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薛雯庭

共找到 113 筆結果(第 51-60 筆)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574號 原 告 陳玉華 被 告 薛宗祐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查原告對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584號,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 等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其內容 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黃鏡芳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25

TNDM-113-附民-1574-20241225-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121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憲育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735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吳憲育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吳憲育於民國113年9月1日晚間10時許 起至同年月2日凌晨0時許止,在臺南市○○區○○街000號3樓之 商務會館飲用啤酒酒類,其知悉飲酒後,人體之注意力、操 控力可能因體內殘留酒精作用影響而降低,且處於不能安全駕駛 之狀態,竟基於酒後因不能安全駕駛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公 共危險犯意,於同年月2日上午7時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 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由南向北方向行 駛,行經臺南市安南區安明路與安通路口時,與張靜雯所駕 駛、沿臺南市○○區○○路○○○○○○○○○○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 車發生碰撞,被告因而人車倒地。嗣經警據報到場處理,並 依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對被告施以酒精濃度測試,於同日上午 7時40分許,測得被告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8毫克 ,經對被告進行直線測試及平衡動作之檢測,被告呈現手腳 部顫抖,身體無法保持平衡之情形,而悉上情。因認被告涉 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2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其他 情事足認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又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認定不利於被告 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 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 據;又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 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以為裁判基礎 ;而刑事訴訟法上所謂認定犯罪事實之積極證據,係指適合 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之積極證據而言,雖不以直接證據為 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 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 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 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致使無從形成有罪 之確信,根據「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即不得 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29年上 字第3105號、40年台上字第86號、76年台上字第4986號判決 先例意旨可資參照。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有上開犯行,無非係以:①被告之供述;② 證人張靜雯於警詢之陳述;③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 項第二款案件測試觀察紀錄表;④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酒精 測定紀錄表;⑤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呼氣酒精測試器檢 定合格證書;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道路交通事故現 場圖;⑦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表(一)、(二);⑧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交通分隊道路 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⑨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 分局交通分隊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⑩現場照片;⑪ 路口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圖;⑫車牌號碼000-0000號之車輛詳 細資料報表;⑬證號查詢機車駕駛人資料;⑭警員拍攝之被告 於警局中身體平衡檢測畫面影像光碟1片等資料為其主要論 據。 四、訊據被告固坦承有於上開時、地飲酒後,騎乘普通重型機車 上路,且經警員測得其吐氣中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8毫克之 事實,然否認有因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 犯行,辯稱:我是於113年9月1日晚間10時許起至同年月2日 凌晨0時許止,在上開地點飲酒沒有錯,然我是上午7時才騎 車出門,並不影響騎車等語,經查: (一)被告前揭坦認之事實,除據其供述在卷外,並有上開②至⑭所 示之相關事證在卷可按,是此部分事實,固堪以認定。 (二)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2款所規定之不能安全駕駛罪,係以 「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 不能安全駕駛」為構成要件。又其當時立法理由已載稱「二 、至於行為人未接受酒精濃度測試或測試後酒精濃度未達前 揭標準,惟有其他客觀情事認為確實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時,仍構成本罪,爰增訂第2款」等語。故行為人飲用 酒類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情形者,是否已達不能安全駕駛 之程度而構成犯罪,應就酒精濃度標準值或其他客觀情事予 以衡酌,參酌全案具體情狀以為判斷,並依嚴格證據予以證 明,而行為人發生交通事故一節,固可資為判斷之依據,然 交通事故發生之原因多端,自不能僅以行為人酒後有肇生交 通事故,即逕謂其有不能安全駕駛之情狀。 (三)查被告於飲酒後與證人張靜雯發生車禍事故,經警方到場處 理時,先對被告進行吐氣酒精濃度測試後,再將被告帶至臺 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安南派出所進行身體平衡檢測(走 直線、單腳離地平衡測試、畫圓圈等),並就被告上開平衡 測試拍攝成影像並燒錄成光碟存卷,就上開各項測試影像, 於本院審理時當庭勘驗被告走直線及單腳離地平衡測試光碟 ,勘驗結果如下(影片檔案名稱:「IMG_6802」、「IMG_68 03」,影片長度分別為33秒、40秒)(見交易卷第27頁):   被告進行走直線測試及單腳離地測試,從上開兩項測試中, 被告並無明顯因服用酒精後而身體無法維持平衡之狀況,亦 無起訴書所載被告有手腳部顫抖、晃動之情形,雖被告於單 腳離地測試中,在單腳離地約28秒後有因重心不穩而致身體 傾斜,然仍有完成基本之平衡測試等情。 (四)從而,警員所製作之上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項第 二款案件測試觀察紀錄表,其中就警員勾選測試結果欄位中 ,就「手腳部顫抖,身體無法保持平衡」此一欄位打勾部分 ,應顯然有誤。再從被告持筆在兩個同心圓間之0.5公分環 狀帶內畫另1個圓,被告測試之結果亦為合格,有上開觀察 紀錄表附卷可查,可見被告操控視覺反應及手部控制之能力 ,均未明顯減弱。 (五)且參以卷附之上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及現場照片、路口監 視器錄影畫面擷圖(警卷第35、47-83、85-91頁)可知,被 告與證人張靜雯發生交通車禍事故之經過,係證人張靜雯駕 駛自用小客車行駛於機慢車優先車道,並於路口欲右轉時未 先禮讓直行之被告先行,隨後兩車即發生碰撞,並非被告有 因飲酒後騎車不穩而致車禍事故之發生,尚難以此推認被告 有何因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行。 五、依上所論,檢察官所為之舉證,至多僅能證明被告飲用酒類 駕車上路,惟尚不足證明被告確有構成刑法第185條之3第1 項第2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足認服用酒類致不能安全駕 駛罪,故本案尚無法使本院形成被告有罪之確信心證,依上 述說明,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施婷婷提起公訴,檢察官盧駿道到庭執行職務。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9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19

TNDM-113-交易-1215-20241219-1

交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交簡字第296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馬泓義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2674號),因被告自白犯罪(原案號:113年度交易字第1380號 ),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馬泓義犯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而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及證 據並所犯法條一之記載(詳附件),並補充、更正如下: (一)補充證據「行政院中華民國113年11月26日院臺法字第11310 31885號公告及所附修正【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 三第一項第三款尿液確認檢驗判定檢出毒品品項及濃度值】 」。 (二)證據名稱「偵辦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送驗尿液年籍對照表」 更正為「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二、論罪科刑: (一)按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採抽象危險犯之立法模式,即 行為人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如經檢測尿液所含毒品、麻醉藥 品符合行政院公告之品項達一定濃度以上者,即認已有危害 用路人生命身體安全之虞,而有刑事處罰之必要。而關於尿 液所含毒品濃度值標準,經行政院上開公告之濃度值為第二 級毒品安非他命濃度:500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500n g/mL,且其代謝物安非他命之濃度在100ng/mL以上者。經查 ,被告馬泓義之尿液送驗後確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 性反應(安非他命濃度8913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00000 0ng/mL,此有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結果報告 在卷可稽(警卷第11頁),顯逾行政院公告之數值甚多。是 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尿液所含毒 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 (二)審酌被告應明知毒品成分對人之意識、控制能力具有不良影 響,且知悉服用毒品後駕車對往來之公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 有高度危險性,並於尿液所含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濃度 遠超過行政院公告之濃度值下,仍貿然駕駛自用小客車行駛 於道路,漠視公權力及往來人車之生命、身體、財產安全, 所為誠不足取,自應非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且本案 幸未肇事致生實害,兼衡被告於警詢時自述之教育程度、家 庭經濟生活狀況(因涉及被告個人隱私,不予揭露,詳參被 告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前科素行(被告於5年內 有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並經執行完畢之紀錄,公訴意 旨未主張構成累犯,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依判 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 四、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蘇聖涵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論罪條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附件】: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32674號起 訴書。     犯罪事實 一、馬泓義於民國113年8月21日7時許,在臺南市○○區○○路○段00 0號附近,以玻璃球燒烤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 詎其明知施用安非他命將致其對於周遭事物之辨識、注意及 操控車輛之能力較平常人遲鈍,而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竟仍騎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小客車上路行駛,而 於同月日12時50分許,行經臺南市○○區○○街000號旁,因違 規停車而為警盤查,當場扣得安非他命1包(含袋重0.7公克 ,施用毒品部分另行偵辦),後經馬泓義同意,於同日14時1 3分時許,採集其尿液送驗,呈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甲基 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安非他命濃度高達8913ng/ml,甲基安 非他命濃度超過000000ng/ml,顯不能安全駕駛。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㈠ 被告馬泓義於警詢中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後駕駛上開自小客車上路行駛之事實。 ㈡ 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偵辦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送驗尿液年籍對照表、尿液初步檢驗報告單、毒品案初步檢驗報告書、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結果報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被告於前開時、地,駕駛上開車輛行經上址時,為警攔查,後經被告同意,採集其尿液送驗,檢驗結果呈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之事實。 ㈢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案件測試觀察紀錄表及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各1份 證明被告語無倫次,已達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之事實。

2024-12-19

TNDM-113-交簡-2966-20241219-1

交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交簡字第2926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崇仁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3204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楊崇仁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 罪事實一及證據並所犯法條一之記載(詳附件),並就犯罪 事實一第1行「23時10分許」更正為「23時許」(見警卷第5 頁筆錄)。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楊崇仁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 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二)爰審酌現今酒駕肇事對交通用路人之危害甚大,業經媒體大 肆播送,且政府宣傳酒後不駕車不遺餘力,已為社會大眾所 周知,被告亦應明知,竟仍執意投機於酒後,駕駛自用小客 車上路,顯罔顧公眾之交通安全及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 法益,忽視其可能造成之危險性,被告行為實屬不該;惟念 及被告坦承犯行之態度,暨衡被告於警詢中自述職業、智識 程度、經濟狀況(警卷第3頁被告「受詢問人」欄)、被告 無前案紀錄之前科素行(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依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呂舒雯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論罪條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附件】: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32043號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犯罪事實 一、楊崇仁於民國113年10月19日23時10分許,在臺南市山上區 飲用啤酒後,明知酒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 以上者,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竟仍於113年10月20日0時 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上路行駛,嗣於11 3年10月20日0時20分許,行經臺南市安南區安吉路3段與新 吉五路口為警路檢查獲,並經警於同日0時26分對其進行酒 測,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8毫克,始悉上情 。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楊崇仁在警察詢問及檢察官偵查時都承認上面的犯罪事 實,且有酒精測定紀錄表、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格證書可 以佐證,足以認定被告的自白與事實相符,其涉犯酒後駕車 的犯行,事證明確,請依法論科。

2024-12-17

TNDM-113-交簡-2926-20241217-1

交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交簡字第2782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世紘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64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黃世紘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 罪事實一及證據並所犯法條一之記載(詳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黃世紘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 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二)爰審酌現今酒駕肇事對交通用路人之危害甚大,業經媒體大 肆播送,且政府宣傳酒後不駕車不遺餘力,已為社會大眾所 周知,被告亦應明知,竟仍執意投機於酒後,騎乘普通重型 機車上路,顯罔顧公眾之交通安全及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 體法益,忽視其可能造成之危險性,被告行為實屬不該;惟 念及被告坦承犯行之態度,暨衡被告於警詢中自述職業、智 識程度、經濟狀況(警卷第3頁被告「受詢問人」欄)、被 告前科素行等(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依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桑婕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論罪條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附件】: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644號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犯罪事實 一、黃世紘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晚間6時45分許,在址設臺南市 ○○區○○路000○0號之全家超商德善店飲用鹿茸酒後,其吐氣 所含酒精濃度已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之程度,竟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同日 晚間7時7分許,自前揭地點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 型機車上路,嗣其行經臺南市○○區○○路000巷0號前時,因騎車 未戴安全帽而為警攔查,當場對其施以酒精濃度吐氣測試,並 於同日晚間7時17分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52毫 克,始悉上情。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黃世紘於警詢及偵訊中均坦承不諱 ,並有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格證 書、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車籍查詢結果各1份附卷可證,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 ,其犯嫌應堪認定。

2024-12-10

TNDM-113-交簡-2782-20241210-1

金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金簡字第442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志欽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8964號),嗣被告自白犯罪(原案號:113年度金訴字第148 9號),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楊志欽幫助犯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伍仟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之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及證 據並所犯法條一之記載,並補充證據「被告楊志欽於本院調 查庭中自白」。 二、論罪科刑 (一)新、舊法比較適用之說明:  ⒈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第14條於民國113年7月31日修正公 布,並自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原 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第1項);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2項);前2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 本刑之刑(第3項)」,修正後條次變更為第19條,並規定 「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 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 新臺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第1項);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2項)」。  ⒉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致發生新舊法比較適用者,除易刑處 分係刑罰執行問題,及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因與罪刑 無關,不必為綜合比較外,比較時應就罪刑有關之共犯、未 遂犯、想像競合犯、牽連犯、連續犯、結合犯,以及累犯加 重、自首減輕暨其他法定加減原因(如身分加減)與加減例 等一切情形,綜其全部罪刑之結果而為比較,並予整體之適 用,不能割裂而分別適用有利之條文。又主刑之重輕,依第 33條規定之次序定之。同種之刑,以最高度之較長或較多者 為重;最高度相等者,以最低度之較長或較多者為重。刑之 重輕,以最重主刑為準,依前2項標準定之。刑法第35條第1 項、第2項、第3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以下稱「一般客觀判 斷標準」)。  ⒊刑法第2條第1項規定「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 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 人之法律。」係為與刑法第1條罪刑法定原則契合,無悖於 法律禁止溯及既往之原則,採「從舊從輕」原則(立法理由 參照)。亦即法律禁止溯及既往為罪刑法定原則之重要內涵 之一,在法律變更時,依罪刑法定之不溯及既往,原毋庸為 新舊法之比較,直接適用「行為時」之法律(即舊法),但 立法者既已修訂法律而有利於被告,為保障被告之權利,行 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始例外的適用「行為後之法律 」(即新法)。故關於「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而得 例外採修正後新法的判斷標準,以充分保障被告權利之觀點 而言,尚不能單純以「一般客觀判斷標準」為唯一考量因素 ,而應具體綜合被告所涵攝之犯罪事實量刑評價,與其他同 類型案件量刑評價之基準有無差異,並衡酌實體及程序上之 事項,加以判斷,避免形式上新法有利於被告,但實質上不 利於被告,致未能充分保障被告權利,而與刑法第2條第1項 之立法目的扞格(以下稱「具體客觀判斷標準」)。申言之 ,除形式上比較新舊法之法條法定刑度之差異外,亦應綜合 實質審酌、論斷新舊法適用後,對被告所涵攝之法律效果差 異而予以充分評價。經審酌上開一般客觀判斷標準、具體客 觀判斷標準,在兼顧被告權利之保障下,具體綜合判斷採用 舊法或新法。  ⒋經比較新舊法,舊法所規定有期徒刑最高度刑為「7年」,雖 然比新法所規定有期徒刑最高度刑為「5年」較重;然本案 被告所為係屬「幫助犯」,則依幫助犯規定減刑後,處斷刑 範圍為有期徒刑「1月以上6年11月以下」,再依舊法第14條 第3項規定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即刑法第339條第1項 詐欺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即有期徒刑5年),處斷刑範 圍為有期徒刑「1月以上5年以下」;而依新法之有期徒刑法 定刑既為「6月以上5年以下」,被告雖係幫助犯、但不符新 法自白減刑規定(112年6月16日施行後、113年7月31日施行 後),處斷刑範圍仍為有期徒刑「3月以上5年以下」。是舊 法之處斷刑範圍為有期徒刑「1月以上5年以下」,比新法之 處斷刑範圍為有期徒刑「3月以上5年以下」較輕(易刑處分 係刑罰執行問題,因與罪刑無關,不必為綜合比較)。準此 ,綜合一般客觀判斷標準、具體客觀判斷標準,在兼顧被告 權利之保障比較結果,新法不會較有利於被告,依上揭說明 ,本案關於洗錢防制法之科刑,應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 定適用舊法即行為時之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另可參最 高法院刑九庭113年8月28日研討意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 上字第2720號判決意旨】。  ⒌按刑法第30條之幫助犯,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幫助故意,客 觀上有幫助行為,即對於犯罪與正犯有共同認識,而以幫助 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但未參與實行犯罪之行為者而言 。幫助犯之故意,除需有認識其行為足以幫助他人實現故意 不法構成要件之「幫助故意」外,尚需具備幫助他人實現該 特定不法構成要件之「幫助既遂故意」,惟行為人只要概略 認識該特定犯罪之不法內涵即可,無庸過於瞭解正犯行為之 細節或具體內容。金融帳戶乃個人理財工具,依我國現狀, 申設金融帳戶並無任何特殊限制,且可於不同之金融機構申 請多數帳戶使用,是依一般人之社會通念,若見他人不以自 己名義申請帳戶,反而收購或借用別人之金融帳戶以供使用 ,並要求提供提款卡及告知密碼,則提供金融帳戶者主觀上 如認識該帳戶可能作為對方收受、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 對方提領後會產生遮斷金流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 仍基於幫助之犯意,而提供該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以利洗 錢實行,仍可成立一般洗錢罪之幫助犯(最高法院108年度 台上大字第3101號裁定意旨參照)。本案詐欺集團成員利用 被告提供之中華郵政帳號:(7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本案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向附表所示告訴人施以 詐騙手法致陷於錯誤而依指示匯款,旋遭集團成員提領一空 ,被告所為固未直接實行詐欺取財、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 構成要件行為,惟其提供本案帳戶資料作為工具,的確對犯 罪集團成員遂行詐欺取財、掩飾或隱匿犯罪所得資以助力, 利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實行(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3條規定 之修正,對被告犯行不生影響,無新舊法比較適用之問題)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前)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一般洗錢罪,及刑法第30條 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 (二)被告以一提供其帳戶之幫助行為,致附表所示各告訴人遭詐 欺取財匯款,為同種想像競合,以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 2罪名,為異種想像競合犯,依刑法第55條規定,應從一重 論以幫助洗錢罪。 (三)被告既係對正犯資以助力而未參與犯罪構成要件行為之實行 ,為洗錢罪之幫助犯,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按正 犯之刑減輕之。 (四)爰審酌被告率然提供本案帳戶等資料予他人使用,容任詐欺 集團做為向附表各告訴人詐財之人頭帳戶,非但造成告訴人 等財產損失,並使犯罪者得以掩飾真實身分,所匯入之犯罪 所得一旦轉出,即得製造金流斷點,增加查緝犯罪困難,助 長社會犯罪風氣,殊屬不當;惟念被告犯後認罪知錯,其本 身非實際詐欺取財、洗錢之正犯,可非難性較小,再考量告 訴人鄭承娟之意見(見金訴卷第19頁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 、告訴人林芳銘聯絡未著等(見同上電話紀錄內容),兼衡 被告於警詢時自述之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見 警卷第3頁被告「受詢問人」欄),暨被告之前科素行(公 訴人未主張構成累犯,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罰金部分諭知易 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不沒收之說明:   沒收、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刑法 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另「犯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20條之 罪,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沒收之。」,現行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雖定有明定。依 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規定內容,可知該條規定係針對犯 罪行為人或第三人現實所持有或掌控之洗錢財物或財產上利 益予以宣告沒收,再參諸該條項立法意旨說明訂立本條目的 乃「考量徹底阻斷金流才能杜絕犯罪,為減少犯罪行為人僥 倖心理,避免經查獲之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即系爭犯 罪客體)因非屬犯罪行為人所有而無法沒收之不合理現象, 爰於第1項增訂『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並將所定行為 修正為『洗錢』」,足見本項規定係針對經查獲而現實尚存在 於犯罪行為人所持有或掌控之洗錢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若犯 罪行為人並未持有洗錢財物或財產上利益,尚無法依本項規 定對犯罪行為人沒收洗錢犯罪之財物(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 院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149號判決意旨參照)。本案被告所 為僅是幫助犯,並非實際提領、經手及持有、支配、保有本 案告訴人受騙款項之人,且依前述,本案告訴人等受騙款項 皆已由正犯提領殆盡,復無證據足認該等款項由被告所支配 、掌控之,自無從依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諭知沒收 。  四、適用之法律: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 2項。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 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朝文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論罪條文】 (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2 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 幣5 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2 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附表】 編號 告訴人 詐欺時間及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新臺幣) 1 林芳銘 於112年10月間某時,詐欺集團不詳成員以LINE暱稱「張文倩」、「吳志國」向告訴人林芳銘佯稱:可投資抽股票獲利云云,致告訴人林芳銘誤信為真而陷於錯誤,因而於右列時間,依指示匯款右列金額至本案帳戶內。 112年11月13日13時8分許 50,000元 112年11月13日13時9分許 50,000元 2 鄭承娟 於112年10月初某時,詐欺集團不詳成員以LINE暱稱「股王今來」、「楊夢潔」向告訴人鄭承娟佯稱:下載達正APP,可投資及申購股票獲利云云,致告訴人鄭承娟誤信為真而陷於錯誤,因而於右列時間,依指示匯款右列金額至本案帳戶內。 112年11月14日9時47分許 50,000元 【附件】: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8964號起 訴書。     犯罪事實 一、楊志欽可預見將金融帳戶交予他人使用,可能作為掩飾或隱匿 他人實施詐欺犯罪所得財物之用,竟仍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 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11月13日前某時,前 往臺南市下營區統一超商,將其申辦之中華郵政帳號000000 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帳戶)之提款卡(含密碼),提 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該詐欺集團成員 取得上開帳戶資料後,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共同基於詐 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於附表所示之詐欺時間,以附表 所示之方法,向附表所示之人施用附表所示之詐術,致渠等 誤信為真而陷於錯誤,因而於附表所示之時間,依指示匯款 附表所示之金額至本案帳戶內,以此方式掩飾特定犯罪所得 之本質、來源及去向。嗣附表所示之人查覺受騙而報警處理, 經警循線追查,始悉上情。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志欽於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坦承全部犯罪事實。 2 告訴人林芳銘等附表所示之人於警詢時之指訴 證明告訴人等遭詐欺集團成員詐欺,因而於附表所示時間,依指示將附表所示之金額,匯至本案帳戶內之事實。 3 1、告訴人等提供之LINE對話紀錄、中華郵政存款人收執聯、網路銀行交易明細 2、上開帳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各1份 同上。

2024-12-10

TNDM-113-金簡-442-20241210-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205號 原 告 杜怡萱 被 告 戴承峻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查原告對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597號,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 等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其內容 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黃鏡芳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NDM-113-附民-2205-20241209-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206號 原 告 林宏諭 被 告 戴承峻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查原告對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597號,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 等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其內容 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黃鏡芳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NDM-113-附民-2206-20241209-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204號 原 告 黃國恩 被 告 戴承峻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查原告對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597號,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 等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其內容 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黃鏡芳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NDM-113-附民-2204-20241209-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812號 原 告 劉繕榜 被 告 戴承峻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查原告對本院113年度金簡字第597號,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 等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其內容 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黃鏡芳                             法 官 沈芳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薛雯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NDM-113-附民-812-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