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范玉珍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49號 聲 請 人 范富順 相 對 人 范何嬌妹 關 係 人 范富達 兼 代理人 范明秀 范雅琳 關 係 人 范盛淇 范堡鈞 范富喬 范玉珍 住○○市○○區○○路○○○巷00○0 號 范玉曄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張宛華律師為相對人丙○○○之程序監理人。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七日內預納程序監理人酬金新臺幣3萬8,0 00元。   理 由 一、按處理家事事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依利害關係 人聲請或依職權選任程序監理人:㈢為保護有程序能力人之 利益認有必要。於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有 程序能力,家事事件法第15條第1項第3款、第165條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 屬人員,或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會或其他相類似公會所 推薦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有處理家事事件 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理人,家事事件法第16 條第1項亦有明定。另法院裁定程序監理人酬金,應斟酌職 務內容、事件繁簡、勤勉程度、程序監理人執行律師、社會 工作師或相關業務收費標準,每人每一審級於新臺幣(下同 )5,000元至3萬8,000元額度內為之。程序監理人酬金,法 院認有必要時,得斟酌情形,命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預納一 部或全部。程序監理人選任及酬金支給辦法第13條第1項、 第14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聲請 人為監護人,指定相對人之子女即關係人丁○○為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惟相對人之子女即關係人戊○○、甲○○、乙○○等 3人不同意由聲請人、丁○○分別擔任監護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等語。查:相對人雖因精神障礙,致不能為無意思 能力或受意思表示(見本院卷第85頁至第89頁),然依前開 規定,相對人有程序能力。因聲請人與其他關係人間對於監 護人人選等意見歧異,為保護相對人之利益,認有為相對人 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本院審酌張宛華律師具備專業知識 與實務工作經驗,足認其為適當之人選,爰依職權選任張宛 華律師為相對人之程序監理人,併諭知本件程序監理人報酬 應由聲請人先行預納3萬8千元。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玉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周怡伶

2025-03-25

SCDV-113-監宣-749-20250325-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28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宥溱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4432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 經本院裁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宥溱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準公文書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於判決確定之 日起壹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貳萬元。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證人即告訴人范玉珍於偵查 中之證述、被告於本院準備及簡式審判程序時之自白」為證 據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被告陳宥溱行為後,刑法第214條有關罰金刑部分雖於民國10 8年12月25日經總統公布修正,並於同年月27日開始施行, 但前述條文原本所定罰金數額,已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 2項前段規定提高為30倍,此次修正僅是將上開條文之罰金 數額調整換算後予以明定,法律效果相同,修正之結果不生 有利或不利於行為人的問題,並不是法律變更,不必依刑法 第2條第1項之規定進行新舊法比較,應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 ,直接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㈡按刑法第214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係以「明知為不實之 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 於公眾或他人」為其構成要件。須一經他人申明、申請或申 報與事實不符之事項,公務員經由形式審查即予採信,並登 載於其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使成為該公務員或所屬機關之 一定意思表示者,始足構成。凡對公務員有所申請,所提供 之資料,雖有不實情形,但未為該公務員採取者,即不足構 成刑法第214條之罪責(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732號判例參 照)。又土地所有權狀及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因滅失請求 補給者,應敘明滅失原因,檢附有關證明文件,經地政機關 公告30日,公告期滿無人就該滅失事實提出異議後補給之。 申請土地所有權狀或他項權利證明書補給時,應由登記名義 人敘明其滅失之原因,檢附切結書或其他有關證明文件,經 登記機關公告30日,並通知登記名義人,公告期滿無人提出 異議後,登記補給之,分別為土地法第79條第2款、土地登 記規則第155條第1項所明定。故明知土地所有權狀並未滅失 ,竟主張該權狀滅失之不實事由,向地政事務所申請補發, 須經該地政機關依法公告期滿無人異議,將此「滅失」之不 實事項登記於職務上所掌之土地登記簿或其他公文書上,據 以補給(補發)土地所有權狀,始構成刑法第214條之使公 務員登載不實罪(最高法院103年度台非字第182號判決意旨 參照)。而現今地政事務所之公務員,係以電腦登記方式, 將申請人之土地登記事項登載於職務上所掌土地、建物登記 之電磁紀錄上,依刑法第220條第2項,以公文書論。  ㈢罪名:被告於108年3月7日至新竹縣竹北市地政事務所,謊報 系爭房地所有權狀遺失並申請補給,經該地政事務所依前揭 規定公告,嗣經30日無人異議,使公務員將該不實事項,登 記於職務上所掌之地籍異動索引等電磁紀錄上,且據以補給 系爭房地所有權狀,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20條第2項 、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準公文書罪(公訴意旨漏未記 載刑法第220條第2項規定,容有未洽,應予補充)。  ㈣科刑: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系爭房地因 有買賣糾紛,故所有權狀仍由代書保管中,實際上並未遺失 ,然其為求順利向銀行貸款而向地政機關謊稱系爭房地所有 權狀遺失而申請補發,致不知情之承辦公務員經形式審查後 ,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狀遺失等不實事項,以電腦登載方式登 載於職務上所掌之簿冊及公告之相關公文書上,據而補發各 該所有權狀,足生損害於地政機關對於地政資料管理之正確 性,實屬不該,惟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 其犯罪手段、所生之危害,暨其自述專科畢業之智識程度, 家中成員、從事工作及月收入情形、需撫養對象之家庭生活 狀況等一切情狀(本院卷第60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緩刑: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素行尚佳,其因一 時失慮,偶罹刑典,固非可取,本應接受刑事制裁及教化, 然被告犯後坦認犯罪,堪信其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宣告之教 訓,當已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本院認其所受宣告之刑 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諭知 緩刑2年。另為使被告記取教訓,警惕其日後審慎行事,避 免其心存僥倖而再犯,並增進其法紀觀念,本院認除前開緩 刑宣告外,尚有賦予其一定負擔之必要,爰依刑法第74條第 2項第4款規定,命被告應於本判決確定後1年內向公庫支付 新臺幣2萬元,以期符合本案緩刑之目的。惟倘被告未遵循 本院所諭知之前開緩刑期間負擔而情節重大者,檢察官得依 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聲 請撤銷前開緩刑之宣告,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奕彣提起公訴,檢察官謝宜修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楊麗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欣緣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14條 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220條第2項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 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4432號   被   告 陳宥溱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宥蓁明知其向范玉珍所購買、位於新竹縣○○市○○段000地 號(權利範圍:1612/240000)及其上2046號建號之土地及 建物(門牌號碼:新竹縣○○市○○○街00號8樓,下稱本案房地 )所有權狀,雖已移轉登記為其所有,惟因仍有買賣糾紛, 故該土地及建物權狀仍由代書褚可軍保管中,並未滅失,竟 基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之犯意,於民國(下同)108年3月7 日,向新竹縣竹北市地政事務所承辦公務員訛稱本案房地之 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狀正本於不慎遺失,致該機關承辦公務員 於形式審查後,於108年3月7日依法公告30日,嗣於公告期 滿無人提出異議後,該承辦公務員將表彰權利書狀滅失意義 之「書狀補給」之不實事項,以電腦登載方式,登記於職務 上所掌之土地建物異動清冊、地籍異動索引等電磁紀錄準公 文書上,並將前開記載不實之土地登記申請書、切結書歸檔 編列為該申請案件之原始文件,據以於108年3月7日補發系 爭土地所有權狀,足以生損害於竹北地政事務所對於土地登 記管理、所有權狀補發管理之正確性。 二、案經范玉珍告發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項 1 被告陳宥溱於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明知本案房地所有權狀未遺失,仍以遺失為由向新竹縣竹北市地政事務所申請補發權狀之事實。 2 證人褚可軍於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斯時本案房地之權狀由其保管,並未遺失之事實。 3 買賣契約書 證明本案房地係由被告向告發人范玉珍購買之事實。 4 新竹縣竹北市地政事務所函暨本案房地土地登記申請書、書狀遺失切結書各1份 證明被告申請補發本案房地之所有權狀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4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檢 察 官 林奕彣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 記 官 徐晨瑄

2025-02-07

SCDM-113-易-1288-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