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未繳費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97號 原 告 徐鴻欽 被 告 徐如常 徐炳輝 徐驪ㄦ 徐宏仁 徐屏祥 徐炳煌 徐雪麗 徐火烈 徐禮鳳 徐源 徐宏 徐玉淵 徐明鋒 徐滄浪 張進吉 徐青森 徐重文 徐重堀 徐正道 徐烱晃 徐伯旭 徐成業 徐超群 徐錦蒼 徐紹垣 徐紹裘 徐紹壁 徐清鴻 徐漢成 徐清進 徐如川 徐松暉 徐煥 徐唯軒 徐汝鍛 徐滄淮 林洋正 張陳折 洪西姿 林蓉締 徐志豪 徐湘怡 徐國恩 徐晨益 陳寶雲 徐鉛堯 徐子程 徐茂翔 徐南新 徐佩樺 徐德農 徐三泰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 日起1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費或補正,即裁定駁回其 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無論積極確認之訴或消極確認 之訴,均應以原告起訴主張或否認之法律關係之價額為準, 計徵裁判費。如提起確認買賣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訴,其訴 訟標的之價額,應以起訴時買賣標的物之交易價額為準(最 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60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查「彰 化縣○○鄉○○段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約 定買賣交易價格為新臺幣(下同)2億5239萬5143元」,「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地號土地約定買賣交易價格為7 76萬408元」,此有土地買賣契約書2份附卷可查,依上開實 務見解,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億6015 萬5551元(2億5239萬5143元+776萬408元=2億6015萬5551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4萬3732元,請原告如期繳納。(原 告主張依其上開土地應有部分比例計算,自己認為訴訟標的 價額僅35萬3528元,是不正確的!) 二、提出彰化縣田尾鄉福德段936、936-2、937、937-1、937-2 、977、936-1、937-3地號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113 年7月1日起迄今異動索引(地號含共有人全部、含他項權利 部;以上資料均不可遮蔽),及地籍圖謄本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5-03-19

CHDV-114-補-197-20250319-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管理費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486號 上 訴 人 林肯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高明志 訴訟代理人 黃思綺 李岳洋律師 何勖愷律師 被 上訴 人 皇承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于建邦 訴訟代理人 鄭承溙 王文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 年12月13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4844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被上訴人並撤回一部起訴,本院於114年2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除撤回部分外)關於命上訴人給付逾新臺幣壹拾陸萬伍 仟叁佰柒拾伍元本息,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暨訴訟費用(除 撤回部分外)之裁判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二審(除撤回部分外)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三分之二 ,餘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各變更為高明志、于建邦, 並據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本院卷㈠191至197、135至141頁) ,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1項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10年3月28日簽立駐衛保全服務 契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伊提供上訴人社區保全服務 ,上訴人應按月給付保全服務費用新臺幣(下同)11萬0250 元,契約期間自110年4月1日0時起至111年3月31日24時止。 詎上訴人自111年2月起拒付服務費用,伊依系爭契約第14條 第1項第2款約定,通知上訴人自111年3月16日0時起終止契 約,上訴人自應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13條約定給付1.5個月 (111年2月至同年3月15日)服務費用16萬5375元(下稱系 爭費用)及賠償3個月服務費用33萬0750元(下稱系爭賠償 )等情。爰依上開契約條款,求為命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 49萬612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利息之判決。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原審 就上開請求部分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並准假執行,上訴 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至被上訴人另依管理維護契約書約 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管理服務費及違約金共22萬4375元本息 部分,業據上訴人同意被上訴人撤回此部分起訴,非本院審 理範圍,不予贅述】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三、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違反系爭契約約定,未先書面限期催 告即逕行終止系爭契約,不生終止效力,不得請求終止契約 後之系爭賠償。被上訴人自111年3月16日0時起擅離職守, 復未履行受任人報告義務,系爭費用請求權尚未發生。倘認 伊有給付義務,被上訴人之受僱人邱輝良侵占部分住戶自10 6年至110年間所繳交管理費共11萬1180元,伊依系爭契約第 9條第1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8條第1項對被上訴 人有僱用人損害賠償債權,爰為抵銷等語,資為抗辯。並上 訴聲明:㈠原判決(除撤回部分外)廢棄。㈡被上訴人在第一 審之訴(除撤回部分外)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本院卷㈡56至57頁):  ㈠上訴人於110年3月28日與被上訴人簽署系爭契約,約定由被 上訴人提供上訴人社區保全服務,系爭契約第5條約定上訴 人應按月給付服務費用11萬0250元,契約期間自110年4月1 日0時起至111年3月31日24時止。  ㈡上訴人未給付系爭費用。  ㈢被上訴人之工作人員自111年3月16日凌晨0時0分起離開所派 駐上訴人社區之工作崗位,不再提供系爭契約之勞務服務。 五、法院之判斷:  ㈠被上訴人於111年3月15日對上訴人所為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 表示,不生單方終止契約之效力:   依系爭契約第14條第1項第2款約定:「甲方(上訴人)積欠 第5條應繳之服務費用,經乙方(被上訴人)以書面通知限 期催收仍未繳費,且無正當理由者,乙方得隨時以書面通知 甲方終止本契約,停止服務並賠償乙方3個月服務費用」( 原審卷34頁),可知上訴人若積欠服務費用,被上訴人須先 以書面通知限期催繳,若逾期無正當理由仍未給付,被上訴 人始得以書面通知上訴人終止系爭契約,並請求系爭賠償。 惟查,被上訴人係以111年3月15日承字第1110315001號函( 下稱111年3月15日函)對上訴人為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 ,該函說明略以:因上訴人未給付111年2月份服務費用,被 上訴人將於當日24時(即3月16日凌晨0時)起終止系爭契約 ,並請上訴人屆時派員辦理移交事宜及繳清服務費用等語( 原審卷39頁),其並未舉證證明在111年3月15日函之前,有 何先以書面通知上訴人限期給付積欠服務費用之情,則被上 訴人以111年3月15日函所為終止契約之意思表示,不符系爭 契約第14條第1項第2款約定,不生單方終止之效力。  ㈡本件應認兩造於111年3月15日24時(即3月16日凌晨0時)合 意終止系爭契約:   被上訴人以111年3月15日函所為單方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表 示固不生終止效力,要如前述,惟上訴人依被上訴人111年3 月15日函所要求,由其斯時管理委員史櫻瑛、黃思綺代表上 訴人於3月15日24時即翌日凌晨0時前往社區管理室,當場驅 離被上訴人晚班管理員張國助、監察人鄭承溙、原負責人鄭 鼎暘等人,並表明自當日夜間24時起,即依被上訴人要求, 撤離被上訴人,系爭契約不復存在之意,有現場錄影檔案、 影片譯文及影片截圖可佐(本院卷㈠145、149至151頁及證物 袋內放光碟片、卷㈡5至8頁),堪認兩造均有自111年3月15 日24時整即翌日凌晨0時起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且互為合 致,故本件應認系爭契約已於111年3月15日24時即3月16日 凌晨0時起經兩造合意終止。  ㈢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費用為有理由,請求給付系爭 賠償則無理由:    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項約定:「在本契約有效期間內,甲方 每月應給付乙方服務費用11萬0250元,當月之費用應於次月 5日前給付」(原審卷27頁),可見兩造已約明被上訴人應 在契約有效期間內持續提供保全服務,上訴人則應按月定期 於次月5日前給付當月服務費用,並非以民法第540條所規定 受任人之報告義務作為給付服務費用之對價、條件或期限甚 明。兩造既不爭執被上訴人持續提供保全服務至111年3月16 日凌晨0時止,則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項約定請求 上訴人給付111年2月至111年3月15日止之系爭費用16萬5375 元(計算式:110,250元/月×1.5個月=165,375元)本息,為 有理由。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未報告委任事務顛末,系爭費 用債權尚未發生云云,自不可採。至系爭賠償係以被上訴人 符合系爭契約第14條第1項第2款約定單方終止系爭契約後始 得請求,被上訴人單方終止系爭契約既不生效力,已如前述 ,則被上訴人依該條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賠償,為無理 由。  ㈣上訴人所為抵銷無理由:   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之受僱人邱輝良(已歿)侵占住戶繳交 之管理費共11萬1180元,其對被上訴人有僱用人損害賠償債 權乙節,為被上訴人所否認。查上訴人固提出收款人欄位有 「邱輝良」小章印文之管理費繳納通知及收據影本(下稱管 理費收據)、上訴人各月份收款報表代傳票及銀行帳戶存摺 存提明細為證(本院卷㈠239至725頁),惟被上訴人爭執上 開管理費收據影本之形式真正,上訴人自陳無法提出收據原 本以供核實(本院卷㈡56頁),亦未再提出其他舉證方法證 明邱輝良確有經手代收該等管理費,則上訴人抗辯邱輝良侵 占該等管理費乙節,尚難遽信。又各月份收款報表代傳票所 載管理費收入與實際存入上訴人帳戶之金額縱有差額,亦與 上訴人前述抗辯邱輝良代收款項金額並非一致,況上訴人自 陳收款報表係由其自行委請之會計製作,住戶繳交之管理費 係由訴外人即被上訴人派駐社區之總幹事翁勝鵾存入上訴人 帳戶等語(本院卷㈡97頁),均非由邱輝良經手負責,則各 月份存入上訴人帳戶之金額縱有短少,其原因多端,難以遽 認即為邱輝良代收並侵占管理費所致。此外,上訴人未再舉 證以實其說,則其抗辯對被上訴人有僱用人損害賠償債權乙 節,尚難採信,其所為抵銷,為無理由。 六、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2項約定,請求上訴 人給付系爭費用16萬537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 2年10月7日(原審卷47頁送達證書參照)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被上訴人依系 爭契約第14條第1項第2款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賠償33 萬0750元本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從而原審就上開不應 准許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自有未洽,上訴意旨指摘 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 棄改判如主文第二項所示。至於上開應准許部分,原審為上 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人仍執陳詞,指摘原判決 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證據, 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 論列,併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50條、第449條第1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傅中樂               法 官 陳彥君               法 官 廖慧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呂 筑

2025-03-18

TPHV-113-上易-486-20250318-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停車費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490號 原 告 優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世偉 訴訟代理人 游家緯 被 告 柳思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仟參佰參拾元,及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 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告負擔,其中新臺幣伍佰貳拾捌 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餘新臺幣玖佰柒拾貳元 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肆仟參佰參拾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 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原為:「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24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 卷第11頁),嗣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言詞辯論時變更訴之聲 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萬2,3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 卷第27頁),核屬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前揭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分別於①113年9月17日18時10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車輛(下稱系爭車輛)進入原告所經營 之臺北淡江臺北校區共享停車場(下稱系爭停車場)停放, 並於同日19時25分許出場、②於113年11月11日18時45分許駕 駛系爭車輛進入系爭停車場停放,並於19時38分許出場、③ 於113年11月27日18時36分許駕駛系爭車輛進入系爭停車場 停放,並於20時許出場、④於113年12月22日19時29分許駕駛 系爭車輛進入系爭停車場停放,並於20時22分許出場,而系 爭停車場之收費標準為每小時60元,並有公告告知消費者應 於離場前繳費,如未繳費則依法起訴並加收3,000元違約金 。詎被告駕駛系爭車輛離場,卻未繳納上開期日之停車費共 計330元(計算式:113年9月17日90元+113年11月11日60元+ 113年11月27日90元+113年12月22日90元=330元),顯已違 反系爭停車場之臨時停車契約(下稱系爭契約),爰依系爭 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萬2,330元【計算式:330元+( 3,000元×4日)=1萬2,330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1萬2,33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有繳納停車費,且被告正在調閱信用卡資料 ,但不用另外再調閱資料,請鈞院依法判決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經查: (一)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未繳納停車費明細為證( 見本院卷第15頁),核屬相符。又被告雖辯稱其有繳納停 車費云云,然因原告已提出未繳納停車費明細等件為憑, 其業已舉證證明被告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欠款金額 ,而被告僅空言辯稱其已繳納停車費,卻未提出任何證據 供本院調查,是被告上開抗辯,即無可取。則原告依系爭 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停車費及違約金,應屬有據。 (二)惟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 法第252條定有明文。違約金之酌減是否相當須依一般客 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酌定 標準,而債務已為一部履行者,亦得比照債權人所受利益 減少其數額。又約定之違約金苟有過高情事,法院即得依 此規定核減至相當之數額,並無應待至債權人請求給付後 始得核減之限制,此項核減,法院得以職權為之,亦得由 債務人訴請法院核減(最高法院49年臺上字第807號、79 年臺上字第1915號、79年臺上字第1612號判例意旨可資參 照)。本院審酌系爭車輛已駛離系爭停車場,且原告已請 求被告給付停車費330元,認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萬2,000 元之違約金,尚屬過高,應酌減為4,000元(計算式:違約 金每次3,000元酌減為每次1,000元×4次=4,000元)為適當 。 (三)從而,原告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33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4年2月7日(見本院 卷第2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 回。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 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 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 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本件訴訟費用額 ,依後附計算書及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依第1 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確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家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 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 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蘇炫綺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500元 合    計       1,5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3-18

TPEV-114-北小-490-2025031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4號 原 告 陳銀箱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銀浩間履行契約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 日起14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費,將裁定駁回其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暫核定為新 臺幣(下同)133萬5278元(其餘有關利息、稅捐等費用尚 未核定),請原告先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萬7178元。 二、提出彰化縣○○鄉○○段00000地號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民國104年1月1日迄今異動索引(地號含共有人全部、含 他項權利部;以上資料均不可遮蔽)。 三、查報及說明: ㈠兩造於民國104年3月23日約定買賣協議書第四條之原因為何 (為何經買賣後,另行約定得於10年內買回)?請詳細說明 之。 ㈡買賣協議書第四條約定「...必須加計利息依中央方款利率計 算之,還有全部稅捐,包括增值稅、契稅財產交易所得稅及 過戶所需費用全部歸原告負責。」,假若計至起訴日前1日 即114年2月25日,則⑴利息⑵稅捐(含:增值稅、契稅財產交 易所得稅及過戶所需費用),分別為多少元?(宜以計算式 及檢附相關資料說明之) 四、原告訴之聲明,是否為欲買回上開二.(519-5地號)之土地及 上之房屋(福興鄉番花路二段300號)?或其他請求?訴之聲明 需具體及明確;事實及理由,宜詳細說明。 五、為何陳銀浩(當時買方是吳惠珍)是被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5-03-18

CHDV-114-補-184-20250318-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停車費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南小字第97號 原 告 台灣普客二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望月弘秀 訴訟代理人 丁鈺揚 複代理人 陳定康 被 告 王威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780元,及其中新臺幣780元自民國114 年2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係Times臺南金華路3段停車場(下稱系爭停 車場)經營者,系爭停車場採無阻隔設施車牌辨識計費,收 費標準為「平日新臺幣(下同)30元/半小時,當日最高收 費180元;例假日及國定假日60元/半小時,當日最高350元 」,原告並於系爭停車場明顯處設立告示牌,告知如未繳費 離場將加計3,000元違約金。被告於民國於113年4月11日、1 13年4月13日、113年5月9日、113年6月18日、113年7月18日 ,將其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車輛(下稱系爭車輛)停放 在系爭停車場,兩造間成立租賃契約(下合稱系爭租約), 惟被告均未繳費即逕行出場,共積欠租金780元,另請求被 告給付違約金3,000元,爰依系爭租約提起本件訴訟。並聲 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780元,及其中780元自追加訴之聲明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見南小卷第30頁)。 三、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未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㈠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現場告示示意圖、 收費看板、現場監視器照片、系爭車輛進出場時間之電腦畫 面截圖(見北小卷第17至26頁、南小卷第21至22頁)等件為 證。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主張或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為對原告主張之事實自 認,本件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從而,原告依系爭租約 請求被告給付積欠之租金780元,自屬有據。  ㈡又約定之違約金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252 條固定有明文。惟約定違約金之標準應依一般客觀事實、社 會經濟狀況,及債務若能如期履行時,債權人可得享受之利 益及債權人實際損失為衡量,以求公平。本院審酌被告停放 系爭停車場5次未繳費即離場,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違約金3 ,000元,尚屬合理,為有理由。  ㈢綜上,原告依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780元【 計算式:租金780元+違約金3,000元】,及其中780元自追加 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4年2月13日(見南小卷第31 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小額訴訟事件,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王淑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 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 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 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洪凌婷

2025-03-18

TNEV-114-南小-97-20250318-1

消債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周雲偉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提如附表所示之相關資料 證明到院。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漏未繳費新臺幣(下同)1,000 元及提出如附表所示之相關資料到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 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施孟弦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周彥廷 附表: 一、補繳聲請更生程序之費用新臺幣1,000元。 二、提出聲請人最近一個月內申請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資料及金融機構債權人清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年度、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均勿用影本代替)。 三、請提供聲請人各筆債務之「最新金額」,並以表格方式陳報本院,並請說明債務欠款之原因,並說明資金之用途、流向(相關證明一併檢附)。 四、聲請人應說明現實際居住所在地為何?並請說明現居地之房屋坪數、所有居住成員,如何分擔租金及相關居住費用(譬如水、電、瓦斯、室內家用電話費用等),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例如房屋租賃契約書、水電帳單等)。 五、說明聲請人「目前」是否有工作?任職工作之地點、公司名稱、內容及薪資結構(含津貼、補助、加班費、年終獎金、三節獎金、強制執行扣薪等),每月工作收入若干元?並提出現任工作在職證明書,如為臨時工亦請提出上開資料、說明上揭事項。 六、說明聲請人有無扶養他人(即受扶養人)?受扶養人姓名?聲請人與受扶養人之關係為何?聲請人每月扶養費用之分擔數額?並提出前開受扶養人之戶籍謄本(記事欄均勿省略)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年度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如與他人共同扶養,請一併提供該他人姓名及戶籍謄本,並說明該他人與受扶養人之關係)。 七、說明聲請人、受扶養人是否有領取保險金或社會補助金(如身障補助、低收入戶補助、房租補助、兒少補助等)、年金等其他政府補助或其他社會福利機構之補助?若有,其期間及金額為何?請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例如受補助存摺影本(請註記款項名稱,並以螢光筆劃記等方式為清楚之標記)、補助款申請書函等;如未領取補助款亦請分別註明之。  八、說明聲請人聲請前二年間有無處分債務人名下財產,並陳報   聲請前二年間財產變動狀況。 九、說明聲請人現有無交通工具(汽車、機車),若有,提出行照影本,及現值為何之證明文件。 十、聲請人、受扶養人是否尚有其他具有價值之財產(含不動產、動產、存款、投資、保單、股票、汽機車、權利等)?及二年間變動情形。 十一、請提出聲請更生前兩年內所有金融機構存摺影本(包含聲請人及受扶養人名下所有金融機構之交易往來明細,並陳報各存款帳戶之最新餘額(金融機構存簿內頁明細影本即屬之)。 十二、若有保險,請整理並提出(請自行向投保之保險公司查詢,如有「有效人壽保險契約」,請提出該保單現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之數額,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 十三、請聲請人「具體釋明」其如何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並提出證據證明之(應併說明債務發生原因,所取得款項用於何處)。 十四、請聲請人提出將來之更生方案(請載明還款條件,如期數、利率、每月應繳金額等)?上開款項聲請人如何籌措支付? 十五、以上應說明事項請以條列方式分項記載,證物則依序標示編號提出。

2025-03-18

HLDV-113-消債更-116-2025031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95號 原 告 陳僑旺 訴訟代理人 陳益軒律師 被 告 徐水楊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 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費,將裁定駁回其訴: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 ㈠原告起訴聲明「⒈確認被告持有原告所簽發如臺灣彰化地方法 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610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裁定)之本 票(下稱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含利息)不存在 。⒉被告不得執系爭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核上開聲明請求之訴訟標的雖異,惟自經濟上觀之,其 訴訟目的一致,均係排除被告行使系爭本票之本票債權及利 息債權,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本票之票面金額及計 算至起訴日前1日之利息核定之。 ㈡又系爭本票之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100萬元,加計系爭本 票裁定核准系爭本票得為強制執行之利息起算日至本件起訴 日前1日,即自民國(下同)113年10月25日起至114年3月4 日止之利息,共計為102萬1534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所示) 。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02萬1534元,應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1萬3551元,原告應如期繳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附表: 請求金額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100萬元 1 利息 100萬元 113年10月25日 114年3月4日 (131/365) 6% 2萬1534.25元 小計 2萬1534.25元 合計 102萬1534元

2025-03-17

CHDV-114-補-195-20250317-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簡字第521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被 告 黃思涵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簡易訴訟程序亦同,此觀同法第436 條第2項及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自明。 二、經查,原告起訴未繳納足額裁判費,前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13日以裁定命原告於7日內補繳新臺幣3,140元,該裁定已 於114年1月16日送達於原告,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可稽(見 本院卷第33頁)。惟原告逾期迄今仍未繳費,有本院簡易庭 查詢簡答表、答詢表、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在卷足 憑(本院卷第37-49頁),其訴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 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 記 官 冒佩妤

2025-03-17

KSEV-114-雄簡-521-20250317-1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拆除地上物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投簡字第137號 原 告 張琦精 被 告 盧宗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地上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同法第 244條第1項亦有明定。而所稱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乃 請求判決之結論,亦係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如當 事人獲勝訴之判決,該聲明即成為判決之主文,並為將來據 以強制執行之依據及範圍。是以原告提起給付之訴,依上揭 起訴必備程式之規定,所表明訴之聲明(給付內容及範圍) 與法院所為之判決主文,均必須明確一定、具體合法、適於 強制執行(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99號判決意旨參照)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必須明確一定,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 (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2059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原告 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復有明文。此規定於簡易訴訟程 序仍適用之,此參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自明。 二、經查,原告起訴狀未載明具體明確之應受判決事項聲明,亦 未繳納裁判費用,致本院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以核算原 告應繳之裁判費,是原告起訴核與前開應備程式不合。經本 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以113年度投補字第734號裁定命原告 於收受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正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即訴之聲明),及查報本件訴訟標的之價額,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自行繳納第一審裁判費,並曉諭如 逾期未補正(或未繳費),即駁回其訴。該裁定已於113年1 2月27日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原告迄今仍未 補正,有本院詢問簡答表、答詢表、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案 件統計資料在卷可查,是原告逾期未補正,其訴顯難認為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許慧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 明抗告理由,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藍建文

2025-03-17

NTEV-114-投簡-137-20250317-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司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四庭 113年度訴字第1321號 抗 告 人 即 原 告 陳蔡秀錦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最高行政法院等間司法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32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第3項及第4項規定,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 ,當事人應提出律師或其他得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或依 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當事人未依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經 行政法院以裁定命其補正而逾期未補正者,行政法院應依同 條第7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又以,對於高等行政法院之裁定提起抗告,如無行政訴訟法 第49條第2項或第49條之1第3項規定之情形,應委任律師為 訴訟代理人,由律師以訴訟代理人地位為抗告人提出抗告理 由書,始能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27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 第441條第1項第4款規定,此為上述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之當 然解釋。因此,於抗告人自行委任或經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 訴訟代理人之前,抗告人不具表明抗告理由之能力(最高行 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155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17日(本院收文日期)提出「 行政訴訟聲明異議狀」,對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321號裁定 表示不服,經本院依行政訴訟法第271條前段規定視為提起 抗告,乃於114年2月6日以裁定定期命抗告人補繳裁判費及 提出律師或其他得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或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抗告人逾期 仍未繳費,亦未提出律師或其他得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 或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 人,其抗告為不合法,應予駁回。抗告人雖以114年2月20日 聲明異議狀表達其不願補費亦不願委任訴訟代理人之意思, 並指摘本院114年2月6日命補正裁定為違法云云,惟依前揭 規定及說明,抗告人於未自行委任或經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 訴訟代理人之前,抗告人不具表明抗告理由之能力,本院就 其提出114年2月20日聲明異議狀所指內容即無需審究,附此 敘明。 四、結論:本件抗告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審判長法 官 陳心弘 法 官 鄭凱文 法 官 林妙黛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建德

2025-03-17

TPBA-113-訴-1321-20250317-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