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正起訴狀

共找到 248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竹北小調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竹北小調字第1649號 聲 請 人 葉秋香 上列原告與被告鍾慈佑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甲○○之真正住 所或居所,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 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應記載其名稱及事 務所或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於起訴狀上載明被告甲○○之真正住所或 居所,致無法送達文書,於法不合,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郭家慧

2024-12-25

CPEV-113-竹北小調-1649-20241225-1

竹北小調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竹北小調字第1771號 聲 請 人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列原告與被告劉鴻宇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甲○○之真正住 所或居所,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 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應記載其名稱及事 務所或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於起訴狀上載明被告甲○○之真正住所或 居所,致無法送達文書,於法不合,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郭家慧

2024-12-25

CPEV-113-竹北小調-1771-20241225-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撤銷執行命令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2年度簡字第292號 113年度簡字第2號 原 告 林大欽 被 告 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吳季娟 訴訟代理人 張國展 呂依宸 被 告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竹分署 代 表 人 李貴芬 訴訟代理人 賴昱光 沈建蘭 吳雨臻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執行事務事件,原告不服法務部行政執行署中 華民國111年3月24日111年度署聲議字第30號聲明異議決定,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關於本件原告訴之聲明: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法院為 之:一、當事人。二、起訴之聲明。三、訴訟標的及其原 因事實;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 命補正: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行政訴訟法 第105條第1項、第107條第1項第10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 依同法第236條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適用之。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2年2月14日因撤銷執行命令事件,分 別向臺灣苗栗地方法院、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訴之聲明為:「原處分新臺幣(下同)16,045元撤銷, 包括前面已執行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 車牌、健保卡、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 扣押無提供任何單據明細」(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2年度 簡字第4號影卷第19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交字第 83號卷第15頁),均臚列「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57661號 」、「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71238號」(臺灣苗栗地方法 院112年度簡字第4號影卷第17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 年度交字第83號卷第13頁),其中:   1、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於112年3月22日以112年度簡字第4號行 政訴訟裁定關於撤銷被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竹分署112 年2月6日竹執平108年道罰執字第57661號執行命令部分移 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另關於原告於起訴狀所 載交通裁罰「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71238號」及「包括前 面已執行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車牌、 健保卡、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扣押無 提供任何單據明細」部分,因原告逾期未補正而起訴不合 程式,故裁定駁回,原告不服提起抗告,經臺中高等行政 法院於112年7月19日以112年度簡抗字第7號裁定抗告駁回 確定),於112年8月15日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乃移送 本院管轄。 2、另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則於112年8月4日以112年度簡字第27 號行政訴訟裁定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原告 不服提起抗告,嗣於112年8月15日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 ,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於112年12月1日以112年度簡抗字 第10號裁定,亦移送本院管轄,關於原告於起訴狀所載交 通裁罰「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71238號」及本件訴之聲明 中「包括前面已執行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 證、車牌、健保卡、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 行等扣押無提供任何單據明細」部分,未見原告特定訴之 聲明並提出訴訟標的及其法律上請求之基礎為何,亦未提 出原告所稱交通裁罰「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71238號」之 行政處分書或影本,前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認「其中請求 給付之具體金額未特定、車牌號碼、本人何時申請之何張 行照、駕照、身分證、健保卡、機車保險卡均未特定,亦 未主張就該等請求之訴訟標的及法律上請求之基礎,且起 訴狀未附甲證1所載法務部執行署新竹分屬之執行命令, 無檢附任何交通裁決書」,於112年2月23日以裁定命原告 應於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該裁定並於同年3月8 日對原告寄存送達,有臺灣臺中地方法院送達證書存卷可 參(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交字第83號卷第39頁)。 原告雖於112年3月14日提出行政訴訟補正起訴狀(臺灣臺 中地方法院112年度交字第83號卷第41至67頁),惟該書 狀仍未補正上開事項,則本件關於起訴狀所載交通裁罰「 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71238號」及本件訴之聲明中「包括 前面已執行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車牌 、健保卡、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扣押 無提供任何單據明細」部分,其起訴不合法律上程式,經 命補正猶未按期補正,依上開規定應予駁回。   3、故本院於本件審理範圍為關於撤銷被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新竹分署112年2月6日竹執平108年道罰執字第57661號執 行命令部分,合先敘明。 二、關於訴之變更追加部分: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第3項規定:「(第1項)訴 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經被告同 意或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不在此限。……(第3項)有下 列情形之一者,訴之變更或追加,應予准許:一、訴訟標 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 人。二、訴訟標的之請求雖有變更,但其請求之基礎不變 。三、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四、應提 起確認訴訟,誤為提起撤銷訴訟。五、依第197條或其他 法律之規定,應許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所謂訴之變更 ,係指當事人、訴訟標的及訴之聲明三項要素,在訴訟進 行中,原告變更其中任何一項而言;而所謂訴之追加,則 係指於起訴後,提起新訴以合併於原有之訴,即於起訴之 當事人、訴訟標的及訴之聲明之外,另增加當事人、訴訟 標的及訴之聲明之謂,足見變更或追加之訴,除有行政訴 訟法第111條第3項各款規定情事,或經對造同意或行政法 院認為適當,否則其變更或追加之訴即不應准許(最高行 政法院108年度裁字第45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原告於起訴時,訴之聲明為原處分16,045元撤銷,起 訴狀列載被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竹分署「竹執平108年 道罰執字第57661、71238號」執行命令及「包括前面已執 行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車牌、健保卡 、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扣押無提供任 何單據明細」,嗣於113年12月3日行政訴訟抗告狀暨答辯 狀內容主張:原處分87,032元撤銷,及「包括前面已執行 的金額,及本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車牌、健保卡、 機車保險卡等,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扣押無提供任何 單據明細」,狀內列載「107年度道罰字第0000000號」、 「107年度道罰字第158670至158672號」、「108年度道罰 57657號字」、「第57661號」、「108年道罰執字第71238 號」等語(本院112年度簡字第292號卷第165至169頁), 則原告起訴之聲明與嗣後之聲明,兩者訴訟標的顯不相同 (況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關於所載交通裁罰「竹執平108 道罰執字第71238號」及「包括前面已執行的金額,及本 人的行照、駕照、身分證、車牌、健保卡、機車保險卡等 ,由公司扣薪、郵局銀行等扣押無提供任何單據明細」部 分,因起訴不合程式經裁定駁回,已如前述),相關待證 事實及證據均屬有別,其追加及變更之訴,難謂無礙於被 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且業經被告表示不同意等語(本 院112年度簡字第292號卷第190頁),復核無行政訴訟法 第111條第3項所列各款應予准許之情形,本院亦認其追加 及變更之訴並非適當,是原告前開追加及變更之訴,難認 合法,應予駁回。 三、原告本件起訴已逾法定期間:   (一)按「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 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 ,或提起訴願逾三個月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 二個月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第四條及第五條訴訟之提起,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於訴 願決定書送達後二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原告之 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六、起 訴逾越法定期限。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行政訴訟法第4條第2項、第106條第1項本文及第107條 第1項第6款、第10款分別定有明文。是以,提起行政訴訟 法第4條之撤銷訴訟而需以經合法訴願為前提者,若未經 過合法之訴願程序而提起行政訴訟,自非法之所許,應以 裁定駁回之,而若起訴逾越法定期限,亦同;次按「行政 執行依其性質貴在迅速,如果對具行政處分性質之執行命 令提起撤銷訴訟,必須依行政執行法第9條之聲明異議及 訴願程序後始得為之,則其救濟程序,反較對該執行命令 所由之執行名義行政處分之救濟程序更加繁複,顯不合理 。又行政執行法第9條規定之聲明異議,並非向行政執行 機關而是向其上級機關為之,此已有由處分機關之上級機 關進行行政內部自我省察之功能。是以立法者應無將行政 執行法第9條所規定之聲明異議作為訴願前置程序之意。 再者,司法院釋字第243號解釋認為公務人員受免職處分 ,經依當時(75年7月11日制定公布)公務人員考績法第1 7條規定,向上級機關(無上級機關者向本機關)申請復 審,及向銓敘機關申請再復審,或類此之程序謀求救濟者 ,相當於業經訴願及再訴願程序;依司法院釋字第755號 解釋意旨,對具行政處分性質之監獄處分及其他管理措施 而言,向監督機關提起申訴,亦相當於已經訴願程序。據 此可知,就法律所規定之行政內部自我省察程序,是否解 釋為相當於訴願程序,並不以該行政內部自我省察程序之 程序規定有如同訴願程序規定為必要,仍應視事件性質而 定。因此,對具行政處分性質之執行命令不服,經依行政 執行法第9條之聲明異議程序,應認相當於已經訴願程序 ,聲明異議人可直接提起撤銷訴訟。本院97年12月份第3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三)決議末句:『其具行政處分之 性質者,應依法踐行訴願程序」,應予變更。』」(參照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4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 (二)再按「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為 之。但在行政機關辦公處所或他處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 於會晤處所為之」、「於應送達處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 時,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 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應受送達人或其同居人、 受雇人、接收郵件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收領文書時,得將 文書留置於應送達處所,以為送達」、「送達,不能依前 二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地方自治或警察 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 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交由鄰居 轉交或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 前項情形,由郵政機關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 之郵政機關。寄存機關自收受寄存文書之日起,應保存3 個月」,行政程序法第72條第1項、第73條第1項、第3項 、第74條分別定有明文。是以,行政機關依行政程序法而 為文書之送達,專依該法律之規定,且該法並無準用民事 訴訟法或刑事訴訟法關於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10日生效 規定之規定,是文書合法寄存送達後,當自寄存之日起即 時生效,並非以應受送達人前往上開機關領取文書時,且 非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後,始發生送達效力(最高行政 法院97年度裁字第115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查,原告就「竹執平108道罰執字第57661號」等執行命令 已聲明異議,經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於111年3月24日以111 年度署聲議字第30號聲明異議決定(下稱系爭聲明異議決 定)駁回,是原告依行政執行法第9條之聲明異議程序, 應認相當於已經訴願程序,而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四)惟查,系爭聲明異議決定已於111年4月7日寄送至原告之 戶籍地址,因未獲會晤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受雇 人或應受送達處所接收郵件人員,已將該送達文書寄存送 達於苗栗卓蘭郵局,依上開行政程序法第74條關於寄存送 達之規定,原處分已於是日發生送達之效力,並不因原告 本人實際上有無收受或實際之收受日期為何而異其效力, 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本院112年度簡字第292號卷第211 頁)。是原告如對被告所為之原處分不服欲提起行政訴訟 ,其起訴期間,應自送達之翌日即111年4月8日起算2個月 ,算至末日為111年6月7日(星期二)止,即告屆滿。詎 原告遲至112年2月14日始向臺灣苗栗地方法院、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提起本件行政訴訟,有原告行政起訴狀暨該起訴 狀上所蓋法院收狀章在卷可參(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2年 度簡字第4號影卷第17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交字 第83號卷第13頁),則原告本件起訴顯已逾起訴期間,原 告逾期提起本件訴訟,原告之訴自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依行政訴訟法第236條、第107條第1項第6款、第10款、第11 1條、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法 官 林常智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 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蔡忠衛

2024-12-25

TPTA-113-簡-2-20241225-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3年度交字第993號 原 告 張茂森 住雲林縣○○鄉○○村0000號 彰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張炳耀 上列原告因交通裁決事件,提起行政訴訟,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訴訟: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不補正者,行政法院應 依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以裁定駁回之。上開 規定,依同法第237條之9準用第236條之規定,於交通裁決 事件亦適用之。 二、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法院 為之:一、當事人。二、起訴之聲明。三、訴訟標的及其原 因事實。」「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 事項: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 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二、有 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六、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行政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 第57條第1項第1、2、6款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未依上開 法律規定表明下列事項,致有程式上之欠缺,應予補正: (一)起訴狀之原告記載為「張茂森」,然行政訴訟起訴狀之原告 卻記載為「彰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訴訟代理人:張茂森 ),則本件究竟係何者提起訴訟而有擔任原告之意,無法確 認,而有起訴不合行政程序法第105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 第1、2規定等程式之情形,請於期限內補正(包含當事人為 法人時,其代表人)。 (二)原告彰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未於行政訴訟起訴狀蓋印公司 與代表人之印章或署名,無法確認有無提起訴訟之意。倘該 公司為本件原告,應補正之。 (三)起訴狀檢附之113年8月19日雲監裁字第72-ZPWA40934號違反 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裁決書,是否為原告欲撤銷之處分(即訴 訟標的)?若不是,請提出原告欲聲請撤銷之裁決書。原告 應注意上開裁決書業經被告於本院113年度交字第836號事件 審理中自行撤銷而不復存在,故以該裁定為訴訟標的,其訴 訟即無權利保護必要,附此敘明。 四、又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9準用第236條、第59條、民事訴 訟法第119條第1項之規定,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應提出起訴狀 (含其附屬文件)之繕本或影本。原起訴狀既有上述之書狀缺 漏,原告除依前揭說明提出補正後之起訴狀外,亦應依上開 規定,另提出補正後之起訴狀及其附屬文件之繕本或影本1 份,且應簽名或蓋章,並應於補正後之起訴狀抬頭書明「行 政訴訟補正起訴狀」,案號「113年度交字第993號」,以資 區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法 官 張佳燉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周俐君

2024-12-24

TCTA-113-交-993-20241224-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塗銷分割繼承登記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雄補字第3045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洪義豐等人間請求撤銷遺產分割協議及塗銷 分割繼承登記事件,原告起訴雖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2,100元,惟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 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 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 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主張債務人詐害其債權,依 民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者,債權人行使撤 銷權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權 之行使所受利益為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算 其訴訟標的價額;如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人 主張之債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 最高法院97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99年度台抗字第222 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債權人提起撤銷詐害訴訟,訴訟標 的價額應併計至起訴時止之利息及違約金(臺灣高等法院10 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7號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被告間就如附表所示遺 產(下稱系爭不動產)於民國108年7月14日所為之遺產分割 協議債權行為,及於108年8月29日遺產分割登記物權行為應 予撤銷;訴之聲明第二項請求被告洪○○應塗銷就系爭不動產 所為之分割繼承登記,回復登記為被告公同共有。依前揭說 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系爭不動產價額與原告主張之債 權額較低者為斷。 三、原告未於起訴狀載明系爭不動產於起訴時之市場交易價額資 料暨本件債權總額,應於文到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㈠債權總額:請依執行名義(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8年度司執字 第26981號債權憑證)所載內容,併計至起訴日即113年11月 29日止之利息。 ㈡補正全部遺產(不動產部分含本裁定附表所示之土地及建物 )之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權利人姓名請勿遮掩)、 異動索引。 ㈢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巷0號房屋之現值資料(如鑑價機 構之鑑價報告、近期買賣成交價格、實價登錄、1年內稅籍 繳納資料證明等)。 ㈣陳報被繼承人係洪啟三或洪羅淑麗,並提出被繼承人之除戶 謄本(記事欄勿省略)、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之戶籍謄 本(記事欄勿省略)、遺產總額之相關資料(如遺產稅核定 通知書、遺產稅申報書等),並補正起訴狀所載「洪○○」等 被告之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若有本件被告以外之繼承人, 應具狀追加該繼承人為被告,並於書狀載明全部遺產為訴訟 標的之應受判決事項聲明,暨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四、原告並應說明債務人洪義豐之應繼分比例,俾核定裁判費。 原告如逾期未補正上開事項,即裁定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周子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羅崔萍 附表 編號 遺 產 1 高雄市○○區○○段○○段0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 2 高雄市○○區○○段○○段000000000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 (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巷0號)

2024-12-20

KSEV-113-雄補-3045-20241220-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雄補字第3085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000○000○000○000號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林蓮琴等間請求撤銷遺產分割協議及塗銷分 割繼承登記事件,原告起訴雖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1,000元,惟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 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主張債務人詐害其債權,依民 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者,債權人行使撤銷 權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權之 行使所受利益為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算其 訴訟標的價額;如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人主 張之債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最 高法院97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99年度台抗字第222號 裁定意旨參照)。又按債權人提起撤銷詐害訴訟,訴訟標的 價額應併計至起訴時止之利息及違約金(臺灣高等法院109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7號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被告間就如附表所示遺 產(下稱系爭不動產)於民國110年1月17日所為之遺產分割 協議債權行為,及於110年2月20日遺產分割登記物權行為應 予撤銷;訴之聲明第二項請求被告林秋珍應塗銷就系爭不動 產所為之分割繼承登記。依前揭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依系爭不動產價額與原告主張之債權額較低者為斷。 三、原告未於起訴狀載明系爭不動產於起訴時之市場交易價額資 料暨本件債權總額,應於文到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㈠債權總額:請依執行名義(本院108年度司執字第119719號債 權憑證)所載內容,併計至起訴日即113年12月4日止之利息 、違約金、督促及訴訟程序費用總和。 ㈡補正全部遺產(不動產部分含本裁定附表所示之土地及建物 )之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權利人姓名請勿遮掩)、 異動索引。 ㈢門牌號碼高雄市○鎮區○○街0○0號房屋之現值資料(如鑑價機 構之鑑價報告、近期買賣成交價格、實價登錄、1年內稅籍 繳納資料證明等)。 ㈣補正本件被繼承人林八郎之除戶謄本(記事欄勿省略)、繼 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遺產總額之相關資料(如遺產稅核定通知書、遺產稅申報書 等),並補正起訴狀所載林蓮琴、林秋珍等被告之年籍資料 ;若有本件被告以外之繼承人,應具狀追加該繼承人為被告 ,並於書狀載明全部遺產為訴訟標的之應受判決事項聲明, 暨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四、原告並應說明債務人林蓮琴之應繼分比例,俾核定裁判費。 原告如逾期未補正上開事項,即裁定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周子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羅崔萍 附表 編號 遺 產 1 高雄市○鎮區○○段○○段0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 2 高雄市○鎮區○○段○○段000000000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 (門牌號碼:高雄市○鎮區○○街0○0號)

2024-12-20

KSEV-113-雄補-3085-20241220-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補字第4306號 原 告 京昀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文岳 上列原告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正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 000元,逾期即駁回其訴。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姓名、住 所或居所,並陳報其年籍資料及提出被告之戶籍謄本(記事 欄勿省略),及依被告之人數重新提出已記載被告姓名、住 居所之起訴狀繕本,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彰化銀行帳戶00000000000000帳號之所有人 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 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5,000元,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3準用第436 條 第2 項、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 後20 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二、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 之。又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 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 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及116條第1項第1款 ,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原告起訴,未據於起訴狀上載明被告之年籍資料及之真 正住所或居所(原告於起訴狀之當事人欄中僅記載「被告為 彰化銀行帳戶00000000000000帳號之所有人,顯見原告並未 特定被告為何人),原告雖於起訴狀內記載請法院函查補正 等語,然原告所請求之對象為何人,及其訴之聲明之內容, 均屬原告處分權之範圍,並非法院得依職權自行認定何人可 得為被告,原告所起訴之被告究竟為何人,仍應由原告依其 訴訟法上之處分權自行認定,再由法院判斷其對該被告之請 求權是否存在。是故,原告既未依法記載被告之姓名及住所 或居所,本院爰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主文第2項所示之事項, 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至原告請求本院協助函查部分 ,因涉及個人資料保護,確實不宜命原告自行向彰化商業銀 行查詢,本院將另依職權向彰化商業銀行函查,待函查結果 回覆後,請原告自行向本院聲請閱覽函查結果,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張清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蕭榮峰

2024-12-19

TCEV-113-中補-4306-20241219-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376號 原 告 乙○○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請求離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甲○○之住所或 居所,或依法聲請公示送達,逾期未補,即裁定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 、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 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二、有法定代理 人、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代理人與 當事人之關係。三、訴訟事件。四、應為之聲明或陳述。五 、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六、附屬文件及其件數。七、法 院。八、年、月、日。」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上開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亦有準用,為家事事件法第 51條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並未於起訴狀上載明被告甲○○之住居所或可 供送達處所,致無法送達文書,其起訴程式尚有未合,應定 期間命其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李佳穎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傳哲

2024-12-18

TYDV-113-婚-376-20241218-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73號 原 告 張仁德 張政基 張年財 被 告 黃阿露之全體繼承人 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地上權事件,限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4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納裁判費,或未補正下列七、八 所示之任一事項,即駁回本件訴訟。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 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因地上權、永佃 權、農育權涉訟,其價額以1年租金15倍為準;無租金時, 以1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為準;如1年租金或利益之 15倍超過其地價者,以地價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4規定甚明。又原告起訴請求被告 塗銷地上權登記,其訴訟標的價額如何核定,端視原告起訴 之訴訟標的為何而定。如原告基於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關 於所有物排除妨害之規定,請求塗銷地上權登記,應依上開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規定,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如 係基於地上權之約定內容為請求,始屬因地上權涉訟,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4之規定,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最高法 院101年度台抗字第263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且按,「原 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而原告對被告黃阿露 全體繼承人及林○○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終止並塗銷宜蘭縣○○市 ○○段0000○0000地號(下分稱系爭1393、1394土地)上設定 如附表一、二所示之地上權,並聲明:㈠如附表一、二所示 地上權應予終止;㈡被告黃阿露之全體繼承人應就附表一所 示之地上權辦理繼承登記後予以塗銷;㈢被告林○○應就附表 二所示之地上權予以塗銷,係依民法第833條之1規定為請求 ,核前揭請求係因地上權涉訟,依上說明,除1年租金或利 益之15倍超過其地價者外,其價額應以1年租金或1年所獲可 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為準。又如附表一所示地上權在系爭13 93、1394土地上設定權利範圍均為32.29㎡,地租則均為空白 ,以此估算如附表一所示地上權1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15 倍為新臺幣(下同)929,226元(計算式詳如附表一「1年可 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欄所示),因未超過系爭1393、1394 土地之地價即6,077,624元(計算式詳如附表一「設定範圍 土地價額」所示),故應以1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 為準。另附表二所示地上權則已記載年租金為50元,是1年 租金之15倍為750元(計算式:50元×15年=750元),亦未超 過系爭1393、1394土地之地價即19,307,311元(計算式詳如 附表二「設定範圍土地價額」所示),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應核定為929,976元(計算式:929,226元+750元=929,976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1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4日內如數 向本院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提出系爭1393、1394土地及同地段1207、1208建號建物之最 新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所有權及他項權利全部)、 異動索引(權利人年籍均勿遮蔽)。 四、提出系爭1393、1394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土地所有權部欄所 列全體所有權人之最新戶籍謄本附記事欄(須為完整無遮蔽 資料,已列為本件原告部分無庸提出)。 五、提出系爭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土地他項權利部欄所列地上權 人之最新戶籍謄本附記事欄(須為完整無遮蔽資料)。 六、如上開四、五、所示之所有權人或地上權人已死亡,則應提 出其除戶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及其全體繼承人之最新戶籍 謄本附記事欄,並陳報其繼承人有無依法向法院聲明拋棄繼 承(於民國103年6月1日後死亡者得至司法院網站「家事事 件公告」專區查詢)。倘繼承人有無不明,應陳報其遺產管 理人。 七、再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 之: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 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 務所或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16條第1 項第1款亦有明定。經查,原告起訴狀所載被告黃阿露之全 體繼承人及林○○,欠缺完整姓名或住居所,茲命原告依限補 正起訴狀上被告黃阿露之全體繼承人及林○○之完整姓名、國 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住所或居所,並提出已完整補正後之起 訴狀,及依更正後以全體被告人數計之繕本到院。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八、末按,「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 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 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3分之2 者,其人數不予計算。」;「共有人依前項規定為處分、變 更或設定負擔時,應事先以書面通知他共有人;其不能以書 面通知者,應公告之。」,土地法第34條之1第1、2項定有 明文;「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 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一、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亦有明定。經查,系爭1 393、1394土地為原告與其他共有人所共有,而原告就系爭1 393、1394土地之應有部分均未逾3分之2,與前揭規定之要 件不符,其當事人適格即有所欠缺。爰命原告依限補正經系 爭1393、1394土地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 或經應有部分合計逾3分之2之共有人同意提起本訴之證明文 件到院。倘若係欲追加其他共有人為原告,亦請具狀具體陳 明欲追加之共有人姓名、住居所及聲請追加意旨,並提出追 加原告聲請狀到院,且應按被追加人數檢附書狀繕本到院。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庭法 官 黃淑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廖文瑜 附表一:(單位:新臺幣) 坐落土地地號:系爭1393、1394土地 公告土地現值:系爭1393土地(65,595元/㎡);系爭1394土地(122,625元/㎡) 申報地價:系爭1393土地(6,685元/㎡);系爭1394土地(12,500元/㎡) 編號 地上權設定資料 1年可視同租金利益之15倍 設定範圍 土地價額 1 收件年期:38年 登記日期:43年3月1日 字號:第000000號 權利人:黃○○ 權利範圍:全部 存續期間:空白 地租:空白 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3土地) 證明書字號:第2232號 地上權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3土地申報地價6,685元/㎡×10%×15年=323,78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地上權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3土地公告現值65,595元=2,118,06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2 收件年期:民國38年 登記日期:43年3月1日 字號:第000000號 登記原因:設定 權利人:黃○○ 權利範圍:全部 存續期間:空白 地租:空白 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4土地) 證明書字號:第2232號 地上權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4土地申報地價12,500元/㎡×10%×15年=605,43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地上權設定權利範圍32.29㎡×系爭1394土地公告現值122,625元=3,959,56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 929,226元 6,077,624元 附表二:(單位:新臺幣) 坐落土地地號:系爭1393、1394土地 公告土地現值:系爭1393土地(65,595元/㎡);系爭1394土地(122,625元/㎡) 申報地價:系爭1393土地(6,685元/㎡);系爭1394土地(12,500元/㎡) 編號 地上權設定資料 1年租金之15倍 設定範圍 土地價額 1 收件年期:82年 登記日期:82年11月5日 登記原因:讓與 字號:第20015號 權利人:林○○ 權利範圍:全部 地租:年租50元 設定權利範圍:空白 證明書字號:宜地字第5811號 年地租50元×15年=750元 系爭1393土地面積88.48㎡×系爭1393土地公告現值65,595元/㎡+系爭1394土地面積110.12㎡×系爭1394土地公告現值122,625元/㎡=19,307,31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2024-12-18

ILDV-113-補-273-2024121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68號 原 告 賴琦媗 訴訟代理人 康皓智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萬90 0元,及提出被告之戶籍謄本,並補正起訴狀上被告「○○○」之姓 名、住所或居所,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起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 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另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復為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所明定。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 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00,000元,至請求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部分,屬附帶請求,依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不併算其價額。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及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 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之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900元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翌日起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未繳,駁回起訴 。 二、次按原告起訴時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姓名、住所或居所、出 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民事訴 訟法第116條第1、2項及第244條第1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在起訴狀被告欄位僅記載被告「○○○(緣個人資料保 護法之緣故,未能知悉被告之詳細年籍資料,僅知被告已向 原告之配偶林○○提起相關妨害性自主案件告訴〈案號:臺灣 南投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5666號;謙股〉故懇請鈞院查 調之。」,並未記載被告姓名、年籍資料、國民身分證號碼 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亦未記載被告之住所或居所,致本 院無從送達文書,原告應於上開期限內確認並補正被告○○○ 完整正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俾利法院送達訴訟文書,並提 出被告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顏偉林

2024-12-18

TCDV-113-補-2468-20241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