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社會秩序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北秩字第31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劉小燕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1月30日北市警中分刑字第1133082815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被移送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前段部分,不受理;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部分,不罰。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移送意旨以:被移送人為設址在臺北市○○區○○路000巷0號之 愛麻社休閒會館負責人,竟於民國113年11月30日凌晨1時32 分許,縱容少年在內逗留,而未即時報告警察機關,亦未予 以驅離,因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規定 等語。 二、按公共遊樂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縱容兒童、少年於深夜 聚集其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者,處新臺幣15,000元以 下罰鍰;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處或併處停止營業或勒 令歇業,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定有明文。又按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行為專處罰鍰或申誡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 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即作成處分書,同法第43條第1 項第1款亦有明文。 三、經查,移送機關所指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 前段」之行為,係專處罰鍰案件,應由移送機關自為處分, 本院對此部分無審判權,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準用刑事 訴訟法第303條第6款之規定,此部分應諭知不受理。其次,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以「情節重大」、「再次違 反」為處罰要件,惟依移送機關以114年3月3日北市警中分 刑字第1143005283號函補正其就被移送人有何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77條後段之說明,其補正函覆略以:「於114年2月 15日1時30分許及2月23日2時10分許至案址臨檢2次,尚未發 現有未成年逗留於內等情,惟於2月15日該次臨檢發現店內 有提供客人抽菸之空間及熄菸器具……顯已造成店內未成年少 年之身體重大危害」等情,均不足認被移送人之違序情節有 重大或再次違反之情,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7條後段所定 上開處罰要件不合,洵難認定被移送人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 法第77條後段之行為,此部分自應為不罰之諭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6款及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100006臺北市○○○路○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2025-03-17

TPEM-113-北秩-311-20250317-1

秩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秩抗字第14號 抗 告 人 即被移送人 洪雅惠 上列抗告人即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不服本院豐 原簡易庭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所為裁定(113年度豐秩字第 31號,移送機關及字號: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東勢分局中市警東分 偵字第113003049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被移送人洪雅惠(下稱抗告人) 未以繩索或其他適當方式約束其所飼養之犬隻(下稱系爭犬 隻),進而縱容系爭犬隻於113年9月11日0時32分許,於臺中 市○○區○○街0段00號驚嚇被害人林玳瑜(下稱被害人),核有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0條第3款規定縱容動物嚇人之行為 ,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2000元。 二、抗告意旨略以:系爭犬隻都有人在旁看管,抗告人並無驅使 系爭犬隻驚嚇他人,且被害人跑到抗告人家裡,系爭犬隻僅 係因看家而吠叫一下,並未理會被害人,也沒有去超商搶奪 被害人的食物云云。 三、按驅使或縱容動物嚇人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1萬2000元以下 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0條第3款定有明文。經查,抗告 人於警詢中自承有在臺中市○○區○○街0段00號飼養犬隻,是 抗告人為系爭犬隻之占有人無訛,自應就管領之犬隻是否加 損害於他人,擔負管束與監督之責。然證人即被害人林玳瑜 指稱抗告人在犬隻無牽繩及戴口罩之情況下,容任犬隻在公 眾道路自由活動,兼有追逐、對被害人吠叫之舉,使被害人 感到驚嚇,有現場照片4張、錄影光碟在卷可按,且經抗告 人自承當時未牽繩等情(見豐簡卷第12頁),則路過之人或 鄰人會擔憂遭受犬隻攻擊而心生畏懼,亦屬合乎常理。且抗 告人為智識正常之人,當可知曉上情,其既身為系爭犬隻飼 主,對系爭犬隻平常行為亦有相當了解,然其任由系爭犬隻 於馬路上自由行動,致有發生驚嚇路人之行為,抗告人放任 危險溢散造成被害人心生恐懼,屬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0條第 3 款所定之「縱容」無誤,原審因認抗告人有縱容動物嚇人 之行為,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0條第3 款之規定裁罰,核 其認事用法並無違誤。 四、至於抗告人雖以前詞置辯,然抗告人確有縱容犬隻嚇人之行 為,業已認定如前,被害人與抗告人並無任何過節、仇隙, 若非遭犬隻所嚇,實無須特意拍攝抗告人所飼養之犬隻照片 並加以檢舉,且依照卷內現場照片所示,被害人亦無入侵抗 告人房屋或挑釁系爭犬隻之舉,而與抗告人所辯不符。再者 ,縱使案發時抗告人或其家屬確實有在系爭犬隻旁邊,亦未 見有何人出面阻止系爭犬隻追逐或朝被害人吠叫之行為,並 立即將系爭犬隻戴上口罩或繫上牽繩,以防危險,顯見抗告 人仍有縱容動物嚇人之行為,故其抗告理由自無可採。 五、綜上所述,原審認抗告人有縱容動物嚇人之行為,而依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70條第3款之規定,裁處抗告人罰鍰2000元, 核其認事用法並無不合,量處罰鍰數額亦屬妥適,抗告人仍 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尚難認其抗告為有理由,應予駁回 。 據上論斷,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8條、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 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芳如                    法 官 曹宜琳                    法 官 魏威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陳弘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CDM-113-秩抗-14-20250317-1

板秩
板橋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板秩字第204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 被移送人 胡景勝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9月3日新北警峽刑字第1133577098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 本件移送不受理。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於民國113年8月21日17時35分 許,在新北市○○區○○街00巷0弄0號,在車號000-000號機車 外送箱上張貼「詹昀臻欠債還錢聽經地義」討債字句且以一 台擴音器持續大聲播放討債錄音,認被移送人涉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等語。 二、按法院受理違反本法案件,除準用本法有規定者外,準用刑 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定有明文。又被告 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另 定有明文。次按,原審法院認為抗告有理由者,應更正其裁 定,刑事訴訟法第40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移送人於本院113年6月19日裁定前之113年5月18日 死亡,此有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按,揆諸前開規定 ,自應由本院將原裁定撤銷,復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準 用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規定,諭知移送不受理。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40 8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祐安

2025-03-17

PCEM-113-板秩-204-20250317-2

士秩
士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士秩字第17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 被移送人 謝文杰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4日北市警士分刑字第1143002051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謝文杰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捌仟元 。 扣案之西瓜刀貳把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一)時間:民國114年1月23日15時50分許。  (二)地點:臺北市○○區○○○街0段00號前。  (三)行為:員警接獲報案稱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發生車禍,而 前往現場處理,發現被移送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 之西瓜刀2把,並將之棄置於路旁,而當場查扣。 二、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 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定有明文。經查:被移送人於前揭時地無正當理由攜帶上開 刀械等事實,業據其於警詢中供述在卷,並有臺北市政府警 察局士林分局社子派出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 物品收據證明書及前開刀械照片在卷可稽,而扣案之前開刀 械2把,非屬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內政部公告管制之刀 械,此有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114年2月27日北市警士 分刑字第1143033193號函文後附鑑驗報告附卷可參,然依前 開鑑驗報告所示,上開刀械之刀刃長均為42.5公分,刀柄長 均為12公分,且均為單面開鋒,復依卷附之上開刀械照片以 觀,其為金屬材質,如持以朝人揮刺,足以傷人甚至致命, 當屬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又被移送人雖於警詢時稱攜帶上開 刀械係為防身使用云云,然攜帶刀械在外,本易生事端,造 成社會秩序之不安,自難謂無違序之認識,況被移送人倘遭 受生命、身體健康之恐嚇脅迫,本可循司法途徑抑或其他正 當管道尋求協助,而非以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刀械做為以暴制 暴之私鬥解決紛爭所用,是被移送人上開所述,難認屬法律 上之正當理由,則其於前揭時地攜帶上開刀械顯無正當理由 ,被移送人上開違序之事實應堪認定。核被移送人所為,係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規定,自應依法論處 。爰審酌被移送人前述違序行為之動機、目的、手段與違反 義務之程度,兼衡其品行、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目前 所從事之職業、前述違序行為所生之損害及犯後態度等一切 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三、扣案之刀械即西瓜刀2把,係被移送人所有,且為供其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用之物,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 項規定併予宣告沒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 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黃雅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吳尚文 附錄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 : 一、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 品者。

2025-03-17

SLEM-114-士秩-17-20250317-1

南秩
臺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南秩字第20號 移送機關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 被移送人 陳彬蔚 李正吉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3月7日南市警二偵字第1140149534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乙○○、甲○○藉端滋擾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各處罰鍰新臺幣肆仟元 。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2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19日2時44分。  ㈡地點:台南市○○區○○路00號錢櫃KTV內。  ㈢行為:乙○○於前揭時間至上開KTV,因工作人員報錯包廂編號 而誤闖他人包廂,惟其既已知悉為他人包廂本應向工作人員 反應,而非與另名友人甲○○將事態擴大,猛踹309號包廂門 ,藉端滋擾該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並致原在該包廂內之蘇雅 蓁下巴受傷。 二、被移送人於警詢陳稱渠等當時酒醉狀態才誤闖包廂踹門造成 糾紛云云。經查,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 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20 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上 開規範所謂「藉端滋擾」,指行為人有滋擾住戶、場所之意 ,進而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 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擾及住戶、 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觀之被移送人2 人、被害人蘇雅蓁、在場人毛玥心之警詢筆錄,現場監視器 翻拍畫面等證據資料,縱使被移送人因工作人員報錯包廂而 誤闖他人包廂,亦應循一般正當方式反應,以腳猛踹包廂門 實難認屬合理正當,業已逾越合理範疇,依一般社會通念觀 之,客觀上確足使與在包廂內之人立於相同情境之一般人, 感覺場所之秩序及安寧受到騷擾,自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8條第2款規定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智識程度、行為動機 、手段目的等一切情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三、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蔡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尚鈺

2025-03-17

TNEM-114-南秩-20-20250317-1

重秩
三重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重秩字第13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 被移送人 陳彩鳳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2月3日以新北警重刑字第1143736721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彩鳳無正當理由持有具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肆仟元。 扣案之鐵鎚、水果刀各壹把均沒入。       事 實 理 由 及 證 據 一、被移送人陳彩鳳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16日22時許。  ㈡地點:新北市○○區○○○路000巷000號前。  ㈢行為:被移送人無正當理由持有具有殺傷力之鐵鎚、水果刀 各一把。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之供述。  ㈡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㈢現場照片3張。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下同)30,000元以下罰鍰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被移送人陳 彩鳳雖辯稱:鐵鎚、水果刀是我要回去修理東西跟切水果用 的,我沒有拿出來用,只是攜帶在身上云云,惟扣案之鐵鎚 、水果刀為金屬材質,質地鋒利、堅硬,屬具有高度殺傷力 之器械,倘持之朝他人揮舞,當有成傷或致死之可能,依一 般社會觀念,已足以對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有 危害一般社會安全之虞,是被移送人陳彩鳳所辯,核非正當 事由,無可採信。核被移送人陳彩鳳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規定,自應依法論處。又扣案之鐵 鎚、水果刀各一把為被移送人陳彩鳳所有且供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行為所用之物,業據被移送人於警訊時供明在卷,爰 依同法第22條第3項前段之規定沒入之。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 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葉靜芳 右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書記官 楊荏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SJEM-114-重秩-13-20250317-1

重秩
三重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重秩字第19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 被移送人 羅00(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2月21日以新北警重刑字第114374156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00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 ,處罰鍰新臺幣叁仟元。 扣案之玩具槍壹把沒入。   事 實 理 由 及 證 據 一、被移送人羅00(未滿18歲,真實姓名年籍詳卷)於下列時、 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一)時間:民國114年2月17日21時許。 (二)地點:新北市○○區○○路00號前。 (三)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1把,而有危     害安全之虞。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於警訊時之自白。 (二)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物品筆錄(載明玩具槍1 把)、扣案物照片附卷可稽。 (三)扣案玩具槍1把。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 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8,000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5條第3款定有明文。查扣案之玩具槍雖無殺傷力 ,惟其外觀與真槍無異,令人難辨其真偽,有扣案物照片存 卷可稽,被移送人雖辯稱伊僅是在家裡附近玩,放在包包裡 忘記拿出來云云,惟此難認此係屬正當理由,是被移送人此 部分違序之事實,堪予認定。爰審酌被移送人違反之手段、 違反義務之程度以及所生之危害,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又扣案之玩具槍1把係被移送人供違反本件社會秩序維護法 所用之物,為其所有,業據被移送人供明在卷,爰併予宣告 沒入。 四、據上論斷,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5條第3 款 、第22條第3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葉靜芳 右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書記官 楊荏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SJEM-114-重秩-19-20250317-1

桃秩
桃園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桃秩字第180號 移送機關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龜山分局 被移送人 劉佩宜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2月11日山警分偵字第113005785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劉佩宜意圖他人受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而向警察機關誣告, 處罰鍰新臺幣9,000元。 二、其餘被移送部分免移送。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3年8月2日至同年11月7日(連續行為)。  ㈡地點:桃園市○○區○○○○○村00號。  ㈢行為:被移送人多次檢舉門牌號碼桃園市○○區○○○○○村00號房 屋(下稱系爭房屋)之住戶有製造噪音妨害公眾安寧之情事 ,於上開期間內共計8次(以電話撥打110報案專線4次、至 派出所報案4次),意圖使他人受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而向 警察機關誣告。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㈡報案人張紹祺調查筆錄、監視器錄影擷取畫面11張及監視器 影像檔案光碟。  ㈢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龜山分局大林派出所警員職務報告及查訪 表、訪談(查)紀錄表。  ㈣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勤務派遣系統紀錄。 三、經查:  ㈠被移送人於上揭時間,連續多次以電話撥打110報案專線或至 派出所檢舉系爭房屋住戶妨害公眾安寧乙情,為其於警詢中 坦認在卷,是此部分事實,已堪認定。而移送機關所屬大林 派出所警員於收到勤務指揮中心派案後,即多次現地勘查及 訪談系爭房屋周邊鄰居,詢問有無在深夜時段聽聞該屋住戶 發出敲擊聲,抑或其他人為之噪音,惟受訪人均明確供述並 無上開情事,此有卷附訪談紀錄表、查訪表、職務報告可稽 (見本院卷第58至75、78至79頁)。又承辦被移送人檢舉案 件之多位員警檢視被移送人提供之錄音檔後,均發現被移送 人所指之噪音微小且未具連續性,亦無法證明係何處傳出等 節,亦有上開職務報告在卷可憑,足見系爭房屋住戶應無妨 害公眾安寧情事。 ㈡被移送人復於113年11月2日21時55分許至派出所檢舉系爭房 屋住戶於同年9月14日、15日製造噪音妨害安寧,然依卷附 之監視器錄影擷取畫面所示,報案人張紹祺與同居在系爭房 屋之家人於113年9月14日接近17時30分步出該屋,迄至同日 22時後始一同返回系爭房屋;同年月15日早上接近8時,被 移送人與其女兒先後自所居房屋(即上揭所列違序地點,下 稱76號房屋)出門離去,而被移送人之配偶亦於同日接近11 時出門,此時無人在76號房屋內,嗣至同日接近20時,被移 送人與其配偶始一同返回76號房屋,有上開監視器錄影擷取 畫面存卷足參。系爭房屋於113年9月14日住戶外出無人在內 之期間,不可能發出任何人為聲響;而被移送人既於113年9 月15日早晨外出,當日亦不可能聽見系爭房屋傳出噪音(見 本院卷第11至12頁背面)。綜觀上情,足認被移送人上開行 為顯係意圖使他人受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而向警察機關為不 實誣告,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7條第1項第3款之構成要件 相符,自應予論處。至被移送人固辯稱:伊懷疑系爭房屋住 戶監視器時間正確可信度等語,惟此係其片面主觀臆測之詞 ,卷內復無任何積極客觀之事證可資判定上開監視器時間確 有所疑,故其所辯,尚不足採。 ㈢本院審酌被移送人之違犯情節、動機、手段及上開非行致警 察機關多次耗費人力調查之資源、對社會造成之潛在危害等 情狀,裁處如主文第2項所示之罰鍰,以儆效尤。 四、至移送意旨雖另認被移送人於113年1月31日至同年8月1日, 多次向警方檢舉系爭房屋之住戶有製造噪音妨害公眾安寧之 情事,意圖使他人受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而向警察機關誣告 等語,惟:  ㈠按法院受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除社會秩序維護法有 規定者外,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 定有明文。案件曾經判決確定者,應諭知免訴之判決;刑事 訴訟法第302條第1款亦有明定。  ㈡查被移送人前因自112年8月2日起至113年8月1日止多次向警 方檢舉系爭房屋之住戶製造噪音妨害公眾安寧之行為,已經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龜山分局以113年9月5日山警分偵字第113 0041622號移送書移送本院審理,並經本院以113年度桃秩字 第133號裁定(下稱前案裁定)不罰確定,有前案裁定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93至94頁),且經本院調取前案裁定卷宗 核閱無訛。移送機關固稱係有新事證證明被移送人有違序行 為,並無重複移送等語,惟前案裁定卷附之被移送人報案紀 錄,其中113年1月31日至同年8月1日部分,與本次移送之報 案紀錄確屬相同,足認被移送人於113年1月31日至同年8月1 日所為之檢舉行為,業經本院裁定不罰確定,依社會秩序維 護法第92條準用刑事訴訟法第302條第1款規定,自應諭知免 移送之裁定(即相當於刑事訴訟法所稱免訴之判決)。 五、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7條第1項第3款、第 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302條第1款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林宇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上毅 附錄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7條第1項第3款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 罰鍰: 六、意圖他人受本法處罰而向警察機關誣告者。

2025-03-17

TYEM-113-桃秩-180-20250317-1

基秩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基秩字第13號 移送機關 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 被移送人 黃地養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3月4日基警二分偵字第1140221041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黃地養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壹萬元 。扣案之菜刀壹把及水果刀參把,均沒入之。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黃地養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30日下午8時15分許。  ㈡地點︰基隆市信義區信一路玉兔橋上。  ㈢行為︰於上揭時、地,其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菜刀1 把及水果刀3把。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證據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供述。  ㈡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信義派出所陳報單、基隆市警察局第 二分局信義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 現場監視器及員警密錄器等錄影畫面擷取照片、扣案菜刀1 把及水果刀3把(含照片)。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要件,須 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 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害於行為 人攜帶所處時空之安全情形,始足當之。依上開要件,判定 行為人有無違反本條款非行,首須行為人有攜帶行為,次審 酌該攜帶行為是否係無正當理由,再衡量行為人攜帶行為所 處時空,因行為人於該時空有攜帶該類器械,而使該時空產 生安全上危害;亦即,就行為人客觀上之攜帶行為,依其攜 帶行為之目的,考量行為人攜帶當時言詞舉動、時間、地點 、身分等因素,據以認定其是否已構成本條款之非行。換言 之,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立法目的,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確保 社會安寧,此同法第1條已昭示明確。是行為人有上開攜帶 具殺傷力之器械、危險物品行為外,仍須視該行為是否已對 於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寧造成相當程度之危害。 四、經查,被移送人於上開時、地攜帶扣案之菜刀1把及水果刀3 把,業據被移送人坦承不諱,且有前述㈡所列證據可佐,堪 認此部分事實為真正。又菜刀及水果刀雖非屬槍砲彈藥刀械 管制條例所管制之刀械,惟上開刀械均為金屬製品,質地堅 硬,如持之朝人揮砍,足以造成人體傷害,應屬具殺傷力之 器械無疑。又按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 無正當理由」,應指行為人若所持目的與該器械於通常所使 用之目的不同,而依當時客觀環境及一般社會通念,該持有 行為因已逾該器械原通常使用之目的及範疇,致使該器械在 客觀上因本具殺傷力之故,易造成社會秩序不安及存在不穩 定危險之狀態,即屬之,當不以行為人是否已持之要脅他人 生命、身體而產生實質危險為斷。而被移送人陳稱:那天在 玉兔橋上有人施放煙火,打擾我休息,我就上前去勸導,與 其等發生一點口角,所以我就帶著刀子防身等語(見本院卷 第6頁),且現場為行人陸橋,為不特定人得自由通行之場 所(見本院卷第21-23頁擷取照片),被移送人攜帶上開刀 械於該現場,雖未持以攻擊他人,惟其攜帶刀械之情狀已足 以使現場經過之不特定人恐慌,感受威脅、恐懼,對公共秩 序、社會安寧造成相當之危害,自足以構成對公眾安全之威 脅,堪認被移送人確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器械之行 為。 五、是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 款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之規定。爰審酌被移送 人行為之動機、目的、發生地點、時間,其將扣案物品攜帶 於上開場所等現場情狀,以及其所攜帶物品之殺傷力程度, 綜合考量其行為對公共秩序、社會安寧所造成之威脅程度, 復衡以其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裁罰如主文 所示之罰鍰。 六、按供違反本法行為所用之物,以行為人所有者為限,得沒入 之。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扣 案之菜刀1把及水果刀3把乃被移送人持用,為其是認在卷( 見本院卷第6頁),上開物品為被移送人所有,且供其違反 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用之物,爰依同法第22條第3項前段之規 定,併予沒入。   七、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 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呂美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提出於本院簡易庭,向本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則宇 附錄本案裁處適用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 項第1 款: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 : 一、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   品者。

2025-03-17

KLDM-114-基秩-13-20250317-1

板秩
板橋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板秩字第19號 移送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 被移送人 陳冠志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1月19日新北警海刑字第1143903215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冠志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處罰鍰新臺幣壹仟 元。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13日15時34分許。  ㈡地點:新北市○○區○○路0段00號前。  ㈢行為: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強力膠。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訊時之自白。  ㈡裝有強力膠之塑膠袋、被移送人手持吸食強力膠塑膠袋之照 片各1張。 三、按有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處3日 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8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6 條第1款定有明文。本件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6條第1款吸食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行 為。爰審酌被移送人違反本法之原因、手段、違反義務之程 度、上開非行所生之危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罰 鍰。 四、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6條第1款,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祐安

2025-03-14

PCEM-114-板秩-19-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