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共找到 71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55號 原 告 林芳如 訴訟代理人 李育禹律師 曾靖雯律師 被 告 長渼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翁玉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 月2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與被告間董事及清算人之委任關係自民國113年12月24 日起不存在。 訴訟費用新臺幣20,805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解散之公司,除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解 散之公司,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前開規定於公司 經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登記者,準用之。股份有限公司 之清算,除公司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另選清算人外, 以董事為清算人,公司法第24條、第25條、第26條之1、第3 2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經臺南市政府於民國111 年5月20日以府經工商字第11100278440號函廢止登記,有經 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1紙附卷可參(本院卷第15 頁),依前揭規定,應行清算事宜,又原告主張其已非被告 之董事及清算人,顯見被告應未清算完結,是被告既應行清 算且清算尚未完結,並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其法人 格並未消滅,仍有當事人能力,先予敘明。 二、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 ,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若縱經法 院判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難認有受確認 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意旨 參照)。本件原告主張其已向被告辭任董事,惟被告迄未向 臺南市政府辦理董事解任變更登記,而此攸關原告對被告是 否有身為董事及清算人之權利義務關係,足見兩造間之董事 及清算人委任關係存在與否,確使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 侵害之危險,且此項不明確亦非不得以確認之訴予以排除, 參照前揭判決意旨,應認原告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三、公司與董事間訴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監察人代表公司 ,股東會亦得另選代表公司為訴訟之人。公司法第213條定 有明文。而所謂公司與董事間訴訟,無論由何人提起,均有 其適用,且亦不限於其訴之原因事實係基於董事資格而發生 ,即其事由基於個人資格所生之場合,亦包括在內(最高法 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207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本件原 告形式上仍登記為被告之董事,依上說明,自應以被告之監 察人翁玉冠為法定代理人,代表被告公司訴訟。 四、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被告董事,惟被告經臺南市政府於11 1年5月20日以府經工商字第11100278440號函廢止登記,而 應行清算程序,且被告仍在清算中,原告即成為法定清算人 ,原告業於113年11月28日以台南地方法院郵局存證號碼154 5號存證信函通知被告及其他董事為終止兩造間董事及清算 人委任關係之意思表示,並於同年12月24日送達被告董事長 王冠斌,故原告與被告間董事之委任關係即已終止,原告依 法即非被告之清算人,兩造間董事及清算人之委任關係於11 3年12月24日起已不存在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民法第549條 第1項定有明文。又股份有限公司與董事間之關係,除本 法另有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清算人與公司之 關係,除本法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公司法第 192條第5項、第97條亦分別定有明文。再委任契約依民法 第549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之任何一方既得隨時終止,則 當事人為終止之意思表示時,不論其所持理由為何,均應 發生終止之效力(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864號判決意 旨參照)。是以,公司與董事、清算人間之委任關係,自 得由當事人之一方隨時終止。 (二)經查,原告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一節,業經本院向臺南市 政府調取被告公司廢止登記之資料核閱無誤;又原告主張 其曾向被告董事長表示終止委任契約之意思表示,並於11 3年12月24日收受等情,業據原告提出收件回執為證(補 卷第23頁)。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爭執,是以,本院綜 合上開證據調查結果,自堪信原告前揭主張為真實,則原 告主張其與被告間之董事、清算人委任關係自113年12月2 4日起不存在,堪可採信。 四、綜上所述,原告已於113年12月24日辭去被告董事職務,則 其訴請確認與被告間董事及清算人委任關係自113年12月24 日起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鄭梅君

2025-03-31

TNDV-114-訴-355-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849號 原 告 楊仲起 上列原告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書狀不 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原告之 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 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 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關係之訴事件,未表明具體、 明確且適於執行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請求本院判決之 內容);另原告未表明本件之訴訟標的(即實體法上請求權 基礎,原告請求所依據之法律規定條文),起訴之程式尚有 欠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裁定命原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事項,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陳威帆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文芳

2025-03-31

TPDV-114-訴-1849-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477號 聲 請 人 詹連財律師 相 對 人 葉芸辰 上列聲請人因相對人即上訴人葉芸辰與被上訴人泳柏建設有限公 司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受選任為特別代理人,聲請酌 定特別代理人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為泳柏建設有限公司第二審特別代理人之律師酬金核定為 新臺幣參萬元。 相對人應墊付聲請人前項特別代理人酬金。   理 由 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 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院 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 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法院或審判長 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 ,其律師之酬金由法院酌定之;前項酬金及第466條之3第1項 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其支給標準,由司法院參酌法務部 及全國律師聯合會意見定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項 、第77條之25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聲請意旨略以:伊前經原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68號裁定,選任 為112年度訴字第763號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泳柏建設有限 公司(下稱泳柏公司)之特別代理人,並於本院續行擔任泳柏 公司之特別代理人,現該事件已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宣判, 爰依法聲請核定伊之第二審律師酬金等語。 經查: ㈠本院113年度上字第477號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原法院依 相對人之聲請以112年度聲字第68號裁定選任聲請人為泳柏公 司之特別代理人,有該裁定可參。嗣聲請人依該裁定於本件第 二審續行擔任泳柏公司之特別代理人,現本件業於113年12月2 4日宣判(見本院卷第375頁),第二審訴訟程序已終結,則聲 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項、第77條之25第1項規定,聲請 核定第二審特別代理人律師酬金,洵屬有據。 ㈡審諸聲請人擔任泳柏公司第二審特別代理人期間,於本院行審 理程序時,曾到庭執行職務4次,有準備程序筆錄、言詞辯論 筆錄可參(見本院卷第225-227、277-278、301-304、355-358 頁),並提出民事答辯狀及民事言詞辯論意旨狀,亦有各該狀 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83-88、313-315頁)。另參司法院訂頒 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第1 款規定:「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情之繁簡、訴訟之結 果及律師之勤惰,於下列範圍內為之。一、民事財產權之訴訟 ,於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百分之三以下。但最高不得逾新臺幣 (下同)50萬元」,並審酌本件案情繁簡程度、聲請人於本院 訴訟程序期間到庭執行職務達4次,及出具民事答辯狀及民事 言詞辯論意旨狀所耗心力等情,酌定聲請人擔任泳柏公司第二 審特別代理人之律師酬金為3萬元,並由相對人墊付之。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慈惠                法 官 鄭貽馨                法 官 謝永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王增華

2025-03-27

TPHV-113-上-477-20250327-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35號 原 告 謝惠茹 温幸霖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韓國銓律師 被 告 新力旺智慧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李國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謝惠茹與被告間清算人委任關係,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 一月三日起不存在。 確認原告温幸霖與被告間監察人委任關係,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 一月三日起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40條第3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4項機 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法定代理人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公司 與董事間訴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監察人代表公司,股 東會亦得另選代表公司為訴訟之人,公司法第213條亦有明 定。經查,本件原告對被告公司提起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訴 訟,惟因被告公司廢止前之董事兼法定清算人謝惠茹、監察 人温幸霖均為本件原告,亦不宜由其餘法定清算人擔任被告 之法定代理人,致無法定代理人可代表被告應訴而進行訴訟 ,本院認如不為被告公司選任特別代理人,將恐致久延而使 原告受有損害。故原告依前開規定,聲請本院選任被告公司 之特別代理人,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358號裁定選任李國 源律師為被告公司之特別代理人,進行本件訴訟,合先敘明 。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原告謝惠茹、温幸霖原擔任被告公司之董事、監 察人,伊等業於民國111年底至112年初離職,並表達無意繼 續擔任董事、監察人職務。然被告公司迄今尚未辦理公司變 更登記,致原告謝惠茹、温幸霖仍分別列名為被告公司之董 事、監察人,嗣被告公司因遭廢止登記而進入清算程序,伊 等收到國稅局之滯報通知書,始知悉上情,爰依公司法第19 2條第5項、第216條第3項及民法第549條第1項之規定,終止 與被告公司間之委任關係,並以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特別代 理人及其他法定清算人,作為終止之意思表示,伊等與被告 公司間之委任關係既不存在,即非被告公司之法定清算人。 又被告公司尚有其他董事得擔任法定清算人,進行清算程序 ,被告公司並不會因伊等辭任而受有損害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特別代理人僅係代被告公司為訴訟行為,尚無實 體法上之權限,得以收受原告2人辭任董事、監察人之意思 表示。至原告是否有向被告公司為辭任之意思表示,應由原 告舉證證明之。又被告公司雖尚有其他董事,然原告等人遽 然辭任董監事,是否會影響清算程序之進行尚未可知,恐致 清算程序無法進行,原告不宜單方終止與被告公司間之委任 關係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又公司設 立登記後,有應登記之事項而不登記,或已登記之事項有變 更而不為變更之登記者,不得以其事項對抗第三人,公司法 第12條亦有明文。原告謝惠茹、温幸霖起訴分別主張與被告 公司間之清算人及監察人委任關係不存在,然迄今均仍登記 為被告公司之董事、監察人,則原告與被告公司間之委任法 律關係之存否即屬不明確,其私法上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 此項危險得以確認判決予以除去,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有確認利益。   二、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被告公司之經濟部商工登 記公示資料、被告公司之變更登記事項卡及章程影本、財政 部中區國稅局豐原分局滯報通知書影本為證(見本院卷第19 頁至第31頁、第95頁),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按公司與 董事間之關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 ;公司與監察人間之關係,從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當事人 之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終止權之行使,應向他方當 事人以意思表示為之,公司法第192條第5項、第216條第3項 及民法第549條第1項、第263條準用第258條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特別代理人於法定代理人或本人承當訴訟以前,代理當 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但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4項亦有明文。又經受訴法院審判長以 裁定選任之特別代理人,其地位與法定代理人相當,得代行 法定代理人之職務。申言之,即特別代理人無須當事人或其 法定代理人之委任,得以無訴訟能力人(或法人)之名義代 為或代受訴訟行為。準此,特別代理人亦係法定代理人,所 代為或代受訴訟行為之效果,直接歸屬於所代理之當事人本 人,特別代理人並不受其拘束。特別代理人既得代當事人行 使私法上之行使權利,則對造當事人行使權利而為意思表示 時,特別代理人自有代其當事人收受之權。而當事人一方終 止委任契約之法律行為,係有相對人之單方行為,特別代理 人既得行使私法上之權利,則終止兩造間委任契約之意思表 示,特別代理人自得代其當事人收受之。 三、本件被告公司之特別代理人既經本院選任,於本件訴訟中自 得代理當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包括代受原告辭任董事、監 察人之意思表示。原告主張以本件起訴狀作為辭任董事(清 算人)、監察人之意思表示,而該起訴狀業於114年1月3日 送達被告之特別代理人及其餘清算人鄭榮賢、李麗絳、陳哲 宏,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且為被告所不否認(見本院聲字 第358號卷第39頁至第49頁、本院卷第67頁、第92頁),揆 諸前揭說明,自該時起即生終止之效力,兩造間之委任關係 自斯時起不存在。從而,原告主張兩造間清算人、監察人之 委任關係自114年1月3日起不存在,即屬有據。 四、答辯意旨雖稱:為免告影響清算程序進行,原告不宜單方終 止與被告公司間之委任關係云云置辯。然按如委任關係因法 定清算人之終止而消滅,將影響公司清算,致清算程序無從 進行,有害公司利益之虞時,應得類推適用民法第550條、 第551條規定,使法定清算人在新清算人產生就任以前,繼 續執行清算人之職務,而使原委任契約延長至新清算人產生 就任為止,俾清算程序得以進行,以保障公司債權人與不參 與經營股東之權益。惟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係為了結已解散 公司之一切法律關係,並分配其財產為目的,以消滅其法人 格之一種程序。如個案有新清算人不能產生(無法依公司法 第322條第2項規定產生),或公司實質上無從進行清算程序 或已無清算實益,強行課予法定清算人履行善盡清算事務之 義務,對其顯然過苛,等同實質剝奪其終止委任契約之自由 時,仍應保障其終止委任契約之自由,亦即就類推適用之民 法第551條規定須為合目的性限縮解釋,使法定清算人於此 情形得解免其繼續執行清算人職務之義務,避免導致個案顯 然過苛之情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441號判決意旨 參照)。 五、經查,被告為股份有限公司,且經廢止登記,而於廢止登記 前,除原告謝惠茹擔任董事外,尚有鄭榮賢、李麗絳、陳哲 宏分別擔任董事長及董事職務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 院卷第79頁至第83頁、第99頁)。從而原告辭任後,仍有其 餘董事得擔任法定清算人,繼續被告公司之清算程序,並無 答辯意旨所稱清算程序無法進行之虞。況依上開說明,在公 司有新清算人不能產生(無法依公司法第322條第2項規定產 生),或公司實質上無從進行清算程序或已無清算實益之情 形,尚且認為宜將民法第551條為目的性限縮解釋,以保障 法定清算人終止委任契約之自由。則於本件被告公司尚有法 定清算人得進行清算程序之情形,更無限制原告得隨時終止 委任關係之必要,應認原告於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特別 代理人及其餘清算人,已合法終止與被告公司間之委任關係 ,答辯意旨,要無可採。  肆、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以起訴狀之繕本作為終止委任關係之意 思表示,已於114年1月3日合法送達被告之特別代理人及其 餘清算人,原告已辭任被告公司董事、監察人,則兩造間董 事之委任關係於114年1月3日起即已終止而不存在,而原告 謝惠茹既已非被告公司之董事,當非法定清算人。是原告起 訴請求確認原告謝惠茹與被告間清算人之委任關係,及原告 温幸霖與被告間監察人之委任關係,均自114年1月3日起不 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伍、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判 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陸、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劉承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許宏谷

2025-03-27

TCDV-114-訴-335-20250327-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726號 原 告 許采瀅 訴訟代理人 凃逸奇律師 被 告 基隆市山海觀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嘉偉 訴訟代理人 林富貴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於臺灣高等法院114年度審上字第153號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事件確定,或因和解、調解成立、撤回訴訟而終結前,停止訴訟 程序。   理 由 一、按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應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故 法定代理權之存在,乃訴訟成立要件之一,法院應依職權予 以調查。再者,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關 係是否成立為據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前,以裁定停止訴 訟程序,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定有明文。法院就當事人 之法定代理人,得否合法代表當事人為訴訟行為,存有爭議 ,就此爭議應先予調查,如已另案提起訴訟,於他案訴訟終 結前,非不得裁定停止本件訴訟程序(最高法院100年度台 抗字第56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主張其於基隆市山海觀公寓大廈社區內跌倒,起訴 請求被告賠償損害,關於被告之法定代理人存有爭議,並經 另案即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01號判決確認張嘉偉等人與基隆 市山海觀公寓大廈全體區分所有權人間第10屆管理委員之委 任關係不存在,難認張嘉偉有法定代理權限,而被告就該案 提起上訴,現由臺灣高等法院114年度審上字第153號事件審 理中,有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歷審裁判資料可參。茲審 酌關於被告是否經合法代理,即張嘉偉得否代表被告為本件 訴訟行為,為本件裁判先決問題,本院認有裁定停止本件民 事訴訟程序之必要。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林淑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白豐瑋

2025-03-26

KLDV-113-訴-726-20250326-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63號 原 告 吳思瑾 被 告 餐樂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新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按董、監事身分係基於與所屬法人間之委任關係而生, 而委任關係依其權利義務之內涵,仍屬財產權之性質;其訴訟標 的價額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應以第466 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之(最高法 院97年度台抗字第820號裁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8年法 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3號研討結果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訴 之聲明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間監察人委任關係不存在,有原告民 事陳報狀在卷可參,依上開規定,顯非對於親屬關係及身份上之 權利有所主張,而屬財產權訴訟,又因原告倘獲勝訴判決所得受 之客觀上利益不能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 規定,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65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 0,80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顏妃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徐安妘

2025-03-21

PCDV-114-補-363-20250321-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酌定特別代理人酬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3號 聲 請 人 蔡瀚緯律師 相 對 人 匡孝頤 上開當事人間聲請酌定特別代理人酬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擔任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67號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 被告鄉邦土木包工業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之律師酬金核定為新 臺幣1萬5,000元,並由相對人墊付。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67號相對人與被告鄉邦 土木包工業有限公司間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前經本 院選任聲請人擔任被告之特別代理人,因該訴訟已終結,爰 聲請裁定酌定律師酬金等語。 二、按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 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 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律師之酬金由法院 或審判長酌定之,且為訴訟費用之一部,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酌定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 項、第77條之25第1、2、3項後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 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情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 惰,於下列範圍內為之:㈠民事財產權之訴訟,於訴訟標的 金額或價額3%以下;但最高不得逾新臺幣(下同)50萬,亦 為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 所明定。 三、查相對人前對被告提起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之民事訴訟,並 聲請為被告選任特別代理人,前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47號 裁定,選任聲請人任之,嗣該訴訟經第三人參加和解而終結 等情,有上開卷宗可稽,是其聲請裁定特別代理人之酬金, 核無不合。審酌本件民事訴訟之繁簡程度,及聲請人於審理 期間所提出書狀,到庭執行職務及閱覽影印卷宗等執行職務 情形,並參考前揭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 標準,酌定聲請人之律師酬金為1萬5,000元,並命相對人墊 付。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5第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淑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蔣禪嬣

2025-03-19

CTDV-114-聲-33-20250319-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號 聲 請 人 蘇莉茹 相 對 人 群宜管路工程有限公司 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呂志芳於聲請人對相對人在本院所提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 事件,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唯一董事即法定代理人, 因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就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具有利害 衝突,有事實上不能行使代理權之情事。而訴外人呂志芳為 相對人之實質負責人,瞭解相對人之運作情形,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51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選任呂志芳為相對人之特別 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 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不僅指 法律上不能(如經法院宣告停止其權利)而言,並包括事實 上之不能(如心神喪失、利害衝突等)在內,最高法院 90 年度台抗字第233號裁定意旨參照。而有限公司有與代表公 司之董事訴訟之必要,倘該公司僅置董事一人,且全體股東 不能決議另行推選有行為能力之股東代表公司,則利害關係 人自得依首揭規定,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為之選任特別代 理人,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233號裁判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僅有聲請人為1人董事及股東,有相對人之有限公司變 更登記表在卷可佐,因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訴訟確認其與相 對人間委任關係不存在,而有利害衝突,屬董事事實上不能 行使代理權之情形,是確有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 。  ㈡又聲請人主張呂志芳為相對人之實質負責人,有參與相對人 公司之經營一情,此據聲請人提出其與呂志芳間對話紀錄在 卷;而經本院函詢呂志芳有無擔任特別代理人之意願,經呂 志芳回覆未為拒絕。則審酌本案訴訟之性質、呂志芳為相對 人實質負責人等情,本院認由呂志芳於本件確認委任關係不 存在等事件為相對人公司之特別代理人,尚屬妥適,爰選任 呂志芳為相對人於本案訴訟之特別代理人。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2條、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李怡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日瑩

2025-03-18

KSDV-114-聲-46-202503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48號 原 告 楊巧晞 訴訟代理人 翁羚喬律師 被 告 執守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20, 805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2節相關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所明定。又董事身分係基於與所屬法人間之委任關係而生 ,而委任關係依其權利義務之內涵,仍屬財產權之性質,顯 非對於親屬關係及身分上之權利有所主張,是原告起訴請求 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性質上屬因財產權而起訴。如無 法認定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利益之價額時,致其訴訟標的價 額不能核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應以第466條 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之,訴訟 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65萬元(臺灣高等法院暨 所屬法院9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3號研討結果參照) 。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其與被告公司間之監察人關係 不存在,核屬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之訴訟,依上開說明,性 質上屬因財產權而起訴,而觀諸原告所提出民事起訴狀之內 容,尚難認定其就訴訟標的所有利益之價額,亦無其他證據 得據以認定原告如獲勝訴判決所得受之客觀利益為何,堪認 其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 以165萬元核定其價額。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 65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0,80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 數補繳,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3

TNDV-114-補-248-202503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14號 原 告 安月賜 上列原告與被告升聯國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委任 關係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不能核定者,以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 10分之1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定有明文。次按董監事身 分係基於與所屬法人間之委任關係而生,而委任關係依其權利義 務之內涵,仍屬財產權之性質(最高法院97年度臺抗字第820號 裁定意旨參照)。查原告起訴聲明:確認原告與被告間董事及清 算人委任關係均不存在等語。揆諸前揭說明,其性質屬財產權而 其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之規定, 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65萬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2萬80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姚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華瑋

2025-03-11

TPDV-114-補-614-202503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