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冠諭

共找到 149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款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39號 原 告 林清祥 訴訟代理人 蔡文玲律師 被 告 繼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莊靆即楊峯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款項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845,473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0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845,473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訴之聲明原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845,473元,暨7,888,005元自民國91年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提存於台灣花蓮地方法院提存所之利息。嗣變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經核原告訴之聲明變更,係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首開法條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92年11月26日約定將一工程款債權 共計3,845,473元讓與原告,上開工程款提存於臺灣花蓮地 方法院(下稱花蓮地院)無法領取,被告迄今尚未給付,爰依 兩造間之契約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 三、被告則以:同意原告請求,願意給付原告如訴之聲明所載之 金額等語。 四、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被告既於113年8月21日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 認諾(本院訴字卷第133頁),本院即應以該認諾為其敗訴 之判決基礎,又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3年7月9日送達被告 ,被告應於113年7月10日起負遲延給付之責,是原告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應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之契約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按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民 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款定有明文。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 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由本院依職權酌定相當之 擔保金額宣告被告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26

TYDV-113-訴-539-202502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60號 原 告 潘家聖 被 告 劉芳菊 訴訟代理人 王博鑫律師 何建儒 何梅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0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 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 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此有最高法院 52年度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足資參照。查原告主張被告持如 如附表編號甲、乙所示之本票2紙(下分稱甲、乙本票),向 本院聲請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惟甲、乙本票所擔保之債 權不存在等語,是可認兩造就甲、乙本票債權是否存在有所 爭執,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 以本案確認判決加以除去,揆諸前開說明,原告提起本案確 認之訴,應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原告原起訴聲明:「(一)確認被告持有甲、乙 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二)鈞院113年度司執字 第12272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程序(下稱甲強制執行程序)應 予撤銷。(三)被告不得執鈞院112年度司票字第2488號本票 裁定(下稱甲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後原 告變更聲明為:「(一)確認被告持有甲、乙本票,對原告之 本票債權不存在。(二)鈞院甲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三) 被告不得執鈞院甲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四)鈞院113年度司執字第92499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程序(下 稱乙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五)被告不得執鈞院113年度 司票字第753號本票裁定(下稱乙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 為強制執行。」此核屬變更訴之聲明,惟均涉及甲、乙本票 之債權是否存在,其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與上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獨資經營獨資商號雙美堂(下稱雙美堂商號),後與原告 及訴外人潘易呈、王伯羣共同出資成立雙美堂國際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雙美堂國際公司),並由被告擔任負責人,被告稱 雙美堂國際公司營業後所需之全部產品均為雙美堂商號所有 ,被告於110年2月28日以新臺幣(下同)2,884,000元將其所 有之庫存品(下稱系爭庫存品)出售予雙美堂國際公司,並約 定年息0.775%,每月利息1,863元,雙美堂國際公司於110年 3月1日開立面額2,884,000元之本票(下稱丙本票)與被告, 是雙美堂國際公司應先已取得雙美堂商號庫存商品之所有權 。 (二)後兩造於112年2月19日簽立股權讓渡書(下稱系爭股權讓渡 書),約定被告應將系爭庫存品出售予原告,並約定系爭庫 存品之價值為3,681,000元,然原告之給付應加計利息,加 計利息後共計3,713,560元,原告須於112年8月31日前給付 第一期貨款1,426,245元,於113年2月29日給付第二期貨款2 ,251,315元,原告並簽立甲、乙本票作為擔保。後因兩造發 生爭執,原告清點貨物時,始發現被告早已先將系爭庫存品 出售予雙美堂國際公司,系爭庫存品之所有權人已非被告, 被告以股權讓渡書擅自出售雙美堂國際公司所有之系爭庫存 品與原告為無權處分,且雙美堂國際公司拒絕承認,故被告 出售系爭庫存品予原告之行為不生效力,原告應無給付3,71 3,560元貨款之義務。 (三)再者,雙美堂國際公司將系爭庫存品退給華資粧業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華資粧業公司),華資粧業公司僅同意退款1,804, 945元,故被告並未將價值3,681,000元之系爭庫存品交付與 原告,原告應無給付貨款及票款之義務,甲、乙本票之本票 債權對原告自屬不存在。 (四)又被告分別持甲、乙本票向鈞院聲請准予強制執行,經鈞院 以甲、乙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嗣被告又持甲、乙裁定向鈞院 聲請強制執行,經鈞院以甲、乙強制執行程序受理。 (五)甲、乙本票所擔保之貨款債權既屬不存在,被告自不得執甲 、乙裁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甲、乙強制執行程序亦應予撤 銷,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撤銷甲、乙 強制執行程序,並確認甲、乙本票之債權對原告不存在,被 告亦不得持甲、乙裁定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等語。並聲明: 如程序事項欄二所示。 二、被告則以:被告並未將系爭庫存品之所有權轉讓予雙美堂國 際公司,丙本票未蓋有雙美堂國際公司之大小章,否認其形 式真正。又被告於112年2月19日將雙美堂國際公司之49%股 份轉讓與原告,簽立系爭股權讓渡書,約定原告以3,681,00 0元購買被告之系爭庫存品,加計利息後原告應給付被告之 貨款共計3,713,560元,原告並開立甲、乙本票擔保貨款之 給付,又被告已將系爭庫存品全數交予原告,原告卻未依約 給付貨款,故原告對被告確負有3,713,560元之貨款債務, 甲、乙本票所示債務對原告應屬存在,被告自得持甲、乙裁 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亦得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等語置辯,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甲、乙本票所擔保之貨款債權不存在,被告不得執 甲、乙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甲、乙強制執行 程序亦應撤銷等語,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 是本件爭點為:(一)被告是否有無權處分雙美堂國際公司之 庫存商品?原告是否對被告負有給付3,713,560元貨款之債務 ?甲、乙本票之債權對原告是否存在?(二)被告得否執甲、乙 裁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甲、乙強制執行程序是否應撤銷?茲 分述如下: (一)被告是否有無權處分雙美堂國際公司之庫存商品?原告是否 對被告負有給付3,713,560元貨款之債務?甲、乙本票之債權 對原告是否存在?  1.被告是否有無權處分雙美堂國際公司之系爭庫存品?   原告為向被告購買系爭庫存品,始開立甲、乙本票等節,為 兩造所不爭執,並有系爭股權讓渡書在卷可佐(本院卷第29 至43頁),堪信屬實。原告主張被告前已將系爭庫存品以2,8 84,000元轉讓予雙美堂國際公司,雙美堂國際公司亦已開立 丙本票,故被告出賣系爭庫存品予原告係無權處分,應屬無 效等語。然丙本票上並無雙美堂國際公司之大小章(本院卷 第27頁),是丙本票是否由雙美堂國際公司所開立,已有疑 義。復原告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被告已將系爭庫存品以2,88 4,000元出售予雙美堂國際公司,是原告主張被告出賣系爭 庫存品予原告為無權處分乙節,難認為真。  2.原告是否對被告負有給付3,713,560元貨款之債務?   原告以3,713,560元(含利息)向原告購買系爭庫存商品,有 系爭股權讓渡書在卷可參(本院卷第29至43頁),且原告亦不 爭執已收受系爭庫存品(本院卷第164頁)。是被告既已依系 爭股權讓渡書交付系爭庫存商品,則原告即應依約於112年8 月31日、113年2月29日前分別支付1,442,000元、2,239,000 元之貨款予被告,又原告迄今尚未給付,是甲、乙本票所擔 保之債權,自屬存在。至被告辯稱系爭庫存品之價值經華資 粧業公司認定僅有1,804,945元等語,然系爭庫存品之價值 係由兩造以系爭股權讓渡書約定為3,681,000元,則兩造自 應受系爭股權讓渡書約定所拘束,原告自不得以華資粧業公 司認定之價格主張系爭庫存品之價值未達3,681,000元,原 告此部分主張,顯然無據。是以依系爭股權讓渡書之約定, 系爭庫存品之價值已經兩造約定為3,681,000元,且加計利 息後原告同意給付被告3,713,560元之貨款,是原告自對被 告負有給付3,713,560元貨款之債務。  3.甲、乙本票之債權對原告是否存在?     甲、乙本票係擔保原告應依系爭股權讓渡書給付予被告之貨 款債務,又原告迄今尚未給付,則甲、乙本票所擔保之債權 對原告自仍屬存在,原告請求確認甲、乙本票之債權對原告 不存在,自屬無據,應予駁回。 (二)被告得否執甲、乙裁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甲、乙強制執行 程序是否應撤銷?   按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 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 人亦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 1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本票發票人應照本票文義擔保付 款,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2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原 告執持甲、乙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經本院以甲、乙裁 定准許,後被告又持甲、乙裁定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等情, 經本院調閱上開卷宗核閱無訛,堪信為真。又兩造間就甲、 乙本票所擔保之貨款債權債務關係存在,已如前述,依前揭 規定,原告自應負本票發票人之責,且原告並無消滅或妨礙 債權人即被告請求之事由,故原告請求被告不得執甲、乙裁 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及撤銷甲、乙強制執行之程序,均屬 無據,不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請求如其聲明所示,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經 本院斟酌後,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述,併 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票日 到期日 受款人 票據號碼 甲 潘家聖 1,462,245元 112年2月19日 112年8月31日 劉芳菊 WG0000000 乙 潘家聖 2,251,315元 112年2月19日 113年2月29日 劉芳菊 WG0000000

2025-02-26

TYDV-113-訴-860-202502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停止強制執行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號 聲 請 人 杜曉雲 相 對 人 黃美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為相對人供擔保金額新臺幣154,426元後,本院113年度司 執字第115668號損害賠償強制執行事件,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2 58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全案裁判確定、和解、調解或撤回起訴 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而債務人本此裁定所供之擔保 ,係以擔保債權人因債務人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不當可能遭受 之損害獲得賠償為目的。是法院定此項擔保,其數額應依標 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 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 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 第104號裁定意旨可資參考。另依通常社會觀念,使用金錢 之對價即為利息,執行債權倘為金錢債權,債權人因執行程 序停止,致受償時間延後,通常應可認係損失停止期間利用 該債權總額所能取得之利息。此項遲延利息之本質屬於法定 損害賠償,自可據為金錢債權遲延受償所可能發生損害之賠 償標準。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持鈞院103年度壢簡字第160號、10 3年度簡上字第187號民事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向鈞院聲請強 制執行,並經鈞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69032號受理,嗣因無 財產可供執行,鈞院於民國113年6月27日核發債權憑證。相 對人於113年9月30日持上開債權憑再向鈞院聲請強制執行, 經鈞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15668號受理(下稱系爭執行事件 ),相對人之請求已經罹於5年時效,聲請人業已對相對人提 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本院114年度訴字第258號,下稱本案訴 訟)。系爭執行事件中聲請人財產一旦遭拍賣,勢難回復原 狀。為此,聲請人願供擔保,請准裁定於本案訴訟判決確定 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 執行事件及本案訴訟卷宗查閱屬實,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迄今尚未終結,聲請人為本件停止執行之聲請係屬合法。而 聲請意旨所主張相對人對聲請人強制執行案件,一旦執行, 將恐有難以回復原狀之虞等語,非無理由。惟為確保相對人 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不當可能遭受之損害得獲賠償, 並兼顧兩造之權益,本院爰命聲請人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 准許停止系爭執行程序。 四、本院審酌系爭執行事件相對人聲請執行債權總額為617,705 元,而聲請人提起之本案訴訟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屬不得 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諸司法院頒佈之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 施要點,第一、二審訴訟程序審判事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 年、2年6個月,本院審酌本案訴訟之繁簡程度,並加計其間 文書送達或其餘程序事項所可能耗費之時日,預估以5年為 聲請人獲准停止執行致相對人執行延宕之可能期間。準此, 本件停止強制執行期間,相對人可能遭受之損害即其債權延 宕受償之利息損失,依上揭說明,應為154,426元(計算式 :617,705元×週年利率5%×5年=154,42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從而,本件聲請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強制執行程序 部分,為有理由,爰就此部分依職權酌定聲請人應供擔保之 金額為154,426元。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21

TYDV-114-聲-21-20250221-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重訴字第169號 聲 請 人 恩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瑞國 訴訟代理人 潘維成律師 複代理人 詹傑麟律師 原 告 簡玉杏 訴訟代理人 崔駿武律師 複代理人 施拔臣律師 被 告 鍾慶福 鍾建庭 鍾慶雲 鍾慶文 鍾園香 王鍾鳳英 賴伯男地政士(即鍾徐福貞之遺產管理人) 鍾武政 鍾武安 鍾秀春 莊張瑞香 黃張瑞粉 張瑞珍 張文海 張文輝 張文權 張文寶 鍾天森 鍾天佑 鍾維双 鍾源斌 鍾弘光 上 一 人 選定監護人 鍾淑娥 被 告 鍾勇光 鍾德光 鍾維路 鍾福妹 戴鍾文妹 鍾妤婕 陳美玲 鍾易茨 鍾易予 鍾葶 鍾金晏 鍾維勳 鍾熙國 巫振嘉 鍾文騰 鍾耀財 鍾明德 鍾文聰 鍾天送 鍾天雲 鍾天清 鍾福妹 鍾喜妹 鍾欣倚 鍾欣芸 鍾美金 鍾武錩 鍾維陽 鍾文書 鍾雲珍 朱阿城 鍾文成 鍾文偉 鍾文進 鍾孟樺 鍾宜達 鍾維珍 鍾維鉉 鍾維謙 鍾維敏 鍾武橋 鍾武燈 鍾佩玲 吳宛蓁 鍾漢哲 鍾湖江 李金泉 鍾湖榮 鍾湖春 李瑞棣 蔡明哲 蔡杏梤 蔡杏如 陳櫻珠 謝秋芳 邱仕立 林事協 林事萬 林秋萍 林秋燕 林鈺霞 林業楷 林芷喬即林秋樺 潘月華 鍾武琦 鍾武豪1 林志敏 林業享 鍾維圳 鍾文章 鍾張美寬 鍾盧秋妹 鍾阿戊 鍾立 鍾武揚 鍾阿鵬 林業森 鍾洪玉女 曾明運 曾明標 郭曾泳家 鍾維達 鍾維永 鍾世櫻 鍾美雲 鍾武成 鍾曉萍 鍾武仁 魏淑惠 鍾武翰 鍾武辰 王玉嫣 鍾武豪2 鍾武霖 鍾武均 鍾依琦 邱春連 受告知人 林麗甄 上列聲請人就兩造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聲請承當訴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由聲請人恩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代如附表所示被告承當訴 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於訴訟繫屬中以買賣為原因,取得 如附表所示被告坐落桃園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下 分別以地號稱之,合稱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254條第2項規定,聲請承當訴訟等語。   二、按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 訴訟無影響;但第三人如經兩造同意,得聲請代當事人承當 訴訟。前項但書情形,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 三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5 4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於訴訟繫屬中以買賣為原因,已取得如 附表所示被告於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並具狀聲請本院裁定 准予承當訴訟等情,有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24日提出之民 事承當訴訟聲請狀、系爭土地異動索引及清冊等在卷可稽( 見本院卷五第116-118、130-206頁),堪信為真實。惟本件 因被告人數眾多,有部分被告並未於歷次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承當訴訟之聲請勢必無法取得兩造全體之同意。爰審酌聲 請人既在訴訟繫屬中取得如附表所示被告之系爭土地應有部 分所有權,即屬上揭法律規定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之第 三人,移轉系爭土地應有部分之共有人即如附表所示被告已 非屬系爭土地共有人,本件訴訟權利義務對其而言即無意義 ,聲請人就本件分割共有物訴訟具有較直接之利害關係,是 由其承當訴訟,較能保護當事人利益,並達解決紛糾之目的 ,是聲請人聲請承當訴訟,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附表: 編號 被告 164號土地應有部分 165號土地應有部分 1 鍾佩玲 128分之2 0 2 鍾弘光 監護人:鍾淑娥 7680分之21 7680分之21 3 鍾維圳 0 1344分之173 4 鍾武橋 53760分之130 53760分之130 5 鍾武錩 8960分之137 53760分之130 6 朱阿城 2304分之10 2304分之10 7 鍾福妹 53760分之260 53760分之260 8 鍾維路 53760分之260 53760分之260 9 鍾文騰 2304分之13 2304分之13 10 鍾世櫻 80分之1 80分之1 11 巫振嘉 224分之1 224分之1 12 鍾張美寬 0 7680分之140 13 鍾湖江 224分之1 224分之1 14 李金泉 224分之1 224分之1 15 鍾湖榮 224分之1 224分之1 16 鍾湖春 224分之1 224分之1 17 李瑞棣 224分之1 224分之1 18 鍾維勳 2304分之10 2304分之10 19 鍾熙國 2304分之10 2304分之10 20 鍾維陽 5760分之13 5760分之13 21 鍾天送 3456分之7 3456分之7 22 鍾天雲 3456分之7 3456分之7 23 鍾維双 768分之10 768分之10 24 鍾天森 23040分之140 23040分之140 25 鍾天佑 23040分之140 23040分之140 26 鍾文成 3456分之7 3456分之7 27 鍾文偉 3456分之7 3456分之7 28 鍾文進 3456分之7 3456分之7 29 鍾維珍 1536分之5 1536分之5 30 鍾維鉉 1536分之5 1536分之5 31 鍾維謙 1536分之5 1536分之5 32 鍾維敏 1536分之5 1536分之5 33 魏淑惠 2304分之13 2304分之13 34 鍾武翰 35 鍾武辰 36 鍾明德 768分之12 768分之12

2025-02-21

TYDV-110-重訴-169-20250221-3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209號 原 告 呂學乾 呂昭文 呂紹男 被 告 佳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寺榮 訴訟代理人 蔡瑞芳律師 王曹正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呂昭文、呂紹男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被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為判決,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 (一)被告於民國111年12月26日向原告購買坐落於桃園市○○區○○ 段000地號土地之應有部分(權利範圍43/448,下稱系爭土地 ),買賣價金共新臺幣(下同)2,100萬元,約定被告應將買賣 價金存入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之受託財產專戶00000-00000000-0號帳戶內(下 稱系爭履保帳戶),兩造並簽立土地買賣契約書(下稱系爭買 賣契約)及不動產買賣價金履約保證書(下稱系爭履約保證書 ),上開契約簽立後,被告即將價金2,100萬元匯入系爭履保 帳戶中。嗣兩造又約定被告委任原告就系爭土地為共有物之 分割,若未完成共有物分割,買賣總價降至1,050萬元,如 無法於111年12月31日前分割為獨立地號時,視為無法完成 共有物分割,並簽立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原告依約向 法院就系爭土地提出分割共有物之訴訟,然法院迄今尚未開 庭審理,致原告無法如期完成分割共有物,原告無法如期完 成分割共有物,應屬不可歸責原告之事由所致,原告依民法 第255條第1項應免給付義務。原告於112年3月24日已將系爭 土地所有權移轉予被告名下,亦使原告無法整合土地進行分 割,被告應屬可歸責,故依民法第267條之規定,被告不得 減少價金,仍應給付原告2,100萬元之買賣價金,又被告已 領取系爭履保帳戶中之1,050萬元,被告應再同意原告領取 系爭履保帳戶中之尾款共1,050萬元。 (二)原告無法於期限內完成系爭土地之共有物分割,應不可歸責 於原告,原告應無配合減少買賣價金之義務,縱原告有此義 務,則分割共有物訴訟進行遲緩,非兩造所能預料,且共有 物若分割完成,利益均歸屬被告,被告並無損失可言,若強 令原告負擔無法完成分割共有物之結果,對原告顯失公平, 得依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之規定,請求變更原約定之效果 ,即被告應同意原告領取系爭履保帳戶內之尾款1,050萬元 ,爰依系爭買賣契約及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1.被告應同意原告向僑馥建築經理股 份有限公司領取系爭履保帳戶內之1,05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2.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則以: (一)兩造在簽立系爭賣賣契約後,就買賣價金部分另簽署系爭協 議書,系爭協議書第2、4條分別約定:「本買賣契約於產權 移轉至買方名下後,由買方委任賣方申請共有物分割,若日 後無法完成共有物分割,買賣雙方協議本標的買賣總價調降 至1,050萬元」、「如無法於112年12月31日前分割為獨立地 號時,視為無法完成共有物分割」等語,是兩造係約定原告 未於112年12月31日前完成系爭土地之共有物分割為解除條 件,條件成立後,系爭土地之買賣總價逾1,050萬元之部分 即告失效,故系爭土地之買賣價金應視前開解除條件成就與 否而定,又系爭土地未於112年12月31日前分割為獨立地號 ,系爭土地之價金因解除條件成就而應以1,050萬元計算, 而原告前已自系爭履保帳戶中領取被告所給付之1,050萬元 價金,從而被告已無再給付價金之義務,原告請求被告應同 意自系爭履保帳戶撥付1,050萬元予原告,為無理由。 (二)另原告締約時已衡量自身能力,系爭協議書並無顯失公平, 依私法自治原則,原告既已簽立系爭協議書,自應受系爭協 議書之約束,應無情事變更之適用。系爭土地之分割共有物 訴訟現已繫屬在法院,並無給付不能之情形,原告亦應舉證 說明其有不可歸責之事由等語置辯,並聲明:1.原告之訴及 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免為假執行 四、本院之判斷: (一)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   支付價金之契約。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   賣契約即為成立」、「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 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 成就時,發生效力。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 ,失其效力。依當事人之特約,使條件成就之效果,不於條 件成就之時發生者,依其特約」,民法第345條、第348條第 1項、第367條、第99條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條件,係當事人 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事實之成就或不成就,決定法律行為效 力之發生或消滅之一種附款,故事實之不確定性,為條件之 特徵。 (二)經查:兩造於111年12月26日就系爭土地訂立系爭買賣契約, 約定價金為2,100萬元,於同日兩造另就系爭土地之買賣價 金簽訂系爭協議書,有系爭買賣契約書、系爭協議書可稽( 本院卷第12-23頁、第87頁),又系爭協議書第2、4條分別 約定:「本買賣契約於產權移轉至買方名下後,由買方委任 賣方申請共有物分割,若日後無法完成共有物分割,買賣雙 方協議本標的買賣總價調降至1,050萬元」、「如無法於112 年12月31日前分割為獨立地號時,視為無法完成共有物分割 」等語(本院卷第87頁),可知系爭協議書係針對系爭買賣契 約所約定之價金再行協議。 (三)觀諸系爭協議書第2條、第4條之約定,系爭土地是否得於11 2年12月31日前分割為獨立地號,為一將來客觀上不確定事 實,又若未能於112年12月31日分割為獨立地號,則總價金 由2,100萬元降為1,050萬元,其應屬一解除條件之約定,即 兩造約定以原告未能於112年12月31日前將系爭土地完成共 有物分割,為解除條件,依民法第99條第2項規定,倘該解 除條件成就,則總價金約定逾1,050萬元部分即告失效;倘 該解除條件確定不成就,則總價金約定逾1,050萬元部分即 有效。系爭土地未於1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共有物之分割, 為兩造所不爭執,是系爭協議書之解除條件已確定成就,兩 造間就系爭土地買賣總價金約定超過1,050萬元之部分應告 失效,從而,系爭土地之買賣價金應僅有1,050萬元,堪以 認定。又被告已匯入2,100萬元至系爭履保帳戶中,且其中1 ,050萬元已由原告領取乙節,為兩造所不爭執,則足認被告 已依約給付全部之買賣價金即1,050萬元予原告,是原告請 求被告應再同意自系爭履保帳戶中撥付1,050萬元予原告, 即屬無據。 (四)原告固主張系爭土地無法分割不可歸責於原告,且被告於11 2年3月24日即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予被告名下,致原告無 法於1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共有物之分割,有可歸責事由、 並違反誠信原則,故依民法第225條第1項、第267條,被告 仍應再給付1,050萬元等語,然系爭協議書第2條、第4條之 約定應屬解除條件之約定,且解除條件已成就,業經本院認 定如上,又條件僅有成就與否之認定,要與兩造是否有可歸 責事由無涉,原告此部分主張,容有誤會,難認有據。另系 爭協議書第2條之約定,系爭土地移轉至買方即被告名下後 ,被告始委任原告進行共有物之分割,是被告依系爭買賣契 約、系爭協議書將系爭土地於進行共有物之分割前移轉至自 己名下,難認有何可歸責事由,其亦未違反誠信原則、或有 以不正當行為促其條件之成就可言。再者,原告係於112年2 月22日就系爭土地提出分割共有物訴訟,被告則係於起訴後 之112年3月24日登記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本院卷第29-37 頁),則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1項當事人恆定之規定,縱 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已為被告,其對於原告提起之分割共有 物訴訟亦無影響,原告此部分主張,亦屬無據。 (五)按契約成立後,情事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其原有效 果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其給付或變更其他 原有之效果,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倘所發生之 情事,綜合社會經濟情況、一般觀念及其他客觀情事加以判 斷,尚未超過依原有效果足以承受之風險範圍,即難認有情 事變更,自無上開規定之適用。查原告以分割共有物訴訟進 行進度遲緩,非兩造所能預料作為依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 之規定變更原約定之效果之理由,然各級法院之辦案期限規 定於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中,原告本得自行查知,並 推論分割共有物訴訟可能需耗費之時日,再者原告所提出系 爭土地之分割共有物訴訟,其訴訟標的價額高達5,635,560 元,屬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共有人多達36人,且原告所主 張之分割方案,尚須計算找補(本院卷第29-33頁),其訴訟 是否得於1年內確定等節,於系爭協議書簽定時原告本得納 入考量,原告既已衡量其履約能力及共有物分割所需之時間 等因素,進而同意系爭協議書第2、4條之約定,實難認定系 爭協議書有何非當時所得預料之情形,原告復未舉證現在之 環境或基礎有所遽變,非當時所得預料,已超過其依原有效 果足以承受風險範圍之情事,則其主張本件有民法第227條 之2第1項之情事變更原則適用,要無可採。  (六)從而,兩造間所約定之解除條件既已成就,系爭買賣契約總 價金逾1,050萬元部分即告失效,系爭買賣契約之價金僅有1 ,050萬元,被告既已自系爭履保帳戶中領取被告所給付之1, 050萬元,則原告於本件再請求被告應同意自系爭履保帳戶 中撥付1,050萬元予原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買賣契約及民法第227條之2第1項之 規定,請求被告應同意原告向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領 取系爭履保帳戶內之1,0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其依據,應 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13

TYDV-113-重訴-209-20250213-1

訴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蘇婉芬 代 理 人 陳永來律師 嚴珮綺律師 相 對 人 林庭年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下稱系爭不 動產)之實際所有權人,然因稅務規劃,聲請人與相對人合 意將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登記於相對人名下,是聲請人與相 對人間就系爭不動產存有借名登記契約關係,又相對人已多 年未回國,故聲請人以對相對人提起訴訟,終止借名登記, 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相對人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予聲請人,為使第三人知悉本件訴訟標的不動產之訟 爭情事,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裁定許可為訴 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本條項之立法,旨在防免 因當事人恆定原則,受讓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之第三人受判決 效力所及致生不利,暨減少實體法上因信賴登記而產生紛爭 ,乃以公示制度揭示訴訟繫屬之事實,使欲受讓該權利或標 的物之第三人有知悉訴訟繫屬機會,據為判斷是否受讓,以 維法秩序之安定。惟為避免過度影響被告及第三人權益,暨 維訴訟繫屬登記制度、保全程序之分野,限於繫屬中之訴訟 以物權關係為訴訟標的,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始在適用之列。由此可知裁定 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限於本請求之訴訟標的基於物 權關係,倘訴訟標的法律關係為債之關係,尚無裁定許可餘 地。 三、聲請人主張登記於相對人名下之系爭不動產所有權應為其所 有,係因借名登記法律關係而登記於相對人名下,故請求相 對人將系爭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聲請人等情,經聲請人表 明訴訟標的為民法第179條、第549條第1項規定;故聲請人 主張之訴訟標的均屬債權性質,僅具有債權效力,聲請人所 取得者既僅為請求移轉系爭不動產之債權,並非基於物權關 係,且其權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亦非依法應登記 者,即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之規定不符,故本件不能 准予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其聲請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11

TYDV-114-訴聲-1-20250211-1

仲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商務仲裁執行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仲執字第1號 聲 請 人 簡廷晉 相 對 人 陳志瑋 陳志強 陳明漪 上列當事人間商務仲裁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於民國112年11月24日以111年度華仲裁 字第6號仲裁判斷書主文第一項所載「相對人陳志瑋、陳志 強、陳明漪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6,120,000元,及自民國111 年5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之內容,准予強制執行。 二、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於民國113年5月6日以111年度華仲裁字 第6號仲裁裁定書主文第一項所載「相對人陳志瑋、陳志強 、陳明漪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913,060元,及自本裁定送達 相對人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之內容,准予強制執行。   三、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2,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仲裁人之判斷,於當事人間,與法院之確定判決,有同 一效力。」、「仲裁判斷,須聲請法院為執行裁定後,方得 為強制執行。」,仲裁法第37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 。次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駁回其執行裁定之 聲請︰一、仲裁判斷與仲裁協議標的之爭議無關,或逾越仲 裁協議之範圍者。但除去該部分亦可成立者,其餘部分,不 在此限。二、仲裁判斷書應附理由而未附者。但經仲裁庭補 正後,不在此限。三、仲裁判斷,係命當事人為法律上所不 許之行為者。」仲裁法第38條亦有規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因不動產交易事件,業經中華不動產 仲裁協會於民國112年11月24日以111年度華仲裁字第6號仲 裁判斷書(下稱系爭仲裁判斷書)判斷:「相對人陳志瑋、 陳志強、陳明漪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下同)6,120,000元, 及自民國111年5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等語;又中華民國不動產仲裁協會亦針對上開仲 裁案件確定仲裁費用,於民國113年5月6日以111年度華仲裁 字第6號仲裁裁定書(下稱系爭仲裁裁定)裁定:「相對人陳 志瑋、陳志強、陳明漪應給付聲請人913,060元,及自本裁 定送達相對人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等語。相對人迄今未為上開之給付,爰依仲裁法第 3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強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已提出系爭仲裁判斷書、系爭 仲裁裁定為證,而系爭仲裁判斷書、系爭仲裁裁定已合法送 達相對人,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該案仲裁卷宗查閱無誤。系 爭仲裁判斷書、系爭仲裁裁定經本院審認後,聲請人與相對 人間應同受仲裁約定之拘束,此外,復核無仲裁法第38條各 款所列情形。故本件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依仲裁法第52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   ,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11

TYDV-113-仲執-1-202502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288號 原 告 黃淑萍 上列原告與被告廖訓昕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本件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起 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與同項但書 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原告與被告廖訓昕等間請損害賠償事件,然原告起訴 狀內未記載訴之聲明(需具體明確,亦即具體說明希望法院 如何判決,請原告具體陳明究竟欲提起何種訴訟?或被告應 給付原告多少之金額?),亦未說明起訴之訴訟標的(即請 求依據之法律條文、法律關係等),無從明瞭原告係基於何 等法律關係請求法院為何等內容之判決,自有命原告補正之 必要。茲依上述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具 狀補正主文所示事項,如未依限為全部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以上補正資料及後附書證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被告 人數提出影本。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08

TYDV-114-訴-288-2025020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053號 上 訴 人 李杰憲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徐美津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 本院民國113年11月28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查,本件上訴 人之上訴利益金額為新臺幣(下同)998,750元,應徵第二審裁 判費16,3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 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不補 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上訴狀, 未具上訴理由,併依上開規定命上訴人於上開期間內補正。另請 依民事訴訟法第441條之規定提出上訴理由狀,並按被上訴人數 提出繕本到院,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命補 裁判費之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05

TYDV-113-訴-1053-20250205-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溢收裁判費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72號 聲 請 人 高玉燕 高玉蓉 共同代理人 張耀天律師 相 對 人 奎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林秋妹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溢收裁判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20 日所為之裁定,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及正本當事人欄下方及理由欄第三項第1行關於「奎 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記載,應更正為「奎龍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 文。此於裁定亦準用之,同法第239條亦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05

TYDV-113-聲-72-2025020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