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

共找到 185 筆結果(第 81-9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6112號 原 告 廖健凱 被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何彥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法定代理人原為平川秀一郎,嗣變更為今井貴志,並聲 明承受訴訟,有被告提出之民事答辯狀、公司變更登記表等 件影本附卷可佐(見本院卷第31-34、47-50頁),於法相符 ,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1年與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富邦資產公司)債務協商時,就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 下稱聯徵中心)資料上所有登記債權之銀行及資產公司,皆 已完成清償債務並皆取得清償證明,然富邦資產公司沒有告 知在清償協商台灣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國銀 行)的同時其實有2筆債權,亦未告知已賣掉美國銀行另筆債 權,因此沒有登記該債權在聯徵中心資料上,故當時處理過 程未能清償,且多年來該筆債務經過多次轉賣後,原告也因 坐牢、搬家從未收到任何通知,不知有此筆債務,而113年 的聯徵中心報告也沒有任何資料。詎原告之郵局帳戶原有新 臺幣(下同)14,407元存款,於113年4月2日遭到強制執行扣 除2,182元,又於113年6月6日遭到強制執行扣押股票(市值 大約9萬元)。又利息超過5年部分,主張時效抗辯,且被告 提出105年間之債權憑證,但被告112年方再為執行,顯已超 過5年,故主張時效抗辯,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04366號兩 造間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應予撤銷。 三、被告則以:原告前向美國銀行申請信用卡,因未履行繳款義 務,案經美國銀行債權讓與荷商荷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分公司(下稱荷商荷蘭銀行),荷商荷蘭銀行債權讓與新榮資 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榮資產公司),新榮資產公司讓 與富邦資產公司,嗣再經富邦資產公司讓與宜泰資產管理有 限公司(下稱宜泰資產公司),再經宜泰資產公司債權讓與被 告並經通知原告在案。原告因未履行繳款義務,前由富邦資 產公司向本院聲請支付命令(案號98年司促字第13879號), 該支付命令經合法送達已生送達效力。既然確定之支付命令 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90年取得之支付命令於104年修 法前仍與判決有同一效力),原告就債權金額再為爭執,並 無理由;又本件於98年6月16日支付命令確定,被告於105年 、112年聲請強制執行,本金部分並未罹於時效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執行名義無 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如有債權不成 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亦得於強制 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 第2項定有明文。是債務人異議之訴係以排除執行名義之執 行力為目的,如執行程序已終結,即無阻止強制執行之實益 ,自不得提起本訴。經查,被告持本院105年度司執字第967 85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對原告為系爭強制執行事 件之聲請,執行標的為原告於訴外人群益金鼎證券古亭分公 司(下稱群益金鼎證券)集保帳戶內之上市、上櫃或興櫃股 票等金錢債權,經本院於113年6月6日就前揭股票為扣押命 令,並經本院委託臺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 下稱臺銀證券公司)辦理代為變賣原告所有之股票;嗣臺銀 證券公司將前揭股票賣出後扣除手續費、交易稅、作業費及 匯費,淨得款88,471元,業已匯入中央銀行國庫局本院第00 000000000000號保管款收入戶內,並隨函檢送「賣出股票明 細表」乙份;並經群益金鼎證券通知本院已完成轉撥手續, 且經本院通知被告陳報領取案款方式後,已完成電匯案款88 ,471元予被告等情,有本院113年6月6日北院英113司執甲字 第104366號執行命令、臺銀證券公司高雄字第1135701416號 函、群益金鼎證券(113)群古亭字第2096號函、本院民事執 行處北院英113司執甲104366號通知函等件附於本院113年度 司執字第104366號卷宗可稽,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卷宗 經核屬實,顯見前揭強制執行程序業已終結,揆諸上揭規定 ,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之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即 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之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 之訴,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詳予論駁,併予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臺北市○○○路 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林玗倩

2024-12-24

TPEV-113-北簡-6112-20241224-3

司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73號 聲 請 人 丁○○ 法定代理人 乙○○ 法定代理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5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㈠為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應提出文件並釋明本件被繼承人丙○○ 之負債大於或略等於資產(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遺產稅金融 遺產參考清單、或遺產稅免稅或繳稅證明、財團法人聯合徵信 中心綜合信用報告、債務證明文件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鴻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林雅菁

2024-12-24

ULDV-113-司繼-1673-20241224-1

消債清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4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許永裕(即許詠裕即許永裕) 代 理 人 王妤文律師(法扶)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雷仲達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俞宇琦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蘭芬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明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富全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展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景泰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金陽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書銘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明忠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雲林縣虎尾地政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田吉祥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債務人聲請清算,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許永裕(即許詠裕即許永裕)自中華民國 113年 12月24日16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聲請人即債務人許永裕(即許詠裕即許永裕)在本件清算程序終 止或終結前,應受如附件所示之生活限制。 本件清算程序之進行由辦理清算執行事務之司法事務官為之。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於法院裁定開始 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 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 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 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又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 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 1項 、第80條、第8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伊之財產及收入不足以清償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債務,而伊前曾於民國97年間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與最大債權銀行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前置協商而不成立。伊目前每日收入視人力仲介每日徵 工需求出工,日薪新臺幣(下同) 600元,扣除每月生活必 要費用後,無法清償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合計約 4,592,0 51元,爰請求准予裁定開始清算等語。 三、經查,債務人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 回覆書、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 清單、111年、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薪資 袋、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戶籍謄本、財政部中區國稅 局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年、112年度綜合所 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存摺影本等為證,堪認債務人前開 主張屬實。此外,債務人尚無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 可和解或宣告破產之情事,復查無債務人有消費者債務清償 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列之事由存在,則 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有據,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第 1 項所示。 四、次按債務人聲請清算後,其生活不得逾越一般人通常之程度 ,法院並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限制之,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第89條第 1項定有明文。查,債務人已向本院聲 請清算,爰依上開規定,斟酌債務人之職業、身分、地位、 收入狀況及其所負債務數額等一切情狀,依職權裁定限制債 務人之生活程度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法院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6條第 1項前段定有明定,爰併裁定如主 文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顏世傑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生活限制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 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關於開始清算及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部分,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3年12月24日下午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王凱飛 附件:清算債務人之生活限制 准許清算之債務人,在本件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前,應受下列之生活限制: 一、不得為奢靡浪費之消費活動。 二、不得為賭博或為其他投機行為。 三、不得為不動產之處分。 四、不得為金錢借貸之行為。 五、不得搭乘計程車、高鐵及航空器,但債務人能提出確實證據證明因工作所需且未因此減少債權人受償金額者,不在此限。 六、不得從事國外遊學或出國旅遊等消費行為。 七、不得投資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 八、不得從事逾越通常生活程度之贈與。 九、其他經本院限制之行為。

2024-12-24

TCDV-113-消債清-145-20241224-1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4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靜瑩 代 理 人 陳怡融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靜瑩自民國113年12月24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依本條 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段、第8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復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840, 299元,有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4月間,與最大 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 務清理前置協商,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清算等 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11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並有本院調解程序筆錄可稽。是聲請 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  ㈡關於聲請人收入部分,聲請人受僱於其姊經營之麵攤,每月 薪資為15,000元,有在職證明書可佐,堪信屬實。至聲請人 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為17,076元,雖未提 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與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 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 算之數額17,076元相符,應屬確實。又聲請人之父,年約77 歲,110至111年分別有所得40,533元、69,704元,名下無財 產,有戶籍謄本、11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 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可佐,堪認有受聲請人 扶養之必要。而依民法第1115條規定,聲請人之父之扶養義 務應由聲請人及手足4人(包含其父與前配偶所生之女)共 同負擔,又其父每月領有國保年金4,317元,有領取年金存 摺影本可參,此部分應與扣除,是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 項規定,以上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應 負擔之扶養費為4,269元(計算式:【17,076-4,317】÷5=2, 552,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至聲請人固稱有扶養其母, 惟其母每月領有勞保老年給付16,471元,名下有不動產2筆 ,有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領取給付存摺影本可 參,本院審酌其母每月所領給付與前引最低生活費1.2倍之 數額17,076元相去不遠,且名下有不動產,應無受聲請人扶 養之必要,爰不列計扶養費,附此敘明。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及扶養費後,已無剩 餘。聲請人名下固有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有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 料查詢結果表可參,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 以清償元,而聲請人積欠之債務至少已達1,138,741元,亦 有前置調解債權明細表可佐,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 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而有清算之原因。此外,本件查 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 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 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4-12-24

PTDV-113-消債清-44-20241224-1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49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王文湘 代 理 人 林宗儀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王文湘自民國113年12月24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依本條 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段、第8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復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27,7 37,223元,有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4月間,與最 大債權金融機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 債務清理前置協商,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 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清算 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 資料表等件為證,並有本院調解程序筆錄可稽。是聲請人既 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收入部分,聲請人受僱於天雄興業有限公司,每 月薪資為22,000元,有在職薪資證明可佐,堪信屬實,另聲 請人固稱每半年領有核三廠福利金900元,惟本院核閱聲請 人提出之存摺影本,上載福利金為1,800元,應以此認聲請 人每半年所領福利金為1,800元,平均每月為300元,則聲請 人每月可支配所得應為22,300元。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 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為17,076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 院審酌,惟與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 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 6元相符,應屬確實。又聲請人之母,年約91歲,110至112 年均無所得,名下無不動產,有戶籍謄本、110至112年度綜 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 單可佐,堪認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而依民法第1115條規 定,聲請人未提出事證說明其經濟能力較其餘手足為高,則 其母之扶養義務應由聲請人及手足2人共同平均負擔,又其 母每月領有國民年金4,049元,每半年領有核三廠福利金900 元,平均每月為150元,三節敬老共14,000元,平均每月約 為1,167元,現每年領有生存保險金5年150,000元,平均每 月為2,500元,以上每月共計7,866元,業據聲請人陳明在卷 ,並有領取補助存摺及存簿明細可參,此部分應與扣除,另 聲請人固稱其母每月須支出20,000元,惟未提出全部單據供 參,應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上開每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應負擔之扶養費為3,070元(計 算式:【17,076-7,866】÷3=3,070)。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及扶養費後,僅餘2,1 54元,而聲請人積欠之債務至少已達18,847,937元,亦有債 權人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新國際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榮行 銷股份有限公司、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陽信 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之 陳報狀可佐,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 虞之情形,而有清算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聲請人有消債 條例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 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4-12-24

PTDV-113-消債清-49-20241224-1

司全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扣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全字第238號 聲 請 人 即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代 理 人 黃煌文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芬頓國際貿易企業有限公司、柯佳芬間假 扣押事件,聲請假扣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 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 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522 條第1 項、 第523 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 應釋明之。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 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 ,民事訴訟法第526 條第1 項、第2 項亦有明文。是若債權 人未釋明假扣押之原因,諸如債務人浪費財產、增加負擔、 或就其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將達於無資力之狀態、或移住 遠地、逃匿無蹤或隱匿財產等情形,即不符假扣押之要件( 最高法院96年度台抗字第642 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債權 人就假扣押之原因,依法有釋明之義務,亦即須提出可使法 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證據,必待釋明有所不足,而債權人陳 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始得定相當之擔保,命 供擔保後為假扣押,若債權人就其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絲毫 未予釋明,法院即不得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最高法院95年 度台抗字第621 號、第386 號、94年度台抗字第463 號、第 665 號裁定意旨參照)。又當事人之主張或陳述,與釋明有 別,所謂釋明,係指當事人提出即時可以調查之證據,俾法 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謂,當事人之主張或陳述,並非使法院 得心證之證據方法,自非釋明(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10 18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緣相對人芬頓國際貿易企業有限公司於 民國110年12月28日邀同相對人柯佳芬為連帶保證人,向聲 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20萬元,並約定於113年12月28日 清償完畢,惟相對人自113年9月28日起即未依約繳納本息, 尚欠聲請人本金20,878元及利息、違約金未償。迭經聲請人 催討均置之不理,顯見相對人不無意圖逃避本件債務。是聲 請人為恐債權日後有不能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陳明願供 擔保,並提出貸款總約定書、借款契約書、本票暨授權書、 授信交易明細查詢、第一類票據信用資料查覆單、財團法人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及催告函暨收件回執等件影本為證, 聲請本院就相對人之財產假扣押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假扣押,業據提出貸款總約定書、借 款契約書、本票暨授權書、授信交易明細查詢為證,堪認聲 請人已就本件假扣押請求之原因,為相當之釋明。然就假扣 押原因之釋明證據部分,依聲請人所提出之第一類票據信用 資料查覆單及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相對人等並 無積欠大額債務,且無強制停卡或退票等信用異常之記錄, 聲請人雖以催告函通知相對人應清償債務,而相對人仍未清 償,尚難驟認相對人現存之既有財產,已瀕臨成為無資力之 情形,或與債權人之債權相差懸殊,將無法或不足清償滿足 該債權,或相對人有何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就其財產為 不利益之處分,將達於無資力之狀態、或移住遠地、逃匿無 蹤或隱匿財產等情形,致日後不能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本 院乃於113年12月9日發函通知聲請人應補正假扣押原因之釋 明,聲請人於收受通知後,迄今未提出其他可供即時調查之 證據以釋明所主張之假扣押原因,則就假扣押原因其自未盡 釋明之義務,並非釋明有所不足,縱其陳明願供擔保,揆諸 首開規定及最高法院裁定意旨,聲請人之聲請與假扣押之法 定要件不符,自不應准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蔡伊倫

2024-12-20

ULDV-113-司全-238-20241220-1

司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陳報遺產清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38號 聲 請 人 賴碧珠 上列聲請人聲請陳報遺產清冊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 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本院得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㈠提出聲請人之印鑑證明及被繼承人蔡樹河(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之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或遺產稅免(繳)稅證明 書或遺產稅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 ㈡提出被繼承人之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綜合信用報告。 ㈢如所取得之資料與原聲請所書寫之遺產清冊不符時,聲請人應 按已知資料重新填寫遺產清冊,按不動產、動產、存款投資 、債權、債務等,不得空白,如無就寫無,不知就寫不知, 並簽名蓋印鑑章於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鴻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林雅菁

2024-12-18

ULDV-113-司繼-1638-20241218-1

司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60號 聲 請 人 丙○○ 聲 請 人 乙○○ 前列丙○○、乙○○共同 法定代理人 丁○○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5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㈠為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應提出文件並釋明本件被繼承人甲○○ 之負債大於或略等於資產(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遺產稅金融 遺產參考清單、或遺產稅免稅或繳稅證明、財團法人聯合徵信 中心綜合信用報告、債務證明文件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鴻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林雅菁

2024-12-17

ULDV-113-司繼-1660-20241217-1

司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58號 聲 請 人 丙○○ 法定代理人 戊○○ 法定代理人 丁○○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5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㈠為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應提出文件並釋明本件被繼承人甲○○ 之負債大於或略等於資產(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遺產稅金融 遺產參考清單、或遺產稅免稅或繳稅證明、財團法人聯合徵信 中心綜合信用報告、債務證明文件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鴻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林雅菁

2024-12-17

ULDV-113-司繼-1658-20241217-1

司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603號 聲 請 人 丙○○ 聲 請 人 丁○○ 前列丙○○、丁○○共同 法定代理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5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㈠為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應提出文件並釋明本件被繼承人乙○○ 之負債大於或略等於資產(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遺產稅金融 遺產參考清單、或遺產稅免稅或繳稅證明、財團法人聯合徵信 中心綜合信用報告、債務證明文件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鴻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 記 官 林雅菁

2024-12-16

ULDV-113-司繼-1603-2024121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