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毓茹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4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黃婉茹 代 理 人 李律民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規定:「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件: 一、請聲請人提出自「聲請更生迄今」,每月收入數額、原因及 種類,詳細列表並製作表格,及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並提出 最近6個月薪資單(聲請人如非臨時工或無固定雇主,請勿 僅提出切結書以作薪資證明文件)。 二、請說明聲請人聲請更生後,每月必要支出之具體數額(請分 別列出項目及數額後自行計算加總,勿僅書寫如附件),並 提出相關單據。若欲以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以桃園市最低生活 費用1.2倍計算,亦請提出此主張(即114年度為20,122元) 。 三、請提出受扶養人張素貞之之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 得資料清單、最新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最新勞 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 四、請說明聲請人、受扶養人有無領取社會救助補助金(例如: 租屋補助、身心障礙補助、中低收或低收入戶補助款等)? 若有,其數額、期間為何,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無請提 出切結書,並提書聲請人及受扶養人之戶籍謄本。 五、請提出聲請人、受扶養人於各金融機構(含郵局、薪資存摺 、證券存摺、集保存摺等)之全部存摺封面,及自111年9月 起至本裁定送達之日止完整之存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易 明細,勿僅提出最後一頁或餘額證明書,如有經併為一筆之 「彙總登摺」之資料時,請提出該期間歷史交易明細;如有 非薪資之存款,並請逐筆說明各項存款之原因、來源及性質 。        六、請說明聲請人、受扶養人有無約定為要保人之人壽保單及儲 蓄性、投資性保單(包括聲請更生前二年內將要保人自聲請 人變更為其他人部分)。若有請提出相關資料並陳報現有保 單價值準備金及依約可領取之保險給付項目、金額。聲請人 如何繳納該保費?如無,請提出切結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5

TYDV-114-消債更-146-20250225-1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2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涂菀秦即涂月娥 代 理 人 陳鴻儀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規定:「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件:        一、請提出聲請人最近6個月之薪資所得、收入證明文件。 二、請陳明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2年(即111年9月至113年8月) 之生活必要支出費用,以及自聲請更生程序開始即113年9月 迄今之每月必要支出,且應逐一列出各項支出項目(如膳食 費、交通費、租金、水電瓦斯費、手機費等),並應提出相 關單據或證明文件以佐;或陳報願以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以桃 園市最低生活費用1.2倍計算(即111年為18,337元、112-11 3年為19,172元、114年為20,122元),並陳明願以衛生福利 部公告桃園市最低生活費之1.2倍列計個人必要生活費用。 三、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社會救助補助金(例如:租屋補助、 中低收或低收入戶補助款等)?若有,其數額、期間為何, 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無請提出切結書。  四、請提出聲請人於各金融機構(含郵局、薪資存摺、證券存摺 、集保存摺等)之全部存摺封面,及自111年9月起至本裁定 送達之日止完整之存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易明細,勿僅 提出最後一頁或餘額證明書,如有經併為一筆之「彙總登摺 」之資料時,請提出該期間歷史交易明細;如有非薪資之存 款,並請逐筆說明各項存款之原因、來源及性質。 五、請說明聲請人有無約定為要保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 性保單(包括聲請更生前二年內將要保人自聲請人變更為其 他人部分)。若有請提出相關資料並陳報現有保單價值準備 金及依約可領取之保險給付項目、金額。聲請人如何繳納該 保費?該保單價值,是否願折算為金錢納入更生方案中。若 無,則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 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5

TYDV-114-消債更-127-20250225-1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2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翁健哲 代 理 人 簡雅君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規定:「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件:        一、依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所示,聲請人曾參與前置 協商,惟嗣因故毀諾,請提出說明如下:   ㈠聲請人係與何銀行簽約?於何時毀諾?已依約繳款幾期? 並提出繳款明細。   ㈡聲請人於協商成立後,有何「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 履行協商條件顯有重大困難」之毀諾原因?並提出相關證 明文件(如離職證明書或其他證明文件)。   ㈢聲請人協商當時每月實際所得來源及數額為何?請提出相 關證明文件。   ㈣聲請人毀諾當時每月必要支出狀況為何?以及收入扣除協 商數額後無法維持最低基本生活之佐證。 二、請提出聲請人最近6個月之薪資所得、收入證明文件。 三、請陳明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2年(即111年8月至113年7月) 之生活必要支出費用,以及自聲請更生程序開始即113年8月 迄今之每月必要支出,且應逐一列出各項支出項目(如膳食 費、交通費、租金、水電瓦斯費、手機費等),並應提出相 關單據或證明文件以佐;或陳報願以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以桃 園市最低生活費用1.2倍計算(即111年為18,337元、112-11 3年為19,172元、114年為20,122元),並陳明願以衛生福利 部公告桃園市最低生活費之1.2倍列計個人必要生活費用。 四、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社會救助補助金(例如:租屋補助、 中低收或低收入戶補助款等)?若有,其數額、期間為何, 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無請提出切結書。  五、請提出聲請人於各金融機構(含郵局、薪資存摺、證券存摺 、集保存摺等)之全部存摺封面,及自111年8月起至本裁定 送達之日止完整之存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易明細,勿僅 提出最後一頁或餘額證明書,如有經併為一筆之「彙總登摺 」之資料時,請提出該期間歷史交易明細;如有非薪資之存 款,並請逐筆說明各項存款之原因、來源及性質。 六、請說明聲請人有無約定為要保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 性保單(包括聲請更生前二年內將要保人自聲請人變更為其 他人部分)。若有請提出相關資料並陳報現有保單價值準備 金及依約可領取之保險給付項目、金額。聲請人如何繳納該 保費?該保單價值,是否願折算為金錢納入更生方案中。若 無,則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 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5

TYDV-114-消債更-22-20250225-1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何忠縉 代 理 人 張裕芷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規定:「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件:        一、請提出聲請人、受扶養人之最新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 二、請提出聲請人最近6個月之薪資單或收入證明。 三、請陳明聲請人自聲請更生程序開始即113年8月迄今之每月必 要支出,且應逐一列出各項支出項目(如膳食費、交通費、 租金、水電瓦斯費、手機費等),並應提出相關單據或證明 文件以佐;或陳報願以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以桃園市最低生活 費用1.2倍計算(113年為19,172元、114年為20,122元), 並陳明願以衛生福利部公告桃園市最低生活費之1.2倍列計 個人必要生活費用。 四、查聲請人之母親現約55歲(00年00月生),未達65歲,且依 其111至112年之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所載,均 有相當之收入,應有一定之謀生能力,請說明其等有何受扶 養之必要性、每月如何支付扶養費,並提出其不能維持生活 而無謀生能力之證明資料。 五、請提出聲請人及受扶養人於各金融機構(含郵局、薪資存摺 、證券存摺、集保存摺等)之全部存摺封面,及自111年8月 起至本裁定送達之日止完整之存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易 明細,勿僅提出最後一頁或餘額證明書,如有經併為一筆之 「彙總登摺」之資料時,請提出該期間歷史交易明細;如有 非薪資之存款,並請逐筆說明各項存款之原因、來源及性質 。 六、請說明聲請人及受扶養人有無領取任何社會補助、津貼、社 會保險給付(例如失業給付、低收入戶補助、身心障礙津貼 、房租津貼、老人津貼等),若有,其期間、金額為何,並 提出相關證明。  七、請說明聲請人有無約定為要保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 性保單(包括聲請更生前二年內將要保人自聲請人變更為其 他人部分)。若有請提出相關資料並陳報現有保單價值準備 金及依約可領取之保險給付項目、金額。聲請人如何繳納該 保費?該保單價值,是否願折算為金錢納入更生方案中。若 無,則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 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八、依聲請人陳報之財產即收入狀況說明書,有機車1輛,請提 出請提出機車行照、現值估價證明。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5

TYDV-114-消債更-23-202502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22號 原 告 林宥安 訴訟代理人 林冠宇律師 複 代理人 邱莉軒律師 被 告 湯有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於民國114年4月9日上午10時20分 在本院第45法庭為言詞辯論期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4

TYDV-114-訴-122-20250224-1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2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致權 代 理 人 李大偉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王致權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4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 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 法院聲請更生;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 、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 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及第4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同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王致權前積欠金融機構債務 無法清償,於民國113年8月30日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法院前置調解,後因最大債權人陳報認無調解成立之可能, 因而調解不成立,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0月28日開立 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聲請人後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 生程序,並主張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418,000元 ,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 產,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 20萬元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 債條例第2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 自聲請更生或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 、提供勞務或其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 其5年內營業總額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 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 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 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點)。經查,參以聲請 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可知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均投保於民間 公司,且無從事小額營業活動,自得依消債條例聲請更生 ,合先敘明。 (二)關於前置協商之要件:    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682號調解事件受 理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0月28日開立調解 不成立證明書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案卷查 明無訛,是聲請人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153 之1第1項之規定,於聲請更生前聲請法院調解,本院自得 斟酌該調解案卷中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 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 低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 情形。 (三)關於聲請人之債務總額:    參以聲請人於其所提債權人清冊,記載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權總金額為418,000元,然經本院司法事務官前於調解 程序中,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債權及提供聲請人還款方案 結果,經債權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為 1,095,067元、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 額為205,953元、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總額 為134,633元(司消債調卷第83頁、第101至115頁)。其 餘債權人即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 公司均未具狀陳報債權。是以,本院暫以1,435,653元列 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權總金額為適當。 (四)關於聲請人之財產與收入:  1、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 戶財產查詢清單,其名下並無財產(司消債調卷第21頁、 第47頁)。  2、聲請人於聲請前2年之收入,聲請人稱於桃園地區從事保全 業工作,於聲請更生前2年之每月收入約為35,000元,聲 請更生前2年之收收入總計為840,000元,有聲請人財產及 收入狀況說明書、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勞保被保險人資料清單、聲請人收入證明切結書( 司消債調卷第20頁、第43至45頁、第63頁;消債更卷第27 至28頁),堪認聲請人於更生前2年期間之收入為840,000 元。  3、聲請人稱目前仍從事保全工作,每月薪資收入為35,000元 ,此有聲請人收入證明切結書、金融機構存摺內頁明細影 本在卷可參(消債更卷第25頁),是以本院以每月35,000 元列計聲請人每月收入,應屬合理。 (五)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部分:  1、按「(第1項)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 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 定之。(第2項)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 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 認定之。(第3項)前二項情形,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 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 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 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此為消債條例第64條之2所明定 。  2、聲請人主張其個人聲請前2年每月必要支出為19,172元,目 前每月個人必要支出則以桃園市114年度每人每月最低生 活費之1.2倍即20,122元列計,是本院審酌聲請人聲請前2 年之每月必要支出及目前之每月必要支出均未逾越桃園市 年度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與前開規定相符, 故本院認聲請人個人每月必要支出於聲請前2年應以19,17 2元列計、目前之每月必要支出應以20,122元列計為適當 。  3、聲請人主張每月需支付父母親扶養費,扶養義務人共有4人 ,聲請人每月共支出約12,000元,並提出戶籍謄本、父母 親之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 產查詢清單等件為據(司消債調卷第27頁、第49至59頁) 。查聲請人之父母分別為32年、34年生,均已逾法定退休 年齡,然查聲請人父親於111年至112年每月領有敬老津貼 3,772元、自聲請人聲請更生前2年領有中秋禮金、重陽禮 金、春節禮金、端午禮金共計16,500元;113年每月敬老 津貼為4,049元、四節禮金共計10,000元(平均每月833元 )(消債更卷第31至39頁),且無薪資收入,應有受扶養 之必要。而聲請人母親於111至112年每月領有國保年金3, 954元、自聲請人聲請更生前2年領有中秋禮金、重陽禮金 、春節禮金、端午禮金共計16,500元;113年每月領有國 保年金為4,231元、四節禮金共計10,000元(平均每月833 元),且參以聲請人母親111年至113年每月均有來自多工 壓克力廣告之薪資所得15,000元(消債更卷第43至59頁、 第79至81頁),可知聲請人之母於聲請人聲請更生前2年 並無受扶養之必要。惟本院審酌聲請人母親現年約80歲, 已逾越法定退休年齡甚多,於更生程序中是否仍能穩定取 得薪資收入,尚未可知,是於聲請人聲請更生後,應有受 扶養之必要。則依聲請人主張其父母之扶養費由4名扶養 義務人平均負擔,如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父母 必要生活費用即每人每月20,122元,聲請人每月需負擔之 父母扶養費應分別為3,810元、3,765元【計算式:(20,1 22元-4,049元-833元)÷4人=3,810元;(20,122-4,231元 -833元)÷4人=3,76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聲請人扶 養父母之費用應以7,575元【計算式3,810元+3,765元=7,5 75元】列計,其餘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是認聲請人 於更生後每月必要支出之生活費用27,697元【計算式:20 ,122元+7,575元=27,697元】計算。   四、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尚有7,303 元之餘額【計算式:35,000元-27,697元=7,303元】可供清 償債務,本院審諸聲請人為00年0月生,現年約57歲,且, 有聲請人之戶籍謄本在卷可考(司消債調卷第27頁),距離 法定退休年齡65歲僅餘8年,然聲請人之債務總額為1,435,6 53元,審酌聲請人目前之收支狀況,迄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際 ,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所負欠之債務總額。考量聲請人所 積欠債務之利息、違約金仍在增加中等情況,堪認聲請人之 收入及財產狀況,已無法清償債務,當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 其與債權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更 生程序清理債務。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消費者,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經 消費者債務清理調解不成立,而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則其聲請 ,應屬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如主文。 六、本院裁定准許開始更生程序,俾使聲請人得以重建經濟生活 ,惟本裁定不生使債務消滅之效力,須聲請人於更生程序中 與債權人協定更生方案,並持續履行完畢後,始能依消債條 例第73條之規定使全部債務均視為消滅,附此敘明。更生制 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 藉由更生程序清理債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24日下午4時整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4

TYDV-113-消債更-522-20250224-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9號 聲 請 人 楊百濤 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股票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遺失如附表所示之股票,前經聲 請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6日以113年度催字第163號裁定公示 催告,並於113年9月11日加以公告在案,茲因申報權利期間 業已屆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為此聲請宣告附表 所示股票無效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 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但在期間未滿前之聲請,亦有效力,民事 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甚明。本件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核 與本院調閱上開公示催告卷宗相符,堪可採認。茲因附表所 載股票,經本院准予公示催告,並經本院於113年9月11日將 該公示催告裁定加以公告後,其申報權利期間已屆滿,期間 內均無人向本院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本件聲請,於法有 據,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1 泓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宏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2-NY-00000000-0 1 2000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4

TYDV-114-除-19-20250224-1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8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高昇即呂昇即呂明憲 代 理 人 李宏文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高昇即呂昇即呂明憲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4 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 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 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此係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 應本於個人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 決方案。如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 審酌上開條文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 衡債務人全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 ,而不能維持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 出,是否確屬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 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又 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 時發生效力。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 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 當之自然人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83 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高昇即呂昇即呂明憲前積欠 金融機構債務無法清償,於民國111年間向本院聲請消費者 債務清理法院前置調解,於111年7月13日經本院司法事務官 諭知調解不成立。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 程序,並主張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 同)4,812,000元,顯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爰聲請裁定准 予清算等語。 三、經查: (一)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 20萬元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經查 ,聲請人係於113年12月2日向本院聲請本件清算程序,自 應以113年12月2日前1日回溯5年之期間內查核其有無從事 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依聲請人之當事人綜合 信用報告回覆書所載,曾為琦登企業有限公司之股東,然 聲請人稱從未參與其登企業有先公司之營業活動,也未曾 去過公司領取任何報酬,此有聲請人民事陳報狀卷可參( 消債清卷第127頁),另聲請人主張於110年起從事駕駛計 程車之營業,每月營業額平均為30,000元等語,並提出計 費表明細以佐(消債清卷第141頁),且參以聲請人勞工 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等件(消債清卷第41頁、第135至140頁),堪可採信 ,認其平均每月營業額應未逾20萬元,揆諸前揭規定,聲 請人符合消債條例所定之消費者要件而有該條例之適用, 自得依消債條例聲請清算。 (二)關於前置協商之要件:    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1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28號調解事件受 理在案,嗣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1年7月13日開立調解不成 立證明書(消債清卷第61頁),堪認聲請人本件之聲請已 踐行前開法條之前置調解程序規定,本院自得斟酌調解卷 中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 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條件,而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三)關於聲請人之債務總額:    聲請人陳報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為4,812,000元 (消債清卷第19頁),然經本院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債權 ,債權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陳報其債權額為70,7 21元、勞動部勞工保險局陳報其債權額為7,193元、凱基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249,387元、中華 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17,975元、第一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7,517,988元、遠傳電信 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19,082元、台灣中小企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6,097,447元、和潤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2,107,341元(消債清卷第7 9至125頁)。是聲請人所負欠之債權總額應以16,087,134 元列計。 (四)關於聲請人之財產及收入:  1、聲請人名下除有2009年出廠之福特六和汽車1輛外,別無其 他財產,有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在卷可參(消 債清卷第133頁)。  2、聲請人於113年12月2日聲請清算,則其聲請前2年應自該日 回溯(約為110年12月至113年11月)。其收入來源部分, 聲請人稱從事計程車司機,於聲請前2年之每月收入約為3 0,000元。而聲請人目前任仍擔任計程車司機,參以聲請 人之每月計費表明細(消債清卷第141頁),其每月平均 收入為45,582元【計算式:(23,443元+38,349元+52,379 元+60,795元+43,864元+39,638元+47,224元+48,472元+56 ,074元)÷9個月=45,58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故本院 認應以45,582元列計其目前每月收入為適當。 (五)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  1、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 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 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前二項情形 ,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 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 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消債條例 第64條之2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 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 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 ,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消債條例施行細 則第21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  2、聲請人主張其個人聲請前2年每月必要支出為19,172元,自 聲請後之每月必要生活費用願以桃園市年度平均每人每月 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是本院審酌聲請人聲請前2年之每 月必要支出及目前之每月必要支出均未逾越桃園市年度平 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與前開規定相符,故本院 認聲請人個人每月必要支出於聲請前2年應以19,172元列 計、目前之每月必要支出應以20,122元列計為合理,應予 准許。  3、另聲請人主張尚有母親須扶養,扶養費為3,000元等情。本 院審酌聲請人之母現年約67歲(00年0月生,消債更卷第4 9頁),其年齡已達勞動退休年齡65歲,堪信其應有受撫 養之必要,又聲請人稱與手足共同負擔扶養費用,本院審 酌聲請人所主張之扶養費3,000元未逾越桃園市年度平均 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與前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六)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尚有22,4 60元之餘額(計算式:45,582元-20,122元-3,000元=22,4 60元),若每月以上開收支餘額如數清償債務,需59餘年 始能清償上開債務總額(計算式:16,087,134元÷22,460 元÷12≒59.68)。而聲請人現年約47歲(00年0月出生), 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約18年,審酌聲請人目前之 收支及財產狀況,至其退休時止,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 所負債務總額,考量聲請人所積欠債務之利息或違約金仍 在增加中等情況。準此,堪認聲請人客觀上對已屆清償期 之債務有持續不能清償或難以清償之虞,而有藉助清算制 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 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消費者,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經 消費者債務清理調解不成立。此外,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 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 項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 由。從而,本件聲請於法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 16條第1 項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 五、本院雖裁定准許開始清算程序,俾使聲請人得以重建經濟生 活,惟本裁定不生免責效力,聲請人所負債務並非當然免除 ,仍應由本院斟酌消債條例第132條至第135條等規定,決定 是否准予免責,如本院最終未准聲請人免責,聲請人就其所 負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業已於民國114年2月24日下午4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4

TYDV-113-消債清-188-20250224-2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1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鄒任翱 住○○市○鎮區○○路○段000巷00號 二樓 代 理 人 蔡佩儒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更生之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 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 法院聲請更生;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 、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 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及第4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同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鄒任翱前積欠金融機構債務 無法清償,於民國113年6月3日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法院前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91號調解事 件受理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7月18日開立調解 不成立證明書,聲請人後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程 序,並主張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1,335,096元, 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 20萬元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 債條例第2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 自聲請更生或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 、提供勞務或其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 其5年內營業總額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 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 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 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點)。經查,參以聲請 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可知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均投保於民間 公司,且無從事小額營業活動,自得依消債條例聲請更生 ,合先敘明。 (二)關於前置協商之要件:    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91號調解事件受 理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7月18日開立調解不 成立證明書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案卷查明 無訛,是聲請人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153之1 第1項之規定,於聲請更生前聲請法院調解,本院自得斟 酌該調解案卷中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請 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低 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 形。 (三)關於聲請人之債務總額:    參以聲請人於其所提債權人清冊,記載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權總金額為1,335,096元,然經本院司法事務官前於調 解程序中,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債權及提供聲請人還款方 案結果,經債權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陳報其債權 額為59,897元、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 額為174,349元、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7 9,320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 為476,093元、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其債權額為299 ,079元、創鉅有限合夥陳報其不能滿足清償額為283,750 元,是聲請人所負欠之無擔保債權總額應以1,372,488元 列計為適當。 (四)關於聲請人之財產與收入:  1、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 戶財產查詢清單,除有2020年出廠之睿能牌機車一輛外, 其名下並無其他財產(司消債調卷第49至55頁)。  2、聲請人於聲請前2年之收入,聲請人稱於予恩企業社、三媽 臭臭鍋民族店工作,於聲請更生前2年之收入共計為790,8 00元,此有聲請人民事陳報狀、聲請人於各金融機構之存 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易明細清單在卷可考(消債更卷 第第21至22頁、第37至57頁),聲請人於更生前2年期間 之每月平均收入應以32,950元【計算式:790,800元÷24個 月=32,950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列計為適當。  3、聲請人稱於113年9月起至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其10月、11月之薪資各為32,722元、47,967元,每月平 均收入約為40,345元【計算式:(32,722元+47,967元)÷ 2個月=40,345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此有聲請人提 出之薪資單在卷可佐(消債更卷第27至29頁),應堪認定 ,是以本院以每月40,345元列計聲請人每月收入,應屬合 理。 (五)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部分:  1、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 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 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前二項情形 ,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 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 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消債條例 第64條之2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 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 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 ,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消債條例施行細 則第21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  2、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必要支出於112年1月前以18,337元 計算,112年1月起則以19,172元計算(消債更卷第22頁) ,且自聲請更生後,及113年6月起迄今每月必要支出以19 ,172元計算。上開金額係桃園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 2倍,與前開規定相符,自屬合理。  3、聲請人主張每月支出母親扶養費10,000元。審酌其母親現 年約69歲(00年0月生,司消債調卷第65頁),於111年及 112年並無所得(司消債調卷第111至113頁),且其年齡 已達勞動退休年齡65歲,堪信其應有受撫養之必要,爰依 114年度桃園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即20,122元為標 準計算,再扣除每月領取之老人年金5,951元、老人補助7 ,759元、三節獎金625元【計算式:2,500元×3÷12個月=62 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消債更卷第61至75頁),又聲 請人應與手足共同負擔扶養費用,則聲請人每月扶養母親 合理之金額應為2,894元【計算式:(20,122元-5,951元- 7,759元-625元)÷2人=2,89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 聲請人每月撫養母親應以2,894元列計。   四、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尚有18,279 元之餘額【計算式:40,345元-19,172元-2,894元=18,279元 】可供清償債務,本院審諸聲請人為80年10生,現年33歲, 有聲請人之戶籍謄本在卷可考(司消債調卷第65頁),距離 法定退休年齡65歲雖尚有32年,審酌聲請人目前之收支狀況 ,至其退休時止,並非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所負之債務總 額,且聲請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為1,372,488元, 倘以其每月所餘18,279元清償債務,僅需約6.2年即得清償 完畢【計算式:1,372,488元÷18,279元÷12個月】,即使加 計利息,所須清償之時間亦不逾上開期間之2倍,足認聲請 人有清償前開債務之能力,核與消債條例第3條之規定不符 ,尚無藉助更生程序調整其與債權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必要 ,另倘聲請人有還款之誠意,理當誠實面對債務,主動積極 與債權銀行重啟協商程序,謀求適當可行之清償方案。 五、綜上所述,本院認為聲請人主張其不能清償債務乙節,難認 可採。本件客觀上既難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 償之虞之情事存在,核與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要件不符,揆 諸前開法律規定,聲請人本件更生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依消債條例第8條前段、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0

TYDV-113-消債更-515-20250220-2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6號 上 訴 人 陳子浩 得勝通運股份有限公司 得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魏文彥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胡倉豪律師 被 上訴人 廖珍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12日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6號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其上訴利益逾第466條所 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逕 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 判,提起第三審上訴或抗告,須經原裁判法院之許可。前項 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者 為限。第一項之上訴或抗告,為裁判之原法院認為不應許可 者,應以裁定駁回其上訴或抗告,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第 1項、第436條之3第1項、第2項、第3項後段分別定有明文。 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第二審判決為確定事實而適 用法律,就所確定之事實而為法律上之判斷,有顯然不合於 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顯然違反者而言 ,不包括理由不備、理由矛盾、取捨證據或認定事實錯誤之 情形在內。 二、上訴人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原審一再主張上訴人陳子浩 應僅為肇事次因,被上訴人方為肇事主因,並於原審提出應 由主動製造交通事故風險者負擔較重之過失責任,方為合理 之風險分配,及基於信賴原則,任一方與交通或使用道路之 人並無必須預見其他參與交通或使用道路者之違規或不安全 行為,以防止事故發生之注意義務等新攻擊防禦方法,此等 均為第一審所未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法;復於原審提出桃園 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委員會意見書,前揭覆議意見 亦認為上訴人陳子浩僅為肇事次因,被上訴人為肇事主因, 此亦為第一審所未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法。再者,慰撫金數 額之核定,應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外,尚須考慮 被害人身心受痛苦程度及加害人可歸責之程度,則被害人於 本件所受人格權侵害者,應核定多少數額之慰撫金,自應參 酌陳子浩、被上訴人對於損害發生之過失程度而定,原審未 就上訴人於原審對於過失比例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法表示意 見,則就慰撫金數額之核定未審酌相對應之過失比例。另上 訴人主張第一審所認應連帶給付新台幣(下同)250萬元之 精神慰撫金,尚屬過高。當事人於二審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 法,法院得否全然未表示意見即逕引用第一審判決,原審判 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454條規定顯有錯誤,且本件涉及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並聲明: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 分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 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三)第一、二、三審訴訟費用由被上 訴人負擔。 三、經查: (一)本案第一審時,桃園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即認定被 上訴人為肇事主因,上訴人陳子浩為肇事次因;於本院審 理時送請桃園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會鑑定結果亦 維持相同意見,被上訴人為肇事主因,陳子浩為肇事次因 ,所採認之理由相同,顯非上訴人所提出之新攻擊防禦方 法。而原審判決之理由,已經敘明為何不採納鑑定委會之 鑑定意見,而認上訴人陳子浩為肇事主因,被上訴人為肇 事次因,本院既與原審所認定之內容及意見相同即上訴人 陳子浩為肇事主因,被上訴人為肇事次因,援引原審判決 顯無違反民事訴訟法第454條規定。 (二)上訴人於原審主張第一審所認定應連帶給付慰撫金250萬 元,顯有過高之情事,本院並無敘明理由而維持原審判決 所認定之250萬元。既然就本件意外事故肇事之主因、次 因本院與原審認定之內容及意見相同,並審酌雙方資力、 過失程度及所受傷害而認同原審所定之250萬元,因此援 引原審判決理由,亦無違反民事訴訟法第454條之規定。 (三)核上訴意旨,均係對原判決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 使不當所為之爭執,並未指出原判決適用之法規有何顯然 不合於法律規定、顯然違反現尚有效之解釋、判例,或消 極不適用法規之情形。再者,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裁判違背法規或現存判例解釋者,或法院所為之裁定, 就其取捨證據所確定之事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而言。至法 院認定事實錯誤,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 或漏未斟酌,僅生調查證據是否妥適或裁判不備理由之問 題,均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間,亦無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情事,是上訴人以前揭事由請求上訴 第三審,不應准許。 四、綜上,本件訴訟無何法律問題之爭議,亦無涉及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情事,揆諸首開說明,上訴人就本院第二 審判決提起之上訴難認合法,自不應許可,應予裁定駁回。 五、據上論結,上訴人之第三審上訴不應許可,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張世聰                  法 官 張益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2-20

TYDV-113-簡上-16-20250220-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