger上密我要不要喝毒品咖啡包,雙方便約 定以新臺幣(下同)1500元之對價購買8包毒品咖啡包,並 於同日19時於新塭城隍廟交易。交易時我從住家走至該處, 並在被告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旁進行交易。 被告坐在車內駕駛座將毒品咖啡包裝在紅包內,直接從車窗 將紅包拿給我,我再給予被告1500元等語(警卷第14、18頁 、他370號卷第64-65頁、本院訴204號卷第217-219頁)。然 關於其與被告接觸、結識經過,先於警詢及偵查中證稱:我 不認識他,我是從透過朋友口中提到他名字,我便在臉書上 搜尋「李義雄」,並開口向MESSENGER名稱「李義雄」之人 詢問是有喝的。我是透過臉書聯繫被告的,我是聽朋友說知 道他有在賣。我之前就知道他這個人,因為他常在我的住所 地新塭附近出沒,所以我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我才能在臉 書上找到他等語(見警卷第16頁、偵3180號卷第65頁)。復 於本院審理中證稱:在案發前不認識被告,知道這個人,但 不熟識,畢竟都在同一個鄉鎮生活,知道被告,但沒有太熟 識。(問:你是否指曾經在街道逛街時看過被告的臉?)也 可以這麼說。本案發生前,不知道被告的名字。剛好身邊友 人提到被告,朋友給我一個臉書上的名稱,我就上網搜尋, 朋友的名字忘記了。有看過證人丁○○,算是同事,也是在新 塭認識的。被告之前跟我在新塭牽魚的同一個地方工作,被 告也算是同事,但工作場域不一樣。大概知道被告住家位置 ,我有去過被告家,朋友要去找被告,我就陪同一起去,之 前在工廠也有跟被告打過招呼等語(見本院卷第213至215、 220、230、233、235頁)。是關於證人甲○○於本案發生前是 否認識被告、如何知悉被告從事販賣毒品、進而接觸、聯繫 之過程,證人甲○○之陳述前後已有矛盾。復參諸證人丁○○於 本院審理中關於被告、證人甲○○均在同一工廠工作之證述, 亦足徵證人甲○○於警詢及偵查中關於如何知悉被告從事販毒 、進而接觸、聯繫之過程,顯然已有瑕疵。  ㈡證人甲○○於警詢及偵查中證稱:被告將8包毒品咖啡包裝在1 個紅包袋內給我,我拿1500元給被告。我跟被告買了8包, 共拿給被告1500元等語(見警卷第14頁、偵3180號卷第64頁 )。然其於本院審理中復證稱:毒品咖啡包的價格,1包約3 00至400元,沒有低於這個價格過,最低都是300元。(問: 你於警詢時稱「我買8包毒品咖啡包,我拿現金1500元給被 告」,數量與金額是否實在?)實在。(問:你方才稱毒品 咖啡包1包買300至400元,與前稱不一致,有何意見?)不 一致等語(見本院卷第221至222頁)。是證人甲○○就其所述 向被告購買上開毒品咖啡包之數量、金額,亦與其經驗有所 不符。其所述向被告購買上開毒品咖啡包之證述,是否可信 ,顯然有疑。  ㈢是證人甲○○分別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就是否 認識被告、如何知悉被告從事販毒事務、於案發前是否與被 告有所交集、甚至曾經前往被告住所,以及所稱向被告購買 上開毒品咖啡包之單價等關於證人所述信用性重要之關鍵, 均前後矛盾、有所不符。是縱使有其餘檢察官所指之證據, 亦僅能證明被告曾有交付證人甲○○上開毒品咖啡包之事實, 而無從證明販賣毒品罪之販賣構成要件,亦無從證明被告係 有償轉讓而曾取得犯罪所得。是公訴意旨所稱被告涉犯販賣 第三級毒品罪嫌等語,本院未克採納,附此敘明。又公訴意 旨聲請宣告沒收愷他命部分,惟愷他命部分與本件無關,是 爰不得為宣告沒收。請檢察官另為處理,併敘明之。 四、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1項、第300條,藥事法第83條第1項、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17條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38條第1項、第2 項前段。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院)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黃天儀提起公訴,經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朴子簡易庭法 官 張志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附錄本判決論罪之法條: 藥事法第83條第1項 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 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

2024-10-24

CYDM-113-朴簡-409-20241024-1

單禁沒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沒收違禁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93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啓宏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146號、113年度毒偵字第858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包(驗餘淨重為0.051公克),暨上開 毒品包裝袋1個,均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啓宏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858號為不 起訴處分確定,爰依規定聲請就扣案被告所有之海洛因1包 ,宣告沒收銷燬之。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科 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不問屬 於犯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以113年度毒偵字第85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此經本院 核閱全案卷證無訛。至該案所扣得之海洛因1包(驗餘淨重 為0.051公克),經送鑑定確定含有海洛因成分,此有高雄 市立凱旋醫院000年0月00日出具之高市凱醫驗字第85940號 檢驗鑑定書1份附卷可憑。是扣案之海洛因1包,屬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款所規定之第一級毒品,依同法第1 1條之規定,不得持有,屬違禁物,依前揭規定,應宣告沒 收銷燬之。另盛裝上開毒品之包裝袋1個,因與其上所殘留 之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應視同毒品,一併沒收 銷燬之。是聲請人聲請予以單獨宣告沒收,核無不合,應予 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 ,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2024-10-24

CYDM-113-單禁沒-93-2024102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925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金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484 號),本院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林金生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2款之竊盜罪,處有期徒刑10月 。又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2款之竊盜罪,處有期徒刑9月。 又犯刑法第321條第2項、第1項第1、2款之竊盜未遂罪,處有期 徒刑7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5萬3千元、泰銖1千元、粉紅色包包1個, 均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被告林金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 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28日上午8時2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前往嘉義縣○○鄉○○村○○00○00號, 分別為下列犯行:(一)持不詳工具破壞、撬開上址2樓住戶 甲○○(泰國籍,下以中文姓名宋嘎萌稱之)房間門鎖後,入 內竊取宋嘎萌所有化妝台上存錢筒內新臺幣(下同)50元硬 幣至少3萬元、床頭櫃抽屜裡紅包袋內之紙鈔至少2萬元、宋 嘎萌友人蘇肯雅(泰國籍)所有吊在衣櫥旁之粉紅色包包1 個得手。(二)持不詳工具破壞上址3樓住戶乙○○(泰國籍, 下以中文姓名帕奇稱之)房間門鎖,入內竊取帕奇所有衣櫃 內吊掛之腰包夾層裡皮夾內之現金3千元及泰銖1千元得手。 (三)持不詳工具撬開2樓住戶丙○○(泰國籍,下以中文姓名 東奇稱之)房間門鎖後進入房間內搜尋財物,惟未尋得財物 即離開而未遂。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於偵查、本院審理中之自白。  ㈡證人即告訴人宋嘎萌、被害人帕奇、東奇於警詢時之證述、 證人即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登記所有權人買銘 賢於偵查中之證述。  ㈢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24張、現場照片37張、車輛詳細資 料報表1份。 三、未扣案供上開犯行所用之類似硬牙刷柄壓克力器具1支,業 據被告於本院審理中陳稱:後來就丟掉了等語明確(見本院 卷第81頁)。是上開供被告犯罪所用之器具,業經丟棄,考 量該等物品價格應非昂貴,於日常生活中甚為容易取得,並 無特殊性,無論沒收與否,對於被告日後犯罪之便利性,並 無顯著影響,不具有刑法上之重要性,爰不予宣告沒收。 四、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10條 之2、第454條第1項,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2款、第2項、 第51條第5款、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 之1第1項。 本案經檢察官柯文綾偵查起訴,由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實行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志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書記官 柯凱騰 附錄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0-18

CYDM-113-易-925-202410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