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曜鴻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行使偽造特種文書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嘉簡字第315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雨泰 上列被告因行使偽造特種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114年度偵字第127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蔡雨泰犯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偽造之「BVB-0507」車牌貳面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蔡雨泰因恐綽號KD之友人供抵債而交付其使用之車牌號碼0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申請使用於車身號碼55SWF4JB3GU178 169之車輛、車主名稱:楊曜鴻、下稱本案車輛)曾為犯案 之工具,為求安心駕駛車輛上路,竟基行使偽造特種文書之 犯意,先於民國113年12月間某日,在蝦皮拍賣網站上向真 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以新臺幣(下同)8,000元購買偽造 之「BVB-0507」號車牌2面(下稱系爭偽造車牌)後,將之 均懸掛於本案車輛前、後車牌位置上,旋而駕駛上開車輛上 路而行使之,足生損害於監理機關對車牌管理及警察機關對 於交通稽查之正確性。嗣於114年1月21日21時30分許,行經 嘉義市西區中興路271巷1弄與中興路交岔路口處時,為警攔 查,經警查詢後察覺車牌所示車輛資料與車身不符,始悉上 情。案經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偵查後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蔡雨泰於警詢及偵訊時之自白。  ㈡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搜索扣押筆錄、嘉義市政府警察 局第一分局北鎮所扣押物品目錄表。  ㈢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車輛 詳細資料報表、本案車輛照片、系爭偽造車牌翻拍照片。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 書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因收受友人可疑車輛, 為求能安心駕駛本案車輛上路,竟購買並懸掛系爭偽造車牌 後,駕駛本案車輛上路,顯然無視監理機關對於車牌之行政 管制措施,亦有損交通管理機關對於交通稽查之正確性,所 為實有不該,然念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被 告行使之偽造特種文書為自用小客車車牌及其數量、行使之 期間尚稱短暫、於警詢時自承之智識程度與生活狀況及其前 科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㈢扣案「BVB-0507」車牌2面,係被告購入用以懸掛在本案車輛 並駕駛上路之偽造車牌,業如前述,核屬被告所有供本案犯 罪所用之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主文。 五、本案經檢察官陳昱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六、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 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王慧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鄭翔元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2條 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 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2025-03-19

CYDM-114-嘉簡-315-20250319-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簡字第7號 原 告 吳政翰 上列原告與被告謝明勳、施淳益、楊曜鴻、陳泳睿、賴昀陽間請 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件,經本院刑事 庭112年度附民字第1303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8 80元及以表格形式補正本件請求金額之構成內容暨相關事證,逾 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事實及理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按訴訟 標的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 。而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於小額訴訟程 序亦有適用,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 項規定自明。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 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 求回復其損害;前項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刑事訴訟 法第487條第1及2項分別定有明文。是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 ,於刑事訴訟程序固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 復其損害,但其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 害為限,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 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此請求(最高法院60年度台上字第633 號判決要旨參照)。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 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 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 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 大字第953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查原告於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857號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於113年11月18日以112年度 附民字第1303號裁定移送至本院民事庭。又本院112年度金 訴字第857號刑事判決固認被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惟上開判決亦認定原告經詐欺集團成員詐取原告新臺幣( 下同)3,000元,且原告與被告於113年4月17日成立調解, 被告謝明勳、施淳益、楊曜鴻、陳泳睿已實際賠償原告共計 4,550元,是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77,980元,難認係因被 告犯罪事實所生損害,並非得依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 之範圍,是就該部分之請求,即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規定,徵收第一審1,880元。 三、又原告起訴未表明請求177,980元之構成內容(即請求之項 目及各項目分別之請求金額),本院無從審認原告之主張在 實體法上有無理由,依前開說明,應認原告目前主張之內容 顯無理由,惟此情形可以補正,自應命原告以表格形式補正 本件求金額之構成內容,並提出相關事證供本院審酌。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8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8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08

PTEV-114-屏簡-7-20250308-1

附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2年度附民字第1303號 原 告 吳政翰 被 告 謝明勳 施淳益 楊曜鴻 賴昀陽 陳泳睿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857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另關於原告請求被告 東豊鈞給付損害賠償部分,由本院另行處理,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涂裕洪 法 官 詹莉荺 法 官 潘郁涵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巧筠

2024-11-18

PTDM-112-附民-1303-202411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