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遺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9號
原 告 潘洪○○ 住屏東縣○○鎮○○路00號
訴訟代理人 陳瑩紋律師
被 告 蘇洪○○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鄭○○(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李林○○(林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林○○(林洪○○之繼承人)
兼上列14人
訴訟代理人 王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訴訟代理人 盛○○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鄭○○(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被 告 洪○○(洪○○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被繼承人洪○○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應依如附表一所示分
割方法分割。
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八所示應繼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家事
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洪○○於民國00年0月0日死亡,無配偶及
子女,其繼承人為兄弟姊妹即如附表二所示有洪○○(00年0月
0日死亡,洪○○之繼承人如附表三、三之1至三之5 所示)、
洪○○(000年0月0日死亡,洪○○之繼承人如附表四所示)、林
洪○○(00年00月0日死亡,林洪○○之繼承人如附表五、五之1
、五之2所示 )、被告蘇洪○○、林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林洪○○之繼承人如附表六所示)及原告潘洪○○等6 人。兩造
為被繼承人洪○○之全體繼承人,應繼分比例如附表七所示,
因被告蘇洪○○、林○○、洪○○、洪○○、洪○○、鄭○○、洪○○、洪
○○、林○○、林○○、林○○、林○○、李林○○、林○○、王洪○○等15
人表示其等均願將各自應繼分比例歸屬原告,是將上開15人
之應繼分加入原告後,參與本件遺產分割之繼承人及繼承比
例整理如附表八所示。被繼承人洪○○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
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分割之約定,然兩造就上開
遺產無法達成分割共識,爰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洪○○所遺如附
表一所示之遺產,不動產部分依附表八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
分割為分別共有、現金則依附八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分配等
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
(一)被告蘇洪○○、林○○、洪○○、洪○○、洪○○、鄭○○、洪○○、洪○○
、林○○、林○○、林○○、林○○、李林○○、林○○、王洪○○等15人
:願將各自之應繼分比例歸屬原告取得。
(二)被告洪○○、洪○○、鄭○○、洪○○、洪○○經合法通知,均未到庭
表示意見,亦未具狀作何陳述或聲明。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洪○○於00年0月0日死亡,兩造為被繼承人
洪○○之全體繼承人,應繼分如附表七所示,被告蘇洪○○、林
○○、洪○○、洪○○、洪○○、鄭○○、洪○○、洪○○、林○○、林○○、
林○○、林○○、李林○○、林○○、王洪○○等15人並表示願將各自
之應繼分比例歸屬原告取得,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之遺產
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其全體繼承人
迄今無法達成分割協議等情,業據提出被繼承人戶籍謄本、
全體繼承人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
稅免稅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為證,復經上開被告等15人於
本院陳述明確,其餘被告則未到庭,亦未具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堪信原告此部分之主張為真實。
(二)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
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配偶與第
一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與他繼承人平均,民
法第1138條、第1144條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有
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者,不在此限,此為民法第1151條、第1164條定有明文
。經查,兩造之被繼承人洪○○於00年0月0日死亡,遺有如附
表一所示之遺產尚未分割,兩造均為繼承人,應繼分如附表
七所示,原告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
而被繼承人所遺上開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能分
割之約定,其全體繼承人迄今無法達成分割協議,則原告為
終止兩造間之公同共有關係,請求分割被繼承人如附表一所
示遺產,於法即屬有據。
(三)復按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
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
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
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份共有人。二
、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
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份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份變賣,以
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上開分別共有物之分割方法於公同共
有物之分割亦準用之,此為民法第824條第2項及第830條第2
項定有明文。另終止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應以分割方式為
之,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分別共有關係,性質上
係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最高法院82年台上字第748號判決要
旨參照)。再遺產分割,依民法第1164條、第830條第2項之
規定,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當之分配,不受任何
共有人主張之拘束(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2051號判決要旨
參照)。本件被告蘇洪○○、林○○、洪○○、洪○○、洪○○、鄭○○
、洪○○、洪○○、林○○、林○○、林○○、林○○、李林○○、林○○、
王洪○○等15人並表示願將各自之應繼分比例歸屬原告取得,
是原告請求將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土地依附表八所
示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現金部分則依附表
八所示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分配,對於各繼承人而言,核屬
公平之法,是本件遺產應依如附表一所示之分割方法分割,
爰判決如主文第1 項。
四、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又裁判分割遺產乃形成訴訟,法院決定遺產分割之方法時
,應斟酌何種分割方法較能增進共有物之經濟效益,並兼顧
全體繼承人之利益,以決定適當之分割方法,不受原告聲明
之拘束,亦不因何造起訴而有不同。本件原告起訴雖於法有
據,但被告之應訴實因訴訟性質所不得不然,且兩造均蒙其
利,是本院審酌本件分割遺產之情形,認本件之訴訟費用應
由兩造依附表八所示之繼承比例負擔訴訟費用,較為公允,
爰諭知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0
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鄭珮瑩
附表一:被繼承人洪○○所遺財產及分割方法
編號 土地、現金 面積、權利範圍、金額 分割方法 1 屏東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段000地號) 00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000分之00 依附表八所示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2 屏東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段000-0地號) 0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分之0 3 屏東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段000-00地號) 0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分之0 4 屏東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段000-00地號) 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分之0 5 屏東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段000地號) 00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00分之000 6 現金 00,000元 依附表八所示之繼承人及繼承比例分配
附表二:被繼承人洪○○之繼承人(兄弟姊妹)之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0 洪○○(00年0月0日死亡) 0/0 0 洪○○(000年0月0日死亡) 0/0 0 林洪○○(00年00月0日死亡) 0/0 0 蘇洪○○ 0/0 0 林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0/0 0 潘洪○○ 0/0
附表三:洪○○(應繼分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洪○○(配偶、000年0月0日死亡) 0/00 0/0×0人 0 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王洪○○ 0/00 同上
附表三之1:洪○○(應繼分0/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0/000 0/00×0人 0 洪○○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洪○○(000年0月00日死亡)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王洪○○ 0/000 同上
附表三之2:洪○○0/00應繼分【計算式:父親洪○○0/00+母
親洪○○0/000=0/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洪○○ 0/000 0/00×0人 0 洪○○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王洪○○ 0/000 同上
附表三之3:洪○○0/00應繼分【計算式:父親洪○○0/00+母
親洪○○0/000=0/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鄭○○ 0/000 0/00×0人 0 洪○○(000年0月0日死亡)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0 洪○○ 0/000 同上
附表三之4:洪○○(應繼分0/0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洪○○ 0/000
附表三之5:洪○○、洪○○、洪○○、洪○○、王洪○○等5
人之應繼分比例(總整理)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洪○○ 0/00 父親洪○○0/00+母親洪○○0/000+洪○○0/000=0/00 0 洪○○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0 王洪○○ 0/00 同上
附表四:洪天進(應繼分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鄭○○ 0/00 0/0×0人 0 洪○○ 0/00 同上 0 洪○○ 0/00 同上
附表五:林洪○○(應繼分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林○○(配偶,00年0月00日死亡) 0/00 0/0×0人 0 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0 李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附表五之1:林○○(應繼分0/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林○○ 0/000 0/00×0人 0 林○○ 0/000 同上 0 林○○ 0/000 同上 0 林○○ 0/000 同上 0 李林○○ 0/000 同上 0 林○○ 0/000 同上
附表五之2:林○○、林○○、林○○、林○○、李林○○、林
○○之應繼分比例(林洪○○之繼承人總整理)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林○○ 0/00 母親林洪○○之應繼分0/00+父親林○○之應繼分0/000=0/00 0 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0 李林○○ 0/00 同上 0 林○○ 0/00 同上
附表六:林洪○○(應繼分0/0)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備註 0 林○○ 0/0 母親林洪○○之應繼分,林○○向法院拋棄繼承,非本件繼承人
附表七:全體繼承人之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0 潘洪○○ 0/0 0 蘇洪○○ 0/0 0 林○○(林洪○○之繼承人) 0/0 0 洪○○ 0/00 0 洪○○ 0/00 0 洪○○ 0/00 0 洪○○ 0/00 0 王洪○○ 0/00 0 鄭○○ 0/000 00 洪○○ 0/000 00 洪○○ 0/000 00 洪○○ 0/000 00 鄭○○ 0/00 00 洪○○ 0/00 00 洪○○ 0/00 00 林○○ 0/00 00 林○○ 0/00 00 林○○ 0/00 00 林○○ 0/00 00 李林○○ 0/00 00 林○○ 0/00 共計0/0
附表八:被告蘇洪○○等15人應繼分比例歸屬原告
後之繼承人及比例
編號 繼承人 繼承比例 0 潘洪○○ 0000/0000 0 洪○○ 0/00 0 洪○○ 0/000 0 鄭○○ 0/00 0 洪○○ 0/00 0 洪○○ 0/00 共計0/0
PTDV-113-家繼簡-9-2024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