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微銀眾信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5965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陳毅恆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壹萬壹仟元,及其中 壹萬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 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 罰性違約金以240日為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 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PCDV-114-司促-5965-20250331-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7225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陳羽萱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參萬零捌佰元,及其 中參萬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 性違約金以360日為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 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PCDV-114-司促-7225-20250331-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7280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陳韋志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伍仟陸佰元,及其中 伍仟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 性違約金以90日為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應 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 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PCDV-114-司促-7280-20250331-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7279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江孟軒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伍仟陸佰元,及其中 伍仟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性 違約金以90日為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應於 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PCDV-114-司促-7279-20250331-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5969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王心瑜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 (一)新臺幣(下同)陸仟肆佰零捌元,及其中伍仟捌佰零捌元 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十六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 懲罰性違約金以240日為限。 (二)捌仟肆佰玖拾伍元,及其中柒仟陸佰玖拾伍元自民國一百 一十三年九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 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性違約金以 240日為限。 (三)參萬玖仟零參拾肆元,及其中參萬捌仟貳佰參拾肆元自民 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一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性違 約金以360日為限。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 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31

PCDV-114-司促-5969-20250331-1

司促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50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陳柏宏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5,720元,及其中新臺幣5,120 元自民國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16計 算之利息,暨按日加計千分之1之懲罰性違約金(懲罰性違約 金之收取以90日為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 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附記: 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 請勿庸另行聲請。 三、債務人如有戶籍地以外之其他可為送達之地址,請債權人 應於收受本命令後7日內向本院陳報,以利合法送達本命 令。

2025-03-28

NTDV-114-司促-150-20250328-1

消債更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廖怡瑄 代 理 人 陳馨強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訴訟代理人 游榮文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韓新梅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住○○市○○區○○○路0段00號0樓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第一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毅築 債 權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廖怡瑄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下午五時起開始 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 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 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債 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觀諸同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規定自明。又法院開始更 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 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45條第1項、 第16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因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而 於民國113年11月19日與相對人等進行前置協商,因兩造就 債務清償方案之履行條件未能合致而不成立。又聲請人目前 積欠債務總額為1,679,928元,每月平均收入約為34,000元 ,扣除自身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後,聲請人實無能力償還目前 所負債務,而有不能清償之情事,且聲請人無擔保或無優先 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與相對人等進行前置協 商,因雙方就還款條件無法達成協議,致協商不成立等情 ,有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稽,自堪信為真實。故聲請 人已踐行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之程 序,始向本院提出更生之聲請,於程序上即無不合之處。 是以,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 估其是否已達不能維持符合人性尊嚴之最低生活條件,而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二)聲請人雖主張其所積欠債務總額為1,679,928元,並提出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債務清 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為證,然經本院函詢各該 債權人關於聲請人計算至113年12月3日為止,包含本金及 利息等在內之所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經相對 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22,282元、第一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31,435元、台北富邦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60,134元、星展(台灣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69,941元、台新國 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71,309元、中國信 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607,627元、合迪 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297,150元、第一國際資融股 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137,161元、裕富數位資融股份 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為338,088元、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 司陳報債權額為45,229元,是聲請人之債務總額應為1,68 0,356元(計算式:22,282元+31,435元+60,134元+69,941 元+71,309元+607,627元+297,150元+137,161元+338,088 元+45,229元=1,680,356元)。 (三)聲請人主張其目前任職於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 愛醫院,擔任急診室護理事務員,每月薪資約為34,000元 等情,業據提出存摺明細及勞保資料為憑,然聲請人自11 2年2月6日起至114年1月20日止之薪資收入共1,001,870元 ,是本院認以每月41,745元(計算式:1,001,870元÷24個 月=41,745元,元以下4捨5入)作為核算聲請人目前每月 償債能力之依據,始屬適當。 (四)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 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 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前二項情形 ,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 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 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債務人聲 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 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六十四條之二第一項、第二 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 第3項、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定 有明文。查聲請人主張其每月自身必要支出之生活費用以 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為17,076元乙節,核與行政院衛 生福利部公告之113年度臺灣省平均每人每月生活之最低 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相符,依前揭規定, 應為可採。  (五)從而,以聲請人平均每月41,745元之收入扣除每月自身必 要生活費用17,076元後,所剩之餘額為24,669元,此數額 雖足以負擔相對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前置 協商所提供分175期、週年利率百分之5、每期6,753元之 分期還款方案(見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08號卷第12 4頁),惟聲請人尚有積欠其他非金融機構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又聲請人名下僅有1筆價值準備金23,023元 之壽險保單,而無其他具清算價值之財產,亦有全國財產 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在卷可稽,復參以債權人及聲請人 陳報之債權總額已達1,680,356元,則以目前聲請人之收 入支出情形,如未透過更生制度,實無清償之可能,應有 不能清償債務之事實,本件聲請人顯有消債條例第3條所 規定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形,聲請人聲請更生,於法並無不 合。 四、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其有無法清償債務之 情事,所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並未逾1200萬元,且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 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從而,聲請人本件更生之聲請,洵屬有據,應予准許,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定如主文。另聲請人 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提出足以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 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俾免更生程序進行至依消債 條例第61條規定應行清算之程度,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許婉芳 以上正本係依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林柏瑄

2025-03-28

ILDV-113-消債更-75-20250328-2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黃靜雯 代 理 人 蔡佩儒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更生之聲請駁回。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   伊因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前於民國112年8月24日向本院 聲請債務清理法院前置調解,嗣經司法事務官諭知調解不成 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且無 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 1,200萬元,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二、聲請人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所稱之消費 者 (一)按消債條例第2條第1項規定:「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 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 (二)查本件聲請人陳稱其於聲請日前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 並提出110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保 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明細)等件為憑(見調解卷第 63、65、67至68頁,本院卷第21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證 明聲請人於5年內有從事營業活動,應認聲請人屬消債條 例第2條第1、2項規定所稱之消費者,合先敘明。 三、聲請人已為前置調解程序 (一)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 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 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 、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同法第153 條規定:「自債務人提出協商請求之翌日起逾30日不開始 協商,或自開始協商之翌日起逾90日協商不成立,債務人 得逕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 (二)查聲請人前於112年8月24日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法院前置 調解,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2年11月2日調解不成立, 上情核與本院112年度司消債調字第561號卷宗資料無訛, 堪可認定。 四、聲請人之債務數額未逾1,200萬元 (一)按消債條例第42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 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1,200萬元者,於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 (二)經本院另向各債權人函詢聲請人目前積欠之債務金額,本 件唯一金融機構債權人即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中信銀行),陳報金融機構對聲請人之債權本息為 683,689元(見調解卷第175頁)。 (三)債權人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銀眾信公司)陳報 債權本息為2,879元、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迪公司 )陳報其擔保品經評估無殘值,債權本息為323,981元、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富公司)陳報債權本 息為165,993元、偉力達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偉 力達公司)陳報其債權係受讓自大方藝彩行銷顧問股份有 限公司,債權本息為58,099元(見調解卷第113至127、12 9、135至147頁、本院卷第45至63頁)。 (四)債權人廿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廿一世紀公 司)、創鉅有限合夥迄未陳報債權,暫依聲請人提出之存 證信函、本院支付命令(見調解卷第53、55頁)記載之債 權本息65,327元、39,355元(即本金34,540元加計自111 年10月10日起至112年8月23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認列。合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 債務總額為1,335,938元,未逾1,200萬元。 (五)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更生,即屬適法。本院自應綜合聲請 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其是否已達不能維持符 合人性尊嚴之最低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 能清償之虞」情形。 五、聲請人之財產及所得 (一)查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行車執照(見調解卷第17、59、61頁 ),顯示聲請人名下僅有101年9月出廠之光陽牌普通重型 機車1部,此外,別無其他財產。據債權人合迪公司陳報 ,前開普通重型機車已設定抵押予伊(見調解卷第129頁 )。 (二)另收入來源部分,依聲請人提出之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所示(見本院卷第21頁),聲請人於112 年間每月平均收入為50,338元【計算式:604,056÷12=50, 338】。是暫以此作為聲請人計算其償債能力之基準。 六、聲請人之支出 (一)按消債條例第64條之2規定:「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 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 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 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 務之比例認定之;前2項情形,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 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 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 應負擔比例之限制。」 (二)次按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規定:「債務人聲 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 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 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 。」 (三)聲請人主張其須扶養父母及未成年子女1名,並提出戶籍 謄本、父母110年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未成年子女110年至1 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等件為據(見調解卷第79至84、161至173頁 、本院卷第23至37頁)。 (四)聲請人父親為51年次,現年61歲,名下有坐落於屏東縣內 埔鄉之持分土地1筆及109年出廠之三陽牌自用小客車1部 ,於110年、111年、112年均無所得收入。聲請人母親為5 7年次,現年56歲,名下無任何財產,於110年、111年、1 12年均無所得收入。本院審酌上情,認聲請人父母之財產 不能維持生活,而有受扶養之必要。 (五)聲請人陳報其父母均無領取社會補助(見本院卷第19頁) ,而聲請人主張之扶養費為每月各3,500元,已低於依前 揭規定以衛生福利部公告臺灣省(聲請人父母籍設屏東縣 )113年度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計算, 再依法定扶養義務人比例3分之1分攤之數額,堪認屬必要 。 (六)聲請人另陳報其未成年子女每月領有育兒津貼5,000元( 見調解卷第17頁),並提出存摺明細為據(見調解卷第87 頁)。至扶養費數額,依前揭規定以衛生福利部公告桃園 市113年度最低生活費15,977元之1.2倍即19,172元計算, 再依法定扶養義務人比例2分之1分攤,即為每月7,086元 【計算式:(19,172-5,000)÷2=7,086】。聲請人雖主張 其扶養費為每月1萬元,然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確有必要 支出,難認可採。    (七)至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必要支出為19,172元(見調解卷 第17頁),核與依前揭規定,以衛生福利部公告桃園市11 3年度最低生活費15,977元之1.2倍即19,172元計算之數額 相符,即為可採。 (八)從而,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應為33,258元【計算式:3,50 0+3,500+7,086+19,172=33,258】,洵堪認定。 七、聲請人不應准予更生 (一)按消債條例第3條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 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 務。」所謂「不能清償之虞」,係指依債務人之清償能力 ,就現在或即將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 性而言;至於有無清償能力,則須就債務人之資產、勞力 及信用等加以判斷。債務人之資產經評估雖已不足以清償 債務,惟依債務人之年齡及工作能力,在相當期限內如能 清償債務,仍應認其尚未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 虞。又債務人之清償能力係處於流動性狀態,聲請時與法 院裁定時之清償能力未必一致,應以法院裁定時為判斷基 準時。    (二)查聲請人以上開每月50,338元之收入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 用33,258元後,尚餘17,080元【計算式:50,338-33,258= 17,080】。如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1第1款所定之盡力清償 標準,以其中9/10用以清償債務,則聲請人每月得用以清 償之金額為15,372元【計算式:17,080×90%=15,372】。 (三)而上開債務之每月新生利息,就已知利率為週年利率16% 之微銀眾信公司、合迪公司、裕富公司、偉力達公司、創 鉅有限合夥,其債權本金數額為399,950元。未知利率之 中信銀行及廿一世紀公司,其債權本金數額為696,065元 ,並暫以週年利率5%計算,則每月新生利息及清償數額計 算結果如附表所示,約莫94個月即7年餘即可全數清償。 而聲請人現年33歲(80年出生),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 65歲)尚約32年。是以,聲請人於法定退休屆齡前應可全 數清償債務。從而,聲請人並無不能履行清償債務之情事 存在,堪可認定。聲請人陳稱其無法負擔債務之清償,並 不足採。 八、綜上所述,聲請人既有收入來源,雖其目前資產尚不足一次 清償其所負債務,惟審酌其收入及支出狀況,暨其之年齡及 仍可工作而有所得收入之年數尚久,聲請人實應於能力範圍 內,盡力工作、撙節開支以清償債務,方符合消債條例兼顧 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及重建復甦債務人經濟生活之立法目的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聲請人主張其不能清償債務乙節,難 認可採。本件客觀上既難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 清償之虞之情事存在,核與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要件不符, 揆諸前開法律規定,聲請人本件更生之聲請,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淑芬

2025-03-28

TYDV-113-消債更-38-20250328-2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915號 債 權 人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債 務 人 蘇宜君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10,600元,及其中10,0 00元,自民國113年8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16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年9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違 約金之計付最高以90日為限,並賠償程序費用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受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2025-03-28

PTDV-114-司促-915-20250328-2

中簡
臺中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中簡字第252號 原 告 微銀眾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呈展 訴訟代理人 黃能顯 陳柏安 被 告 洪志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9,964元,及其中新臺幣93,364元自民國 110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919元,及其中新臺幣1,719元自民國11 1年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98,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1、2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准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3月28日向訴外人逗派金融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之逗PAY APP申辦會員,並於110年7月19日及1 10年8月17日透過逗PAY APP之媒合,向訴外人林呈展分別借 貸新臺幣(下同)10萬元及1萬元,並約定利息利率為年息 百分之16、於每月15日分期償還,逾期未清償者,全部債務 視為到期,詎被告自110年11月15日起即未依約償還。又因 林呈展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為此,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 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 99,964元,及其中93,364元自110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暨自110年11月16日起至113 年8月14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1懲罰性違約金。(二)被告應 給付原告1,919元,及其中1,719元自111年1月16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暨自111年2月16日起至 111年3月17日止,按日加計千分之1懲罰性違約金。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被告逗PAY AP P申請資料、借貸契約書、債權人證明書、交易明細資訊、 繳款明細、債權讓與證明書、債權讓與通知等件為證(見本 院卷第17至47頁),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以供本院斟酌,依上開規定視同自認 ,應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二)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 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 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 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 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第250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向訴外人林呈展借款,嗣後未依約清 償,迄今仍積欠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嗣經原 告受讓上開債權,是原告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原告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金額,應屬有據 。 (三)再按民法第252條規定:「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 減至相當之數額。」故約定之違約金茍有過高情事,法院即 得依此規定核減至相當之數額,並無應待至債權人請求給付 後始得核減之限制。此項核減,法院得以職權為之,亦得由 債務人訴請法院核減(最高法院79年度台上第1612號判決意 旨參照)。另按法院依民法第252條規定,審核違約金是否 過高情事,應就債務人若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得享 受之一切利益為衡量標準。並依違約金係屬於懲罰性質或屬 於損害賠償總額預定之性質而不同,若屬前者,應依一般客 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酌定標 準:若為後者,則應依當事人實際上所受損失為標準,酌予 核減,若所約定之額數,與實際損害顯相懸殊者,法院自得 酌予核減,並不因懲罰性違約金或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而異 (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19號、87年度台上字第2563號、 90年度台上字第857號判決意旨參照)。是違約金之數額是 否相當,如係懲罰性違約金,應須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 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酌定標準,並不以當事 人實際能證明所受損害之金額為標準。經查,依目前金融機 構之存放款利率遠不及年息百分之5之法定利率,社會處於 極低利率之經濟狀況,其遲延清償本息對原告所生之損害實 屬輕微,況本件借貸契約書所約定之利息利率已高達年息百 分之16,尚約定違約金,對原告顯屬過苛,爰認本件違約金 應酌減為0,始為相當。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2項所示之金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 請求,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 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楊雅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游欣偉

2025-03-28

TCEV-114-中簡-252-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