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宜遙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438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語傑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 5131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 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裁 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林語傑犯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三項之失火罪,處有期徒刑貳月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8至9行「3至5樓南 側窗戶、雨遮、外牆等物均遭燻黑」之記載補充為:「3至5 樓南側窗戶、雨遮、外牆等物及住戶林文澧、黃俊維、鍾李 春娣、朱曉玲住處如附表所示之物遭燻黑受損」;證據清單 編號8證據名稱之記載補充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113年8 月13日新北警鑑字第1131599632號鑑驗書」;證據清單編號 9證據名稱之記載補充為:「告訴人林文澧提出之估價單1份 及住處燒燬受損照片3張;告訴人鍾李春娣提出之估價單、 修理清單各1份及住處燒燬受損照片9張;告訴人朱曉玲提出 之估價單、修理清單各1份及住處燒燬受損照片7張」;證據 部分另補充:「被告林語傑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外,餘均 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75條第3項之失火燒燬住宅、建築 物等以外之物罪。  ㈡刑法上公共危險罪,其所保護之法益,重在公共安全,故其 罪數應以行為之個數定之,一失火行為所燒燬之對象縱有不 同,但行為僅一個,而應為整體之觀察,成立單純一罪(最 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608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本件被 告以一失火行為燒燬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所載及住戶林文澧 、黃俊維、鍾李春娣、朱曉玲住處如起訴書附表所示之物, 應僅論以一罪。  ㈢爰審酌被告於租屋處抽菸後疏未確實將煙蒂熄滅,引發本案 火災致上述物品遭燒燬,對公共安全造成之危害非輕,所為 應予非難,兼衡其過失程度、犯後坦承犯行惟未與告訴人林 文澧、黃俊維、鍾李春娣、朱曉玲和解賠償損失之態度,及 其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自陳從事空調工作、需扶養 母親、經濟狀況一般之生活情形(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本 院卷第7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吳姿函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75條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他人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1年以 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自己所有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3年以 下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二條以外之物,致生公共危險者,處拘役或9千元以 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45131號   被   告 林語傑 男 4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4樓             (另案在押)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語傑為新北市○○區○○路000號4樓之住戶,平常即有在上址 住處內抽菸之習慣,本應注意應確實熄滅一切火源,以避免 遺留火種引起火災,而依其智識經驗,又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防範,於民國113年7月3日9時40分前之某時, 在其上址住處,抽菸後,未確實將抽菸後之菸蒂熄滅,逕自 進房睡覺,而林語傑所遺留於上址客廳3人座沙發西北側之 菸蒂,引燃周遭泡棉、衣物等可燃物品後起火燃燒,致上址 屋內燻黑、傢俱毀損,且該址4至5樓樓梯間、3至5樓南側窗 戶、雨遮、外牆等物均遭燻黑,致生公共危險。嗣經新北市 政府消防局人員於同日9時40分許,據報趕赴現場撲滅火勢 ,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林文澧、黃俊維、鍾李春娣、朱曉玲訴由新北市政府警 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0 被告林語傑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證明被告承租該址,獨自居住,於火災發生前,曾在客廳抽菸,抽完後,未確實將菸蒂熄滅,即丟棄在客廳沙發前之雜物堆,嗣進房睡覺後,驚覺發生火災,遂逃離該址等事實。 0 告訴人林文澧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述。 證明告訴人林文澧為上址之所有權人,出租予被告,被告已遲繳2年房租,經告訴人林文澧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被告承諾於113年7月15日前搬走,因該火災受有附表編號1之損害等事實。 0 告訴人黃俊維於警詢中之指述。 證明告訴人黃俊維為新北市○○區○○路000號3樓之所有權人,被告於113年1月間對告訴人黃俊維有攻擊行為,遭強制送醫,於113年6月間,又揚言要放瓦斯;因該火災受有附表編號2之損害等事實。 0 告訴人鍾李春娣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述。 證明告訴人鍾李春娣為新北市○○區○○路000號5樓之承租人,因該火災受有附表編號3之損害等事實。 0 告訴人朱曉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述。 證明告訴人朱曉玲為新北市○○區○○路000號5樓之所有權人,因該火災受有附表編號4之損害等事實。 0 證人楊俊德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證人楊俊德之住處位於火災發生戶之正對面,當時聽到火災警報器響起,走到後陽台,發現被告站在3至4樓的遮雨棚上,一邊往下爬,一邊喊「失火了,快走(臺語)」,之後煙霧就從被告住處飄出等事實。 0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及現場照片。 證明本案起火戶為新北市○○區○○路000號4樓,起火處位於客廳3人座沙發西北側附近,經排除危險物品、化工原料及電氣因素等可引(自)燃之火源,亦無明確遭人蓄意縱火之相關事證,恐人員抽菸後未妥善將菸蒂熄滅,並丟棄至客廳3人座沙發西北側附近泡棉、衣物等可(易)燃物中蓄熱起火燃燒,故本案起火原因以遺留火種(菸蒂)引燃之可能性較大。 0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鑑驗書。 證明於起火戶之客廳沙發旁地板上採集之菸蒂,經檢驗鑑定,發現與被告之DNA-STR型別相符等事實。 0 告訴人林文澧、鍾李春娣、朱曉玲提出之估價單及受損清單等。 證明該火災造成附表所示物品燒燬等事實。 二、按失火罪所謂燒燬,係指燃燒毀損之義,亦即標的物已因燃 燒結果喪失其效用而言,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608號、 87年度台上字第1719號判決要旨足資參照,是刑法第173條 第2項失火燒燬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罪,其所謂「燒燬」, 係指使該建築物主要部分或效用滅失而言,如僅屋內傢俱、 設備等物焚燬、其內牆面燻黑,於房屋之主要部分及其效用 並未達滅失之程度,因該罪並無處罰未遂犯之規定,故於此 情形應係觸犯刑法第175條第3項之失火燒燬第173條、第174 條以外物品罪。又被告不慎引致失火,雖同時燒燬多樣物品 ,然刑法第175條第3項失火罪,其直接被害法益為一般社會 之公共安全,故僅論以一罪,有最高法院79年台上字第1471 號判決要旨參照。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75條第3項之 失火燒燬住宅以外之物罪嫌。 三、至報告意旨雖認被告所為係涉犯刑法第173條第1項之放火現 供人使用之住宅罪嫌云云。訊據被告堅決否認犯行,辯稱: 伊有抽菸習慣,當天在客廳抽完菸,將菸蒂丟在客廳沙發前 的雜物區,就去房間睡覺,約20分鐘許,發現有火,就趕快 要滅火,但沒成功,隨即趕快逃出,伊自己的財物也在裡面 ,不會縱火等語。經查:被告於案發後,逃離現場時,仍有 呼叫其他住戶逃離乙節,有證人楊俊德之證述在卷可參。另 現場監視器畫面,亦無拍攝到被告刻意縱火之情,是尚無客 觀證據可證被告係故意縱火,而無以刑法第173條第1項放火 罪嫌相繩被告之理。報告意旨容有誤會,附此敘明。惟此部 分如成立犯罪,因與上開起訴部分之社會基礎事實同一,爰 不另為不起訴處分,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6  日                檢 察 官 吳姿函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 記 官 陳玟綾 編號 告訴人 地址 燒燬物品 0 林文澧 新北市○○區○○路000號4樓 屋內裝潢燻黑、浴室毀壞、浴室及廚房磁磚、重新配電、塑膠地板、鋁窗、全室油漆等 0 黃俊維 新北市○○區○○路000號3樓 住處遭延燒,窗戶、雨遮及外牆有燒毀燻黑等 0 鍾李春娣 新北市○○區○○路000號5樓 塑膠地板、屋內裝潢燻黑、雨棚、大門口玻璃、重新粉刷等 0 朱曉玲 新北市○○區○○路000號5樓 廢棄物清理、扶手毀壞、樓道清洗及粉刷、玻璃拆裝、對講機、變壓器、電鎖控制線、室內機、路線更換等

2025-01-17

PCDM-113-審易-4388-20250117-1

審交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149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村能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458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李村能於民國112年12月8日22時26分許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蘆洲區復 興路往忠孝路方向行駛,行經蘆洲區復興路和三民路路口時 ,本應注意汽機車迴轉前應暫停、看清有無來往之車輛,始 得迴轉,而依當時天候陰、夜間有照明且開啟、柏油路面乾 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卻 疏未注意及此,為前往位於上開路口之捷運三民高中站,貿 然迴轉,適告訴人阮氏香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自上開路口對向靠近待轉區之施工區域外直行駛來,見 狀煞車不及,撞擊李村能騎乘之上開機車之車頭,致阮氏香 受有左側小腿擦傷(4公分×1公分)以及瘀傷(2公分×1公分 )與右側肩膀挫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 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告訴被告過失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告係犯刑 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須 告訴乃論。茲因告訴人於本院審理中已與被告調解成立並具 狀撤回對被告之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各 1份在卷可參,揆諸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 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交易-1495-20250117-1

審交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交簡字第2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廖峻宏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9941號),經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 如下:   主 文 廖峻宏犯汽車駕駛人駕駛執照經註銷駕車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伍 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2行「明知其無 駕駛執照」之記載更正為:「明知其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 已逕行註銷」;第8行「右後方」之記載應更正為:「左後 方」;證據部分另補充:「車輛詳細資料報表2份、公路監 理WebService系統證號查詢機車駕駛人資料1份」、「被告 廖峻宏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 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2款 、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汽車駕駛人駕駛執照經註銷駕車過失 傷害罪。公訴意旨認被告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第1項第1款、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過失 傷害罪,容有誤會,附此敘明。  ㈡被告於本案係駕駛執照經註銷駕車肇事因而致人受傷,應依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2款規定,加重其刑。  ㈢本件車禍事故乃經報案人或勤指中心轉來資料未報明肇事人 資料,處理人員前往現場處理時,被告在場並當場承認為肇 事人,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見偵卷第77 頁)可參,堪認被告符合自首之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 之規定減輕其刑,並先加後減之。  ㈣爰審酌被告騎乘普通重型機車參與道路交通,本應小心謹慎 以維自身及他人之安全,竟仍無照騎車上路,復疏未顯示方 向燈或手勢即貿然左轉,致告訴人林湘榆緊急煞車倒地受傷 ,所為應予非難,兼衡告訴人所受傷勢、被告過失程度、犯 後坦承犯行惟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賠償損失之態度,及其 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自陳業工、無需扶養他人、經 濟狀況小康之生活情形(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本院審交易 卷第45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本件係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之案件,而被告於本院準備程 序時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陳詩詩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 事責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 二、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期間駕車。 三、酒醉駕車。 四、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駕車。 五、行駛人行道、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   岔路口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 六、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以上。 七、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 八、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   暫停。 九、二輛以上之汽車在道路上競駛、競技。 十、連續闖紅燈併有超速行為。 汽車駕駛人,在快車道依規定駕車行駛,因行人或慢車不依規定 ,擅自進入快車道,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 減輕其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9941號   被   告 廖峻宏 男 27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0巷0號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             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廖峻宏於民國113年3月5日15時43分許,明知其無駕駛執照 ,仍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三重 區仁愛街往溪尾街方向行駛,行至該路段與碧華街口,本應 注意駕駛車輛行駛至交岔路口左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30公 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及此,未顯示方向燈或手勢,而貿然左轉碧華 街,適有林湘榆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同 向行駛於廖峻宏右後方,見狀閃避不及而緊急煞車,導致林 湘榆車輛倒地,並致林湘榆受有雙側手部挫擦傷、左側手肘 挫擦傷、雙側膝部挫擦傷、左側腳踝挫擦傷之傷害。 二、案經林湘榆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廖峻宏於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與告訴人林湘榆發生事故,且行駛車輛有過失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林湘榆於警詢、偵查中之證述 佐證本件全部犯罪事實。 3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表各1份、現場及監視器、情車紀錄器畫面擷取照片共16張 佐證本件車禍事件發生之過程。 4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乙種診斷書1份 告訴人受有前揭傷害之事實。  5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1張、駕籍詳細資料報表1份 證明被告無駕駛執照之事實。 二、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關於汽車駕駛人 ,無駕駛執照駕車,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 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之規定,係就刑法第276條、 同法第284條等犯罪類型變更之個別犯罪行為予以加重其刑 ,而成另一獨立之罪名,自屬刑法分則加重之性質,最高法 院110年台上字第3757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核被告廖峻宏所 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刑法第 284條前段之無駕駛執照駕車因過失致人受傷之過失傷害罪 嫌。查本件被告無駕駛執照仍駕車,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 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2張、駕籍詳細資料報表1份 在卷可稽,請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規 定,加重其刑。又被告於本案車禍後,於有偵查犯罪權限之 機關或公務員查知其為肇事者前,主動向到場處理交通事故 之警員坦承為肇事者而自首接受裁判,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 人自首情形記錄表附卷可稽,請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 輕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檢 察 官 陳詩詩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 記 官 黃秀勤

2025-01-17

PCDM-114-審交簡-25-20250117-1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41號 原 告 鍾李春娣 被 告 林語傑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113年度審易字第4388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明珠 法 官 劉安榕 法 官 藍海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4-審附民-41-20250117-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兵役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6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証淮 選任辯護人 張玉希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兵役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 第5615號),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 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經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改依簡易程 序進行,並判決如下:   主 文 莊証淮犯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三條第七款之妨害役男徵兵處理罪 ,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另補充:「被告莊証淮於 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第7款之妨害役男 徵兵處理罪。 ㈡爰審酌被告明知役齡男子皆有服兵役之義務,藉留學之名義 申請核准出境,於出境期限屆滿後,竟滯留國外,經三重區 公所通知催告返國並完成後續徵兵處理後,仍未如期返國接 受徵兵處理,嚴重妨害國家對於兵役事務之有效管理,且破 壞國家對於徵兵制度執行之公平性,並損及潛在之國防動員 兵力,所為應予非難,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犯 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及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自陳從 服裝設計業、無需扶養他人、經濟狀況普通之生活情形(見 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本院審易卷第4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之案件,被告於偵查中自白者, 得向檢察官表示願受科刑之範圍或願意接受緩刑之宣告,檢 察官同意者,應記明筆錄,並即以被告之表示為基礎,向法 院求刑或為緩刑宣告之請求;被告自白犯罪未為第1項之表 示者,在審判中得向法院為之,檢察官亦得依被告之表示向 法院求刑或請求為緩刑之宣告,法院則應於檢察官求刑或緩 刑宣告請求之範圍內為判決;而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之 請求所為之科刑判決,不得上訴,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 1項、第3項、第4項本文、第455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犯罪,並表明願受有期徒刑 2月之科刑範圍(見本院審易卷第43頁),本院既於上開求 刑之範圍內判決,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2項規定,被 告不得上訴。檢察官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 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 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賴建如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 役齡男子意圖避免徵兵處理,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5年以下 有期徒刑: 一、徵兵及齡男子隱匿不報,或為不實之申報者。 二、對於兵籍調查無故不依規定辦理者。 三、徵兵檢查無故不到者。 四、毀傷身體或以其他方法變更體位者。 五、居住處所遷移,無故不申報,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者。 六、未經核准而出境,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者。 七、核准出境後,屆期未歸,經催告仍未返國,致未能接受徵兵 處理者。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5615號   被   告 莊証淮 男 3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26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 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証淮係民國76年次之役齡男子,依法須接受徵兵處理,於 民國97年8月23日出境就學後,竟意圖避免徵兵處理,已屆 就學最高年限而未歸,嗣經新北市三重區公所(下稱三重區 公所)分別於108年10月17日以新北重役字第1082159615號 函通知及於同年10月18日以新北重役字0000000000號公告張 貼公告欄公示送達,催告莊員於文到3個月内返國接受徵兵 處理。另於同年10月18日以新北重役字第1082159890號函請 外交部以囑託送達之方式,將上揭三重區公所108年10月17 日函送至莊証淮位在美國紐約地址。莊証淮於108年11月17 日收受通知後,三重區公所於109年3月9日以新北重役字第   1092110992號函通知及於同年3月12日以新北重役字第   0000000000號公告張貼公告欄公示送達,排定莊証淮應於   109年4月15日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接受徵兵檢查事 宜,然莊証淮仍未按期返國,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 據 名 稱 待 證 事 實 1 被告被告莊証淮於偵查中之自白 全部犯罪事實。 2 證人即被告之父親莊嘉明於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被告知悉其應返臺接受徵兵處理,惟因工作及疫情影響,而未返臺服兵役之事實。 3 被告之入出境資料1份 證明被告於97年8月23日出境後未再返國之事實。 4 三重區公所108年10月17日新北重役字第1082159615號函及回執(受文者為被告及其父親莊嘉明,由麗寶之星T1社區管理委員會簽收)、三重區公所108年10月18日新北重役字0000000000號公告及公告欄照片、三重區公所108年10月18日新北重役字第1082159890號函(受文者為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駐紐約辦事處108年12月3日紐約字第10850715780號函暨附件被告之送達證書及美國郵局回執、三重區公所109年3月9日新北重役字第1092110992號函及回執(受文者為被告及證人莊嘉明,由證人莊嘉明所經營之米淇有限公司簽收)、三重區公所109年3月12日新北重役字第1092111348號公告及公告欄照片、三重區公所與證人莊嘉明之公務電話紀錄各1份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第7款役齡男子意 圖避免徵兵處理,核准出境後屆期未歸,經催告仍未返國, 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檢 察 官 賴建如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 記 官 余佳軒

2025-01-17

PCDM-114-審簡-60-20250117-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426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偉新 選任辯護人 康皓智律師 桂大正律師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調院偵字第1 43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劉偉新與告訴人沈益立互不相識,於民 國113年5月7日16時45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號停車場 內,因故發生爭執,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沈益立之 臉部及左眼,致沈益立受有左臉及左眼擦挫傷等傷勢;因認 被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告訴被告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告係犯刑法第 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 論。茲因告訴人於本院審理中已與被告調解成立並具狀撤回 對被告之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各1份在 卷可參,揆諸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 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易-4264-20250117-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5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葉明誠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調院偵字第4 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葉明誠任職於告訴人陳淯靜經營、址設 新北市○○區○○街000號之小吃店,雙方於民國112年8月12日1 1時21分許,因工作過程發生爭執,葉明誠遂基於傷害犯意 ,徒手持塑膠菜籃朝陳淯靜頭部丟擲毆打,陳淯靜因以手部 抵擋攻擊,因而受有頭部外傷、下唇擦挫傷、左無名指擦挫 傷、左中指挫傷合併部分指甲缺損之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 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告訴被告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告係犯刑法第 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 論。茲因告訴人於本院審理中已與被告調解成立並具狀撤回 對被告之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各1份在 卷可參,揆諸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 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易-259-20250117-1

審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公務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訴字第80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子誠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妨害公務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49301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對被訴事實為有罪陳述,本院 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行簡式審判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江子誠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妨害公務執行罪,處有期徒刑捌月。   事 實 一、江子誠於民國113年9月2日19時11分許,駕駛車號0000-00號 自用小客車搭載林定糠、徐誌鑫、尤馨宜,違規臨停在新北 市○○區○○路0號前時,遭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 出所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陳諭歆(起訴書漏載警 員陳諭歆,應予補充)盤查,經警發現江子誠為通緝犯,江 子誠明知身著制服之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陳諭歆 為依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竟基於對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 施強暴、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物品、傷害之犯意,於同日 19時20分許,駕駛上開自用小客車倒車衝撞後方如附表所示 之警用機車及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陳諭歆,致附 表所示之警用機車受有如附表所示之損壞而不堪使用,並造 成劉宇翔受有雙側膝部、右側手肘、左側食指、右側肩膀挫 擦傷等傷害;黃宇淩受有右側膝部挫擦傷、左側小腿擦傷等 傷害;陳柏修受有右側無名指、小指挫擦傷、雙側前臂、右 側膝部一度燒傷等傷害。 二、案經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 局報告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按除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 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者外,於第一次審判期 日前之準備程序進行中,被告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時 ,審判長得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代 理人、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經核本件被告所犯 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 ,其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之事實為有罪陳述,經法官告知簡 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及被告之意見後,本院合議 庭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規定,裁定由受命法官獨 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合先敘明。 二、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江子誠於警詢、偵查及本院審理時 均坦承不諱,核與證人林定糠、徐誌鑫、尤馨宜於警詢時證 述之情節相符,復有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職務報告 1份、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3 張、板橋中興醫院診斷證明書3份、查獲現場照片、員警密 錄器畫面擷圖、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傷勢照片、監 視器畫面擷圖、附表所示警用機車毀損照片、新北市政府警 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出所員警出入及領用槍彈無線電登記簿 、勤務分配表各1份(見偵卷第13頁、第95頁至第103頁、第 105頁至第136頁、第147頁至第156頁)附卷可資佐證,足認 被告前揭自白均與事實相符,應堪採信。本案事證明確,被 告上開犯行均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第135條之妨害公務罪,以公務員於執行其權限範圍內 之職務時,具備法定形式,即使凡認識其人為正在依法執行 職務之公務員,而對之施以強暴脅迫者,即足當之(最高法 院92年度台上字第613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依警察機關公 務車輛使用管理要點規定,警察人員對執勤務時所配備使用 之車輛,有保管維護之責,是警察執行巡邏等勤務所駕駛之 巡邏車,自屬其職務上掌管之物品。本案被告明知警員劉宇 翔、黃宇淩、陳柏修、陳諭歆均為依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 竟仍駕車衝撞警員及附表所示警用機車,其顯有妨害公務、 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物品之犯意甚明。是核被告所為,係 犯刑法第135條第3項第1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妨害公務執 行罪、同法第138條之損壞公務員職務上掌管之物品罪及同 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刑法第135條第1項之妨害公務罪,屬妨害國家公務之執行, 為侵害國家法益,並非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如對於公務員 2人以上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而妨害職務之執行, 仍屬單純一罪,並無刑法第55條所謂「想像競合犯」之法例 適用(最高法院85年度台非字第238號、88年度台上字第411 4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被告基於同一逃避查緝之目的, 駕車衝撞依法執行職務之警員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陳 諭歆,揆諸前揭說明,仍屬侵害單一之國家法益,僅論以單 純一罪。  ㈢被告以一駕車衝撞行為同時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妨害公務執 行、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物品(附表所示警用機車)、傷 害(告訴人劉宇翔、黃宇淩、陳柏修3人)等罪,係以一行 為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 重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妨害公務執行罪處斷。  ㈣爰審酌被告為逃避警方緝捕,竟以駕車衝撞之方式對執行公 務之員警施以強暴,公然挑戰公權力,藐視國家法秩序之規 範,所為非但危害警員之人身安全及公務之執行,亦對於警 員依法執行職務之威信、尊嚴,造成相當程度之負面影響, 並造成警用機車受損,顯見其法治觀念薄弱,所為應予非難 ,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 告訴人3人所受傷勢,及被告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 自陳從事水電工作、需扶養母親、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情形 (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本院卷第100頁)等一切情狀,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退併辦部分:  ㈠檢察官就未據起訴之部分,認與本案有裁判上一罪關係函請 法院併辦,此項公函非屬訴訟上之請求,其目的僅在促使法 院之注意,法院如併同審理,固係審判上不可分法則之適用 所使然,如認不成立犯罪或無裁判上一罪關係,自不能併予 裁判,而僅須說明其理由及無從併辦之意旨即可(最高法院 92年度台上字第3276號、第3102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55180號移送併辦 意旨略以:被告於113年8月29、30日,在臺北市大同區承德 路某不詳工地廁所內,以將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粉末放入玻 璃球燒烤吸食煙霧方式施用安非他命1次(所涉持有及施用 毒品部分,另案偵辦),其明知施用毒品後,對人之意識能 力具有不良影響,將導致對週遭事物之辨識及反應能力較平 常狀況薄弱,且於施用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對一般往來之公 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竟仍基於施用毒品後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113年9月2日17時許,駕駛車號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上路。嗣於同日19時11分許,行經新北 市○○區○○路0號前,因違規停車為警攔查,經警查驗身分發 現其為通緝犯後,又駕駛上開車輛倒車衝撞警用機車並拖行 員警,而為警當場逮捕,經警於同日23時15分許採集其尿液 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濃度值1,663ng/mL)、甲基安非他 命(濃度值大於15,711ng/mL)陽性反應,已達行政院於113年 3月29日所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其所為涉犯刑法第185 條之3第1項第3款之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 度值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嫌,與本案為同一事實,而 為本案起訴效力所及,故移請併案審理等語。惟被告於上開 時、地施用毒品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上路,嗣後因違規臨停 遭警盤查,始另行起意犯本案妨害公務、毀損公務員職務上 掌管物品、傷害等犯行,併辦部分與本案顯非同一事實,亦 難認與本案犯行有裁判上一罪關係,本院自無從併予審理, 應退回檢察官另為適法處理,併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佳慧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35條 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使公務員執行一定之職務或妨害其依法執行一定之職務或使 公務員辭職,而施強暴脅迫者,亦同。 犯前二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一、以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犯之。 二、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犯前三項之罪,因而致公務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 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138條 毀棄、損壞或隱匿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或委託第三人掌管之文書、 圖畫、物品,或致令不堪用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警用機車車號/保管人 受損情形 0 NKZ-2332號/警員黃宇淩 左前飾板破裂、右側後照鏡毀損 0 MTS-6663號/警員劉宇翔 右側飾板擦痕 0 MTS-6676號/警員陳諭歆 左前飾板破裂、右側飾板擦痕、右側飛旋踏板毀損 0 NKZ-2331號/警員陳柏修 右側飾板擦痕、車牌凹損

2025-01-17

PCDM-113-審訴-807-20250117-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5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哲玄 (現另案於法務部○○○○○○○○羈押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8814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如下 :   主 文 林哲玄竊盜,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另補充:「被告林哲玄於 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爰審酌被告前有竊盜前科(詳卷附法院前案紀錄表),竟為 圖一己私利,再犯本案竊取告訴人曹浚緯財物之犯行,足見 其法治觀念薄弱,缺乏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所為應予非難 ,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得財物之種類及價 值、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及高職肄業之智識程度、未婚, 自陳從事公司行政工作、無需扶養他人、經濟狀況普通之生 活情形(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本院審易卷第75頁)等一切 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被告竊得之現金新臺幣2,000元,為其犯罪所得,未據扣案 ,且未合法發還或賠償告訴人,宣告沒收亦無過苛、欠缺刑 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 條件之必要等情形,自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 告沒收,並依同條第3項規定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本件係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之案件,而被告於本院準備程 序時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之案件,被告於偵查中自白者, 得向檢察官表示願受科刑之範圍或願意接受緩刑之宣告,檢 察官同意者,應記明筆錄,並即以被告之表示為基礎,向法 院求刑或為緩刑宣告之請求;被告自白犯罪未為第1項之表 示者,在審判中得向法院為之,檢察官亦得依被告之表示向 法院求刑或請求為緩刑之宣告,法院則應於檢察官求刑或緩 刑宣告請求之範圍內為判決;而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之 請求所為之科刑判決,不得上訴,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 1項、第3項、第4項本文、第455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犯罪,並表明願受拘役10日 之科刑範圍(見本院審易卷第75頁),本院既於上開求刑之 範圍內判決,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2項規定,被告不 得上訴。檢察官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 庭。 本案經檢察官林鈺瀅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48814號   被   告 林哲玄 男 35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哲玄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   113年7月9日1時49分許,進入新北市○○區○○街00號的選物販 賣機店內,以自備鑰匙打開曹浚緯管理機台之零錢箱,竊得 新臺幣2,000元的硬幣,隨即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 重型機車離去。 二、案經曹浚緯訴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林哲玄於警詢中之自白。 被告經本署傳喚未到庭。被告於警詢中坦承伊於前揭時、地,竊得告訴人管理機台內現金之事實。 2 告訴人曹浚緯於警詢中之指證。 佐證上開犯罪事實。 3 監視錄影畫面暨刑案現場照片1份。 佐證上開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林哲玄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罪嫌。被告之 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4  日                檢 察 官 林鈺瀅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30  日                書 記 官 李詩涵

2025-01-17

PCDM-114-審簡-57-20250117-1

審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00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何采瀅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所為之判決 原本及其正本,有應更正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理由欄三、㈧第七行「10元」部分,應更 正為「10萬元」。   理 由 一、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或其正本與原 本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 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之理由欄三、㈧第7行關於告訴人 高淑華與被告調解金額「10元」之記載,顯係「10萬元」之 誤寫,而不影響全案情節與判決之本旨,爰依上揭規定更正 如主文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藍海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宜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2025-01-14

PCDM-113-審金訴-2005-2025011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