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馬正道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058號 原 告 褚衍量 被 告 金彥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對於本院113年度審易字 第1922號刑事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以113年度審附 民字第2027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0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3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4.5%,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9,000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本件原告起訴聲明原為:1.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28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願供擔保,請求准 予宣告假執行(附民卷第5頁)。嗣變更第1項聲明之遲延利 息起算日為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北簡卷第40頁)。核其所 為屬於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上開規定,應為所許 。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13年3月27日上午8時18分許,騎乘機車 行經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前,與原告發生行車糾紛, 竟於不特定多數人得共見共聞之道路上,以「臭卒仔」、「 操你媽」、「白癡」等語辱罵原告,以此貶損原告之名譽。 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賠償相 當之慰撫金。聲明:如上開變更後聲明所示。 二、被告則以:本事件是因原告先從事不當駕駛行為,又先出言 辱罵被告,被告始以上開言詞反擊。被告於刑事案件中已坦 承犯行,知所警惕,又須獨自負擔母親之扶養義務,原告請 求之慰撫金金額過高,應予酌減等語,以資答辯。聲明:原 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 條第 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本件被告於上開時 間、地點,公然以「臭卒仔」、「操你媽」、「白癡」等語 辱罵原告之事實,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審易字第1922號刑事 判決認被告犯公然侮辱罪在案,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被告既 以此故意不法行為侵害原告之名譽法益,原告依上開規定請 求被告賠償相當之慰撫金,即屬有據。 (二)又按非財產上損害賠償之數額,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 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 是否相當,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 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 字第223號民事判決見解可資參照)。本院審酌被告係於公 共道路上與原告偶遇,而以上開抽象之不雅言詞當場辱罵, 於事發當下雖會造成被害人之強烈受辱感,但難認有何後續 之不利效應可言,與指摘、傳述不實之負面傳聞,而減損被 害人之社會評價者相較,侵害程度遠較輕微。以此情形,原 告對被告請求慰撫金20萬元顯屬過高,經參酌兩造家庭經濟 狀況等一切情狀後,本院認原告得請求之慰撫金應以9,000 元為適當。逾此部分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另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其 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為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明定。本件 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屬未定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 故其就上開9,000元,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即113年9月3日(附民卷第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 算之利息,應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 段規定,請求被告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第1項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 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宣告被告 如為原告預供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至於原告其餘假執行 之聲請,則因訴之駁回而失其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3

TPEV-113-北簡-12058-20250213-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5297號 原 告 林儒憶 被 告 江祖曦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000元。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13

TPEV-113-北小-5297-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牌照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052號 原 告 立洲交通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連森豪 訴訟代理人 連鈺萍 被 告 嚴正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牌照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業小客車之車牌2面及行車執照1 枚返還原告。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0年10月8日簽立臺北市計程車客運 業駕駛人自備車輛參與經營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 將被告所有之車輛以原告名義登記為營業小客車,由原告領 用車牌號碼000-0000號車牌2面、行車執照1枚(下稱系爭牌 照)交予被告作為載客營業使用,被告則每月給付行政管理 費予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9條第1、2款之約定,被告如有逾 期不參加車輛年度定期檢驗,或未依約繳納費用,經書面催 告7日內仍不處理者,原告得終止契約,並收回上開車牌、 行照。嗣被告積欠新臺幣(下同)29,000元未依約繳納,且 未依監理機關指定期限前完成車輛定期檢驗,經原告以存證 信函定期催告後仍未履行。爰依前開約定終止系爭契約,起 訴請求被告返還系爭牌照。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契約書、存證 信函、交通違規罰鍰收據、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 函、台北市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函為據;且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 以為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前段 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視同自認上述事實,足認原告主張 為真。從而,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9條第1、2款之約定終止契 約,並請求被告返還系爭牌照,即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2025-02-13

TPEV-113-北簡-12052-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806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謝宇森 被 告 謝茗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7,264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1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15.03%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11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2月19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 下同)200,000元,利息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息13.42%機動 計付(本件合計為15.03%);並約定如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 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惟被告繳款至11 3年2月18日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尚積欠貸款本金97,264 元未為清償。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給付上開款項本 息。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個人信用貸款申請 書暨約定書、撥款資訊、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 、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為證,堪信為真。因此,原告 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帳款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110元 合    計       1,110元

2025-02-13

TPEV-113-北簡-12806-20250213-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369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訴訟代理人 蔡明軒 複代理人 林唯傑 上列原告與被告劉皓暐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 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1,336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 向本院補繳,如逾期不為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3

TPEV-114-北補-369-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018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謝宇森 被 告 林柏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2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1,666元,及其中新臺幣73,715元部分, 自民國111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其 中新臺幣5,168元部分,自民國111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11.69%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11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3月30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使用 ,依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應於各期繳款截 止日前清償消費款,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 並就餘額按定期調整之循環信用利率計付利息。惟被告未依 約繳款,截至111年8月15日止,尚積欠新臺幣(下同)81,6 66元(含2筆本金73,715元、5,168元,各應適用年息15%、1 1.69%之利率)未為清償。爰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 給付上開款項本息。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約 定條款、帳務明細、客戶消費明細表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因此,原告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之信用卡帳款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110元 合    計       1,110元

2025-02-13

TPEV-113-北簡-12018-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租金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1701號 原 告 陳溈良 被 告 張鈺青 陳群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1,279元,及被告張鈺青自民國113年12 月15日起。被告陳群昇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均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2%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55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其中新臺幣1,534元,並 應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其餘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41,279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不變更訴 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 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56條定有明文 ,且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於簡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本件 原告起訴聲明原為: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4 2,76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中央 銀行放款利率計算之利息(本院卷第9頁)。嗣於民國114年 1月16日言詞辯論時,當庭陳明本件利息按中央銀行當時公 告之重貼現率2%、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375%、短期融通利率 4.25%中,最低之年息2%計算(本院卷第151頁)。核其所為 ,僅係就原聲明之具體內容為事實上之補充,並未變更訴訟 標的,與上開規定相符,應為所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故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張鈺青邀同被告陳群昇為連帶保證人,向原 告承租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號7樓房屋(下稱系爭房 屋),約定租賃期間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 每月租金15,000元,租賃期間之水、電、管理費均由承租人 負擔(下稱系爭契約)。惟被告未依約繳款,共計積欠113 年3月至7月之租金75,000元未據給付,及積欠113年3月至7 月之管理費10,785元、3月13日至7月11日之電費5,298元、3 月8日至9月7日之水費1,196元,而由原告代墊。另因被告逕 自離去系爭房屋,而未將門窗關閉,導致系爭房屋於颱風來 襲時淹水,室內木製家具多半毀損。原告因赴高雄處理此事 ,支出高鐵車資1,490元,及因僱工抽水、室內清潔、清運 廢棄家具,支出工程費用2,500元、清潔及清運費用8,000元 。另因上開家具毀損,受有38,500元之價值損失。爰依租賃 及連帶保證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給付上開費用。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42,76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均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兩造定有內容如上之租賃及連帶保證契約,惟被告 嗣未依約繳納租金及應由其負擔之水、電、管理費,共積欠 上開期間之租金75,000元,及由原告代墊上開期間之管理費 10,785元、電費5,298元、水費1,196元等情,業據提出內容 相符之系爭契約書、管委會繳費證明書、電費繳費通知單及 收費證明函、水費繳費通知單及繳費證明為據,堪認屬實。 原告依租賃及連帶保證契約,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上開租金及 代墊費用,應屬有據。 (二)按承租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租賃物。承租人違反 前項義務,致租賃物毀損、滅失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 第432條第1項前段、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於 欠租後逕行離去系爭房屋,而未將門窗關閉,致系爭房屋於 颱風來襲時淹水,室內木製家具多半毀損,其因僱工抽水及 進行室內清潔、廢棄家具清運,支出工程費用2,500元、清 潔及清運費用8,000元等情,業據提出室內積水及泡水變形 之家具照片、抽水及清潔費用收據為證;其主張因上開家具 毀損,損失其價值共計38,500元一節,則據提出毀損家具項 目及價格明細,核其內容並無逾越中古家具之通常買賣行情 ,亦屬可採。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此等損失 ,應屬有據。惟原告搭乘高鐵前往高雄處理此事,所支出車 資1,490元,係其管理維護自己財產之成本,與被告上開行 為不具相當因果關係,其請求被告賠償此部分之費用,尚難 准許。 (三)又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其利率未經約定,亦 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為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 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分別明定。本件原告對被告之 租金請求權屬於有確定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且於起訴時均 已屆期,對被告之代墊費用及損害賠償請求權則屬於無確定 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是原告就上開141,279元(計算式: 75,000+10,785+5,298+1,196+2,500+8,000+38,500=141,279 ),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陳群昇為113年1 1月15日(本院卷第83頁)起,張鈺青自113年12月15日起( 本院卷第97頁),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租賃及連帶保證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 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第1項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 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 被告如為原告預供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與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並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550元 合    計       1,550元

2025-02-13

TPEV-113-北簡-11701-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6295號 原 告 洪吉興 訴訟代理人 力英雀 洪國恩 被 告 蘇宗呈 訴訟代理人 李景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為訴外人大都會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之司 機,於民國112年5月7日下午1時23分許,駕駛該公司營運之 臺北市000路○○○○○○號碼000-00號,下稱系爭公車)沿臺北 市松山區民生東路3段行駛。行經民生東路與復興北路交岔 路口時,因緊急煞車不當之過失,致站立於車內之原告因重 心不穩而跌倒,受有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頭部挫傷併輕微 腦震盪、頸部挫傷併第4/5頸椎輕度半脫位、右手肘、右臀 部、下背部挫傷等傷勢。原告因上開傷勢,共計支出醫療費 用新臺幣(下同)27,780元、交通費1,415元、藥品及醫療 用品費24,372元、證明書費等雜支570元、看護費 108,000 元,且因身體受傷,精神受有相當痛苦,應得請求慰撫金50 ,000元。扣除業已領取之保險給付36,830元後,仍有175,30 7元未能受償。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起訴,請求被告賠 償上開金額。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75,307元。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上開時間駕駛系爭公車行經上開地點,因 見前方號誌顯示紅燈,故放開油門,以引擎煞車方式減速, 並無緊急煞車之情形,屬於依號誌行駛之正常駕駛行為。被 告以站立方式搭乘系爭公車,卻於車輛行駛間鬆開扶手於車 內行走,始是其跌倒之原因,被告對此無過失可言,自無賠 償義務等語,以資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如受不 利判決,願供擔保,請求准予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1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依此,駕駛人就動力交 通工具使用中所致之損害,雖負有推定過失責任,但此等推 定僅是就侵權行為之主觀歸責要件進行舉證責任之倒置,改 由駕駛人就其無故意、過失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故若依駕駛 人於訴訟上之舉證,足認其已盡相當之注意義務而無過失者 ,仍可免於損害賠償之責。 (二)本件原告於上開時間、地點搭乘系爭公車時,在車內跌倒, 因而受有上開傷勢等情,業經本院調取警方道路交通事故處 理卷宗,核對其內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談話紀錄表等確認 無誤,並有原告所提臺北長庚紀念醫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 院、臺安醫院、佑達骨科診所及永業物理治療所診斷證明書 為據,被告就原告於車內跌倒受有上開傷勢之客觀事實亦未 爭執,此等情節應可認定。然關於當時具體行車狀況,經勘 驗系爭公車內部監視器畫面,結果顯示本件事故發生前,系 爭公車正在向前行駛中,原告則自原本站立之車輛左側放開 扶手,行走至中間右側車門前,抬起右腳後,背部朝下往車 頭方向摔躺在地;但於原告走動至摔倒期間,車窗外景物之 倒退速度並無劇烈變化,亦未見車身有明顯頓挫,而是於原 告跌倒後逐漸減速,與其他車輛一同於路口煞停,有勘驗筆 錄附卷可參(本院卷第260-261頁)。依此影像所示,被告 辯稱其事發時並未緊急煞車,應屬可信。原告固又主張被告 放開油門之動作,亦會造成車輛行駛之頓點,使原告因慣性 之作用而失去平衡等語(本院卷第262、313頁),但依上開 影像所示,系爭公車與其他車輛均於路口一同停止之情形, 足見前方號誌確係顯示紅燈;被告既無驟然急煞之情形,則 無論是放開油門使車輛減速,甚至進而施加適當之煞車力道 ,毋寧是為遵守交通號誌行駛之正常駕駛行為,自無何過失 可言。況市區○○○○○號誌或其他路況,行駛過程難免頻繁加 速、減速,應為公眾所普遍認識,臺北市各路線公車上亦有 標示「請緊握扶手,待車輛停妥再行移動」或相同意涵之警 語。原告自陳其係見車上有空位,因此放手走至空位準備坐 下,而在途中跌倒等語(本院卷第262、312頁),且與上開 監視器畫面所示情形相符,堪認原告係於系爭公車行進間在 車上行走,又未抓握扶手以防範晃動,始導致失去平衡跌倒 ,難認被告對此有何歸責事由。從而,原告請求被告就本件 事故對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即非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判決如其聲明 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3

TPEV-113-北簡-6295-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1558號 原 告 何昆晉 被 告 連士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對本院113年度審 交易字第508號刑事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以113年度 審交附民字第358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7,089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4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58%,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7,089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本件原告起訴聲明原為:1.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15,29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願供擔保, 請求准予宣告假執行(附民卷第5頁)。嗣變更第1項聲明本 金金額為115,350元(北簡卷第61頁)。核其所為屬於擴張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上開規定,應為所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8月22日晚間8時30分許,騎乘 人力滑板車沿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及光復南路290巷間 之無名巷由北往南滑行;行至該無名巷與光復南路290巷口 時,本應注意人力滑板車為運動休閒工具,應比照行人之管 制規定,卻疏未行走行人穿越道並且注意來車,冒然橫越道 路;此時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 系爭機車)自同向後方駛至,因閃避不及而碰撞被告之滑板 車,以致人車倒地,受有左側前胸壁、左側膝蓋擦挫傷、左 胸前壁肌肉拉傷或神經痛等傷勢,系爭機車及隨身穿戴之衣 物與安全帽亦隨同毀損,因而受有下列損害: (一)原告因上開傷勢至國泰綜合醫院、信心診所就醫診療,共計 支出醫療費用2,710元。 (二)原告為就醫治療,搭乘計程車往返住處與上開院所,因而支 出車資4,580元。 (三)原告因上開傷勢休養3日無法工作。以其月薪59,679元除以 每月22個工作天計算,共計受有8,138元之薪資損失。   (四)系爭機車經進廠修復,支出維修費用28,650元。 (五)原告事發時穿著之西裝、配戴之安全帽均因事故毀損,損失 其價值共計21,272元。   (六)原告身體、健康受有上述傷害,精神亦受有相當之痛苦,應 得請求賠償慰撫金50,000元為適當。     綜上,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賠 償。聲明:如上開變更後聲明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行人穿越道路,在設有 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者,必須經由行人穿越 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穿越,不得在其100公尺範圍內 穿越道路,則為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34條第1款前段所規定 。且運動滑板車屬於運動休閒工具,並非車輛,其使用應比 照行人之管制規定。本件被告於上開時間騎乘人力滑板車行 經上開地點,未經由行人穿越道並注意來車,即貿然橫越道 路,致原告所騎乘、於同向後方直行駛至之系爭機車閃避不 及發生碰撞,原告因此人車倒地,受有左側前胸壁、左側膝 蓋擦挫傷、左胸前壁肌肉拉傷或神經痛等傷勢,系爭機車及 隨身穿戴之衣物與安全帽亦隨同毀損等情,已經本院刑事庭 以113年度審交易字第508號判決認被告犯過失傷害罪在案, 並經本院調取該案卷宗,核對其內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調 查報告表、談話紀錄表、現場照片等確認無誤,並有原告所 提衣物損壞照片可參(北簡卷第67-68頁),此等事故發生 經過及損害結果應可認定。依此情節,足見被告有不依規定 穿越道路之過失,應就本事故負擔全部肇事責任,其就原告 因此所受損害自應負賠償之責。 (二)損害賠償之項目及金額:  1.原告因上開傷勢至國泰綜合醫院就醫2次、信心診所就醫1次 ,共計支出醫療費用2,710元,業據提出相符之醫療費用收 據為證(北簡卷第23、25、29頁),原告請求賠償此等費用 應屬有據。  2.原告為赴上開院所就醫,搭乘計程車6趟次,共計支出計程 車資4,580元,業據提出計程車資試算網頁截圖為證(北簡 卷第33、35頁),請求賠償此等費用亦屬有據。  3.原告因左側前胸壁、左側膝蓋擦挫傷之傷勢至國泰綜合醫院 治療後,醫囑建議宜休養數日,有該院診斷證明書可憑(北 簡卷第21頁)。原告主張其因傷休養有3日不能工作,應屬 合理。又原告於事發時任職於富邦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每月 薪資為59,679元,有該公司薪資報表可參(北簡卷第37頁) ;惟依勞動基準法第39條規定,例假、休息日,工資應由雇 主照給,換言之,原告之月薪係包含例假及休息日支領之薪 資;故其事發時之日薪應以1,925元計算,始為正確(計算 式:59,679÷31=1,925,元以下四捨五入),休養3日之薪資 損失則應以5,775元為限(計算式:1,925×3=5,775),逾此 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  4.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債權 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民法第213條第1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回復原狀費用既以必要者為限,則 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者,即應計算折舊。系爭機車經送廠 修復,支出維修費用28,650元(含工資7,457元、零件21,19 3元),有原告所提估價單可證(北簡卷第65頁),足認屬 實。又會計上之折舊計算有平均法及定率遞減法2種方式, 各有其經濟上理論基礎,本件原告主張按平均法計算零件折 舊,而未據被告爭執,自無不可。而依車籍資料所示,系爭 機車係於108年8月出廠,至事故發生之112年8月間已使用逾 3年之耐用年限,故以平均法計算其折舊後之殘值為5,298元 【計算式:殘值=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21,193÷(3+1)=5 ,298,元以下四捨五入】。再加計無須計算折舊之工資後, 其得請求之回復原狀必要費用即應為12,752元(計算式:5, 298+7,457=12,752)。  5.原告於事故時穿著之西裝、安全帽因本件事故毀損,因重新 購買而支出18,733元、2,539元,共計21,272元一節,業據 原告提出統一發票及上開物損照片為證,足認屬實。又此等 物品非屬固定資產,無折舊計算之問題,原告請求賠償此等 費用,應屬有據。   5.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 ,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 文。而非財產上損害賠償之數額,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 、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 額是否相當,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 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51年度台 上字第223號民事判決見解可資參照)。考量被告以上開態 樣之過失行為侵害原告身體、健康,致原告身體及軀幹受有 上開擦、挫、拉傷之傷勢,須休養數日之侵害程度,並參考 兩造之所得、財產、就業情形等一切情狀,認原告得請求之 慰撫金應以20,000元為適當,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過高,不 應准許。  4.綜上,經加總計算上述項目金額,本件原告得請求之損害賠 償金額共計應為67,089元(計算式:2,710+4,580+5,775+12 ,752+21,272+20,000=67,089),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 ,不應准許。 (三)又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其 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為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明定。本件 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屬未定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 故其就上開67,089元,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即113年9月24日(附民卷第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 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第1項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 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 告被告如為原告預供擔保,則得免為假執行。至於原告其餘 假執行之聲請,則因訴之駁回而失其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3

TPEV-113-北簡-11558-202502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北簡字第13997號 原 告 蕭玉秀 訴訟代理人 李依純 被 告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訴訟代理人 張靖淳 林柏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持有發票人為「蕭玉秀」,票載內容如附表 所示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並向本院聲請准予強制 執行,經本院以112年度司票字第27787號裁定准許之(下稱 系爭本票裁定)。但系爭本票實際並非原告所簽發,而是訴 外人即原告之子李展佳(已歿)偽簽原告簽名及盜蓋原告印 章所製作,故被告就系爭本票對原告應無本票債權存在,爰 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確認之。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李展佳於民國111年9月間邀同原告為連帶保證人 ,向被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因而共同簽發系爭本 票為擔保。被告所屬人員與原告進行對保時,原告亦自陳系 爭本票是其親自簽章,自應依票載文義負責等語,以資答辯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 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予以除去者而言。本件被告持有發 票人為原告之名義之系爭本票,並向本院聲請准予強制執行 ,經本院以系爭本票裁定准許在案等情,已經本院核對系爭 本票、系爭本票裁定及確定證明書等確認無誤,然原告否認 系爭本票為其簽發;是兩造間就此本票債權之存在與否有所 爭議,致原告之私法上地位可能因被告繼續行使債權,而有 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 故原告提起本件確認訴訟有確認利益存在,應屬合法。 (二)然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法第5條 固有明文,惟偽造他人署名為發票行為,即屬票據之偽造, 被偽造署名者,因非其在票據上簽名為發票行為,自不負發 票人之責任。又票據為無因證券,僅是指執票人就票據作成 前之債務關係,無庸證明其原因而已,但該票據本身是否真 實,即是否為發票人所作成,仍應由執票人負舉證之責(最 高法院50年台上字第1659號判例見解可資參照)。本件原告 既主張系爭本票非其簽發,依上開說明,即應由被告就系爭 本票上原告簽名為真正或他人有權代理而簽署之事實負舉證 責任。 (三)經查,關於系爭本票是否為原告簽名一節,經本院將系爭本 票發票人欄之「蕭玉秀」簽名(編為甲類筆跡),及原告於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立帳申請書、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 公司人身保險要保書、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信用卡申請書、高 雄長庚紀念醫院檢查同意書、言詞辯論時當庭簽署之「蕭玉 秀」簽名(編為乙類筆跡)囑託法務部調查局實施筆跡鑑定 ,鑑定結果顯示「甲類筆跡與乙類筆跡筆跡特徵不同」,有 該局113年12月4日調科貳字第11303316680號鑑定書可參( 本院卷第223-225頁)。經勘驗被告與原告進行遠距視訊對 保之錄影檔案,亦顯示原告依被告對保人員之指示,進行系 爭本票之核對時,是由在場之李展佳將已有原告簽章之系爭 本票交予原告,由原告手持出示於視訊畫面,而非原告在視 訊過程當場簽名、用印(本院卷第250頁)。至原告於視訊 對保時,經被告對保人員詢問「這張是本票,是您親自簽名 蓋章的嗎?」,雖有答稱「對」一語(本院卷第81頁),但 其進行對保時既然同意擔保李展佳之保證人,自不可能表示 系爭本票非其簽發,以致契約無法成立,無從以此陳述推翻 上開鑑定及勘驗之客觀結果。從而,原告陳稱系爭本票係李 展佳所偽造一節,應屬可信,被告所提事證不足證明系爭本 票為原告所簽發。依前揭說明,原告即無庸就系爭本票負擔 票據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13

TPEV-112-北簡-13997-20250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