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霽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竹東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票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東簡字第136號 原 告 鄭威 被 告 愛上喜翁莊園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盛雄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原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被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因需要錢周轉而簽發如附表所示支票1紙(下 稱系爭支票),並交由原告換取現金,原告因而持有系爭支 票。詎經原告屆期於民國113年4月1日提示,竟因存款不足 遭退票,致未獲兌現,爰依票據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 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萬元,及自1 13年4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於113年3月27日聽信原告與其同夥人以低利(每月利息為 借款金額百分之0.8)願意出借500萬元為由,答應開立系爭 支票,由被告負責人於系爭支票背後簽名,並於隔日將收受 之100萬元存入銀行等待過票。被告於113年3月29日收到銀 行通知成功兌付100萬元,然又於113年4月2日接獲銀行通尚 有100萬元未兌付,被告才驚覺受騙,立即報案並向銀行查 詢,赫然發現系爭支票之後有支票(票號RA0000000)遭人撕 走,該失竊的支票並無用印,係空白支票。  ㈡原告個人並無資力於交付被告100萬元後,再交付500萬元巨 額借款,其背後有團夥共同籌劃,分別擔任取錢、竊取支票 、兌領支票與偽造印章等任務,分工縝密。警察接獲被告報 案後已調閱銀行監視器,並經取款者坦承不諱,將被告以詐 欺取財罪、偽造文書罪函送地檢署偵查中。因此在刑事案件 判決定讞前,應立即中止系爭支票之給付義務,避免被告二 次金融損失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其執有被告簽立之系爭支票,詎屆期提示遭退票而 未獲付款,且原告係自被告負責人處取得系爭支票等事實, 業提出系爭支票、退票理由單等件影本為證(見司促卷第7-9 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之事實,堪信為真正。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票據之交付,為發票 行為不可缺少之要件,然票據具有流通性,為保護善意執票 人,自應由主張欠缺票據交付事實者負舉證責任。被告雖辯 稱系爭支票開立後,系爭支票後之支票(票號RA0000000)遭 人撕走失竊,並已遭人提示付款,被告已報案並經臺灣新竹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16410號偵查中等情,此 雖有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3年9月18日北富銀銀 作字第1130005628號函檢附票號RA0000000支票之提示人資 料及新竹縣政府警察局113年9月18日竹縣警刑字第11349022 941號檢送被告負責人報案相關資料存卷可考(見本院卷第55 -81頁)。然原告主張被告因需要錢周轉,故簽發系爭支票跟 原告換取現金,原告因而持有系爭支票等語,被告對此並不 爭執,可見原告主張其取得系爭支票之原因及過程兩造均無 爭議,有爭議者為被告所述遭竊的另一張支票,與系爭支票 無關,故被告有無因上開支票失竊而受有損失,與系爭支票 無涉。  ㈢又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上之簽名 ,得以蓋章代之。發票人應照支票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執 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 之利息,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 1項、第6條、第126條、第13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既無 法證明系爭支票交付有何不法之處,自應依支票上所載文義 擔保支票之支付,並依上開規定給付利息。而原告主張係於 113年4月1日為付款之提示,然查系爭支票退票理由單記載 之退票日為113年4月2日(見司促卷第9頁),是原告請求自11 3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屬有據,逾此部分請求,則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 ,及自113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部分敗訴之判決,就原告勝訴部分,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應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末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 原告僅就利息部分敗訴,且原告敗訴部分不影響訴訟標的價 額計算,是以本件訴訟費用仍應由被告負擔為適當,附此敘 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表:系爭支票 支票號碼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票日 (民國) 發票人 付款人 受款人 提示日 (退票日) RA0000000 100萬元 113年3月29日 愛上喜翁莊園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銀行竹北分行 未記載 113年4月2日

2025-03-11

CPEV-113-竹東簡-136-20250311-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竹簡字第589號 原 告 方素娥 上列原告與被告黃友澤、范宜亮、柯竝盛等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 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附民 字第383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400元,如逾 期未補繳,即駁回關於原告請求被告黃友澤、范宜亮、柯竝盛賠 償部分之訴。   理 由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 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前項移送案件, 免納裁判費,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4條第1項前段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惟其得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 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 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此請求。此項限制,於 該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 以裁定移送同院民事庭後,亦有其適用(最高法院97年度台 上字第1809號號判決意旨參照)。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 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 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 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 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要旨參照)。另原告之訴,有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就被告等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並聲明:被告孫德豪、洪禎治、吳欣邑、黃友澤 、李賢宗、范宜亮、柯竝盛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民國113年4月10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249號 刑事判決認定參與詐騙被告之犯行者為被告孫德豪、洪禎治 、吳欣邑及李賢宗,則原告起訴請求被告黃友澤、范宜亮、 柯竝盛賠償部分,即非刑事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依上說 明,原告不得就此部分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揆諸前揭最 高法院大法庭裁定意旨,應許原告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 程式之欠缺。又原告請求被告賠償之訴訟標的金額為50萬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00元。茲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後 5日內,如數逕向本院補繳,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原告請求 被告黃友澤、范宜亮、柯竝盛賠償部分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楊霽

2025-03-07

SCDV-113-竹簡-589-20250307-1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809號 原 告 東元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佳琳 訴訟代理人 盧昱佑 被 告 王淑芬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9020元,及自民國99年10月22日起至 民國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利息,及自民 國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二十日內以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3-04

SCDV-113-竹小-809-20250304-1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4年度竹小字第119號 原 告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訴訟代理人 鄭雅娥 羅元嶸 被 告 蔡承愷 蔡承洋 蔡佳菱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蔡承洋、蔡佳菱應於繼承被繼承人蔡茂淇所得遺產範圍內, 與被告蔡承愷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8089元,及如附表所示之 利息及違約金。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蔡承洋、蔡佳菱於繼承被繼承人蔡 茂淇所得遺產範圍內,與被告蔡承愷連帶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二十日內以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表:   本金 (新臺幣)    利息起算日     (民國) 年利率 違約金計算期間及利率(民國) 1萬8089元 自113年8月1日起至113年8月21日止 1.775% 自113年9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逾期6個月以上者,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自113年8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 2.775%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3-04

SCDV-114-竹小-119-20250304-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581號 原 告 江國平(KONG KUOK PING) 俞訓鳳(U HUNG HOON)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江素真 被 告 李佩榛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等案件,經原告提起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 訟,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原交附民字第18號), 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江國平新臺幣206萬6681元,及自民國112年12月 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俞訓鳳新臺幣221萬1620元,及自民國112年12月 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67,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2年5月4日晚上8時46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 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A車),自新竹市○區○○路000號前由北 往南方向車道路邊起駛,欲向左迴轉至對向之統一超商購物 ,原應注意劃有分向限制線之路段,禁止迴車,且車輛起駛 前應讓行駛中之車輛優先通行,而依當時天候晴、夜間有照 明、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 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逕自跨越分向限制線向左迴 轉。適WONG LYANG JIE(中文名:黃良傑,馬來西亞籍,下 稱黃良傑)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B車) 搭載KONG JUN YII(中文名:江峻宇,馬來西亞籍,下稱江 峻宇)沿明湖路由北往南方向行駛,行駛至明湖路965號前, 見被告駕駛A車向左迴轉,措手不及,B車車頭撞擊A車左前 車頭,黃良傑、江峻宇人車倒地,江峻宇因而受有顱骨骨折 、肺部挫傷、多處擦挫傷之傷勢,江峻宇經送醫救治後,仍 因頭部外傷合併顱骨骨折併出血,於同日晚上11時20分死亡 。  ㈡原告江國平為江峻宇之父親,其所受各項損害及請求賠償之 金額如下:   ⒈醫療費:1297元。   ⒉殯葬費:39萬8955元。   ⒊精神上損害賠償200萬元:    江峻宇為原告江國平之子,從小備受原告疼愛,亦對於江 峻宇付出極大心力教養,並拉拔至臺灣留學就讀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江峻宇為減輕家中經濟負擔,課業 之餘 會到餐廳打工,寒暑假則會到工廠上班,並將部分 薪資寄給原告江國平。竟因被告之重大疏失行為,造成愛 子死亡,原告江國平精神上所受痛楚極大,更因傷心過度 徹夜難眠,人生頓時失去重心與意義,為此原告江國平向 被告請求200萬元之精神慰撫金。   ⒋扶養費79萬818元:    經查江峻宇00年00月00日生,原告江國平61年l月6日生, 於本件事故發生時屆滿51歲又3個月28天。依其年滿65歲 退休後之經濟狀況,應有不能維持生活之情形,自有受江 峻宇扶養之必要;又原告江國平共有4子女(連同江峻宇在 内)及配偶,則江峻宇人對原告江國平所負之扶養義務為5 分之1。次查原告江國平之平均餘命距離110年度臺灣地區 全體餘命尚有29.47年,至年滿65歲起算尚有16.47年係受 江峻宇扶養期間,再以鈞院管轄地新竹縣110年度每人月 消費支出為2萬7344元為本件扶養費之基準,依霍夫曼式 計算法扣除中間利息(首期給付不扣除中間利息)核計其金 額為79萬818元   ⒌上開總計為319萬1070元。  ㈢原告俞訓鳳為江峻宇之母親,其所受各項損害及請求賠償之 金額如下:   ⒈精神上損害賠償200萬元:    原告俞訓鳳與江峻宇母子感情親密,無話不談。對於愛子 正值青春年華卻遭逢此意外事故而過世,原告俞訓鳳痛徹 心扉,精神蒙受極大痛苦,為此請求被告應賠償200萬元 ,以稍茲慰藉。   ⒉扶養費121萬1620元:    原告俞訓鳳00年0月0日生,於本件事故發生時屆滿56歲 又9個月,依其現有之經濟狀況(為家庭主婦,負責照顧家 庭,無經濟謀生能力),應有不能維持生活之情形,有受 江峻宇扶養之必要;又原告俞訓鳳有5人應負扶養義務, 則江峻宇對原告俞訓鳳所負之扶養義務為5分之1。次查原 告俞訓鳳之平均餘命距離110年度臺灣地區全體餘命尚有3 0.28年,以鈞院管轄地新竹縣110年度每人月消費支出為 2萬7344元為本件扶養費之基準,依霍夫曼式計算法扣除 中間利息(首期給付不扣除中間利息)核計其金額為121萬1 620元。   ⒊上開總計為321萬1620元。  ㈣綜上,被告應依侵權行為之規定,賠償原告等上開金額,爰 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江國平319萬107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⒉被告應給付原告俞訓鳳321萬162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⒊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對於原告請求沒有意見,但我是低收入戶、單親 ,現又懷孕中,也無保險。於114年1月6日有聲請清算,案 號為鈞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37號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駕駛A車,於前揭時、地與黃良傑騎乘之B車發 生碰撞,致江峻宇因而受傷,救治後仍不治死亡等節,業據 提出出生登記之摘錄、馬來西亞身分證、喪葬費用明細表、 收據、發票等件為證(見附民卷),並經本院職權調取本院11 2年度交訴字第13號(下稱本件刑案)之刑事卷核閱無訛。被 告對此並未爭執,此部分事實,自堪認定。本院衡酌系爭事 故發生過程及本件刑事卷宗所現事證等各節,認本件事故, 應由被告負全部之過失責任。至被告狀稱已向法院聲請清算 乙節,業經本院調閱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37號卷查閱 屬實,惟迄辯論終結,均未經裁定開啟清算程序,是本件訴 訟程序並不受影響,僅係被告若開始清算,本件債權之行使 或將受該程序之限制而已,併予說明。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不法侵害他人致 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人 ,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 、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 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第192條 第1項、第194條分別定有明文。是被告因上開過失駕車行為 致江峻宇死亡,且被告之過失行為與江峻宇之死亡間具有相 當因果關係,已如前述,又原告2人為江峻宇之父母,則原 告等本於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 應屬有據。茲就原告請求之各項損害項目及金額,分別審酌 如下:   ⒈醫療費用:    原告江國平主張支出江峻宇生前醫療費用為1297元,並提 出新竹國泰綜合醫院醫療收據1張為憑,且為被告所不爭 執,堪信為真正,應予准許。   ⒉殯葬費用:    按殯葬費為收殮及埋葬費用,其賠償範圍應以實際支出之 費用,並斟酌被害人之身分、地位及生前經濟狀況決定之 。原告江國平主張為江峻宇支出殯葬費之事實,業據其提 出殯葬費用明細表、收據、發票等件為證。經核前開單據 金額合計為29萬8955元,且該等單據中所列各項費用均可 謂為本地喪葬及習俗所必須,且亦符合死者江峻宇生前之 身分、地位及經濟狀況,是可認均屬必要之殯葬費用,原 告江國平請求被告給付29萬8955元部分,即屬有據,逾此 部分請求,則屬無據。   ⒊精神慰撫金:    按不法侵害他人人格權,被害人受有非財產上損害,請求 加害人賠償相當金額慰撫金時,法院對於慰撫金之量定, 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被害人痛苦之程度、兩造之身分地 位定相當之數額。江峻宇為原告江國平及俞訓鳳之子,其 突遭喪子之痛,精神上確受有極大痛苦,殊堪同情;而被 告因駕駛疏失致江峻宇倒地受傷,終致死亡,其行為實值 非難。又依兩造於本院陳述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生活狀 況,本院審酌上情,認原告江國平及俞訓鳳所受精神上之 損害,各以200萬元以資撫平,尚屬相當,原告等此部分 之請求,即屬有據。   ⒋扶養費用:    次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子女對父母依法亦均 有扶養義務,且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時,應各依其經濟能 力負擔義務;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 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 親屬同;對直系血親尊親屬之扶養義務,仍須以受扶養人 不能維持自己生活為限,民法第1114條、第1115條、第11 16條之1、第111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父母與子女間扶養 義務雖不以無謀生能力為必要,但仍需受不能維持生活之 限制。所謂「不能維持生活」,係指無財產足以維持生活 者而言(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1504號判決要旨可參)。 查:    ⑴原告江國平部分:     原告江國平係江峻宇之父,為00年0月0日生,於本件事 故發生時屆滿51歲3個月又28天,雖非不能維持生活, 並非可進而謂其日後不符合「不能維持生活」之要件。 茲參酌依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規定雇主於勞工 年滿65歲即得強制其退休之規定,應認原告江國平於年 滿65歲起將喪失工作能力,即已難以維持生活之情形, 需人扶養之情形,而江俊宇為00年00月00日出生,於死 亡之時即112年5月4日已成年,依法江俊宇對原告江國 平應負扶養義務。而原告江國平主張以110年度臺灣地 區簡易生命表所列,其平均餘命為29.47年,至年滿65 歲起算尚有15.47年(計算式:51+29.47-65),係受江俊 宇扶養期間等情,有110年臺灣地區男性簡易生命表在 卷可稽(見竹簡卷第34頁)。又新竹縣110年度平均每人 每月消費支出為2萬7344元,則每年所需之扶養費用為3 2萬8128元,此亦有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之110年平均每人 月消費支出表為據(見竹簡卷第37頁)。另原告江國平主 張之扶養義務人除江峻宇外,尚有3名子女,又原告俞 訓鳳為原告江國平之妻,原告2人亦彼此互為法定扶養 義務人。據此,原告江國平得請求之扶養費用依霍夫曼 式計算法扣除中間利息(首期給付不扣除中間利息)核 計其金額為新臺幣76萬6429元【計算方式為:(328,128 ×11.00000000+(328,128×0.00000000)×(11.00000000-0 0.00000000))÷5=766,429.0000000000。其中11.000000 00為年別單利5%第15年霍夫曼累計係數,11.00000000 為年別單利5%第16年霍夫曼累計係數,0.00000000為未 滿一年部分折算年數之比例(5/12+20/365=0.00000000) 。採四捨五入,元以下進位】。原告江國平請求76萬64 29元部分,應屬有據,逾此部分之請求,應屬無據。    ⑵原告俞訓鳳部分:     原告俞訓鳳係江俊宇之母,為00年0月0日生,於本件事 故發生時屆滿56歲又9個月,為家庭主婦,應有不能維 持生活之情形,依法江峻宇對其負扶養義務,而原告俞 訓鳳主張以110年度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所列,其平均 餘命為30.28年,有110年臺灣地區女性簡易生命表在卷 可稽(見竹簡卷第36頁)。又新竹縣110年度平均每人每 月消費支出為2萬7344元,則每年所需之扶養費用為32 萬8128元,此亦有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之110年平均每人 月消費支出表為據(見竹簡卷第37頁)。另原告俞訓鳳主 張之扶養義務人除江峻宇外,尚有3名子女,又原告江 國平為原告俞訓鳳之夫,原告2人亦彼此互為法定扶養 義務人。據此,原告俞訓鳳得請求之扶養費用依霍夫曼 式計算法扣除中間利息(首期給付不扣除中間利息)核 計其金額為新臺幣122萬9910元【計算方式為:(328,12 8×18.00000000+(328,128×0.28)×(19.00000000-00.000 00000))÷5=1,229,909.0000000000。其中18.00000000 為年別單利5%第30年霍夫曼累計係數,19.00000000為 年別單利5%第31年霍夫曼累計係數,0.28為未滿一年部 分折算年數之比例(30.28[去整數得0.28])。採四捨五 入,元以下進位】。原告俞訓鳳請求121萬1620元扶養 費,即屬有據。   ⒌據上,被告應賠償原告江國平306萬6681元(醫療費1297元+ 喪葬費29萬8955元+精神慰撫金200萬元+扶養費76萬6429 元)、原告俞訓鳳321萬1620元(精神慰撫金200萬元+扶養 費121萬1620元)。  ㈢又保險人依本法規定給付之保險金,視為被保險人損害賠償 金額之一部分;被保險人受賠償請求時,得扣除之,強制汽 車責任保險法第32條定有明文。故倘被告為交通事故之肇事 者,並依法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且被害人已經受領強制 汽車責任保險金,則其所受領之保險金應視為被告損害賠償 金額之一部分,應扣除該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金,以其餘額請 求被告賠償。原告稱已請領汽車強制險各100萬元等語(見竹 簡卷第46頁),依上揭規定,本得自原告請求之金額內扣除 之。則原告江國平、俞訓鳳於扣除前開分受金額後,尚得分 別向被告請求206萬6681元、221萬1620元。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 條定有明文。原告對被告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係未約定期限 之給付,亦未約定遲延利率,則原告請求被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即112年12月22日(見附民卷)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基於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 告江國平206萬6681元、原告俞訓鳳221萬1620元,及自112 年12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應予 駁回。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部分敗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就 原告勝訴部分,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 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本件係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提起附帶 民事訴訟,而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 ,裁定移送前來,依同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惟依法仍 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諭知兩造訴訟費用負擔之比例 如主文第4項所示,以備將來如有訴訟費用發生時,得以確 定其數額,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應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2025-03-04

SCDV-113-竹簡-581-20250304-2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竹簡字第47號 原 告 潘龍玄 被 告 呂文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起 訴必備之程式。 二、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命原告於5日內補繳裁判費 新臺幣(下同)3410元,逾期未繳將駁回其訴,該通知並於民 國114年2月5日送達原告,然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送 達證書及繳費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證,其訴顯難認為合法, 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2025-03-04

SCDV-114-竹簡-47-20250304-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649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訴訟代理人 黃緯仁 被 告 一六九國際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李大維 被 告 陳瑞滿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37萬9634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及 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被告等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一六九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一六九公司)於民 國109年6月19日與原告簽訂借據2紙,各向原告借款新臺幣( 下同)60萬元,並由被告李大維、陳瑞滿為連帶保證人,借 款期間自109年6月20日起至114年6月20日止,利息約定附表 編號1、2部分自111年3月28日起,按原告公告指標利率(月 調)加1.01%計算,嗣後隨原告公告指標利率(月調)調整而調 整,自並調整日起調整後之年利率計算(目前為2.73%);附 表標號3、4部分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 動利率加1.005%計算,嗣後隨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調整上 開利率調整而調整,自並調整日起調整後之年利率計算(目 前為2.725%)。另逾期違約金約定,凡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 按前項利率之百分之10計付,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前項利 率之百分之20計付,並約定被告如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付本 息時,即喪失期限利益,其全部債務視為到期。嗣後被告等 於112年11月17日在簽立變更契約書,借款期限延長至120年 6月20日。詎被告等於113年7月20日起,即未依約定償付本 息,依約前開借款當已屆清償期,屢經催討,迄今尚欠原告 本金37萬9634元及約定之利息、違約金未清償,被告李大維 、陳瑞滿既為其連帶保證人,自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為此, 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等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借據、變更 借款契約書、催收紀錄、催告書、退回信封及回執等件為證 (見本院卷第15-30頁),而被告等經合法通知,迄未到場爭 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有利於己之聲明、陳述或證據以供本 院審酌,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及斟酌全辯論意旨,堪信原 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 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訴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表: 編號 請求金額 (新臺幣) 利    息 違 約 金 計息期間 (民國) 週年利率(%) 1 1萬8587元 自113年6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 2.73 分別自113年7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列利率20%計算違約金。 2 17萬316元 2.73 3 3萬8050元 2.725 4 15萬2681元 2.725

2025-03-04

SCDV-113-竹簡-649-20250304-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回復原狀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636號 原 告 新竹市第一村第一區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魯寶珠 被 告 陳靜齡 訴訟代理人 陳毓奇 林妤芬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回復原狀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 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 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 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判命被告定期拆除新竹市第一村第 一區公寓大廈(下稱系爭社區)共用走道牆壁上方公共空間3 個監視器鏡頭。嗣於本院113年12月31日言詞辯論程序中更 正訴之聲明為:被告應拆除系爭社區公用走道上裝設之3個 監視器,拆除之鏡頭如原告提出之照片所示(見本院卷第119 -135頁);嗣又於本院114年2月4日言詞辯論程序中陳明僅要 求拆除監視器之鏡頭等語。經核原告更正其請求之基礎事實 均屬同一,請求拆除監視器位置所為之補充及更正事實上陳 述,揆之上開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為系爭社區門牌號碼新竹市○○路○段000號1樓房屋(下稱 系爭房屋)之區分所有權人。被告於113年5月間明知未經原 告同意,仍擅自在系爭設區共用走道牆壁上方公共空間裝設 3個監視器(下合稱系爭監視器)鏡頭,分別朝中庭花圜東大 路出入口方向拍攝,長期監視住戶生活作息等非公開活動, 故意不法侵害住戶之隱私權而情節重大,原告已於113年6月 20日發函請被告3日內拆除,詎料被告置之不理,爰依民法 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  ㈡被告上開行為違反系爭社區住戸規約第32條第1項第2款、第3 款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之規定,原告已向新竹市政府 完成報備在案。  ㈢並聲明:被告應拆除系爭社區公用走道上如本院卷第119-135 頁照片所示之3個監視器鏡頭。 二、被告則以:  ㈠本件訴訟之提起雖以管委會名義擔任原告,然提起本件訴訟 未經管委會進行決議,亦未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授權, 而係社區主委魯寶珠擅自使用社區印鑑用印而逕行提告,故 提起本件訴訟當事人適格即有欠缺,於法不符,先予敘明。  ㈡系爭房屋為商店,店内有高端設備儀器,且過去曾遭竊,實 有必要設置監視器以防止。又系爭監視器的位置皆在系爭房 屋私人的牆壁鐵門及招牌上面,並未占用公用部分,而攝錄 範圍為自家店門口及自家窗邊之範圍,無干涉住戶私領域, 被告裝設監視器之範圍並無侵害他人隱私權,原告之主張實 無理由。  ㈢即使系爭社區制定有安裝監視器鏡頭必須經社區管理委員會 同意之管理辦法,但此管理辦法已牴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 4條第1款之規定,應屬無效。且系爭監視器於97年即規約訂 立之前便已設置,相關規定應無溯及既往之效力。   ㈣綜上,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為系爭房屋所有權人,被告未經原告同意即於 系爭房屋外牆裝設系爭監視器等情,業據原告提出系爭社區 住戶規約、監視器調閱管理規定辦法、通知移除函、現場照 片、第11屆管理委員會會議紀錄、第11屆112年區分所有權 人大會會議資料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33頁、第119-147 頁、第215-244),且有建物登記謄本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 91-292頁),復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㈡按管理委員會有當事人能力,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承認管理委員會具有成為訴訟上當事人之資格, 得以其名義起訴或被訴,就與其執行職務相關之民事紛爭享 有訴訟實施權;又按系爭社區規約第32條第1項第3款規定, 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有妨害建築物正常使用及違反公共利益 行為時,管理委員應按下列規定處理:㈢違反條例第9條第2 項之規定,對共同部分之使用未依設置目的及通常使用方法 為之者,應予制止,並得按其性質請求各該主管機關或訴請 法院為必要之處置。如有損害,並得請求損害賠償。查原告 為系爭社區之管理委員會,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 項之規定,本有就系爭社區共用部分進行修繕、管理、維護 之職責,雖系爭社區113年7月31日第11屆管理委員會113年7 月例會會議紀錄中,針對本件訴訟之提起,僅於主席報告欄 記載關於「住戶私裝監視器在公共區域」一事,管理委員會 依訴訟程序提告,而非經管理委員會決議提起本件訴訟等情 ,此有會議記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37-143頁),然審酌 嗣後於系爭社區第11屆113年區分所有權人大會管理委員會 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管員會對於私裝監視器依法提告等文 字,有該會議資料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231-242頁),且本 件訴訟書狀均有管委會用印,可認本件應係原告本於前開職 權提起訴訟,被告辯稱原告當事人適格有欠缺等語,應不可 採。  ㈢又按專有部分,指公寓大廈之一部分,具有使用上之獨立性 ,且為區分所有之標的者;共用部分,指公寓大廈專有部分 以外之其他部分及不屬專有之附屬建築物,而供共同使用者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3、4款定有明文。又按公寓大 廈周圍上下、外牆面、樓頂平臺及不屬專有部分之防空避難 設備,其變更構造、顏色、設置廣告物、鐵鋁窗或其他類似 之行為,除應依法令規定辦理外,該公寓大廈規約另有規定 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已有決議,經向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完成報備有案者,應受該規約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 之限制,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依據公 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第1項規定,公寓大廈之外牆面,其構 造、顏色、設置廣告物及鐵鋁窗等行為,均非公寓大廈之區 分所有權人得自由決定,除依據法令,尚須受公寓大廈規約 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拘束。外牆既非公寓大廈區分所有 權人得自由使用、變更,自非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3項 之專有部分,而應歸類為共用部分。系爭監視器既裝設在系 爭房屋所在之外牆,依上說明,系爭監視器裝設之位置應非 區分所有權人之專有部分,而屬公寓大廈之共有部分,被告 辯稱系爭監視器並未占用公用部分等語,亦無足取。  ㈣再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 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 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定有明文。 次按,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 秩序之核心價值。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 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 個人生活私密領域享有不受國家與他人不法侵擾,免於未經 同意之知悉、公開妨礙或侵害之自由,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 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22條所保障。另個人縱於公共場域 中,亦應享有依社會通念得不受他人持續注視、監看、監聽 等侵擾之自由。惟在公共場域中個人所得主張不受此等侵擾 之自由,以得合理期待於他人者為限,亦即不僅其不受侵擾 之期待已表現於外,且該期待須依社會通念認為合理者(司 法院釋字第689、603號解釋參照)。本件原告主張被告裝設 系爭監視器,監視住戶生活作息,不法侵害住戶隱私權而情 節重大等節,固據原告提出現場照片為佐(本院卷第119-135 頁)。惟依上開說明,隱私權之合理保障,並不在於無限上 綱地採取「絕對值式」的保護色彩,而是著重於私人的生活 私密領域,有不受到他人無端侵擾的合理期待,亦即有無「 隱私之合理期待」方為審酌重點。而依原告提出之現場照片 ,可見系爭監視器之鏡頭大致朝房屋牆壁或櫥窗及外側拍攝 ,即拍攝之範圍為系爭房屋外牆及櫥窗附近人行道、社區灌 木等,是被告主張為防盜用等語,應堪採信。又依系爭監視 器鏡頭角度及裝設在系爭社區一樓之外牆,鏡頭拍攝範圍主 要為系爭房屋櫥窗、牆外灌木、社區外人行道等公開場所乙 節以觀,可見該拍攝範圍屬公共場域之不特定人所得共見共 聞,對於行經之人自無合理隱私期待可言。是原告稱被告架 設監視器之行為,顯已長期侵害住戶隱私權等語,難認有據 。本院依據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認難被告有何故意、過 失侵害住戶隱私之行為而構成民法第184條所規定侵權行為 之情事。  ㈤至原告雖提出系爭社區監視器管理規定辦法第3條規定,表示 非經管理委員會同意,住戶私人不得於公共場所(含外牆面) 安裝監視器,以免涉及刑法妨害秘密罪等語。然依該辦法之 相關規定,亦可見僅係規範相關私人裝設監視器之程序,而 非完全禁止裝設,故該辦法之遵守與否顯與侵權行為之認定 無涉,無從憑被告未依該辦法規範之程序裝設監視器乙節, 遽認被告有何侵權行為;況被告裝設系爭監視器之目的為防 止店鋪遭竊,已如前述,更難認被告裝設系爭監視器有違反 通常使用之情事。  四、綜上所陳,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請求被告拆除系 爭社區走道上所裝設如本院卷第119至135頁照片所示之3個 監視器鏡頭,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核於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另兩造於言 詞辯論終結後提出之攻防方法,本院本無從審究,附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2025-03-04

SCDV-113-竹簡-636-20250304-1

竹東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4年度竹東小字第9號 原 告 吳亭儀 被 告 高育安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45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550元,及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其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理由要領 一、查原告於警詢時稱:我於113年2月2日晚上9時40分許駕駛自 小客車3992-TV(下稱系爭車輛)由橫山出發要回五峰,在竹 東鎮東峰路86號前停等紅燈時,當時前方號誌已轉為綠燈, 我前方的車輛還沒移動,所以我就沒先行駛。但我後方的車 輛即被告卻直接撞上來等語,並依現場圖及事故照片觀之, 可見本件事故係因被告未注意車前狀況之過失所致,應由被 告負全部過失責任。 二、按修復費用以必要者為限,以新品換舊品而更換之零件,應   予以折舊。查原告所有系爭車輛受損之修復費用為新臺幣( 下同)1萬9000元(含零件9500元、工資2500元、烤漆7000元) ,有原告提出之維修帳單在卷可稽,經核上開維修帳單所列 各修復項目與系爭車輛受損之情形相符,堪認確係修復系爭 車輛所必要。惟系爭車輛係97年2月出廠,有系爭車輛行車 執照在卷可按,算至本件交通事故發生時(即113年2月2日) 已使用逾5年,依前揭說明,以新品換舊品而更換之零件, 自應予以折舊。而依行政院公布之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 定資產折舊率表,自用小客車耐用年數5年,採定率遞減法 計算折舊,每年折舊369/1000,其最後1年之折舊額,加歷 年折舊累計額,其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額之9/10,依 此計算系爭車輛更新零件折舊後之必要修復費用即為950元 。據此,系爭車輛之必要修復費用即為1萬450元(計算式: 工資2500元+烤漆7000元+折舊後之零件950元)。 三、綜上,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萬45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應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至原告逾上開範圍所為之請求,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二十日內以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3-04

CPEV-114-竹東小-9-20250304-1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807號 原 告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訴訟代理人 張廷圭 被 告 鍾博倫 訴訟代理人 徐郁傑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理由要領 一、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 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 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 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 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9月23日早上8時許,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0自用小客車(下稱被告車輛),行經新竹市○○路00 號前,因過失撞損原告承保,訴外人黃鈺雯所有,訴外人傅 瓊誼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原 告業依保險契約賠付被保險人即訴外人黃鈺雯系爭車維修費 用總計2萬5784元(含零件費用8256元、工資4000元、烤漆1 萬3528元),而系爭車輛修復費用扣除零件折舊及5成責任後 ,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賠償995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揆諸上開說明,原告自應就 所主張被告對本件交通事故之發生有何過失之事實負舉證責 任。 三、經查,訴外人傅瓊誼於警詢時稱:我駕駛系爭車輛沿柴橋路 往東香方向直行,當時在左側車道,我照中央分向虛線,沒 有注意右側是否有來車,聽見碰撞聲後停下等語。被告於警 詢時則稱:我駕駛被告車輛沿柴橋路往東香路方向直行,到 肇事地點前,左側有一輛自小客車向右朝我靠過來,並撞上 被告車輛駕駛座車門處等語。再參酌警方所提供之事故現場 圖及照片,可知事故發生時系爭車輛及被告車輛均為同向直 行車,系爭車輛原行駛在內側車道,嗣因前方道路減縮而向 右偏行,系爭車輛駕駛傅瓊誼自應注意讓直行之被告車輛先 行並保持安全距離,且依當時客觀情況,亦無不能注意之情 事。足認傅瓊誼對於本件車禍之發生確有過失,而被告則措 手不及,難認就本件交通事故之發生有何過失。此外,原告 復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就本件交通事故之發生有何過失,自應 逕受不利之認定。 四、綜上,原告依保險代位請求權及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賠償995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黃世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二十日內以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楊霽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3-04

SCDV-113-竹小-807-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