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閱卷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80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黃鈺修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2年度金易字第5 號),聲請檢閱卷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鈺修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㈠聲請檢閱卷證之用途;㈡ 聲請檢閱卷證之範圍;㈢非檢閱卷證不足有效行使防禦權之理由 及釋明資料;㈣已聲請法院付與卷證影本者,其准駁情形、許可 範圍及釋明資料;㈤未聲請法院付與卷證影本者,其理由及釋明 資料。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項前段規定:「被告於審判中經法院 許可者,得在確保卷宗及證物安全之前提下檢閱之。」;上 開規定於聲請再審之情形,準用之,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1 第3項,亦有明文。是判決確定後,被告須係為聲請再審之 理由,始得準用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經法院許可檢閱卷 宗及證物。又被告聲請法院許可檢閱卷證,應向法院提出聲 請狀,載明下列事項,並簽名或蓋章:一、被告姓名、身分 證明文件編號、住居所及聯絡電話;被告為法人者,其名稱 及代表人姓名、事務所或營業所。二、案號及股別。三、聲 請檢閱卷證之範圍。四、非檢閱卷證不足有效行使防禦權之 理由及釋明資料。五、已聲請法院付與卷證影本者,其准駁 情形、許可範圍及釋明資料。六、未為前款聲請者,其理由 及釋明資料。七、聲請日期;法院認前項聲請不合法者,應 不許可。但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前二項不許可 、命補正或限制及其理由,應以裁定送達被告;除被告依本 法於審判中聲請檢閱卷證或付與卷證影本者外,其他依法聲 請檢閱卷證或付與卷證影本之情形,準用本規則關於被告聲 請檢閱卷證或付與卷證影本之規定,刑事訴訟閱卷規則第20 條第1項、第22條第2項、第4項、第31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即被告黃鈺修(下稱聲請人)因違反洗錢防制 法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2年9月28日以112年度金易字第5 號判決確定,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聲請人於114年3 月10日具狀聲請檢閱該案卷宗,有指定日期閱覽卷宗聲請狀 在卷可稽,顯非「審判中」之聲請,且該聲請狀僅泛稱:「 聲請人為均院112年度金易字第5號事件之被告,為明瞭前項 事件進行情形,並抄錄、影印他造當事人所提出之證物,爰 依(未勾選)之規定,狀請鈞院指定期日准予閱覽卷宗」等 語,未清楚敘明「明瞭前項事件進行情形」之用途為何,亦 未依上開規定載明如主文所示應補正事項。從而,本件聲請 不合法,但可以補正,爰命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 補正如主文所示事項。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刑事訴訟閱卷規則第22條第2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魏正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惠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MLDM-114-聲-180-20250313-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徐英豪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等案件(114年度易字第85號),聲請付與 卷證影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徐英豪於預納費用後,准予付與如附表所示(經隱匿徐英豪以外 之第三人個人資料)卷證影本或電子卷證光碟,但不得散布或為 非正當目的之使用,並禁止再行轉拷利用。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徐英豪(下稱聲請人)為本院 114年度易字第85號毀棄損壞等案件之被告,請求准許付與 包含警詢卷、檢察官偵查卷、本院卷之本案全部卷證影本等 語。 二、按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 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 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 制之。持有第1項及第2項卷宗及證物內容之人,不得就該內 容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第5項分 別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為本院114年度易字第85號毀棄損壞等案件之被告 ,現由本院審理中,茲聲請人聲請付與如附表所示卷證影本 ,經核所聲請付與之卷證影本,除聲請人以外之第三人個人 資料部分,並非聲請人行使防禦權所必須,且為上開第三人 隱私權之範圍,應予遮隱外,其餘並無與其被訴事實無關或 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 秘密等情事,為保障其獲悉卷內資訊之權利,爰依上揭規定 ,諭知聲請人於預納相關費用後,准予付與如附表所示卷證 影本或電子卷證光碟,併諭知不得散布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 用,並禁止再行轉拷利用。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陳佩芬                    法 官 簡廷涓                    法 官 邱正裕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鄧凱元 附表 編號 卷宗名稱 1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花市警刑字第1130002715號 2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008號 3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續字第70號 4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4年度易字第85號

2025-03-12

HLDM-114-聲-114-2025031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第三人聲請閱卷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06號 聲 請 人 李彥川 上列聲請人因國防部軍備局與鄧造棟等6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 (本院89年度重訴字第203號),聲請閱覽卷宗,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 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 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 第60號、112年度台抗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三人 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並經法院裁定 許可之情形,始得閱覽卷內文書。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父李鏡江為坐落臺北縣○○鎮○○段○○ ○段000○000號地號土地門牌號碼臺北市○○區○○○村00號房屋 (下稱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系爭房屋自始即為自地自建 ,其基地純屬私有,竟被暗中登記為國有;國防部軍事情報 局於本院89年度重訴字第203號事件中使用偽變造公文書, 致使鄧造棟等人遭判拆屋還地,聲請人已提起行政訴訟,請 求確認原土地登記行政處分無效,與上開民事判決有同等利 害關係,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閱覽卷 宗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並非本院89年度重訴字第203號請求拆屋還地 事件之當事人。又依聲請人所提確認申請書、國防部軍事情 報局函、行政訴訟起訴狀影本等件,足見上開民事事件與聲 請人所陳其父李鏡江、系爭房屋及其坐落基地,乃至聲請人 所提起之另案行政訴訟均無關連,亦不足以釋明聲請人就上 開事件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之利害關係,顯難認其 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此外,上開事件原告國防部軍務局現 已改制,經所管單位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函復略以:考量聲請 人非屬上開事件當事人,案件爭執內容亦與聲請人無涉,基 於保護個人資料,不同意聲請人閱覽該案卷宗等語(本院卷 第36頁)。是本件聲請人未經上開事件當事人同意,亦未釋 明有何法律上之利害關係,其聲請閱覽卷宗,於法不合,自 不應准許,應予駁回,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高御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楊宗霈

2025-03-12

SLDV-113-聲-206-20250312-1

司家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閱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聲字第32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非訟代理人 黃家洋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彭世明之債權人,為明瞭 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2458號拋棄繼承事件(下稱系爭事件 ),並抄、影印相關文件,爰聲請閱卷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條、 非訟事件法第48條亦有明文。又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 ,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 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 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 三人僅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且經法 院裁定許可,方得閱覽卷內文書。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提出信用卡申請書、逾 期帳務資料等件為憑。然系爭事件卷宗係被繼承人之各繼承 人拋棄繼承事件,則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既已拋棄繼承,難 認聲請人與各該繼承人間或與系爭事件卷宗有何法律上之利 害關係。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既未徵得系爭事件 當事人之同意,又縱屬被繼承人彭世明之債權人,其為實現 債權而聲請閱卷,核與系爭事件僅具經濟上之利害關係,亦 難認聲請人已釋明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於法未合,不應准許,應 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庭法 司法事務官 游淑婷

2025-03-11

TPDV-114-司家聲-32-202503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98號 聲 請 人 歐諾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思妤 王笙灃 劉瑤姍 王惠芬 劉仲希 聲 請 人 劉思妤 王笙灃 兼 上三人 共同代理人 劉仲希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事件(114年度刑全字第3號),聲請人聲請閱卷,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先前向本院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經 本院以114年度刑全字第3號定暫時狀態處分事件受理在案( 下稱系爭事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90條、第491條適用民 事訴訟法規定,聲請閱覽系爭事件之卷宗等語。 二、按民事訴訟法關於左列事項之規定,於附帶民事訴訟準用之 :一、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二、共同訴訟。三、訴訟參 加。四、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五、訴訟程序之停止。六、 當事人本人之到場。七、和解。八、本於捨棄之判決。九、 訴及上訴或抗告之撤回。十、假扣押、假處分及假執行;附 帶民事訴訟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關於刑事訴訟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491條、第490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由前開 條文可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並未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章第 七節有關訴訟卷宗之規定,自無從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2條 就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之規範,則依刑事訴訟法第49 0條本文規定,就聲請閱覽卷宗之程序應準用關於刑事訴訟 法之規定。又按辯護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 或攝影;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之規定,於被告或自訴人 之代理人準用之;告訴人於審判中委任之代理人,準用刑事 訴訟法第33條第1項之規定,但代理人為非律師者,於審判 中對於卷宗及證物不得檢閱、抄錄或攝影。再依臺灣高等法 院聲請閱覽刑事案件卷證須知第2點第1項第1款第3目、第2 項規定,第一類,得聲請檢閱卷證或抄錄、重製、攝影者: :㈢附帶民事訴訟之訴訟代理人…第一項第一款前三目之聲請 人若未具律師身分,須經審判長許可。是依上開條文得聲請 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或攝影之人,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限於具律師身分之訴訟代理人,若訴訟代理人並非律師,尚 須審判長許可,因此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或聲請人本人 均不具聲請閱卷權。 三、查聲請人為系爭事件之聲請人,亦為本院113年度重附民字 第335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依據前揭說明,無論係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或系爭事件聲請人之本人,均無聲 請閱卷權。又聲請人縱委任聲請人之一即劉仲希為共同代理 人聲請閱覽卷宗,然其既亦為聲請人,且不具備律師資格, 則其聲請閱覽卷宗於法自有未合。因此,本件聲請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鄧鈞豪                    法 官 林記弘                    法 官 林承歆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雅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TPDM-114-聲-498-20250311-1

司家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閱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聲字第31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非訟代理人 林家楷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潘宜芳之債權人,為明瞭 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2389、2975號拋棄繼承事件(下稱系 爭事件),並抄、影印相關文件,爰聲請閱卷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條、 非訟事件法第48條亦有明文。又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 ,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 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 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 三人僅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且經法 院裁定許可,方得閱覽卷內文書。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提出信用卡申請書、逾 期帳務資料等件為憑。然系爭事件卷宗係被繼承人之各繼承 人拋棄繼承事件,則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既已拋棄繼承,難 認聲請人與各該繼承人間或與系爭事件卷宗有何法律上之利 害關係。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既未徵得系爭事件 當事人之同意,又縱屬被繼承人潘宜芳之債權人,其為實現 債權而聲請閱卷,核與系爭事件僅具經濟上之利害關係,亦 難認聲請人已釋明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於法未合,不應准許,應 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庭法 司法事務官 游淑婷

2025-03-11

TPDV-114-司家聲-31-20250311-1

家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19號 聲 請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 對 人 劉正文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相 對人劉正文之債權人,聲請人原欲代相對人就其被繼承人劉 景海遺產提起代位分割遺產訴訟,惟聲請人嗣後查知相對人 之被繼承人劉景海之遺產曾經本院以104年度家訴字第130號 判決分割遺產在案(下稱系爭事件),因此類訴訟具有對世 效力,為免重複起訴及為瞭解案件情形,爰依法聲請准予閱 覽系爭事件卷宗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秘密 ,如准許前二項之聲請,有致其受重大損害之虞者,法院得 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不予准許或限制前二項之行為,民事訴 訟法第242條第1項至第3項定有明文。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 關係者,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 利害關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 關係在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0號民事裁定意旨參 照)。 三、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固據其提出本院106年度司促字第1 6216號支付命令暨確定證明書、本院104年度家訴字第130號 民事判決等資料影本為證,惟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 而係第三人,復未能提出已徵得系爭事件當事人同意其閱覽 、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之同意文件,況依聲請人所提資料, 僅可認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具有經濟上利害關係,尚不足以釋 明與系爭事件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 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即不應准許。從而,本件聲請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粘凱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謝淳有

2025-03-11

PCDV-114-家聲-19-20250311-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68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張譽玲 上列聲請人因詐欺案件(本院101年度易字第323號),聲請檢閱 卷證,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為聲請再審及非常上訴,雖前已聲請法院付 與卷證影本或電子卷證,惟當時法官並未照實給予卷宗、以 欺騙方式閃躲,爰請求檢閱卷證等語。 二、受判決人聲請再審時,得經法院許可,在確保卷宗及證物安 全之前提下檢閱之,但有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受判決人被訴 事實無關或足以妨礙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 隱私或業務秘密之情形者,或非屬其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 者,法院得限制之。是否「非屬其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 ,可參考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項立法理由所揭示「於判斷 檢閱卷證是否屬被告有效行使防禦權所必要時,法院宜審酌 其充分防禦之需要、案件涉及之內容、有無替代程序、司法 資源之有效運用等因素,綜合認定之,例如被告無正當理由 未先依第2項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即逕請求檢閱卷 證,或依被告所取得之影本已得完整獲知卷證資訊,而無直 接檢閱卷證之實益等情形,均難認屬其有效行使防禦權所必 要」意旨判斷之(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335號裁定意旨 參照)。 三、經查:  (一)聲請人前因詐欺案件,經本院以101年度易字第323號判決 有罪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復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 院(下稱花高)以102年度上易字第16號判決撤銷改判並定 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確定等節,有各該判決及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本院卷第31至54、60至63頁) ,此部分之事實首堪認定。 (二)又聲請人前以聲請再審為由,向本院聲請付與卷證影本, 經本院以111年度聲字第585號裁定(下稱第一聲請案),准 予付與如該裁定附表所示卷宗資料影本確定;聲請人復再 向本院聲請付與卷證影本,惟因未具體載明聲請範圍且前 已於第一聲請案獲得卷宗影本,經本院以112年度聲字第2 85號裁定(下稱第二聲請案)駁回,聲請人抗告後亦經花高 駁回等情,亦有各該裁定及上開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本院卷第23至29、55頁)。 (三)查聲請人本案雖主張法官前未照實給予卷宗等語,然經本 院函請其說明何部分為其所謂未照實給予部分,則未獲置 理,此有本院函及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1、17頁) ,是於聲請人已於第一聲請案獲得卷證影本之情況下,聲 請人復未特定其究竟欠缺何部分之卷證資料而有檢閱必要 ,應認其前所取得之影本已得完整獲知卷證資訊,其本案 聲請實不具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性。 四、綜上,聲請人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柏憲                   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王龍寬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柏儒

2025-03-11

HLDM-113-聲-682-20250311-1

司家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閱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聲字第34號 聲 請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張慶祥之債權人,為明瞭 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1460號拋棄繼承事件(下稱系爭事件 ),並抄、影印相關文件,爰聲請閱卷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條、 非訟事件法第48條亦有明文。又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 ,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 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 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 三人僅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且經法 院裁定許可,方得閱覽卷內文書。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提出債權憑證、繼續執 行紀錄表等件為憑。然系爭事件卷宗係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 拋棄繼承事件,則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既已拋棄繼承,難認 聲請人與各該繼承人間或與系爭事件卷宗有何法律上之利害 關係。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既未徵得系爭事件當 事人之同意,又縱屬被繼承人張慶祥之債權人,其為實現債 權而聲請閱卷,核與系爭事件僅具經濟上之利害關係,亦難 認聲請人已釋明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於法未合,不應准許,應予 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庭法 司法事務官 游淑婷

2025-03-11

TPDV-114-司家聲-34-20250311-1

司家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閱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聲字第33號 聲 請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吳淑紫之債權人,為明瞭 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79號拋棄繼承事件(下稱系爭事件) ,並抄、影印相關文件,爰聲請閱卷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上開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條、 非訟事件法第48條亦有明文。又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 ,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 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 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 三人僅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且經法 院裁定許可,方得閱覽卷內文書。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提出債權憑證、繼續執 行紀錄表等件為憑。然系爭事件卷宗係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 拋棄繼承事件,則被繼承人之各繼承人既已拋棄繼承,難認 聲請人與各該繼承人間或與系爭事件卷宗有何法律上之利害 關係。聲請人並非系爭事件之當事人,既未徵得系爭事件當 事人之同意,又縱屬被繼承人吳淑紫之債權人,其為實現債 權而聲請閱卷,核與系爭事件僅具經濟上之利害關係,亦難 認聲請人已釋明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於法未合,不應准許,應予 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庭法 司法事務官 游淑婷

2025-03-11

TPDV-114-司家聲-33-202503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