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再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投資款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278號 原 告 王惠婷 訴訟代理人 蕭棋云律師 複 代理人 曹晉嘉律師 訴訟代理人 廖孟意律師 彭彥植律師 被 告 呂怡玫 訴訟代理人 陳郁婷律師 複 代理人 林奇賢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投資款等事件,前經本院言詞辯論終結。 茲因尚有調查之必要,爰命再開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高御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楊宗霈

2025-03-11

SLDV-112-重訴-278-20250311-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50號 原 告 何鈴雅 訴訟代理人 黃天成 被 告 林耿盟 訴訟代理人 郭群裕律師 王舒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應再開準備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王 獻 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 雅 涵

2025-03-10

TNDV-113-簡上附民移簡-50-20250310-1

潮簡
潮州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潮簡字第23號 原 告 曾品鈞 訴訟代理人 吳怡萱 被 告 陳心蘭 訴訟代理人 聶東南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1,236元及自113年11月28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2,410元,由被告負擔600元,並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被告如以41,236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或提存,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12年9月15日6時55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肇事車輛),沿屏東縣潮州鎮 曲江街北往南行駛,行經北門路與曲江街交岔路口時,因未 減速慢行,適有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下稱系爭機車)自北門路東往西行駛至曲江街閃光黃燈交 岔路口,兩車因而相撞,致原告受有右手拇指指骨骨折、右 側膝部挫傷、左側膝部挫傷、右側踝部挫傷、左側踝部挫傷 等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而支出醫療費用3,450元、 機車修費用72,836元,又因本件事故,造成原告承受身體、 心理双重損害與壓力,故被告應賠償原告精神慰撫金38,243 元,共計114,529元。並聲明:⑴被告應給付原告114,529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⑵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⑶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不否認有發生交通事故,惟認原告就事故的發生 應同負肇事責任。又對於原告請求的醫療費用、估價單及精 神慰撫金均沒有意見,惟亦會對原告提出訴訟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告於前揭時、地騎乘肇事車輛,不慎與原告騎乘 的系爭車輛相撞,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等情,業據其提出茂 隆骨科醫院診斷證明書、估價單、交通部公路局車輛行車故 鑑定覆議會覆議意見書為證,被告就上開事實,除爭執肇事 責任比例外,其餘均不爭執,堪信原告上開主張之事實為真 正。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益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 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 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按汽車行駛 至無號誌或號誌故障而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之交岔路口,支 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閃光紅燈表示「停車再開」 ,車輛應減速接近,先停止於交岔路口前,讓幹線道車優先 通行後認為安全時,方得續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 第1項第2款、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211條第1項 第2款分別訂有明文。查被告行駛於潮州鎮曲江街至北門路 交岔路口 時,其為「閃光紅燈」應注意「停車再開」,減 速接近,先停止於交岔路口前,讓幹線道車優先通行後認為 安全時,方得續行,被告能注意上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 ,貿然直行,不慎與原告所騎乘之系爭車輛相撞,被告對於 本件事故之發生確有過失,被告雖稱該處為施工處無法停車 云云,惟施工僅係較不易通行,況於施工路段本即應減速通 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實難以想像為何有無法停車之情, 則原告主張被告過失行為與其損害具因果關係,被告因此應 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等語,即屬有據。茲就原告得請求 賠償之金額,分述如下:  ⒈醫療費用部分:原告主張其因系爭傷害,支出醫療費用3,450 元,業據其提出醫療費用收據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15頁) ,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89頁),足信原告此部分 之主張,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2.機車修理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車禍受有損害,支出維修費用72.8 36元,並提出估價單、行照及讓與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第 19至25頁、第135至137頁)。所謂因毀損減少之價額,得以 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 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庭會議決議 闡釋甚明。本件因被告於前揭時地駕車疏忽以致肇事,使原 告駕駛之系爭機車毀損,被告自應依上述規定對原告負賠償 責任,惟系爭機車之零件修理既係以新零件更換被損之舊零 件,揆諸前揭說明,即非屬必要費用而應扣除零件折舊部分 。經查,系爭機車之修復費用共72,836元(即工資11,765元 、零件61,071元),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 定資產折舊率表,【機械腳踏車】之耐用年數為3年,依平 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 ,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耐用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 舊額),每年折舊率為3 分之1 ,並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 核準則第95條第6 項規定「 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 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者,按實 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 月計」,上開【機械腳踏車】自出廠日109年2月,迄本件車 禍發生時即112年9月15日,已使用3年8月,則零件扣除折舊 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15,268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 本÷( 耐用年數+1)即61,071÷(3+1)≒15,268(小數點以下四 捨五入);2.折舊額 =(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 (使用年數)即(61,071-15,268) ×1/3×(3+8/12)≒45,803 (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 成本-折舊額)即61,071-45,803=15,268】,加計工資11,76 5元,原告得請求系爭機車修復必要費用為27,033元(計算 式:11765+15268=27033)。  3.精神慰撫金:   原告主張其因系爭事故所受傷害,受有肉體及精神上之痛苦 ,故請求精神慰撫金38,243元等情,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 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 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 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又非財產上損害 之慰撫金數額,究竟若干為適當,應斟酌兩造身分、地位及 經濟狀況,俾為審判之依據(最高法院51年度臺上字第223 號、86年度臺上字第511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因系爭事故 造成系爭傷害,足見原告所受傷害,確令其肉體及精神均蒙 受相當之痛苦,是其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自屬有據。   又原告服務於軍中,名下無不動產,112年所得為414,684元 ;被告名下有不動產,112年所得為243,391元,有稅務電子 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附卷足憑(見本院卷第51至79頁)。玆 審酌前述兩造之教育程度、身分地位、經濟狀況、被告不法 行為態樣、原告所受之痛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 償精神慰撫金38,243元為適當,應予准許。  4.綜上,原告因被告侵權行為得請求被告給付醫療費用3,450 元、機車修理費27,033元、精神慰撫金38,243元,共計68,7 26元(計算式:3450+27033+38243=68726)。  ㈢又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 償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基於過 失相抵之責任減輕或免除,法院對於賠償金額減至何程度, 應斟酌雙方原因力之強弱與過失之輕重以定之(最高法院99 年度台上字第1580號判決)。又按閃光黃燈表示「警告」, 車輛應減速接近,注意安全,小心通過。道路交通標誌標線 號誌設置規則第211條第1項訂有明文。本件原告行駛於潮州 鎮北門路行經曲江街經閃黃燈之交岔路口,應減速接近,注 意安全,小心通過,而依當時情事,並無不能注意之情形, 其亦自承並未減速通過,竟疏未注意,即貿然通過,應負次 要之過失責任,本院審酌被告未減速接近,先停止於交岔路 口前,讓幹線道車優先通行後認為安全時,方得續行,整體 情狀及肇事過程,認被告為本件車禍肇事之主因,原告與被 告應各負百分之40及百分之60之過失責任,較為妥適。本件 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41,236元(計算式:68726×60 %=41236,小數點以下4捨5入)。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 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 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 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 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 百分之五」,民法第203條、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 定有明文。原告所提民事起訴狀繕本於113年11月27日送達 被告(送達證書見卷第35頁),則自113年11月28日起負遲 延責任,並應自翌日起加付法定遲延利息。 四、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1,236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 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諭知被告預供擔保或提存,得免 為假執行。原告就此勝訴部分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僅係促使本院職權發動,毋庸為准駁之諭知。至原告敗訴 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依附,應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2025-03-10

CCEV-114-潮簡-23-20250310-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13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楷傑 選任辯護人 葉智幄律師 李妍德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6074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陳楷傑被訴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前經本院辯 論終結,茲因本案尚有應行調查之處,而有再開辯論程序之 必要,爰裁定命再開辯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廖奕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怡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YDM-114-金訴-133-20250310-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180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騰鈞 上列被告因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5054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並撤銷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所為簡式審判 程序之裁定,依通常程序審判之。   理 由 一、本案被告張騰鈞因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1日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於同日言詞辯 論終結。惟因本案尚有應行調查之處,爰再開辯論並撤銷簡 式審判程序,依通常程序審判之。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91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呂世文                 法 官 陳華媚                 法 官 陳郁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宜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YDM-113-金訴-1804-20250310-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70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志秈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391 84號、112年度偵字第43235號、112年度偵字第45131號、112年 度偵字第45133號、112年度偵字第5089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陳志秈被訴詐欺等案件,前經本院辯論終結,茲因本 案尚有應行調查之處,而有再開辯論程序之必要,爰裁定命 再開辯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廖奕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怡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YDM-113-金訴-708-20250310-2

金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75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徐夏愚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1103 號,113年度偵緝字第882號、第883號、第884號、第885號、第8 8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並撤銷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日所為簡式審判程 序之裁定,依通常程序審判之。   理 由 一、按院為簡式審判裁定後,認為有不得或不宜者,應撤銷原裁 定,依通常程序審判;又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 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91條分 別定有明文。 二、本案被告徐夏愚因詐欺案件,前經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日 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於同日言詞辯論終結。茲因本案 有不宜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之情事,爰再開辯論並撤銷簡式審 判程序,依通常程序審判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91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0

SCDM-113-金訴-755-20250310-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排除侵害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字第165號 原 告 李鴻在 李秀芬 李鴻璋 被 告 蔡銀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理 由 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辯論, 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本件前經言詞辯論終結,因原告 於民國114年3月5日具狀撤回起訴,有再開辯論之必要,爰命再 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南簡易庭 法 官 陳郁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石秉弘

2025-03-10

TNEV-114-南簡-165-20250310-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易字第116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余灝叡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 744、694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並定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十四時整於 本院第四法庭行審理程序。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本件被告甲○○妨害自由案件,前經 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辯論終結,原定於114年3月12日宣 判,茲因本案應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 項之適用,而有應行調查之處,爰裁定再開辯論,並定於11 4年3月12日14時整在本院刑事第四法庭行審理程序,特此裁 定。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陸怡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櫻姿

2025-03-07

KLDM-114-易-116-2025030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再審之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779號 再審原告 黃淑秋 上列再審原告與再審被告方美秀間再審之訴事件,再審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按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77條之 13、第77條之14及前條規定徵收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 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形式上雖為訴之一種,實質上為前 訴訟之再開或續行,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仍應以前訴訟程序所核定 者為準(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395號裁定參照)。查本件 再審原告對於本院112年度簡上字第163號拆屋還地等事件之民事 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而其訴訟標的價額業經前訴訟程序核定 為新臺幣(下同)13萬4,112元,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2年 度簡上字第163號卷宗核閱屬實,是本件再審之訴訴訟標的金額 應為13萬4,112,揆之前揭規定,應徵再審裁判費2,160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505條準用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再審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怡先 法 官 李育任 法 官 劉佳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戴仲敏

2025-03-07

PTDV-113-補-779-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