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聲明異議駁回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884號 聲明異議人 即受 刑 人 陳永松 上列聲明異議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對於臺灣新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本院100年度上訴字第2785號確定 判決之中華民國113年8月14日新北檢貞未113執聲他3421字第113 9093053號函),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  ㈠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陳永松(下稱受刑人)因犯數罪,先後 由法院處罪刑確定,部分宣告刑(共4罪)由本院100年度聲 字第173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2年6月確定(下稱甲案) ,部分宣告刑(1罪)由本院100年度上訴字第2785號判決應 執行有期徒刑15年確定(下稱乙案),接續上開甲、乙案所 定應執行刑達27年6月之久;然甲案附表編號3、4所示之罪 ,亦屬乙案最早判決確定時之前所犯,應可重新搭配定刑, 否則將導致接續上開甲、乙案定刑之結果而執行超過有期徒 刑之上限20年,而有違合併定刑之恤刑原則。  ㈡甲案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犯罪時間為民國87年4月;甲案附表 編號4所示之罪犯罪時間為93年4月28日;乙案所示之罪犯罪 時間為94年10月中旬至95年1月13日,而刑法第51條於94年1 月7日修正通過,95年7月1日施行,修正前刑法第51條第5款 規定:「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20年」,修正後刑 法第51條第5款則規定:「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 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 30年」,經比較新舊法結果,自以修正前刑法第51條第5款 規定較有利於受刑人,足見甲案附表編號3、4所示之罪倘與 乙案所示之罪合併定刑,定刑上顯不得逾有期徒刑20年,再 接續甲案附表編號1、2部分前所定應執行之刑9月(曾減刑 為4月15日))重新為適法處理,其結果即與目前接續甲、 乙案所定應執行刑27年6月,存有重大差異。依上開說明, 是否具「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形,為維護極重要 之公共利益」之情形,即非無礙,難認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另 行擇定判決確定日而重新聲請定刑有違一事不再理原則。受 刑人向臺灣高等檢察署執行檢察官聲請就甲、乙案重新定刑 ,業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以新北檢貞未113執聲他3421字 第1139093053號函文(下稱新北地檢署函文)否准其聲請, 上開函文實質上仍屬檢察官之執行指揮,受刑人自得就該函 文聲明異議,懇請撤銷新北地檢署函文,由檢察官依受刑人 所主張定刑方式重新為適法處理等語。 二、本院查:  ㈠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而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規定:依刑法第53條及 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 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 ,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受刑人亦得請求檢察官聲 請之。倘檢察官否准受刑人重定執行刑之請求,固許受刑人 聲明異議,以為救濟,然此必須檢察官已依法為否准請求之 決定者,始得為之。若對應之高等檢察署,僅將受刑人之聲 請函交下級地方檢察署為處理,而高檢署未為准駁之決定者 ,既無聲明異議之客體,即不生聲明異議之問題(最高法院 113年度台抗字第840、1080號裁定意旨參照)。又依法有權 聲請重定執行刑之檢察官為該等犯罪事實之最後判決之法院 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是以無聲請權之檢察署檢察官所為否 准之執行指揮行為存在主體不適格之無效原因,應撤銷該執 行指揮(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1573、1592號裁定要旨可 參)。  ⒈本件受刑人所述甲、乙案,依該裁定附表及判決所載,犯罪 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係本院。受刑人遞狀向本院對應之檢察 署即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高檢署)請求更定應執行刑之聲 請,原屬有據。惟高檢署於113年7月11日以檢紀正113聲他5 07字第1139047404號函正本發予新北地檢署並副知受刑人, 主旨載敘:「檢送陳永松君113年7月3日刑事聲請更定應執 行刑原本1件,請貴署併案處理。」說明則以:「本署100年 度上蒞字第6934號被告陳永松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前經判決確定,並於101年2月16日函發交貴署執行在案。」 (見113年度執聲他字第3421號卷【未編頁碼】),嗣由新 北地檢署檢察官於113年8月14日以新北檢貞未113執聲他342 1字第1139093053號函以「主旨:台端具狀聲請重新定應執 行刑一事,於法無據,礙難准許,請查照。說明:三…就前 開裁定附表及判決所示之各罪,復查無上揭例外之情形,自 應受確定裁定實質確定力之拘束,亦無許受刑人任擇其所犯 各罪中最為有利或不利之數罪排列組合重新聲請定應執行刑 。」而否准其聲請(見113年度執聲他字第3421號卷【未編 頁碼】及本院卷第33、34頁)。可見高檢署將受刑人之刑事 聲請更定應執行狀交新北地檢署否准受刑人之聲請,並未自 行為准駁之決定,而由新北地檢否准受刑人之聲請。  ⒉是本件受刑人主張甲、乙案有重新更其應執行刑之情事,雖 已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高檢署檢察官聲 請重定執行刑,然新北地檢署檢察官並非犯罪事實最後判決 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所為上開否准受刑人請求之執行指揮 即存有主體不適格之無效原因。揆諸首揭說明意旨,上開新 北地檢署所為否准之決定,為主體不適格之無效指揮執行, 原應予撤銷,然此同一新北地檢新北檢貞未113執聲他3421 字第1139093053號函文,業為本院於113年10月31日以113年 度聲字第2904號裁定撤銷該函文(以上見卷付裁定及受刑人 前案紀錄表),則該否准函文既經撤銷而不存在,本院無從 再予撤銷。  ㈡綜上所述,新北地檢署上開函文已經本院另案裁定撤銷,已 無再予撤銷必要,受刑人因對本院100年度上訴字第2785號 之執行指揮聲明異議,認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吳淑惠                    法 官 張明道                    法 官 吳定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芝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HM-113-聲-2884-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64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陳文清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不服臺灣高等 檢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113年度執字第277號),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陳文清(下稱聲明 異議人)因詐欺等案件,經桃園地院、臺北高院判決確定, 並由桃園地檢、高雄地檢、臺灣高檢分別發文執行;其中有 期徒刑2年10月已經執畢,復就107年度重訴字第23號判決上 訴至經臺北高院,最高法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日判決,聲 明異議人刻於臺北監所執行中。為求累進處遇之權益,聲請 將桃園地檢、高雄地檢與臺灣高檢合併為一,依刑法第51條 之規定定刑,同時扣除羈押日數及執畢日數,並換發執行指 揮書等語。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 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同法第484條定有 明文。所稱「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檢察官有積極 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所不當等情形而言,且判決 確定後即生效力,檢察官如依確定判決內容為指揮執行,自 難指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最高法院 100年度台抗字第93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聲明異議人因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上 重訴字第26號判決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處有期徒刑6年6月、 4年10月、3年4月,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0年,最高法院於1 13年12月11日以113年度台上字第4887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由臺灣高等檢察署以113年執字第277號指揮執行,刑期起 算日為113年12月11日,指揮書執畢日期為122年8月29日, 聲明異議人於113年12月24日入監執行,有法院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稽,是檢察官依據上開確定判決指揮前後案之執行, 自無執行之指揮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 ㈡、除上揭偽造有價證券案(下稱甲案)外,聲明異議人前因詐 欺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上易字第75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 1年11月、1年,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2年8月確定(下稱乙案 );因偽造文書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以110年度訴字 第84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下稱丙案);甲案、乙 案、丙案經本院於114年2月19日以114年度聲字第142號定應 執行刑有期徒刑12年,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及本院上揭裁定影 本在卷可按,顯見檢察官已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 定向本院聲請就聲明異議人所犯甲案、乙案、丙案定應執行 刑,且經本院裁准。惟因本院114年度聲字第142號裁定之作 成日為114年2月19日,至今尚未確定,檢察官須待定應執行 刑裁定確定後,始能換發執行指揮書,尚難因暫未換發執行 指揮書而認檢察官之指揮違法或不當。 四、綜上所述,聲明異議人執前詞向本院就檢察官執行指揮聲明 異議,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曾淑華                    法 官 陳文貴                    法 官 張宏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于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HM-114-聲-564-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945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陳俊文 居新北市○○區○○○路00巷00號3樓 上列聲明異議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對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民國113年7月18日113年執寅字第6238號執行指揮書),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陳俊文(下稱受刑人) 於民國113年7月18日前往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 檢署)報到時,提交身體檢查報告,身心一切正常,無不能 易服社會勞動之情形;其前於100年間因交付提款卡(含密碼 )而遭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以100年度簡字第 238號判刑之案件,與本案(指本院112年度上訴字第3402號 受刑人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之事實不同,受刑人於本案 並未交付提款卡、存摺或證件等具有金融識別性之資料,檢 察官以兩案為相同類型之犯罪,又未給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 機會,即否准受刑人易服社會勞動,其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請予易服社會勞動之機會。為此,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否准 易服社會勞動之執行指揮命令(即113年7月18日113年執寅字 第6238號執行指揮書)聲明異議等語。 二、按犯最重本刑為5 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 月 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依刑法第41條第1 項規定, 固得易科罰金。但易科罰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 序者,不在此限。又受6 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而 不符第1項易科罰金之規定者,依同條第3 項規定,固均得 易服社會勞動。然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行顯有困難者,或 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適用 之,同條第4 項亦定有明文。上開易刑處分之否准,係法律 賦予檢察官指揮執行時之裁量權限,執行檢察官自得考量受 刑人之實際情況,是否有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 以作為其裁量是否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憑據,非 謂一經判決宣告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執行檢察官即應為易 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易刑處分。又所謂「難收矯正之效 」及「難以維持法秩序」,乃立法者賦與執行檢察官得依具 體個案,考量犯罪特性、情節及受刑人個人特殊事由,審酌 應否准予易刑處分之裁量權,檢察官就此項裁量權之行使, 僅於發生裁量瑕疵之情況,法院始有介入審查之必要,倘檢 察官之執行指揮,其程序上已給予受刑人就其個人特殊事由 陳述意見之機會(包括在檢察官未傳喚受刑人,或已傳喚受 刑人但受刑人尚未到案前,受刑人先行提出易科罰金聲請等 情形),實體上並已就包含受刑人所陳述關於其個人特殊事 由在內之刑法第41條第1 項但書或第4 項所指情形予以衡酌 考量,則難認其裁量權之行使有何違法或不當可言。易言之 ,執行檢察官就受刑人是否確因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 而有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之情事,有裁量判斷 之權限,法院僅得審查檢察官裁量時其判斷之程序有無違背 法令、事實認定有無錯誤、其審認之事實與刑法第41條第1 項但書、第4項之裁量要件有無合理關連、有無逾越或超過 法律規定之範圍等問題,原則上不宜自行代替檢察官判斷受 刑人有無上開情事。倘執行檢察官經綜合評價、衡酌後,仍 認受刑人有上開不適宜為易刑處分之情形,而為否准受刑人 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執行命令,則屬執行檢察官裁量 權之合法行使範圍,自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或不當(最高法院1 10年度台抗字第1188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上訴字第 3402號判決受刑人均係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 之洗錢罪,共2罪,各處有期徒刑4月,依序各併科罰金新臺 幣(下同)1萬元、2萬元,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2萬 5,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1,000元折算1日),受刑人 不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以113年度台上字第1293號判決 駁回確定(下稱本案),此有上開判決書、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足憑(附於新北地檢署113年度執字第6238號卷;本院 卷第11至13頁)。而前開判決確定後,移送新北地檢署執行 ,該署檢察官通知受刑人於113年7月18日到案接受執行,受 刑人遵期到案,並表示:我要聲請易服社會勞動等語,有送 達證書、訊問筆錄在卷可稽(附於上開新北地檢署執行卷),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案執行卷核實。據此,堪認執行檢察 官已給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㈡新北地檢署檢察官審酌受刑人前於99年間因交付提款卡與詐 欺集團而犯幫助詐欺罪,經新北地院以100年度簡字第238號 判處拘役20日確定,於100年6月1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下 稱前案),可預見不詳之人要求提供金融帳戶收受金錢並指 示提領款項交付,與詐欺犯罪有關,竟又於本案111年2月7 日將申設之金融帳戶提供詐欺集團使用,一再為相同類型之 犯罪,可見對刑罰反應力尚嫌薄弱,且受刑人始終矢口否認 ,並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或賠償損失,犯後態度不佳,因認 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否准受刑 人易服社會勞動之聲請,此有該署113年11月13日新北檢貞 寅113執字第6238字第1139145199號函(本院卷第19頁)暨 該署113年7月18日簽呈(附於上開新北地檢署執行卷)可佐。 堪認執行檢察官否准受刑人易服社會勞動,乃本其法律所賦 與指揮刑罰執行職權之行使,並考量審酌受刑人前、後案均 係一再從事相同類型之犯罪(提供金融帳戶供他人提領匯入 帳戶之詐欺款項或自行提領後轉交),且於本案矢口否認犯 罪、迄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或賠償損失之犯罪後態度,暨犯 罪所造成之危害等總體因素,認非予發監執行,顯難收矯正 之效及維持法秩序等情,所為裁量未見有何逾越法律授權、 專斷等濫用權力或違反比例原則之情事,難認其上開裁量權 之行使有何違法或不當可言。  ㈢受刑人聲明異議意旨以檢察官未予陳述意見之機會云云,已 與事實有違;所指前、後兩案事實不同,亦純粹係徒憑個人 觀點,忽略其於提供個人金融帳戶而犯幫助他人詐欺取財罪 後,再次提供個人金融帳戶,違犯手段類似但罪質更重之共 同洗錢罪(想像競合犯詐欺取財罪)所彰顯之高度法敵對意識 (或其刑罰適應性薄弱),而任意指摘檢察官否准其易服社會 勞動之執行指揮不當,難認可採。  四、綜上所述,本件檢察官否准受刑人易服社會勞動之執行指揮 ,並無違法或不當之情形,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江澤                    法 官 郭惠玲                    法 官 廖建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翊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HM-113-聲-2945-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55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杜彥廣 代 理 人 劉楷律師 簡大鈞律師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詐欺等案件,對於檢察官執行指揮( 109年度執更字第1727號,112年度執更字第1312號、第1534號)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杜彥廣(下稱受刑 人)前因詐欺等案件,分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9年度聲字第3 380號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2月;112年度聲字第1476號裁定 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6月;112年度聲字第1496號裁定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5年6月(下合稱本案執行案件)確定在案。後受 刑人為計算應執行之剩餘刑期日數及聲請可得易科罰金執行 之應繳納金額,遂委請代理人提出閱卷聲請,並於民國114 年1月10日提出刑事聲請准予易科罰金狀,然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僅告以本案執行案件均為不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而未指出所謂難收矯正之效等具體理由,逕予否准易刑處 分之指揮執行裁量,有裁量濫用之嫌,應予撤銷,爰依法聲 明異議等語。 二、受刑人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 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定有明文。該規定所稱之 「諭知該裁判之法院」,係指諭知科刑判決,即具體宣示主 刑、從刑之法院而言;如受刑人係對於依定應執行刑裁定之 指揮執行聲明異議,則應向為該應執行刑裁定之法院為之。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196號、101年度台抗字第785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前因詐欺等案件,分經臺灣高等法院以本案執 行案件裁定定應執行刑確定,此有前開裁定及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是依上開說明,本院既非諭知上 開定應執行刑之確定裁判法院,聲明異議人如認依據該裁定 而核發執行指揮書之檢察官執行指揮為不當,自應向臺灣高 等法院聲明異議,始為適法。受刑人逕執前詞向本院聲明異 議,於法自有未合,而應予以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顏嘉漢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婷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DM-114-聲-555-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7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蘇碧雲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過失傷害案件,對於臺灣臺北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114年度執字第1482號)聲明異議,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以:誤判,被告劉展宏製造假車禍領保險等語 。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484所規定聲明異議,係指檢察 官根據確定判決執行時,關於其執行之指揮有違法或不當情 形,始得為之。反之,倘對於法院判決本身認定事實或法律 適用之錯誤,法律另設有救濟制度,而與刑之執行或執行方 法有指揮違法或不當情形迥異,故對於判決本身有無認定事 實或法律適用之錯誤一節,非屬聲明異議範圍,自不得循刑 事訴訟法第484條聲明異議。 三、經查,聲明異議人蘇碧雲顯係認本院113年度交簡上字第99 號判決有誤判之情事,然依上開說明,此無涉於檢察官依此 確定判決所為之執行行為,故本件並無所稱執行之指揮有違 法或不當情形甚明。是其聲明異議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蔡宗儒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温冠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DM-114-聲-577-20250310-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6號 異 議 人 即 受刑人 黃沛玲 上列異議人即受刑人不服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民國113年1 1月18日橋簡春子113刑護勞助69字第1139056984號函,及114年2 月14日113年執再助字第111號執行傳票,向本院聲明異議,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即受刑人甲○○前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案件,經法院判處罪刑確定,並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就所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准予易服社會勞動;嗣因檢察官認 異議人無正當理由未履行社會勞動且情節重大,撤銷易服社 會勞動資格,並以上揭檢察署民國113年11月18日橋簡春子1 13刑護勞助69字第1139056984號函(下稱甲函文),告知其 勿再前往執行機關履行易服社會勞動。又經上揭檢察署檢察 官以114年2月14日113年執再助字第111號執行傳票(下稱乙 傳票),通知執行前述判決,並命其僅得選擇繳清罰金或入 監服刑。然異議人係因工作及扶養2名未成年子女,又自113 年5月至9月間反覆罹患感冒,身體健康狀況頻仍,以致無暇 亦無心力妥善完成易服社會勞動,未能補足社會勞動之時數 ,並非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社會勞動,情節亦非重大,為此聲 明異議,請求准許異議人續服勞動服務等語。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固為刑事訴訟法第48 4 條所明定。惟按所謂諭知該裁判之法院,係指諭知科刑判 決,即具體的宣示主刑、從刑之法院而言。倘其聲明異議係 向其他無管轄權之法院為之,其聲請為不合法,應由程序上 駁回,無從為實體上之審查(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224 號裁定意旨參照)。是以聲明異議應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即 為對被告有罪判決,於主文內實際宣示其主刑、從刑之裁判 法院為之,始屬合法。 三、經查,異議人前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 法院以111年度金訴字第405號判決,處有期徒刑6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下同)8萬元,並於113年1月3日確定。及前述 判決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以113年執字第719號囑託上揭檢 察署執行,並經上揭檢察署以113年執再助字第47號、113年 罰執再助字第11號,分別執行有期徒刑6月及併科罰金8萬元 ,嗣因異議人未完成社會勞動之履行,上揭檢察署再分113 年執再助字第111號執行前述判決之有期徒刑所餘刑期,並 另分113年刑護勞助字第69號執行併科罰金等節,有前述判 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憑。是以,異議意 旨所指甲函文及乙傳票,均係上揭檢察署受託代為執行前述 判決,異議人就所生執行指揮有所不服而聲明異議,應向諭 知科刑判決之法院即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為之,方屬適法,其 誤向本院聲明異議,依上開說明,聲明異議為不合法,且無 從補正,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洪柏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塗蕙如

2025-03-10

CTDM-114-聲-216-2025031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7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傅啟聰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定其應執行刑案件,對於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113年度執助字第2177號),聲明 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聲明異議狀」所載。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又該條所稱「諭知該裁判之法院」,乃指對被告 之有罪判決,於主文內實際宣示其主刑、從刑之裁判而言。 若裁判主文並未諭知主刑、從刑,係因被告不服該裁判,向 上級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經上級法院維持原裁判,而諭知 上訴或抗告駁回者,因其對原裁判之主刑、從刑未予更易, 本身復未宣示如何之主刑、從刑,自非該條所指「諭知該裁 判之法院」(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305號裁定意旨參照 )。查本件刑事聲明異議狀記載「就桃園地檢署113年度執 助乙字第2177號執行指揮提出聲明異議」等語,由卷附法院 前案紀錄表可知,上開執行案件所憑之確定裁判雖係最高法 院113年度台抗字第62號裁定,然前開裁定之主文係諭知「 再抗告駁回」,經核該案原為本院112年度聲字第3276號裁 定就受刑人所犯詐欺等32罪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8月,復 經受刑人抗告、再抗告後,由臺灣高等法院、最高法院裁定 駁回,並於民國113年2月1日確定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 存卷可考,揆諸前揭最高法院裁定意旨,本案刑事訴訟法第 484條所稱「諭知該裁判之法院」應係於主文內實際宣示其 主刑之本院,故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傅啟聰(下稱受刑人) 向本院聲明異議,於法無違,先予敘明。 三、次按刑罰執行,由檢察官依指揮書附具之裁判書為之,刑事 訴訟法第457條第1項前段、第458條前段定有明文。執行機 關對於審判機關所為之裁判,並無審查內容之權,故裁判是 否違法,並非執行機關所得過問,是聲明異議之對象,應係 檢察官之執行指揮行為,而非檢察官據以指揮執行之裁判, 故所稱「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檢察官有積極執行 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不當等情形而言;檢察官如依確 定判決、裁定指揮執行,即無執行之指揮違法或其執行方法 不當之可言,至於原確定判決、裁定,是否有認定事實錯誤 或違背法令之不當,應循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以資救濟,尚 無對之聲明異議之餘地;倘受刑人並非針對檢察官執行之指 揮認有不當,而係對檢察官執行指揮所依憑之刑事確定裁判 不服,卻對該刑事確定裁判聲明異議或聲請重新定應執行刑 者,即非適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79號、第1717號 、111年度台抗字第614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受刑人前因犯詐欺等案件,分別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 臺中地院)107年度訴字第970號、臺中地院107年度訴字第9 88號、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7年度訴字第371號、臺灣苗栗地 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9號、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 第905號及本院109年度金訴字第172號判決罪刑確定在案, 嗣經本院以112年度聲字第327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年8 月,受刑人不服提起抗告,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2年度抗字 第2124號裁定抗告駁回 ,受刑人不服提起再抗告,經最高 法院以113年度台抗字第62號裁定再抗告駁回確定,現由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執助字第2177號案件執 行之等情,有上開各該刑事裁定、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 ,上開裁定既經確定,即具有實質之確定力,非經非常上訴 或其他適法程序予以撤銷或變更,不得再行爭執,基此,檢 察官依據上開確定裁定,指揮受刑人執行有期徒刑10年8月 ,自無執行之指揮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之可言。再者,觀 諸「刑事聲明異議狀」之內容,無非係就上述定應執行刑之 裁定有所爭執,而請求重定應執行刑。惟法院裁定應執行刑 之量刑多寡,並非檢察官執行指揮可得置喙,依前開說明, 受刑人如就原確定裁定認有違背法令之事由,應另循非常上 訴之法定程序以為救濟(按對確定裁定無從聲請再審,併此 敘明),非聲明異議程序所得審究。準此,受刑人所執聲明 異議之事由,非具體指摘執行檢察官有何執行指揮之違法, 或其執行方法有何不當之處,核與刑事訴訟法第484條規定 要件不符,非聲明異議程序所得審究,顯非適法。 ㈡、另受刑人雖舉臺中地院108年度訴字第616號判決(下稱另案 判決)就其所屬詐欺集團主謀葉臣偉、陳安廉及上級主管江 依蓉所定應執行刑僅有期徒刑5年6月、有期徒刑3年6月及有 期徒刑2年6月為例,參酌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抗 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以本案客觀上有責罰不相當之特殊 情形為由,請求重定應執行刑。惟查,本件合併定其應執行 刑之裁判有臺中地院107年度訴字第970號、臺中地院107年 度訴字第988號、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7年度訴字第371號、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9號、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 08年度訴字第905號及本院109年度金訴字第172號等6件判決 ,共32罪,其中僅3件判決所含14罪與另案判決所涉犯行相 同,此有本院112年度聲字第3276號裁定、另案判決節本附 卷可稽,另案判決與本案定應執行刑之範圍顯然不同,自不 得比附援引為本案有否裁量濫用之判斷。故受刑人執此作為 其請求重定應執行刑之理由,殊乏實據。 ㈢、綜上,受刑人所為本件聲明異議,礙難准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正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張馨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PCDM-114-聲-127-20250310-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5號 聲明異議人 即受刑人 蔡明憲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對於臺灣 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否准其另定應執行刑聲請之執行指揮(該 署檢察官中華民國113年12月25日雲檢亮嚴113執聲他908字第113 9039216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蔡明憲(下稱受刑 人)認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07年度聲字第67號定應執行刑裁 定(下稱A裁定)附表編號5至9所示各罪應改與臺灣高等法 院臺南分院109年度聲字第920號裁定(下稱B裁定)所示各 罪合併定應執行刑,否則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形 ,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利益,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 第489號裁定意旨,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得重定執行刑 ,受刑人據此聲請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重新定應執行 刑,惟遭該署檢察官以113年12月25日雲檢亮嚴113執聲他90 8字第1139039216號函駁回受刑人之聲請,檢察官之聲請應 有違誤,為此聲明異議請求撤銷檢察官之執行命令云云。 二、按受刑人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 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 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係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之檢 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固有明文 。惟已經裁判定應執行刑之各罪,如再就其各罪之全部或部 分重複定應執行刑,均屬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不以定刑之 各罪範圍全部相同為限,此乃因定應執行刑之實體裁定,具 有與科刑判決同一之效力,行為人所犯數罪,經裁定酌定其 應執行刑確定時,即生實質確定力。法院就行為人之同一犯 罪所處之刑,如重複定刑,行為人顯有因同一行為而遭受雙 重處罰之危險,自有一事不再理原則之適用。故數罪併罰案 件之實體裁判,除因「增加經另案判決確定合於併合處罰之 其他犯罪」,或「原定應執行之數罪中有部分犯罪,因非常 上訴、再審程序而經撤銷改判,或有赦免、減刑等情形,致 原定執行刑之基礎已經變動」,或「其他客觀上有責罰顯不 相當之特殊情形」,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利益,而有另定應 執行刑之必要者外,法院應受原確定裁判實質確定力之拘束 ,並確保裁判之終局性。亦即已經定應執行刑確定之各罪, 除上開例外情形外,法院再就該各罪之全部或部分重複定其 應執行刑,前、後二裁定對於同一宣告刑重複定刑,行為人 顯有因同一行為遭受雙重處罰之危險,均屬違反一事不再理 原則,而不得就已確定裁判並定應執行刑之數罪,就其全部 或一部再行定其應執行之刑(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 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拘束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489 號裁定)。是以,檢察官在無上揭例外之情形下,對於受刑 人就原確定裁判所示之數罪,重行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之 請求,不予准許,於法無違,自難指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違 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 三、經查:  ㈠受刑人本件聲明異議狀內容,係希望將A裁定附表編號5至9所 示各罪與本院所為B裁定所示各罪合併,請求檢察官重新聲 請定應執行刑,可認受刑人係就本院上述B裁定請求重定執 行刑,合先敘明。  ㈡受刑人所犯如A裁定附表所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9罪,各罪 之犯罪時間均係在該裁定附表編號1所示判決確定日即104年 5月18日前所犯,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因而以107年度聲字第67 號裁定(A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1年確定;受刑人所犯 如B裁定附表所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6罪,各罪之犯罪時間 均係在該裁定附表編號1所示判決確定日即105年7月18日前 所犯,本院因而以109年度聲字第920號裁定(B裁定)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7年9月確定;二罪接續執行,受刑人請求臺灣 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將A裁定附表所示編號5至9所示各罪 與B裁定所示各罪合併,重新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經檢 察官以前述113年12月25日雲檢亮嚴113執聲他908字第11390 39216號函否准聲請人重新定應執行刑之聲請,此有受刑人 聲請書、檢察官上述函文、前述A、B裁定及法院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查。  ㈢受刑人聲明異議意旨主張應依以下組合方式定應執行刑:⑴A 裁定附表編號1至4;⑵A裁定附表編號5至9所示之罪與B裁定 附表所示之罪,否則將有罪責不相當之情事,並據此認檢察 官不同意依此方式重新聲請定應執行刑之執行指揮為不當, 然上開A、B定應執行刑裁定確定後,並無增加經另案判決確 定合於數罪併罰之其他犯罪而有重新聲請定應執行刑之必要 ,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另上述法院定應執行刑之A 、B裁定內容所示各罪之一部或全部均無非常上訴、再審程 序而經法院撤銷改判之情事,亦無因赦免、減刑、更定其刑 等致裁判定刑基礎已經變動,或其他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 之特殊情形(該二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其接續執行之刑期 為有期徒刑18年9月,並無逾越刑法第51條第1項第5款但書 所規定之有期徒刑30年上限,而有再考量是否有責罰顯不相 當之特殊情事之必要),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利益,而有另 定應執行刑之必要者之例外情形,自應受一事不再理之限制 ,自不得任由受刑人事後不遵循定應執行刑之相關規定,任 意依其主觀意願,將上述已確定之A、B裁定各該附表所示之 數罪任意加以拆解割裂或重新搭配組合,而向檢察官請求將 其中已定刑確定之一部分罪刑抽出,重複向法院聲請定其應 執行刑。從而,聲明異議意旨前揭定刑主張,既於法不合, 檢察官函復礙難照准受刑人之請求,即屬有據,受刑人仍執 前詞聲明異議,自無可採。   四、綜上所述,前述A、B裁定已確定,且原定執行刑之基礎並無 變動,或因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為維護法安定性之公共 利益,有重定執行之必要。則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否 准受刑人請求另定應執行刑之執行指揮之聲請,並無違法或 不當,受刑人猶執前詞聲明異議,指摘檢察官執行指揮之不 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廷宜                   法 官 翁世容                   法 官 林坤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羅珮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NHM-114-聲-25-2025031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9號 聲明異議人 林豈葦 即受刑人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詐欺案件(本院112年度簡字第4148 號),對於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指揮命令(民國113 年12月25日南檢和寅113執沒669字第1139117049號函),聲明異 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甲○○之保管金皆由 親友接濟資助,若僅酌留1個月新臺幣(下同)3,000元仍不 敷使用,執行機關依法務部矯正署函酌留1個月生活費即有 不當,請撤銷原裁定,酌留2個月生活費等語前來。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又法院應就疑義或異 議之聲明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486條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罰金、罰鍰、沒收及沒入之裁判,應依檢察官之命 令執行之;前條裁判之執行,準用執行民事裁判之規定;對 於薪資或其他繼續性給付之債權所為強制執行,於債權人之 債權額及強制執行費用額之範圍內,其效力及於扣押後應受 及增加之給付;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持債務人生 活所必需者,不得為強制執行,刑事訴訟法第470條第1項前 段、第471條第1項及強制執行法第115條之1第1項、第122條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受刑人因詐欺得利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簡字第4148號判決 判處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併諭 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5,990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並於113年1月17日確定。 嗣臺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執沒字第669號案件執行上開 沒收,命受刑人當時入監執行所在之法務部○○○○○○○,將該 監所保管受刑人之保管金、勞作金酌留在監生活所需經費( 酌留3,000元)後,於1,999元之範圍內,送臺南地檢署執行 沒收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前揭執行卷宗核閱無訛,並 有受刑人之上開刑事判決資料、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及臺南地檢署執行指揮命令函、自行收納款項收據等件在 卷足憑。  ㈡聲明異議人固以其家庭生活困苦,主張檢察官僅酌留1個月30 00元必要生活費用之上開執行指揮為不當,惟依監獄行刑法 第46條第1項規定:「為維護受刑人之身體健康,監獄應供 給飲食,並提供必要之衣類、寢具、物品及其他器具」;另 同法第58條規定:「罹患疾病經醫師評估認需密切觀察及處 置之受刑人,得於監獄病舍或附設之病監收容之」;另同法 第62條第1、2項規定:「受刑人受傷或罹患疾病,有醫療急 迫情形,或經醫師診治後認有必要,監獄得戒送醫療機構或 病監醫治。前項經醫師診治後認有必要戒送醫療機構醫治之 交通費用,應由受刑人自行負擔。但受刑人經濟困難無力負 擔者,不在此限」。故監獄內的飲食、衣類、寢具、必要物 品等都是由監獄供應的,受刑人若有緊急或必要之醫療需求 ,亦得由監所內醫師診治或得戒送醫療機構或病監醫治。且 法務部矯正署107年6月4日法矯署勤字第10705003180號函釋 ,針對收容人因受沒收、追徵犯罪所得或債權執行,需酌留 生活需求費用,建議每月生活需求費用金額標準,不分性別 統一調整至3,000元。故法務部對各監獄受刑人接受沒收追 徵時,有須保留3,000元之每月生活需求費用,也是全國統 一之作法,有其基本的公平性。故聲明異議人在矯正設施內 之給養、醫療等生活必要費用既已由國家負擔,應已足敷其 日常所需。且聲明異議人復未具體敘明其有何其他特殊教化 、文康、給養原因或醫療需求等,而有再提高其在監生活需 求費用之情形,是執行檢察官依本件確定判決執行聲明異議 人之保管金及勞作金,顯已考量並酌留聲明異議人在監日常 生活所需之金錢,尚無使其生活、健康陷入困頓之虞,自應 認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並無違法、或不當之情形。揆諸前開說 明,聲明異議人所請,尚無可採,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士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陳玫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NDM-114-聲-39-20250310-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7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張睿麟 代 理 人 柯鴻毅律師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公共危險案件,以臺灣苗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113年度執字第2829號),向本院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張睿麟(下稱受刑 人)係在停放在路邊停車格內之車輛中睡覺,並未有駕駛行 為,檢察官未具體審酌上情,即駁回受刑人聲明異議之聲請 ,確有指揮不當等語。 二、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 ,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聲明異議,應以書狀為 之;法院應就異議之聲明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4 85條第1項及第486條分別定有明文。又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 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 宣告者,依刑法第41條第1項規定,固得易科罰金。但易科 罰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又依 前項規定得易科罰金而未聲請易科罰金者,以及受6月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而不符前項易科罰金之規定者,依 同條第2項、第3項規定,固均得易服社會勞動。然因身心健 康之關係,執行顯有困難者,或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 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適用之,同條第4項亦定有明文 。上開易刑處分之否准,係法律賦予檢察官指揮執行時之裁 量權限,執行檢察官自得考量受刑人之實際情況,是否有難 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以作為其裁量是否准予易科 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憑據,非謂一經判決宣告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執行檢察官即應為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易 刑處分。又所謂「難收矯正之效」及「難以維持法秩序」, 乃立法者賦與執行檢察官得依具體個案,考量犯罪特性、情 節及受刑人個人特殊事由,審酌應否准予易刑處分之裁量權 ,檢察官就此項裁量權之行使,僅於發生裁量瑕疵之情況, 法院始有介入審查之必要,倘檢察官之執行指揮,其程序上 已給予受刑人就其個人特殊事由陳述意見之機會(包括在檢 察官未傳喚受刑人,或已傳喚受刑人但受刑人尚未到案前, 受刑人先行提出易科罰金聲請等情形),實體上並已就包含 受刑人所陳述關於其個人特殊事由在內之刑法第41條第1項 但書或第4項所指情形予以衡酌考量,則難認其裁量權之行 使有何違法或不當可言。易言之,執行檢察官就受刑人是否 確因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而有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 維持法秩序之情事,有裁量判斷之權限,法院僅得審查檢察 官裁量時其判斷之程序有無違背法令、事實認定有無錯誤、 其審認之事實與刑法第41條第1項但書、第4項之裁量要件有 無合理關連、有無逾越或超過法律規定之範圍等問題,原則 上不宜自行代替檢察官判斷受刑人有無上開情事。倘執行檢 察官經綜合評價、衡酌後,仍認受刑人有上開不適宜為易刑 處分之情形,而為否准受刑人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執 行命令,則屬執行檢察官裁量權之合法行使範圍,自不得任 意指為違法或不當(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88號裁定 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先後①於101年間,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經臺 灣苗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101年度偵字第6922號為緩 起訴處分確定;②於107年間,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 經本院以107年度苗交簡字第30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下同)1,000元折算1日確定;③於1 13年間,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苗 交簡字第38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1,00 0元折算1日確定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㈡本件檢察官駁回受刑人聲請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之理由 係以:「本案經審酌臺端前於107年2月24日第2次犯酒後駕 車犯公共危險罪(於107年8月9日執行完畢),詎不知悔改 ,仍於113年6月14日飲用啤酒後駕駛自用小客車上路,查獲 時吐氣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77毫克,而再犯本件相同性質之 酒後駕車犯公共危險罪,可見罰金刑並不足以使臺端心生警 惕,顯見漠視法律之規範,罔顧公眾之安全,為落實刑罰之 教化作用,以收矯正之效,並為避免無辜用路人遭受受刑人 日後可能一再出現的酒後駕車高度危險性產生的碰撞而受傷 或死亡,希望使臺端能因為本件有期徒刑之執行經驗而知所 警惕,促使不再犯,及保護臺端生命於在監期間不會受到自 身酒駕上路的危害,進而保護其他用路人的生命、身體,確 有令入監執行之必要,另併參酌臺灣高等檢察署111年2月23 日檢執甲字第11100017350號函所定酒後駕車之累犯案件易 科罰金標準,認如不予發監執行所宣告之刑,顯難以收矯正 之效,且難以維持法秩序,爰依刑法第41條第1項但書規定 ,不准易科罰金」等語,有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114年1月7 日苗檢熙乙113執2829字第1149000443號函附卷可稽,上開 不准易科罰金之理由核與臺灣高等檢察署前揭函文中所稱「 酒駕犯罪經查獲三犯(含)以上者,應予審酌是否屬刑法第 41條第1項但書所定『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之情 形,而不准易科罰金」之審核標準相當,尚無裁量逾越或濫 用之情事,據為判斷之基礎事實即受刑人因公共危險案件分 別經科刑及執行之情形亦無認定錯誤(僅將受刑人第二度酒 駕之日期即107年2月25日誤植為107年2月24日,及將受刑人 第三度酒駕之日期即113年6月15日誤植為113年6月14日,然此 等誤載並不影響受刑人已3犯酒後駕車公共危險罪之基礎事 實),且所審認之事實核與刑法第41條第1項之裁量要件有 合理關連,難認有裁量違法或不當之情形。  ㈢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所謂「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就執行之 指揮違法及執行方法不當等情形而言,即受刑人聲明異議之 客體,應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限。倘受刑人並非針對檢察 官執行之指揮認有不當,其所為聲明異議於程序上已難謂適 法,法院自應以裁定駁回其異議(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 第404號裁定意旨參照)。準此,聲明異議之事項,其救濟 之標的既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限,如對法院所為之判決或 裁定不服者,則應循上訴或抗告之程序尋求救濟。若判決業 經確定,則應另行依再審或非常上訴之程序加以救濟,非得 以聲明異議方式為之。聲明異議意旨雖以受刑人係在停放在 路邊停車格內之車輛中睡覺,並未有駕駛行為,且員警之攔 查亦有程序瑕疵等語。然其聲明異議之意旨並非對檢察官就 確定裁判執行之指揮,認有何違法、不當情形,而係對本院 所為諭知罪刑之判決(即113年度苗交簡字第384號判決)為 指謫,實係對於本院113年度苗交簡字第384號判決不服,顯 非就執行檢察官有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或其執行方法有不當 等節聲明異議,其所為聲明異議於程序上尚非適法,自應予 以駁回。況經本院調閱本院113年度苗交簡字第384號全案卷 宗,受刑人於該案偵查中已明確坦承「113年6月14日晚上11 點多,在尊爵KTV喝啤酒6瓶,喝到凌晨2點多,喝完就開車 過去停車格等女朋友」之事實(見113年度速偵字第130號卷 第34頁),受刑人主張其僅在車上睡覺,並無駕駛行為等語 ,亦顯非可採。  ㈣綜上所述,本件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已具體審酌個案情形 ,認若不入監執行,確實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 而否准受刑人易科罰金之請求,所依憑之理由業經說明如前 ,經核並無不合。檢察官所為執行指揮並無違法或不當,受 刑人聲明異議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MLDM-114-聲-147-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