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票據追索權

共找到 31 筆結果(第 11-20 筆)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2586號 債 權 人 王錦榮 以上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劉建廷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支付命令之聲請,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 應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民事訴訟法第513 條第1 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劉建廷發支付命令,聲請狀內請求 原因及事實欄中記載債務人簽發88年12月23日到期,面額新 台幣十萬六千元彰化商業銀行東嘉義分行為付款人,支票號 碼:NF0000000,向債權人調借現款,並交付該支票由債權 人收執,詎屆期提示,拒絕往來戶而遭退票云云,並請求以 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應認係以支付命令對債務人行使 票據追索權。惟依債權人所提支票及退票理由單影本觀之, 系爭支票之發票人金同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並有公司大小 章蓋章於上;另雖債務人劉建廷為金同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之負責人,並於上揭支票上蓋章,惟依其所蓋大小章緊鄰位 置以觀,上揭支票係債務人劉建廷以公司代表人名義簽發, 而非以個人名義簽發,發票人實為金同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且法人與其法定代理人,於法律上係屬不同之權利主體, 是由前開說明可知,債務人劉建廷既非發票人,則債權人自 不得對其行使追索權,其聲請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 出異議,並依新修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規定繳納裁判費 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李信良

2025-02-19

PCDV-114-司促-2586-20250219-2

司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1668號 聲 請 人 曹卉芳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林可欣裁定就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之本票一紙,並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到期後經提示不獲付款,為此提出本 票一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本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 示,亦為同法第124條、第95條前段所明定者。蓋本票為提 示證券,本票執票人欲行使票據上權利,應於一定期限內向 付款人為提示票據、請求付款,本票之提示,實為執票人行 使票據權利之前提;至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僅係執 票人無庸證明提示未獲付款結果之事實,其在行使票據追索 權前,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最高法院71年度台 上字第3671號判決、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參照)。末按 未載到期日之本票,視為見票即付。又見票即付之本票,以 提示日為到期日,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第124條準用第66 條第1項定有明文。故未載到期日之本票亦須提示後始得向 發票人行使追索權。又所謂付款提示,係票據之執票人向付 款人提出票據請求付款之謂(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抗字第16 0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本院對相對人發本票裁定,惟因本票 未載到期日,聲請狀亦無敘明提示日,且查相對人業於民國 102年8月6日出境,並於104年8月27日遷出國外,此有相對 人戶籍資料查詢、內政部移民署入出國日期紀錄在卷可憑, 經本院於114年1月8日命聲請人於收受通知10日內釋明本件 本票有無經合法提示,並敘明提示日,聲請人僅於114年1月 15日具狀陳報相對人林可欣特別委任第三人王啟力代為處理 本案借款、抵押權設定及本票債務一切事項,聲請人並於11 3年9月12日上午向相對人之代理人王啟力為票據提示,又王 啟力於同日下午以LINE通訊軟體向相對人通知聲請人已對其 為票據提示等語。惟查聲請人提出之委託書係記載相對人林 可欣與第三人陳科穎在台的帳務糾紛全權委託王啟力處理等 ,並未提及其與本件聲請人曹卉芳間之相關債務,又聲請人 提出之對話紀錄亦未提及關於本件本票提示之相關事項,縱 聲請人確有以LINE訊息向相對人提示,亦與現實提出票據原 本尚屬有間,依上開說明,聲請人未現實提出本票向發票人 提示付款,其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尚未具備,聲請人聲請 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78條,裁定如主文 。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吳宛珊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2-11

PCDV-113-司票-11668-20250211-2

雄小
高雄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561號 原 告 呂勝到 訴訟代理人 林福容律師 被 告 陳倢陞即皇家昌庫行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113 年度司促字第10690號),被告於法定期間合法聲明異議,支付 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本院民國(下同)114年1月1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0萬元及自113年11月8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5,4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所命給付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50萬元預供擔保,得 免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持有被告簽發如附表所示支票(下稱系爭支 票),屆期提示未獲兌現,經催討,被告置之不理,依票據 追索權,請求被告給付票款及遲延利息。並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50萬元及自訴之聲明追加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伊並不認識原告,系爭支票非伊所簽發,伊係將 空白支票交給1位黃小姐,應該是黃小姐簽發系爭支票借錢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原先僅請求被告給付如附表編號1支票之票款及利息,嗣 後追加請求給付如附表編號2支票之票款及利息,被告於訴 之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依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2項、第1項第1款,應認本件追加合於程序規定,合先 敘明。  ㈡支票之發票人應照支票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執票人向支票 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如 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法第126條、第133條 分別定有明文。  ㈢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已提出支票及退票理由單各2份為證 (見本院卷第11頁、第63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為 真實,則其當可請求被告給付票款及法定遲延利息。至被告 雖辯稱系爭支票非其所簽發,但其既不爭執將空白支票交付 黃小姐,黃小姐有簽發支票借錢之事實,且系爭支票之退票 理由均為「存款不足及拒絕往來戶」,而非蓋用之印章印文 有所錯誤,顯見被告交付空白支票前已蓋好印章,則系爭支 票並非遭偽造或變造,則被告自需負發票人之擔保付款義務 ,所辯當不影響上開結論。   四、綜上所述,原告所訴於法有據,應予准許。又依民事訴訟法 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 條第2 項之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再者,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 證據,經審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五、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訴訟費用負擔 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 記 官 武凱葳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金額 支票號碼 發票日 提示日 1 陳倢陞 10萬元 000000000 112年12月27日 113年5月21日 2 陳倢陞即皇家昌庫行 40萬元 000000000 112年12月12日 113年5月21日

2025-02-11

KSEV-113-雄小-2561-20250211-1

司票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2159號 聲 請 人 李冠毅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對相對人賴銘宗裁定就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一紙,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提示未獲清償,為此提 出本票,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本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 示,亦為同法第124條、第95條前段所明定者。蓋本票為提 示證券,本票執票人欲行使票據上權利,應於一定期限內向 付款人為提示票據、請求付款,本票之提示,實為執票人行 使票據權利之前提;至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僅係執 票人無庸證明提示未獲付款結果之事實,其在行使票據追索 權前,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最高法院71年度台 上字第3671號判決、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參照)。末按 未載到期日之本票,視為見票即付。又見票即付之本票,以 提示日為到期日,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第124條準用第66 條第1項定有明文。故未載到期日之本票亦須提示後始得向 發票人行使追索權。又所謂付款提示,係票據之執票人向付 款人提出票據請求付款之謂(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抗字第16 0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附表所示本票之票載發票日為民國113年11月28日, 聲請人主張提示日為113年11月21日,該提示日早於發票日   ,付款提示難認適法,不生提示之效力,自無從行使追索權 利。經本院於113年12月24日發函通知命聲請人於文到五日 內具狀陳報並更正提示日,該通知已於114年1月2日送達於 聲請人,此有通知函及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人逾期迄未 補正,是依上開說明,本件聲請於法尚有未合,自難准許, 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5條裁 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朱旆瑩              本票附表: 113年度司票字第2159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請求金額 到期日   提示日 票據號碼 號 (新臺幣) (新臺幣) 001 113年11月28日 300,000元 300,000元 未記載 113年11月21日 CH554334

2025-02-06

CYDV-113-司票-2159-2025020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35號 抗 告 人 張紹昌 相 對 人 喬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瑋書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日 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2536號裁定提出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及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均由相 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未曾現實提示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 系爭本票),且依相對人主張之提示日亦在系爭本票到期日 之前,其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顯不具備,則原裁定准予強 制執行顯有違誤,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本票執票人應於到期日或其後二日內,為付款之提示。本 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或保全本票上權利之行為 後,對於背書人、發票人及本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權 。本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 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 ,應負舉證之責,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69條第1項、第 85條第1項、第95條定有明文。是記載到期日之本票,執票 人應於到期日屆至後,始得向發票人為付款之提示,倘未到 期而為付款之提示,即不生提示之效力。申言之,本票為提 示證券,本票執票人欲行使票據上權利,應於一定期限內向 付款人為提示票據、請求付款,本票之提示,此為執票人行 使票據權利之前提;至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僅係執 票人無庸證明提示未獲付款結果之事實,其在行使票據追索 權前,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非謂執票人可不於 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671號 民事判決意旨參照)。而所謂付款提示,係票據之執票人向 付款人提出票據請求付款之謂,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 條第1項規定,本票經向發票人提示而不獲付款,為行使追 索權之前提要件,如未踐行付款之提示,其行使追索權之形 式要件未備,即不得聲請裁定准就本票票款為強制執行。 三、經查,系爭本票記載到期日為民國113年11月1日,有系爭本 票可稽(見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2536號卷第15頁),依前 揭說明,相對人應於113年11月1日或其後2日內,為付款之 提示始為適法,相對人自陳係於到期日前之113年10月30日 向相對人為付款之提示(見本院卷第33頁),該付款提示難 認適法,不生提示之效力。準此,應認相對人並未依前揭規 定為付款之提示,自無從行使追索權利,相對人聲請裁定准 予強制執行,於法自有未合,應予駁回。是抗告人主張相對 人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顯不具備等語,應屬有據,抗告人 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原裁 定,並駁回相對人於原審之聲請。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92條、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謝依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並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邱雅珍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備註 1 抗告人張紹昌 113年10月1日 5,250,000元 113年11月1日

2025-01-21

PCDV-113-抗-235-20250121-1

司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3943號 聲 請 人 丁志賢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GONZALES GENALYN BONDAD裁定就本票 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之本票一紙,並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提示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一件 ,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次按本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 示,亦為同法第124條、第95條前段所明定者。蓋本票為提 示證券,本票執票人欲行使票據上權利,應於一定期限內向 付款人為提示票據、請求付款,本票之提示,實為執票人行 使票據權利之前提;至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僅係執 票人無庸證明提示未獲付款結果之事實,其在行使票據追索 權前,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最高法院71年度台 上字第3671號判決、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參照)。末按 未載到期日之本票,視為見票即付。又見票即付之本票,以 提示日為到期日,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第124條準用第66 條第1項定有明文。故未載到期日之本票亦須提示後始得向 發票人行使追索權。又所謂付款提示,係票據之執票人向付 款人提出票據請求付款之謂(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抗字第16 0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本院對相對人發本票裁定,惟因本票 未載到期日,聲請狀亦無敘明提示日,致無從認定聲請人有 無向相對人提示票據,經本院於113年12月16日命聲請人於 通知送達10日內補正提示日,聲請人於收受前揭補正通知, 迄今仍未具狀陳報有無向相對人為提示,難謂其確曾向相對 人為提示,依上開說明,本件聲請人聲請裁定准就系爭本票 票款為強制執行,自難准許,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蔡松儒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聲請。 二、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1-14

PCDV-113-司票-13943-20250114-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032號 債 權 人 杜惠蘭 債 務 人 林詠勝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壹佰萬元,及自民國 一百一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 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 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債權人逾上開範圍利息之請求駁回。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係主張債務人簽 發支票後該支票以拒絕往來戶遭退票,請求核發支付命令等 情,應認係以支付命令對債務人行使票據追索權。惟按支付 命令之聲請,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無理由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應僅 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 條第1 項定有明 文。而按票據法第133 條規定,執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 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經查,本件之付 款提示日即退票日之記載為民國113 年2 月15日,本件未屆 付款提示日前之利息債權人無請求權外,其餘聲請核無不合 ,核發支付命令。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債權人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依新修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規定繳納 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五、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李信良

2025-01-14

PCDV-114-司促-1032-2025011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78號 原 告 葉宗鑫 被 告 何宗耀 訴訟代理人 江振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訴外人邱世宗於民國111年7月29日、9月1日 向被告借用由被告所簽發如附表所示未載明到期日之支票2 張,持向原告借貸,並言明被告有授權可由原告於需用時自 行填寫日期持向付款銀行兌付。原告於112年6月間因需支用 ,乃於附表編號2所示支票上填寫112年6月15日,拍照後以L INE分別告知邱世宗及被告。詎被告竟向付款銀行以遺失為 由止付,甚至向原告提出偽造有價證券、侵占之刑事告訴, 嗣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但因被告之上揭行為,致原 告無法於票據追索權時效內,訴請給付票款(附表編號1之 支票,也因被告提出刑事告訴,致原告未填寫日期提示), 顯屬對原告之侵權行為,造成原告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 臺幣(下同)14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 二、被告則以:關於附表編號1所示支票,為無記載發票日的無 效票據,原告無從主張權利。至於附表編號2所示支票部分 ,是原告擅自填寫發票日,亦無從主張權利,縱認原告有權 填寫發票日,原告本就得依法行使追索權,被告掛失或提告 刑案均非行請追索權的障礙事由。是原告自行決定暫不行使 票據權利,並非被告行為所致。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之侵權行為,係以故意或過失 侵害他人之權利為成立要件,倘無侵害權利之行為,自不生 侵權行為之責任。  ㈡經查,原告所持有附表編號1所示之支票,既未填載發票日, 依票據法第125條第1項第7款、第11條第1項規定,尚非屬有 效票據,在未經有權之人填載發票日前,原告依法本不得向 被告行使追索權,倘日後該支票經有權者合法填載發票日後 ,原告即得依法行使票據上之權利,自不會因被告曾向原告 提起偽造有價證券之刑事告訴而受影響,故難認原告有何權 利受到侵害。另附表編號2所示之支票,倘原告自行在該支 票填載發票日,係經被告授權,而為有效票據,則原告縱使 向付款銀行提示後,而經付款銀行以票據遭掛失止付為由拒 絕,但被告既未向法院針對該支票聲請公示催告、除權判決 (本院卷49頁),而仍屬有效票據,則原告依票據法第131 條第1項、第132條規定,本得向發票人即被告行使追索權, 與被告有無向原告提起偽造有價證券之刑事告訴無涉。因此 原告縱因擔心遭被告提起刑事告訴,而遲未在票據法第22條 第1項所規定之1年期限內行使追索權,亦僅係原告個人之考 量而已,並非因被告之行為導致原告事實上或法律上無法於 期限內對被告行使追索權,故無從認定原告向被告行使附表 編號2所示支票之追索權,係因被告之行為而受侵害。況且 ,票據法上所規定之追索權,是否屬於原告起訴所依據之請 求權基礎即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所規定之「權利」(具有 社會典型公開性之絕對權),亦非無疑。 四、綜上所述,被告向原告提出刑事告訴之行為,並未使原告向 被告行使附表所示支票之追索權受到侵害,則原告依民法第 184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告賠償14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業經駁回,所為假執行之 聲請,亦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爰不逐一詳予論駁,併予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張佐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宇安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票據號碼 發票日 付款人 1 何宗耀 80萬元 CY0000000 未填載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嘉義分行 2 何宗耀 60萬元 CY0000000 嗣後填載為112年6月15日

2025-01-13

CYDV-113-訴-678-20250113-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455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新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蘇文雄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陳美龍 陳秋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曾大中律師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桃德資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玉峯 訴訟代理人 李銘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70516號清償債務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應予撤銷。 確認被告依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國95年10月3日桃院木執91年執 柏字第9158號債權憑證聲請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70516號清償債 務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本金債權新臺幣貳仟參佰貳拾玖萬柒仟陸 佰捌拾肆元,及自民國101年7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八點六四計算之利息債權請求權對原告不存在。 本訴之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反訴被告應連帶給付反訴原告新臺幣貳仟參佰貳拾玖萬柒仟陸佰 捌拾肆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反訴之訴訟費用由反訴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第四項於反訴原告以新臺幣柒佰捌拾萬元為反訴被告供擔 保後,得假執行。但反訴被告如以新臺幣貳仟參佰貳拾玖萬柒仟 陸佰捌拾肆元為反訴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本訴部分: 甲、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之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 理人承受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 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170條、 第17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原告新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新燕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原為秦綏遠,嗣變更為蘇文雄 ,有變更登記表可佐(見本院卷二第188至192頁),其由新 任法定代理人聲明承受訴訟(本院卷二第186頁),自屬合 法。 二、次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 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原告主 張被告受讓債權取得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園地院)桃院 木執91年執柏字第9158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 並執以向本院聲請對新燕公司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然被告聲 請強制執行之債權即新臺幣(下同)2,329萬7,684元,及自 民國101年7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8.64%計算之利 息(下稱系爭債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不存在,為被告否 認,可認兩造就系爭債權請求權是否罹於時效處於不明確之 狀態,原告在法律上地位不安之狀態得以本件消極確認之訴 予以除去,自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乙、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訴外人中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銀 行)於88年間,執伊等共同簽發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本票 (下合稱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經臺灣新竹地 方法院(下稱新竹地院)以88年度票字第933號本票裁定( 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許,中華銀行於91年間以確定之系爭 本票裁定向桃園地院對伊等聲請強制執行而部分受償,桃園 地院於95年10月3日換發系爭債權憑證。中華銀行嗣於96年1 0月7日將系爭本票未償債權讓與訴外人馬來西亞商富析資產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下稱富析公司),富析公司 於100年5月31日將系爭本票未償債權中本金4,300萬7,530元 及其利息、費用、違約金債權讓與被告,被告因此於桃園地 院97年度司宙執字第39430號強制執行事件受償金5,056萬9, 664元。被告嗣於110年11月17日再執系爭債權憑證於系爭債 權範圍內,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新燕公司對第三人新竑亮實 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之出資額,經本院以110年度司執字 第70516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惟被 告於101年11月19日至106年6月21日間未就受讓之系爭本票 未償債權聲請強制執行或換發債權憑證,已逾本票3年之請 求權時效,被告受讓之系爭本票未償債權請求權已經消滅, 伊等得拒絕履行,被告不得執系爭債權憑證對新燕公司聲請 強制執行,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訴請撤銷系 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並確認被告對伊等之系爭債權 請求權不存在,並聲明:㈠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應予撤銷。㈡確認被告對原告之系爭債權請求權不存在。 二、被告答辯:新燕公司於111年3月28日、112年3月7日先後寄 發詢證函,表明積欠伊債務2,331萬918元時,原告陳美龍、 陳秋華(下逕稱其名)為新燕公司負責人,其等與新燕公司明 知系爭債權請求權罹於時效,仍以詢證函承認伊有系爭債權 而為拋棄時效利益之意思表示,自不得以系爭債權請求權已 罹於時效,訴請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及確認系 爭債權之請求權不存在,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二第222至223頁):  ㈠原告曾簽發系爭本票予被告。  ㈡中華銀行前執系爭本票向法院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經新 竹地院以系爭本票裁定准許,中華銀行乃以確定之系爭本票 裁定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經桃園地院以91年度執字第9158 號強制執行事件受理而受償部分金額,並於95年10月3日發 給系爭債權憑證。中華銀行嗣於96年10月7日將系爭本票未 償債權讓與富析公司,富析公司於100年5月31日將系爭本票 未償債權讓與被告,被告於110年11月17日執系爭債權憑證 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  ㈢被告於101年11月19日至106年6月21日間,未向原告主張系爭 債權憑證所示系爭本票票款請求權,系爭債權憑證所示系爭 本票債權於104年11月19日罹於請求權消滅時效。  ㈣原告於111年4月28日委由曾大中律師寄發臺北信維郵局第813 9號存證信函,就被告之系爭債權憑證所示系爭本票票款請 求權主張時效抗辯,催請被告撤回系爭執行事件之聲請。  ㈤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受新燕公司委託查核該公司財務 報表,分別於111年3月29日、112年3月7日寄發詢證函予被 告,其中說明⒉記載:「下列本公司帳載餘額,請惠予核對… 。」;主旨記載:「經核對函復本公司截至110年(111年)12 月31日帳載與新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往來之帳項及其餘額如 下:(項目)該公司對本戶之短期借款、(金額)NTD23,310,9 18元」。  ㈥新燕公司於83年11月6日、88年3月25日、88年5月4日向中華 銀行借款1億6,300萬元、2億元、8,720萬元(下合稱系爭借 款),約定借款期間分別為87年11月18日至88年11月18日、8 8年3月26日至88年9月26日、88年5月7日至89年5月7日,均 由陳美龍、陳秋華任連帶保證人,原告並共同簽發系爭本票 擔保。  ㈦反訴原告於113年3月6日提起本件反訴。 四、本院之判斷:  ㈠系爭債權請求權因消滅時效完成而不存在:  ⒈按票據上之權利,對匯票承兌人及本票發票人,自到期日起 算;見票即付之本票,自發票日起算,3年間不行使,因時 效而消滅,票據法第22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時效完 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主權利因時效消滅者,其效力及 於從權利,民法第144條第1項、第146條亦有規定。又請求 權之消滅時效完成後,依民法第144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得 拒絕給付,係採抗辯權發生主義,如債務人行使此項抗辯權 ,表示拒絕給付,債權人之請求權利因而確定的歸於消滅。  ⒉被告於100年5月31日受讓系爭本票未償債權,並取得系爭債 權憑證後,未於101年11月19日至106年6月21日間向原告主 張系爭債權憑證所示系爭本票票款請求權,系爭債權憑證所 示系爭本票債權於104年11月19日罹於請求權消滅時效,原 告於111年4月28日寄發存證信函,向被告為系爭債權憑證所 示系爭本票票款請求權之時效抗辯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 參不爭執事項㈡、㈢),並有本院執行命令、系爭債權憑證、 債權讓與證明書、債權讓渡書、存證信函與回執可佐(見本 院卷一第22至50頁),堪認屬實,原告主張系爭債權請求權 因消滅時效完成而不存在,自屬有據。  ㈡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⒈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前段定有規定。又強 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之債務人異議之訴,須執行名義 成立後,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始得提起。 所謂消滅債權人請求之事由,例如清償、提存、抵銷、免除 、混同、債權讓與、債務承擔、更改、消滅時效完成、解除 條件成就、契約解除或撤銷、另訂和解契約,或其他類此之 情形。  ⒉查被告取得系爭債權憑證後,系爭債權請求權因消滅時效完 成而不存在,已如前述,依上開說明,可認原告於執行名義 即系爭債權憑證成立後發生消滅被告請求之事由,原告依強 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前段規定訴請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 制執行程序,亦有理由。  ㈢被告雖辯稱原告明知系爭債權請求權罹於時效,仍以詢證函 承認系爭債權而拋棄時效利益,不得再主張系爭債權請求權 已罹於時效云云,並提出詢證函為證(見本院卷一第72至75 頁)。惟債務人知時效完成之事實而承認,其承認固可認係 拋棄時效利益之默示意思表示,然所謂承認,係指義務人向 請求權人表示認識其請求權存在之觀念通知,僅因債務人之 一方行為而成立,無須得他方之同意,惟必須義務人向權利 人表示認識其權利存在,始得謂為承認。觀諸上開詢證函中 「一般事項詢證函」之出具人為新燕公司;受文者為被告; 主旨記載:「茲應會計師查核需要,函證本公司(新燕公司) 帳載金額,謹請核對後簽章見覆。」;說明記載:「⒈安侯 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受託查核本公司(新燕公司)…財務 報表,以就該等報表是否足以允當表達本公司財務狀況及經 營成果表示意見…本詢證函僅供核對帳目之用,不作其他用 途。」,及「詢證回函」之出具人為被告;受文者為安侯建 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旨記載:「經核對函復本公司(被 告)…帳載與新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往來之帳項及其餘額如下 …」等語(見本院卷一第72、74頁),可知上開詢證函係安侯 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本於會計查核業務需求之查詢作為, 非受原告委託對被告為意思表示,難認屬原告對被告承認系 爭債務之觀念通知,被告所辯難認可採。 五、綜上所述,系爭債權請求權已罹於消滅時效而不存在,原告 訴請確認系爭債權請求權不存在,及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 之強制執行程序,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貳、反訴部分: 甲、程序方面:   按被告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在本訴繫屬之法院,對於原告 提起反訴。反訴之標的,如專屬他法院管轄,或與本訴之標 的及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者,不得提起,此觀民事訴訟法第 259條、第260條第1項規定即明。又民事訴訟法第260條第1 項所稱之「相牽連」者,係指反訴之標的與本訴之標的間, 或反訴之標的與防禦方法間,兩者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關係密 切,審判資料有共通性或牽連性者而言。舉凡本訴標的法律 關係或作為防禦方法所主張之法律關係,與反訴標的之法律 關係同一,或當事人兩造所主張之權利,由同一法律關係發 生,或本訴標的之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與反訴標的之法律 關係發生之原因,其主要部分相同,均可認為兩者間有牽連 關係(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40號判決參照)。查反訴 被告本訴係以反訴原告之系爭債權請求權罹於時效而不存在 ,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及確認反訴原告對 反訴被告之系爭債權請求權不存在。反訴原告則以系爭本票 債權請求權縱罹於時效而消滅,因新燕公司受有利益,陳美 龍、陳秋華負連帶保證責任,其得依票據法第22條第4項及 連帶保證關係訴請償還所受利益,經核本訴與反訴均係基於 系爭本票所生爭執,反訴原告於本訴作為防禦方法所主張之 法律關係與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發生原因之主要部分相同, 可認兩者間有牽連關係,依上開說明,反訴原告提起反訴, 應予准許。 乙、實體方面: 一、反訴原告主張:系爭本票係新燕公司向中華銀行借款時所簽 發,新燕公司已取得系爭借款而受有等同票載面額之利益, 系爭本票之票據權利雖因時效消滅,新燕公司依票據法第22 條第4項規定於所受利益限度內負償還責任,陳美龍、陳秋 華為新燕公司之連帶保證人,應與新燕公司負連帶清償責任 ,爰依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定及連帶保證契約之法律關係 ,訴請反訴被告償還2,329萬7,684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聲 明:㈠反訴被告應連帶給付反訴原告2,329萬7,684元,及自 民事反訴暨答辯二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反訴被告答辯:系爭本票未償債權請求權罹於時效而消滅, 非當然表示伊等因發票而受有利益。又系爭本票原因關係為 新燕公司對中華銀行之系爭借款,並由陳美龍、陳秋華擔任 連帶保證人,而系爭借款係撥付予新燕公司,陳美龍、陳秋 華未受有利益,其等所負連帶保證責任僅限於系爭借款與系 爭本票債務,不及於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定之利益償還請 求權。再者,中華銀行於88年間向伊等行使系爭本票之票據 追索權,系爭借款清償期於88年間即已屆至,中華銀行及受 讓系爭借款債權、系爭本票債權之富析公司、反訴原告,未 依借貸契約或連帶保證契約之法律關係向伊等請求,迄反訴 原告113年3月6日提起反訴時已逾15年請求權時效,伊等得 拒絕履行,是縱伊等受有利益,反訴原告亦不得依票據法第 22條第4項規定請求償還,並聲明:㈠反訴原告之訴駁回。㈡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票據上之債權,雖依本法因時效或手續之欠缺而消滅,執 票人對於發票人或承兌人,於其所受利益之限度,得請求償 還,票據法第22條第4項定有明文。又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 定之利得償還請求權,係基於票據時效完成後所生之權利, 與票據基礎原因關係所生之權利各自獨立,故執票人於未逾 民法第125條規定15年之期間行使利得償還請求權時,發票 人或承兌人不得以原因關係所生權利之請求權消滅時效業已 完成為抗辯(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716號判決參照)。  ㈡反訴原告主張系爭本票係新燕公司向中華銀行借款時所簽發 ,新燕公司已取得系爭借款等情,為新燕公司所不爭執(見 本院卷二第290頁),可認新燕公司受有系爭借款之利益,是 系爭本票之債權雖罹於時效而消滅,反訴原告以新燕公司受 有系爭借款利益,依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定請求新燕公司 償還系爭債權,即非無據。  ㈢觀諸陳美龍、陳秋華就系爭借款簽署之放款借據第11條所載 :「凡借用人(新燕公司)基於本借據所負擔之一切債務,連 帶保證人均願負連帶保證責任…」(見本院卷一第202至211頁 ),及新燕公司就系爭借款簽署之約定書「一般條款」第2條 所載:「本約定書所稱一切債務,係指立約人對貴行所負之 票據、借款、墊款、保證、信用卡消費款、信用狀、外匯交 易等債務及其他有關債務,並包括其利息、遲延利息、違約 金、損害賠償及其他一切費用」等語(見本院卷二第124至13 4頁),可認陳美龍、陳秋華就新燕公司之債務願連帶負全部 償付責任,並由每一保證人負單獨清償全部之責。準此,陳 美龍、陳秋華就主債務人新燕公司對於反訴原告之票據及票 據時效完成後所生之利得償還債務,自應負連帶償付責任。  ㈣反訴被告雖辯稱陳美龍、陳秋華所負連帶保證責任僅限於系 爭借款與系爭本票債務,且反訴原告提起反訴時已逾系爭借 款之15年請求權時效,其等得拒絕履行云云。惟陳美龍、陳 秋華所負連帶保證責任應及於票據時效完成後之利得償還債 務,且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定之利得償還請求權,與票據 基礎原因關係所生之權利各自獨立,反訴被告不得於本件以 原因關係所生權利之請求權消滅時效已完成為抗辯,均如前 述,反訴被告所辯,自難憑採。  ㈤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反訴原告請求反訴被告連帶償還2,32 9萬7,684元並無給付期限,依上開規定,反訴原告起訴而送 達訴狀,與催告有同一效力,是反訴原告併請求反訴被告連 帶給付自反訴起訴狀送達(見本院卷一第226頁)翌日即113年 3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有理由 。 四、綜上所述,反訴原告依票據法第22條第4項規定及連帶保證 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反訴被告給付2,329萬7,684元,及自 113年3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反訴原告勝訴部分,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 免為假執行,經核均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 之。 參、本訴及反訴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 及舉證,經審酌後,均與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一一論列, 附此敘明。 肆、據上論結,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第87條第1 項、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附表:系爭本票明細(見本院卷一第474至484頁) 編號 發 票 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 票 日 到 期 日 1 新燕公司、陳美龍、陳秋華 1億6,300萬元 87年11月6日 88年5月25日 2 新燕公司、陳美龍、陳秋華 2億元 88年3月25日 88年5月25日 3 新燕公司、陳美龍、陳秋華 8,720萬元 88年5月4日 88年5月25日

2025-01-10

SLDV-112-重訴-455-20250110-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998號 債 權 人 常伊凡 債 務 人 賴培鳴 一、債務人賴培鳴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320,000元,及自民國1 13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 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四、債權人其餘之聲請駁回: ㈠、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第1條、第2條 、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不合於第508 條至第511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 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 付命令者,應僅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 0條、第51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末按,發票地與付款 地在同一省(市)區內者,支票之執票人應於發票日後7 日內,為付款之提示;執票人不於第130條所定期間內為 付款之提示,對於發票人以外之前手,喪失追索權,票據 法第130條第1款、第132條亦有明文。 ㈡、本件債權人提出債務人賴培鳴所簽發,並經債務人施文雄 背書之系爭本票影本,主張行使票據追索權聲請核發支付 命令。債務人施文雄設籍彰化縣,是本院就本事件有管轄 權,合先敘明。查,系爭本票之提示日(即退票日)已逾發 票日7日,有支票及退票理由單影本可稽,依上揭規定, 債權人已喪失對於債務人施文雄所為背書支票之追索權, 故債權人於此部分之聲請,自難准許,應予駁回。 五、債權人如不服本裁定駁回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 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簡豪志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 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者 ,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 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4-12-30

CHDV-113-司促-13998-202412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