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共找到 241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72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高凱薇即高美鈺 代 理 人 林琬蓉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高凱薇即高美鈺自民國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 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2項 、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前為清理債務,曾於民國95年5月向當時最大債權銀行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成立債務 協商,台新銀行提供還款方案為月繳19,043元,惟聲請人於 債務協商時任職於振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作業員,每月 薪資僅2萬元,聲請人還款壓力沉重,不得已於1年後毀諾, 是聲請人顯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9項準用同條第7項但書所 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之情形。從而,債 務人雖曾向最大債權銀行台新銀行請求協商而協商成立,惟 因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所定情形存在,致債務人如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仍非不得依消債條例 之規定,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  ㈡又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約2,247,586元,為 清理債務,前向最大債權銀行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安泰銀行)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調解(本院11 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190號),安泰銀行雖提出「分180期 ,利率0%,月付19,697元」之還款方案,惟因聲請人尚積欠 其他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等債務,聲請人顯無力負擔,致該 次調解不成立,有聲請人提出之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憑 (調字卷第193頁)。聲請人實無能力清償前揭債務,且無任 何財產,所欠債務亦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為此,爰依消債條例提出本件更生之 聲請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程序前,曾於95年5月與當時最大債權 銀行台新銀行成立債務協商,約定就聲請人積欠台新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台東中小企業銀行、安泰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債務,以 「分80期、0%利率,每月還款19,043元」為條件,成立債務 協商。然聲請人當時僅月入2萬元,還款壓力沉重,無法繼 續履行協商還款條件而毀諾,有聲請人提出之財團法人金融 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協議書、勞 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卷可稽(調字卷第29-34、51-5 3、61-63頁),足認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程序前,曾與金 融機構達成債務協商後毀諾,並可認聲請人因還款壓力沉重 而無法繼續履行協商條件,應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9項準用 同條第7項但書所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 之情形。從而,債務人雖曾於95年5月向最大債權銀行請求 協商而協商成立,惟因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所定情 形存在,債務人如有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仍 非不得依消債條例之規定,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  ㈡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所定5年内 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 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111及110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 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工保險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調字卷第35-39、51-53頁),並 有聲請人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表、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 (本院卷第11-13、29-35頁)。另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債務 清理之調解而調解不成立,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卷 核閱無訛,堪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 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積欠:⑴台北富邦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647,241元、⑵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281,381元、⑶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29,827元、⑷中 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48,378元、⑸兆豐國際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665,717元、⑹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228,206元、⑺安泰銀行667,938元、⑻合作金庫資產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613,915元,有聲請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 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上開債權人之陳報 狀、債權人清冊在卷可稽(調字卷第27-34頁;本院卷第39- 55、87-182頁),是聲請人無擔保及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 債務總額應有3,982,603元,尚未逾1,200萬元。 ㈢聲請人主張現任職於○○○○○○○○有限公司附設○○○○○○○○○○○○擔 任○○○○○,113年1月收入為23,133元、113年2月收入為17,04 6元、113年3月收入為11,258元、113年4月收入為13,686元 、113年5月收入為13,728元、113年6月收入為13,035元,平 均月收入約為15,314元【計算式:(23,133元+17,046元+11 ,258元+13,686元+13,728元+13,035元)÷6月=15,314元,元 以下四捨五入】,名下無其他財產,除每月領有原住民敬老 津貼4,049元,外未領有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各項年金 給付及社會福利補助等情,據其提出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 保資料表、收入切結書、○○○○○○○○存摺封面及存款交易明細 影本、○○○○郵局存摺封面及存款交易明細影本、國民年金原 住民給付截圖等件為證(調字卷第41-53頁;本院卷第63-69 、73-86頁),並有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函在卷可按(本院卷 第185頁),均堪認定。此外,審酌聲請人之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 表,均查無聲請人有其他財產及薪資收入,從而,本院認每 月以19,363元(計算式:15,314元+4,049元=19,363元), 作為計算其清償債務能力之基準,尚為合理適當。  ㈣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 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 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 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 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 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 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亦為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 之1條第3項所明定。是以聲請人戶籍地之臺南市113年度每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債務人每月必要 生活費用即應以17,076元(計算式:14,230元×l.2=17,076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為認定基準。又上開最低生活費標準, 係按照政府最近1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費、衣著 鞋襪費、房租水電費、家居管理費、醫療保健費、交通通訊 費、娛樂教育費及雜項支出)百分之60所訂定之,聲請人自 陳其個人每月之租金2,500元、伙食費10,000元、生活雜費1 ,500元、水電瓦斯費1,000元、勞健保費1,000元、交通費1, 000元,共計費用額為17,000元,未逾上開113年臺南市每人 每月最低生活費用之1.2倍即17,076元之範圍,堪認為合理 。從而,聲請人每月之必要支出應為17,000元。   ㈤綜上,聲請人每月收入19,363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 000元後,尚餘2,363元(計算式:19,363元-17,000元=2,36 3元),然已不足支付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所提「分180期,利 率0%,月付19,697元」之還款方案,是以聲請人目前之財產 及收支狀況,顯屬不能清償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其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後,已有 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且其係一般消費者,未曾從事營 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亦曾踐行前 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 ,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於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整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272-20241223-2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債)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61880號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債 務 人 葉鍾玉珠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訴訟之 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亦有明文 ,此項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之規定,於強制執行 事件準用之。又按換發債權憑證,本質上亦屬聲請強制執行 ,此觀強制執行法第27條第2項規定即明(臺灣高等法院100 年度抗字第10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債權人聲請逕換發債權憑證,惟債務人住所係在苗栗縣,有 本院依職權查詢之債務人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乙紙附卷可 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苗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 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郭怡君

2024-12-20

SCDV-113-司執-61880-202412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字第9號 聲 請 人 謝碧珠 相 對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相 對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天祐 相 對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聖德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 對 人 新鑫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相 對 人 春源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毅明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宣告破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破產,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破產宣告時屬於 破產人之一切財產,及將來行使之財產請求權,破產宣告後 ,破產終結前,破產人所取得之財產,為破產財團;財團費 用包括:因破產財團之管理變價及分配所生之費用、因破產 債權人共同利益所需審判上之費用、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破 產人及其家屬之必要生活費及喪葬費,視為財團費用;財團 債務包括:破產管理人關於破產財團所為行為而生之債務、 破產管理人為破產財團請求履行雙務契約所生之債務,或因 破產宣告後應履行雙務契約而生之債務、為破產財團無因管 理所生之債務,及因破產財團不當得利所生之債務;財團費 用及財團債務,應先於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 破產宣告後,如破產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 務時,法院因破產管理人之聲請,應以裁定宣告破產終止, 此觀破產法第57條、第82條第1項、第95條、第96條、第97 條、第148條即明。蓋破產程序乃於債務人不能清償其債務 時,為使多數債權人獲得平等滿足,並兼顧債務人之利益, 而就債務人之總財產,由法院參與之一般強制執行程序之謂 ,如構成破產財團之債務人財產,明顯不足清償破產財團費 用及財團債務時,依破產法第148條規定,法院於宣告破產 後,隨即須宣告破產程序終止,此無異徒增破產程序及費用 之浪費,且對債務人及其他債權人無益,故若有此情狀,聲 請宣告破產即無實益,應以裁定駁回破產宣告之聲請(最高 法院99年台抗字第96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次按債務人之財產,於破產宣告前,已有質權、抵押權或留 置權,該等別除權之債權人行使權利後,債務人實質上已無 財產,或其財產已不足支付財團費用,或破產財團雖勉強可 組成,然其破產財團之財產尚不敷清償破產財團之費用及財 團之債務,縱使予以裁定宣告債務人破產,因其他破產債權 人已無法藉由破產程序而受到任何清償之機會,而無從依破 產程序清理其債務時,即無進行破產程序之必要(臺灣高等 法院95年度破抗字第1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原擔任晟渝精密企業有限公司(下稱 晟渝公司)之負責人,晟渝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馬達軸心製 造及金屬零件精密加工,2019年美國川普政府加重對中國貿 易戰,使當年業績下滑。為了拓展業務及轉型,乃投入航太 及電動車馬達市場,租用買進高價設備,又遷廠至林口工業 區,詎於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重創公司生意,資金無法週 轉,無奈之下公司只好停業解散,並向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聲 請破產(113年度破字第2號,下稱桃園地院),現仍於桃園 地院審理中。聲請人因擔任公司的連帶保證人,亦因此而欠 下大額債務。經查,目前聲請人負債金額高逾3760萬元,並 未積欠稅捐,而資產僅有不動產、現金及少數存款,每月領 有老人年金34,637元。而聲請人現年67歲,已無力再經營事 業償債,但聲請人所餘資產仍足以構成破產財團,而仍有宣 告破產之實益,故依法聲請鈞院宣告破產,以維護債務人及 全體債權人之利益。 四、經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其負有逾3000萬元以上債務一事,業 據其提出債權人清冊及相關債權憑證文件在卷可查,首堪認 定屬實(見本院卷第183-316頁)。依聲請人所陳報其現有 財產數額約900餘萬元(財產資料見本院卷第153-182頁), 則聲請人就其積欠之債務,確已有違約不能清償之情形存在 ,合先敘明。 五、依聲請人陳報其破產財團之價值為9,880,027.5元一節,固 屬不少,然其中絕大部分的財產價值來自於坐落新北市○○區 ○○○路○段000號0樓之0之房地(下稱系爭房地),依實價登 錄查詢資料,系爭房地之價值約為9,464,000元。然本院查 ,系爭房地上設定有三個抵押權,分別為第一商業銀行設定 抵押權618萬元(尚欠逾1609萬元)、合作金庫銀行設定抵 押權396萬元(尚欠逾829萬元)、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設 定抵押權300萬元(尚欠逾157萬元),是以系爭房地上共設 定抵押權1314萬元,為抵押權擔保效力所及而未清償之債權 金額高逾1144萬元,已超過聲請人所陳報之房地價額。換言 之,聲請人所有之系爭房地,因設有抵押權,故其性質屬於 有別除權之財產,該有別除權之債權人,可不依破產程序而 行使其權利。是若上開有別除權之債權人依法行使拍賣抵押 物之權利,則聲請人所有之系爭房地,於經拍賣取償後,堪 認已無剩餘價值存在。 六、而聲請人除系爭房地外,其可作為破產財團之財產僅有中國 信託銀行存款92元、合作金庫銀行存款231元、郵局存款212 1元、開發金股票價值約3607.6元、神達公司股票價值約400 39.9元、日月光投控股票價值約19936元,以上合計僅約66, 000元。聲請人雖另陳報持有現金35萬元,惟僅提出郵政匯 票一紙為憑(見本院卷第103頁),該款項是否現仍存在, 並非無疑。惟縱認應計入該現金35萬元,聲請人之有效資產 尚不足42萬元。按法院為破產宣告時,應選任破產管理人; 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由法院定之;又第84條及第86條之規定 ,於監查人準用之,破產法第64條、第84條及第128條分別 定有明文,是本件如宣告破產,必須支付破產管理人及監查 人之報酬。又法院為破產管理人報酬之核定,須斟酌破產事 件之繁簡、破產事件價額、當事人所受利益程度、破產管理 人擔任工作期間之長短及其付出辛勞之程度、同業標準、破 產管理人之地位暨分配財團之多寡等一切情形而就具體個案 加以判斷。而本件聲請人破產財團中至多僅存42萬元可供支 應上述費用,如考量破產管理人及監查人之報酬,可預期破 產財團已無餘額或所剩無幾,何況尚需支付破產程序進行中 所需之支出,如破產管理人清查整理債務人之財產狀況、編 造債權及資產負債表,召開債權人會議租借場地費、郵務費 等等等,甚且包括因破產債權人共同利益可能所需審判上之 費用等,在在顯示本件破產財團已不足清償財團費用以及財 團債務。如予破產宣告,徒增破產程序及相關費用之耗費, 復無益於債權人,實不符比例原則,與破產制度之本旨相違 。   七、本院考量上情,認倘遽予宣告聲請人破產,除無法負擔財團 費用及財團債務,而使破產程式不能繼續外,亦恐使債權人 之債權不能清償,更徒增破產程式及費用之浪費,依照首揭 說明,本件難認有進行破產程序之實益。從而,聲請人聲請 宣告破產,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八、依破產法第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逸軒

2024-12-20

PCDV-113-破-9-20241220-2

再抗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裁判費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再抗字第18號 聲 請 人 陳金蓮 侯金福 相 對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裁判費聲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 12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96號及同年9月19日本院11 3年度抗字第1045號等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已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4 99條第2項本文、第500條第1項、第2項規定,應於30日之不 變期間內提起,並自裁定確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 ,自送達時起算;對於審級不同之法院就同一事件所為之裁 定聲請再審,專屬上級法院合併管轄。本件聲請人對臺灣新 北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113年度聲字第96號及本院113年 度抗字第1045號確定裁定(下合稱原確定裁定,分稱原確定 一、二審裁定)聲請再審,該等裁定係於民國113年10月7日 確定,此有本院書記官辦案進行簿可稽(見本院卷第9頁) ,其於同年11月4日對之聲請再審,專屬本院合併管轄,且 未逾30日不變期間,合先敘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前對原法院核發之89年度促字第45930號 已確定之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提起再審之訴( 案號:原法院112年度再字第6號,下稱系爭再審事件),並 依原法院112年度補字第1779號裁定(下稱系爭補費裁定)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2萬5,057元,惟系爭支付 命令性質為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2項規定,伊 僅需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經向原法院聲請退還伊溢 繳之裁判費2萬4,057元,遭原確定一、二審裁定均以伊對系 爭支付命令提起再審之訴請求廢棄系爭支付命令,依系爭支 付命令所載訴訟標為242萬7,351元,為伊提起系爭再審事件 所得受之客觀利益,認系爭再審事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金額 為2萬5,057元,原法院無溢收,駁回聲請人之聲請及抗告。 惟原確定裁定消極未適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2項及同 條之26第1、3項規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民事訴訟法第 496條第1項第1款之再審事由,請求廢棄原確定裁定等語。 三、按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 顯有錯誤,係指確定裁定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 定,或與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字號、憲法法庭裁判意旨顯然違 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定者而言(最高法院 113年度台聲字第673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再審之訴,按 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及前條規定徵 收裁判費;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徵收裁判費1,000 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 訴訟費用如有溢收情事者,法院應依聲請並得依職權以裁定 返還之;前項聲請,至遲應於裁判確定或事件終結後三個月 內為之;裁判費如有因法院曉示文字記載錯誤或其他類此情 形而繳納者,得於繳費之日起五年內聲請返還,法院並得依 職權以裁定返還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1項、第2項、 第3項亦有明文。所謂溢收,專指訴訟費用因誤會或其他原 因而有溢收情事而言,例如法院對訴訟標的價額計算有誤而 導致溢收裁判費,或當事人因誤少為多而溢繳之情形(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353號裁定參照)。再按,104年7月1 日修正公布之民事訴訟法,雖刪除第521條第1項關於確定之 支付命令「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規定,惟依該法施行 法第4條之4第2項規定,修正前已確定之支付命令,仍得依 修正前之規定提起再審之訴之規定觀之,修正前已確定支付 命令,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即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最 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203號裁定參照)。另債務人就已確 定之支付命令,有同法第496條第1項所列各款再審理由而提 起再審之訴者,其所得受之客觀利益,係為推翻該已確定支 付命令之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自應依同法第77條之17第1 項及同條之13規定,徵收裁判費(本院暨所屬法院104年法 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9號研討結果同此見解)。 四、經查,聲請人前以系爭支付命令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 第1款、第5款、第6款等事由,向原法院提起系爭再審事件 ,聲明請求廢棄系爭支付命令等情,有系爭再審事件一審裁 定可參(見本院卷第51-54頁),又系爭執行命令於104年6 月15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督促程序編施行前已確定,依民事 訴訟法施行法第12條後段規定,債務人得依修正前民事訴訟 法第521條第2項規定提起再審之訴,而債務人就已確定之支 付命令,有同法第496條第1項所列各款再審理由而提起再審 之訴者,其所得受之客觀利益,揆諸上開說明,自係為推翻 該已確定支付命令之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原確定一審裁定 以系爭執行命令所載聲請人應給付相對人金額為242萬7,351 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1項及同條之13規定,系爭 事件應徵之第一審裁判費為2萬5,057元,聲請人依系爭補費 裁定補繳裁判費2萬5,057元,並無溢繳裁判費等情,而駁回 聲請人之聲請,聲請人不服提起抗告,亦經原確定二審裁定 調閱系爭再審事件卷,查系爭支付命令所載訴訟標的金額為 242萬7,351元,即為聲請人提起系爭再審事件所得受之客觀 利益,系爭事件應徵之第一審裁判費為2萬5,057元,原法院 無溢收,聲請人請求廢棄原確定一審裁定無理由等情,駁回 聲請人之抗告,均合於上開法律之規定,並無違誤,聲請人 以系爭執行命令性質為已確定之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7第2項,應僅需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指摘原確定 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自非可採。又系爭再審事件之訴訟 標的價額,經原法院以系爭補費裁定核定為242萬7,351元並 確定在案,聲請人據以繳納,自無所謂溢繳或法院曉示文字 記載錯誤而繳納之情事,要與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1項 、第3項規定不符,故聲請人以原確定判決消極未適用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2項及同條之26規定,顯然影響裁判云 云,亦非可採。綜上,原確定裁定並無聲請人主張之再審事 由,聲請人聲請再審,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再審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范明達                法 官 黃珮禎                法 官 張嘉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余姿慧

2024-12-19

TPHV-113-再抗-18-20241219-1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201427號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黃順敏、李瑞成、江朝宗間清償債務強制執 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強制執行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被告無當事人能力之情形者,應以裁定駁回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於強制執行程序準用之。 二、查本件債權人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向本院聲請對於債務人 為強制執行。惟債務人分別早於債權人聲請前之106年8月14 日、112年11月14日、96年8月19日即已死亡,有司法院戶役 政電子閘門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是債權人對已 死亡而無當事人能力之債務人聲請執行,於法尚有未合,且 其情形復屬無從補正者,依上開條文規定,自應以裁定駁回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鄭汶芳

2024-12-19

PCDV-113-司執-201427-20241219-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債)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8721號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債 務 人 趙美麗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訴訟之 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亦有明文 ,此項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之規定,於強制執行 事件準用之。 二、債權人聲請逕換發債權憑證,惟債務人住所係在桃園市,有 本院依職權查詢之債務人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乙紙附卷可 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 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郭怡君

2024-12-19

SCDV-113-司執-58721-20241219-1

司執消債清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清算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16號 聲請人即債 江秋鈴 住○○市○○區○○○街000巷0○0號 務人 代 理 人 熊健仲律師 相對人即債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相對人即債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代 理 人 柯易賢 相對人即債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代 理 人 喬湘秦 相對人即債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對人即債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對人即債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對人即債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對人即債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對人即債 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相對人即債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對人即債 金陽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陳雨利 相對人即債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對人即債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相對人即債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杭立強 相對人即債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余佩倩 相對人即債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權人 法定代理人 白麗真 代 理 人 蔡麗靜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結。 理 由 一、按管理人於最後分配完結時,應即向法院提出關於分配之報 告;法院接到前項報告後,應即為清算程序終結之裁定,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債務人名下清算財團僅有車牌號碼:000-000普通重型 機車(西元2009年12月出廠,下稱A車)、車牌號碼:0000-UG 自用小客車(西元2003年10月出廠,下稱B車)各乙輛、新光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光人壽)保單解約金新臺幣( 下同)26,382元、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基人 壽)保單解約金6,477元、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局 )存款33元,有債務人陳報狀、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 明細表、新光人壽函文、凱基人壽函文、中華民國人壽保險 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查詢結果表、郵政存 簿儲金簿封面及內頁影本、汽車行照、公路監理WebService 系統車號查詢車籍資料在卷可稽。其中A、B車之車齡分別逾 15年、21年,均殘餘價值過低,無變價分配實益;郵局存款 亦金額過低無變價分配實益,是債務人有處分實益之財產僅 有新光人壽保單解約金26,382元、凱基人壽保單解約金6,47 7元,業經本院作成分配表後予以公告在案,並將該款項以 匯款入帳方式分配予各無擔保及無優先權之債權人完畢(因 分配後無剩餘,故劣後債權人無法受分配)。故本件清算程 序即可終結,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余如惠

2024-12-18

KSDV-113-司執消債清-116-20241218-1

司執消債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更生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81號 聲 請 人即 債 務 人 莊高仲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債 權 人 板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明道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債 權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債 權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所提如附表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並自收受本院確定 證明書之次月起,於每月15日給付。 聲請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其生活程度應受如附件 之限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 及財產狀況,可認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以 裁定認可更生方案;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行 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 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本條例 )第64條第1項前段、第6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另按無擔 保及無優先債權受償總額,顯低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時 ,依清算程序所得受償之總額者,法院不得以裁定認可更生 方案;計算前項第3款清算程序所得受償之總額時,應扣除 不易變價之財產,及得依第99條以裁定擴張不屬於清算財團 範圍之財產;又於債務人財產有清算價值時,加計於更生方 案履行期間可處分所得總額,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 所必要生活費用後之餘額,逾十分之九用於清償者,宜認債 務人已「盡力」清償,本條例第64條第2項第3款、第64條第 3項、第64條之1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債務人聲請更生,前經本院以民國112年度消債更字 第314號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在案,有上開裁定一份在卷可參 。又查債務人每月計程車營業淨利約為新臺幣(下同)23,0 00元,另有領取身障補助7,364元,有郵局存摺封面及內頁 影本、行照影本、加油發票多紙等在卷可稽。又查債務人名 下尚有91年出廠之汽車一輛,年份久遠,已無剩餘價值,而 債務人與配偶共同扶養子(107年生),以上有戶籍謄本、 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等附卷可憑。 三、再查,債務人所提如附表所示之更生方案,其條件為自聲請 人收受本院認可更生方案裁定確定證明書之翌月起,每一個 月為一期,六年分72期清償,每期清償6,071元。經本院審 酌下列情事,認其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且核屬適當 、可行: (一)經查債務人名下汽車雖無價值,惟尚有凱基人壽保單解 約金共計約16,393元(查於國泰人壽非保戶,於南山人 壽之保險僅為被保險人無領取解約金權利),有中華民 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 查詢結果表、前開3家保險公司之函文在卷可證,故本 件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之受償總額,不低於本院裁定 開始更生程序時,依清算程序所得受償之總額。又債務 人聲請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其必要生活費用後餘 額,顯低於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之受償總額。 (二)因債務人居住於高雄市父親名下房屋,需負擔水電瓦斯 等房屋居住費用,加總後核與113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 費用之1.2倍即17,303元相當,而債務人之子受債務人 扶養,因房屋居住費用均已由債務人支出,爰依本院11 2年度消債更字第314號開始更生裁定內認定之扶養費6, 544元為合理,則債務人個人每月必要支出應以23,847 元(計算式:17,303+6,544)為限。而債務人還款6年 間之可處分所得共2,186,208元,加計前開保單解約金 之清算價值,扣除6年間必要生活費用1,716,984元後, 其更生方案清償總額需超過485,617元之10分之9為437, 056元以上,依上開條文規定即可認已盡力清償。 (三)綜上,債務人每月收入扣除其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後,同 意加計前開保單解約金之九成之金額於更生方案內,提 高每月還款金額,提出每月清償6,071元,共72期之更 生方案,清償總額437,112元已符合上開盡力清償標準 ,故可認更生方案之條件核屬已盡力清償、適當、可行 。 四、另有債權人主張對債務人於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為 一定生活程度之限制,為使債務人得以習得正確之消費觀念 使其得以復歸社會,重建經濟生活,並確保更生方案之履行 ,爰依本條例第62條第2項對債務人於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 行完畢前,其生活程度應受如附件之限制。 五、綜上所述,債務人有固定收入,其所提更生方案已盡力清償 ,且無本條例第63條、第64條第2項所定不得認可之消極事 由,揆諸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立法目的,在於保障債權人 公平受償,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機會及社會經濟健全 發展,且就債務人之財產收入狀況觀之,以更生方式清償債 務較清算方式對債權人更為有利,亦能重建債務人之經濟生 活秩序,是兼平衡兩造利益之考量下,不經債權人會議可決 ,逕予認可該更生方案,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蔣開屏 附表:更生方案(以下金額單位均為新臺幣) 每一個月為一期,六年共計72期,於每月15日清償 債權人 債權金額 每期清償金額 台新銀行 266,930 164 元大銀行 4,753,614 2,924 合作金庫銀行 328,914 202 板信銀行 99,179 61 台灣金聯資產公司 1,471,814 905 萬榮行銷公司 198,328 122 裕融企業公司 340,000 209 合作金庫資產公司 2,413,182 1,484 合 計 9,871,961 6,071 總清償金額:437,112元,清償成數4.43%。 因債務人所提出之更生方案部分債權人每期清償金額計算有誤,爰依下開計算式職權修正如附表所示金額。 計算式均為:每期清償金額×各債權人債權金額÷債權總額,比較至小數點第三位以下四捨五入。 補充說明: ◎依本條例第67條第2項規定,債權人為金融機構者,由最大債權金融機構統一辦理收款及撥付款項之作業(資產管理公司、民間債權人除外),惟匯款前債務人仍應自行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洽詢,辦理相關手續。 附件:更生及清算債務人之生活限制 准許更生之債務人,未依更生條件完全履行完畢前,應受下列之 生活限制: 一、不得為奢靡浪費之消費活動。 二、不得為賭博或為其他投機行為。 三、不得為不動產之處分或受讓。 四、不得為金錢借貸之行為。 五、不得搭乘計程車、高速鐵路及航空器,但因公務所需且由公 費支付者不在此限。 六、不得從事國外遊學或出國旅遊等消費行為。 七、不得投資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 八、不得從事逾越通常生活程度之贈與。 九、每月應製作收入支出帳目。 十、其他經本院限制之行為。 十一、每月應遵守支出限制。

2024-12-16

KSDV-113-司執消債更-81-20241216-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債)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60713號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上列債權人因與債務人戴茂盛(歿)、戴李玉美等間清償借款( 債)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對債務人戴茂盛部分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前項聲請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第6條定有明 文;又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而原告或被告無當事 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民事訴訟法第40條 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亦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於強制執行事件準用之。 二、查本件債權人於民國(下同)113年12月10日持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91年度執字第20159號債權憑證正本具狀向本院請求 對債務人戴茂盛、戴李玉美為強制執行,惟查其中債務人戴 茂盛業已於執行前之110年12月25日死亡,有本院依職權查 詢之債務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單在卷可參,則債權人向本院 聲請強制執行時,前揭債務人戴茂盛已死亡而無執行當事人 能力且依法無從補正,揆諸前揭說明,債權人對該債務人戴 茂盛之強制執行聲請於法不合,該部分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 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4-12-13

SCDV-113-司執-60713-20241213-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債)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49841號 債 權 人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號3樓 法定代理人 周俊隆  住○○市○○區○○路00號3樓     送達代收人 盧思廷       住○○市○○區○○○路0號3樓 債 務 人 呂振極  住○○市○○區○○路○段000巷00弄     00號 債 務 人 陳振鴻(歿)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債)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對債務人陳振鴻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理 由 一、債務人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無當事人能力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 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 規定自明。又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第6 條復有明定。是債務人已死亡者,其權利能力歸於消滅,即 無當事人能力。倘債權人對之聲請強制執行,法院應駁回其 強制執行之聲請。 二、債權人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聲請強制執行時,債務人已於1 13年11月12日死亡,此有其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是債權人對 已無當事人能力者聲請強制執行,其情形無從補正,依上開 規定及說明,應駁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葉作鵬

2024-12-13

TYDV-113-司執-149841-20241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