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社會秩序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31-240 筆)

士秩
士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士秩字第13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 被移送人 林定淵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4年1 月17日北市警士分刑字第1143001148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林定淵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壹萬元 。 扣案之黑色折疊刀壹把沒入。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林定淵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一)時間:民國114年1月16日0時20分許。 (二)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號。 (三)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折疊刀1把。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於警訊時之陳述。 (二)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照片。 三、爰審酌被移送人之行為,所為非是,並考量其違序之動機、 目的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扣案之折疊刀1把為被 移送人所有,供其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用之物,爰併予沒 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 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楊峻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 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徐子偉

2025-03-05

SLEM-114-士秩-13-20250305-1

中秩
臺中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中秩字第26號 移送機關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 被移送人 羅國峰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2月11日中市警二分偵字第1140005979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國峰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經勸阻不聽,處罰鍰新臺幣 叁仟元。   理   由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自民國114年1月25日晚上11時19分。  ㈡地點:臺中市○○區○○街00號7樓之6。  ㈢行為:被移送人前曾多次撥打報案專線謊報事故,均查無實 證,經警多次勸阻不聽,又於上開時地撥打110報案專線稱 有人遭挾持並持有槍枝。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項證明屬實:  ㈠按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經勸阻不聽者。處拘留或新 臺幣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4項定 有明文。  ㈡本件被移送人於前曾多次撥打報案專線謊報事故,經警前往 處理後,均查無實證,經警多次勸阻不聽,仍又於上開時地 撥打110報案專線謊報有人遭挾持並持有槍枝等情,被移送 人固坦承有撥打報案線報案一節不諱,惟辯稱:因在租屋處 有針孔攝影裝置,伊可以聽到針孔攝影裝置告訴伊說臺中市 ○區○○街00號7樓之1有人被挾持,遭挾持之人是伊朋友,警 方發現未有報案內容之情事,是因為伊跟針孔攝影機溝通時 才知道等語,顯見被告向警報案有人遭挾持且有槍枝等情, 並無所依據,此外,並有承辦員警之職務報告、調查筆錄、 現場狀況照片、立人派出所110報案紀錄單、臺中市政府警 察局勤務指揮中心受理110報案紀錄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 第二分局114年2月21日中市警二分偵字第1140009416號函附 卷可稽,堪認屬實。核被移送人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經 勸阻不聽,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4項之規定,依 法應予處罰。 三、本院審酌被移送人其違反本法行為之動機、目的,與其手段 、智識、及獲利等一切情狀,且被移送人為警查獲後願配合 調查及態度良好,爰量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85條第4項、第2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忠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張皇清

2025-03-05

TCEM-114-中秩-26-20250305-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35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 被移送人 陳金雀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2月3日以北市警中正一分刑字第1143001135號移送書移送審 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金雀藉端滋擾公共場所,處罰鍰新臺幣壹仟元。 扣案金紙貳袋沒入。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20日17時35分許。 ㈡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總統府前)。 ㈢行為:被移送人因不滿自身之車禍事故,於申請強制險理賠之 過程及結果未盡滿意,於行經上開地點時,往總統府之公共場 所內丟灑冥紙,構成藉端滋擾之行為,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8條第2款。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時陳述。   ㈡現場監視器影像畫面截圖。 ㈢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扣案金紙2 袋。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本條款立法意旨,在 保護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眾)場所等場所之安寧 秩序不受侵害。所謂「藉端滋擾」,係指行為人有滋擾場所 之本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 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 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本件被移送人於上 揭時、地,所為上述行為,雖辯稱:其係因車禍事故申請強 制險理賠,警方及肇事者不願意提供身分證號,被移送人不 識字、不知道如何查詢,投訴無門,向總統府灑金紙之原因 係要讓總統主持公道云云。然該申請強制險理賠之程序,縱 尚須備妥相關之資料、而申辦之程序及結果,不如被移送人 所預期,其仍應循正當且合法之管道,於整理完相關資料後 ,以其他合法之方式申請,而非以任意向其他公共場所丟灑 冥紙之方式,宣洩其情緒或不滿,其恣意無故丟灑冥紙,   而冥紙在我國為祭祀死者之物,如於祭拜或普渡外場合,刻 意在其他場所拋撒冥紙,通常可解為寓有使人沾晦氣、觸楣 頭甚詛咒發生不幸等滋擾他人用意存在,衡情,此舉將使於 該處所內辦公或其他往來之人受到滋擾,已逾越在一般社會 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並影響其他公眾之日常生活 ,以遂其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安寧之潛在目的,故本件 被移送人之前開行為,已擾及前開地點之公眾場所之安寧秩 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之程度。依前開說明,被移送人所為核 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要件相符,核屬違反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非行,應予依法論處。 四、按滿70歲人,得減輕處罰;此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條第1項第 2款定有明文。本件審酌被移送人已年滿70歲(年籍詳卷) ,揆諸上開說明,得減輕處罰之。爰審酌被移送人之違犯情 節及年齡、智識程度、其上開非行所生之危險或損害及其他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又扣金紙2袋,為被移送人 所有供違反本法行為所用之物,併予宣告沒入。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第9條第1項 第2款、第2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徐千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玉瓊

2025-03-05

TPEM-114-北秩-35-20250305-1

士秩
士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士秩字第1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 被移送人 黃俊琿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3年1 2月18日北市警同分刑字第1133041677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黃俊琿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行動相加,尚未 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處罰鍰新臺幣捌仟元。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黃俊琿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一)時間:民國113年12月12日18時43分許。 (二)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0號前。 (三)行為:被移送人黃俊琿於上開時間路過上開地點,對建成派 出所玻璃門投擲石頭。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自白。 (二)影像截圖。 三、爰審酌被移送人違法之手段、違反義務之程度、上開非行所 生危害之程度,並考量渠等違序之動機、目的等一切情狀, 裁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85條第1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楊峻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 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徐子偉

2025-03-05

SLEM-114-士秩-1-20250305-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秩字第9號 移送機關 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 被移送人 陳伯豪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於民國11 4年3月3日以員警分偵字第1140008506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陳伯豪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伍仟元 。扣案之球棒壹支、水果刀壹支均沒入。   理 由 一、被移送人陳伯豪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 第1項第1款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20日22時48分許。  ㈡地點:彰化縣○○市○○○街00巷00號前。  ㈢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球棒1支、水果刀1支等 情。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陳伯豪警詢時之供述。  ㈡關係人邱志展、石益誠、賴立益、葉政杰、黃怡閔、陳俊興 、陳宏忠、江麗娜警詢之陳述。  ㈢搜索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案物品照片、監視器擷 圖照片、110報案紀錄單。  ㈣扣案球棒1支、水果刀1支。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下同)3萬元以下罰鍰,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 要件,須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 或其他危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 害於社會安全之情形,始足當之。所謂「無正當理由」,係 指行為人若所持目的與該器械於通常所使用之目的不同,而 依當時客觀環境及一般社會通念,該持有行為因已逾該器械 原通常使用之目的及範疇,致使該器械在客觀上因本具殺傷 力之故,易造成社會秩序不安及存在不穩定危險之狀態,即 屬之,當不以行為人是否已持之要脅他人生命、身體而產生 實質危險為斷亦即。 四、查扣案之球棒、水果刀均質地堅硬,客觀上足以對人之生命 、身體、安全構成威脅,有扣案物照片在卷可佐,均屬具殺 傷力之器械無疑;而本件係肇因被移送人與邱志展之糾紛, 被移送人遂持球棒、水果刀返家,因警方到達現場即時攔阻 ,有監視器翻擷圖照片可佐,被移送人在公眾場合攜帶上開 球棒、水果刀之行為,已逸脫正常社會生活所必須,足以構 成對公眾安全之威脅,且未見有何正當理由。是以,被移送 人所為已該當於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所定無正 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之違反社會秩序行為無訛。 五、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之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爰審酌被移送人無故 於公共場合攜帶球棒、水果刀,對社會造成潛在危害,所為 非是,惟念被移送人坦承本件行為,兼衡其自述高中肄業之 智識程度、目前為從事營造業、家境勉持之生活狀況等一切 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 六、扣案之球棒1支、水果刀1支,係被移送人所有,供其違反社 會秩序維護法所用之物,爰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22條第3項 前段之規定,於其行為項下宣告沒收。 七、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63條第1項第1款、第22條第3 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高郁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 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2025-03-05

CHDM-114-秩-9-20250305-1

士秩
士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士秩字第11號 移送機關 內政部警政署基隆港務警察總隊 被移送人 蕭峻昌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4年1 月17日基港警刑字0000000000第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蕭峻昌運輸經主管機關公告查禁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貳萬元。 扣案之瓦斯噴霧器壹仟壹佰玖拾罐均沒入。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蕭峻昌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一)時間:民國113年11月21日。 (二)地點:新北市八里區臺北港內。 (三)行為:未經許可,運輸經主管機關公告查禁之瓦斯噴霧器11 90罐。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事證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陳述。 (二)基隆關函文、簡易申報單、個案委任書、收據及搜索筆錄、 化驗報告、答復聯絡單、照片。 (三)扣案之瓦斯噴霧器1190罐。 三、爰審酌被移送人之行為,所為非是,並考量其違序之動機、 目的、運輸數量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扣案之瓦斯 噴霧器1190罐,為查禁物,不問屬於行為人與否,併予沒入 。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8款、第22 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楊峻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 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徐子偉

2025-03-05

SLEM-114-士秩-11-20250305-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北秩字第19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 被移送人 鄭炳桂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4年1 月16日北市警松分秩字第1133023849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鄭炳桂藉端滋擾住戶,處罰鍰新台幣5,000元。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鄭炳桂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被移送人於民國(下同)113年12月20日17時26分許在臺北市○ ○區○○○路000巷0號(王文淵住家)朝大門內丟擲機油;又於同 年月28日16時15分許朝上開地點圍牆內丟擲魚頭、魚尾等穢 物,滋擾住戶。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證明屬實。   ㈠被移送人鄭炳桂於調查筆錄之自白。   ㈡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及現場照片。   ㈢育志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鍾欣昊於調查筆錄之陳述。 三、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 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本條款立法意旨,在 保護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眾)場所等場所之安寧 秩序不受侵害。所謂「藉端滋擾」,係指行為人有滋擾之本 意,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踰越該事 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擾及場所之 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本件被移送人於上揭時 、地所為上述行為,已擾及住戶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 復之情形,被移送人所為核與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 規定要件相符,核屬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非 行,應予依法論處。爰審酌其前已有多次藉端滋擾紀錄,分 別經本院及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處罰鍰仍再犯,以 及本次違犯情節及年齡智識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100006臺北市○○○路○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2025-03-04

TPEM-114-北秩-19-20250304-1

壢秩
中壢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壢秩字第13號 移送機關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 被移送人 黃耀銅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4年2月17日平警分刑字第1140005438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耀銅不罰。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移送意旨略以:被移送人與關係人劉春梅為鄰居,因故產生 嫌隙,被移送人遂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114年1月9日間,將 其車牌號碼000-0000號藍色電動車(下稱系爭車輛)持續性停 放在桃園市○鎮區○○街00巷00號前迫近劉春梅住家大門口處 ,致該住家之機車出入困難,汽車亦無法經由大門出入,以 此方式藉端滋擾劉春梅,因認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8條第2款規定,爰依法移請裁處等語。 二、按法院受理違反本法案件,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準用刑事訴 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亦有明文。再按犯罪事 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 第154條第2項亦定有明文。犯罪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 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犯罪時,自不能以 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之基礎(最高法院106年度台 上字第3252號、106年度台上字第2854號判決意旨參照)。 又按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 入之場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定有明文。然該規定之法條文 字將「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眾)場所」並列為保 護對象,可知該條文乃在保護多數人聚集之場所,其場域之 安寧秩序不受侵害,至於個人而未涉及多數人者即非屬本條 規定之保護對象;且所謂「藉端滋擾」,應指行為人有滋擾 場所之本意,而以言語、行動等方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 ,踰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容許之合理範圍,而 擾及該場所之安寧秩序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復參以社 維法第1條規定「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安寧」之立法目 的,是被移送人之行為縱有不當,但是否達於藉端滋擾之程 度,仍應察其是否有妨礙公共秩序及社會安寧之虞而定。 三、經查,移送機關認被移送人有上開違序行為,無非係以被移 送人及劉春梅之調查筆錄、現場監視器擷取相片為其論據。 惟被移送人堅詞否認有何藉端滋擾之違序行為,並表示其係 將系爭車輛放置在自家門口,亦有留空間供劉春梅進出等語 。觀諸上開現場監視器影像截圖,可見被移送人與劉春梅之 住家相鄰,被移送人貪圖便利而將系爭車輛停放於自家門口 ,雖可能對劉春梅住家車輛進出有所阻礙,然不能遽論其行 為係以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安寧為目的。況被移送人將 系爭車輛停放於自家門口,所留道路空間足夠一般車輛出入 行駛,除劉春梅因其住家與被移送人住家垂直之地理位置, 導致車輛進出有所干擾外,依卷內事證,並未見有何公共場 域安寧秩序遭受破壞之情形,縱使劉春梅因系爭車輛停放位 置導致其車輛進出不便而感到困擾,亦顯與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8條第2款「藉端滋擾住戶」旨在保護多數人聚集場所之 場域安寧秩序此立法意旨有別,是被移送人之行為,核與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之要件不符,依前開說明, 應為不罰之諭知。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方楷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5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黃敏翠

2025-03-04

CLEM-114-壢秩-13-20250304-1

花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花蓮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花秩字第7號 移送機關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 被移送人 陳讚耕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3日花市警刑字第1140002078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陳讚耕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及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處罰鍰新臺幣貳仟元。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陳讚耕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 為:  ㈠時間:民國114年1月11日19時35分至40分許。  ㈡地點:花蓮縣○○市○○路000號前。  ㈢行為:被移送人於上開時間搭乘黃昱銘駕駛之營業小客車, 因有酒意不願下車且任意謾罵,黃昱銘遂駛至前揭地址之花 蓮分局民意派出所前。被移送人於警察依法在場執行職務時 ,對警察黃筱云咆哮身上有槍,並朝警察比出持槍手勢(未 達恐嚇程度),且於警察詢問時,一再拍打車門等情,乃係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及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可證屬實:  ㈠被移送人於警詢之供述。  ㈡警察黃筱云職務報告、黃昱銘於警詢之供述、密錄器影像光 碟暨影像譯文與擷圖、警局執行管束通知書。 三、按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處拘留或新臺幣1萬2千 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定有明文。依上 開事證,堪認被移送人於前揭時地,確有對依法執行職務之 警察以顯然不當之言詞及行動相加,惟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 之程度,經核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之行為, 自應依法處罰。 四、爰審酌被移送人以上揭顯然不當之言詞及行動相加於依法執 行職務之警察,所為實非可取,考量其違序行為之情節、手 段及所生危害,兼衡其自陳之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經濟狀 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處罰。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46條、第85條第1款,裁 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經本簡易庭向本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邱正裕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鄧凱元 附錄本案處罰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5條第1款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拘留或新臺幣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一、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 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

2025-03-04

HLDM-114-花秩-7-20250304-1

花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花蓮簡易庭裁定 114年度花秩字第15號 移送機關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 被移送人 吳俊義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4年2月25日花市警刑字第1140005429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吳俊義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伍仟元 。   事實及理由 一、被移送人吳俊義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  ㈠時間:民國114年2月11日16時55分許。   ㈡地點:花蓮縣○○市○○○路00號前。   ㈢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即摺疊刀1把。 二、被移送人於警詢時雖沉默不語,惟上開事實,有下列事證可 證屬實:  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報告單、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 表、扣案物照片、刑案現場照片。  ㈡扣案之摺疊刀1把。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所謂無正當理由,指行 為人所持目的與該器械通常使用目的不同,而依當時客觀環 境及一般社會通念,其持有行為已逾該器械原通常使用之目 的及範疇,致該器械因客觀上本具殺傷力之故,易造成社會 秩序不安及存在不穩定之危險狀態,即該當之,不以行為人 是否已持之要脅他人生命、身體而產生實質危險為斷。 四、經查,本件扣案之摺疊刀,屬於質地堅硬且具銳利度之金屬 製品,刀刃長約10公分,總長約22公分(本院卷第23頁), 如持之朝人揮刺,足以對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威脅, 具有危險性,自屬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復觀之卷內資料,被 移送人乃將該摺疊刀攜帶於隨身包包內,斯時並無其他事證 足認被移送人確有使用該摺疊刀之必要性,被移送人所為顯 已脫離日常生活使用所必需,動機已有可疑;復衡酌查獲地 點為花蓮縣○○市○○○路00號前,距離花蓮火車站非遠,乃不 特定人得以經過、人車往來頻繁之公共場所,該場所並無攜 帶扣案摺疊刀之必要,是被移送人持有上開摺疊刀之行為, 實已逾該器械原通常使用之目的及範疇,而易造成社會秩序 不安及存在不穩定之危險狀態,堪認被移送人攜帶上開具殺 傷力之器械並無正當理由。 五、核被移送人所為,係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規定。爰審酌被移送人無正當理由而攜帶摺疊刀1把,雖未 持以揮舞或攻擊,但仍對公共秩序、社會安寧造成潛在之危 險,兼衡被移送人沉默不語、拒絕簽名之犯後態度,前科累 累之素行(見法院前案紀錄表),暨其個人戶籍資料所載之 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況(本院卷第37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處罰。     六、扣案之摺疊刀1把,固係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 所用之物,惟卷內並無積極證據可證確屬被移送人所有,爰 不予宣告沒入。 七、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46條、第63條第1項第1 款,裁定如主文。 八、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經本簡易庭向本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邱正裕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                 書記官 鄧凱元 附錄本案處罰法條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 : 一、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 品者。

2025-03-04

HLDM-114-花秩-15-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