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稜鈞

共找到 104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93號 原 告 吳國祥 訴訟代理人 陳進長律師 被 告 洪忠和 李洪麗羊 張國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坐落於臺南市○○區○○段00號土地,面積8,580平方公尺及臺 南市○○區○○段00地號土地,面積2,629平方公尺,應分割如 附圖即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113年6月11日土地複丈成果圖 所示:編號A部分,面積2,413平方公尺,分歸被告張國城單 獨取得;編號B部分,面積2,860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吳國祥 單獨取得;編號C部分,面積3,307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李洪 麗羊、洪忠和共同取得,權利範圍各2分之1;編號D部分, 面積1,315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吳國祥單獨取得;編號E部分 ,面積1,314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李洪麗羊、被告洪忠和共 同取得,權利範圍各2分之1。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45,374元,由兩造按附表「訴訟費用負擔比 例」欄所示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基 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 起訴時聲明為:「一、請求兩造所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 00地號土地(下稱80地號土地)准予按附圖所示方法分割, 兩造於分割後所分配土地之位置及面積如附表二。二、訴訟 費用由兩造依原應有部分比例共同負擔。」,嗣原告於民國 113年2月5日具狀更正聲明為:「一、請求原告與被告洪忠 和、李洪麗羊及張國城所共有80地號土地准予按附圖2所示 方法分割,原告並應依鑑價金額補償被告張國城、洪忠和及 李洪麗羊,兩造於分割後所分配土地之位置及面積如附表二 。二、請求原告與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所共有坐落臺南市 ○○區○○段00地號土地(下稱87地號土地)准予按附圖2所示 方法分割,被告洪忠和及李洪麗羊並應依鑑價金額補償原告 、兩造於分割後所分配土地之位置及面積如附表三。三、訴 訟費用由兩造依原應有部分比例共同負擔。」,嗣於本院11 3年12月11日言詞辯論期日原告當庭言詞更正聲明為請求如 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113年6月11日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 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分割,原告上揭更正,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且屬追加、補充訴之聲明,參諸首揭規定,自為適 法,應予准許。 二、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張國城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 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 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80地號土地,面積8,580平方公尺為兩造所共有,同段87地號 ,面積2,629平方公尺之土地(80、87地號土地下合稱為系爭 土地)為原告與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所共有,權利範圍各 如附表「應有部分」欄所示。系爭土地之使用分區為特定農 業區,使用地類別為養殖用地。80地號土地略呈東西向長條 型,最西側由被告張國城種植花草之用,東側之2塊魚塭地 依序為原告、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家族所有,並出租予第 三人使用。2塊魚塭交界處原告建有磚造農舍(門牌號碼: 臺南市○○區○○里○○○00號、臺南市○○區○○里○○○0000號),最 東側散落之工寮為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家族所有,北側有 聯外道路,共有人係經被告張國城與原告魚塭間之塭堤至該 聯外道路;87地號土地略呈四方型,土地上為原告所有之魚 塭及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家族出租予第三人使用之魚塭。  ㈡系爭土地未定有不分割期限之特約,且依法令並無不能分割 之情形,因兩造間無法達成分割協議,為使土地分割後,各 共有人之土地能合併利用,爰一併請求分割系爭土地。而原 告所提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編號A部分,面積2,413平方 公尺,分歸被告張國城單獨取得;編號B部分,面積2,860平 方公尺,分歸原告單獨取得;編號C部分,面積3,307平方公 尺,分歸被告李洪麗羊、洪忠和共同取得,權利範圍各2分 之1;編號D部分,面積1,315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單獨取得 ;編號E部分,面積1,314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李洪麗羊、洪 忠和共同取得,權利範圍各2分之1,係考量系爭土地之使用 現況,為使各共有人分割後仍得從事魚塭養殖,且土地上之 建物免於被拆除,符合共有人之利益,應為可採之方案,爰 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請求將系爭土地分割如 附圖所示。  ㈢並聲明:  ⒈兩造共有之80地號土地應依附圖所示方案分割:即編號A部分 ,面積2,413平方公尺,分歸被告張國城單獨取得;編號B部 分,面積2,860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單獨取得;編號C部分, 面積3,307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李洪麗羊、洪忠和共同取得 ,權利範圍各2分之1。  ⒉原告及被告李洪麗羊、洪忠和共有之87地號土地應依附圖所 示方案分割:即編號D部分,面積1,315平方公尺,分歸原告 單獨取得;編號E部分,面積1,314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李洪 麗羊、洪忠和共同取得,權利範圍各2分之1。  ⒊訴訟費用由兩造依原應有比例負擔。 二、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張國城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 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主張80地號土地 為兩造所共有、87地號土地為原告及被告李洪麗羊、洪忠和 所共有,應有部分各如附表所示,兩造間並無不分割期限之 約定,復無法達成分割協議等情,業據原告提出土地登記謄 本、地籍圖謄本等資料影本(調字卷第17-21頁;本院卷第4 5-47頁)為證。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 期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 ,復未提出提出任何書狀答辯,本院審酌前開證據,堪信原 告前揭主張為真實。則兩造間未定有不能分割之契約,亦無 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事,是原告訴請裁判分割,自 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 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 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 、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 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 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 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 人,民法第824條第1至2項定有明文。而法院定共有物分割 之方法,固可由法院自由裁量,惟應斟酌各共有人之意願、 利害關係、共有物之性質、分割後之經濟效用及公共利益等 為公平決定(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724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80地號土地北側與同段79地號土地相鄰、西側內 含同段81地號土地,且與同段82地號土地相接、南側與同段 83、86、87、89地號土地相鄰、東側鄰接同段78地號土地, 上有房屋、魚塭及塭堤;87地號土地北側與80地號土地相接 、西側與同段86地號土地相鄰、南側與同段88地號土地相鄰 、東側與同段89地號土地相接,上有漁塭及塭堤,復經本院 會同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測量人員到場履勘,並製有勘驗 測量筆錄、現場圖、現場照片在卷(本院卷第83-94頁)足 稽,應可認定。  ㈢本院審酌系爭土地位置、建物分布及使用狀況,考量80地號 土地西側現由被告張國城種植花草之用,東側之2塊魚塭地 依序由為原告、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家族出租予訴外第三 人使用,2塊魚塭交界處之磚造農舍為原告所有,最東側散 落之工寮為被告洪忠和、李洪麗羊家族所有,北側有聯外道 路,共有人經被告張國城與原告魚塭間之塭堤至該聯外道路 ;87地號土地上魚塭為原告與被告李洪麗羊、洪忠和所共有 ,現出租供第三人使用等情,倘任意改變兩造現今使用系爭 土地之現況,除將造成兩造使用或出租漁塭予他人使用上之 不便外,亦可能需額外支出拆除建物之勞費,是原告所提分 割方案既能兼顧系爭土地使用現狀及共有人間之公平性,爰 判決系爭土地應分割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綜上所述,系爭土地依其使用目的並非不能分割,共有人間 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然迄今未能協議分割,又本院審酌系 爭土地之使用現況、位置、兩造之利益等一切情狀,認如附 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符合土地分割之經濟效用及共有人全體之 利益,堪認係適當、公允之分割方法。從而,原告本於共有 人之資格,起訴請求就系爭土地予以分割,應予准許,本院 據此准分割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 五、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 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 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法院為終局判決時,應依職權為訴 訟費用之裁判,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第87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系爭土地因兩造無法自行協議完成分割程序,依前 開說明,本院認本件訴訟費用新臺幣(下同)45,374元(即第 一審裁判費30,799元、複丈費及建物測量費14,575元),應 由兩造依附表「訴訟費用分擔比例」欄所示之比例負擔為適 當,爰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80條之1、第87條第1 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附表:共有人應有部分比例表及訴訟費用負擔比例表 ①臺南市○○區○○段00地號土地(面積:8,580平方公尺) ②臺南市○○區○○段00地號土地(面積:2,629平方公尺)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 80地號土地 87地號土地 1. 吳國祥(原告) 1/3 1/2 42% 2. 洪忠和 111/576 1/4 22% 3. 李洪麗羊 111/576 1/4 22% 4. 張國城 81/288 無 14%

2024-12-25

TNDV-113-訴-93-20241225-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請閱覽卷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23號 聲 請 人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智能 代 理 人 鄭穎聰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覽卷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本院111年度訴字第92號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原告顏美麗之債權人,持有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4750號債權憑證,聲請 人為瞭解系爭事件兩造間之債權與債務關係,有閱覽系爭事 件卷宗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2條規定提出本件聲請 等語。 二、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所謂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係指第三人就該訴訟卷內文書 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係而言,不包括經濟上、情感上 或其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在內(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 0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第三人僅於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 就該訴訟卷內文書有公法上或私法上之利害關係,且經法院 裁定許可,方得閱覽卷內文書。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其提出臺灣澎湖地方法 院113年度司執字第4750號債權憑證為憑。惟聲請人聲請閱 覽之系爭事件卷宗,聲請人既非當事人,復未提出取得系爭 事件當事人同意其閱覽卷宗之證明,且聲請人縱為顏美麗之 債權人,核與系爭事件僅具經濟上之利害關係,所提之債權 憑證,尚不足以釋明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依上開規定及說 明,聲請人聲請閱覽系爭事件卷宗,於法不合,自不應准許 。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聲-223-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15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蔡宜菁即蔡宛玲即蔡麗華 代 理 人 郭群裕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3,500元 ;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更生程序 費用之必要,爰定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更生程序費 用。如逾期未預納,則駁回本件更生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15-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21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邱婉安即邱麗娟 代 理 人 黃蘭英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2,000元 ;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更生程序 費用之必要,爰定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更生程序費 用。如逾期未預納,則駁回本件更生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21-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63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沈小琪 代 理 人 田雅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3,500元 ;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更生程序 費用之必要,爰定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更生程序費 用。如逾期未預納,則駁回本件更生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63-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0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張文政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4,500元 ;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更生程序 費用之必要,爰定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更生程序費 用。如逾期未預納,則駁回本件更生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08-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06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蘇建中 代 理 人 宋錦武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蘇建中自民國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 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2項 、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約28 6,000元,為清理債務,前向最大債權銀行京城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城銀行)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 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305號),惟聲請人無力 負擔調解方案,致該次調解不成立,有聲請人提出之調解不 成立證明書在卷可憑(調字卷第65頁)。聲請人實無能力清償 前揭債務,且名下並無任何財產,所欠債務亦未逾1,200萬 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為此,爰依 消債條例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所定5年 内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清算程序 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 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110及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工保險被 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調字卷第27-35頁),並有聲 請人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得表、本院民事 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本 院卷第11-14、25-31頁)。另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而調解不成立,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卷核閱 無訛,堪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 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積欠京城銀行750,599元,有 聲請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 告回覆書、上開債權人之陳報狀、債權人清冊在卷可稽(調 字卷第19、39-42頁;本院卷第47-52頁),是聲請人無擔保 及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應有750,599元,尚未逾1 ,200萬元。  ㈡聲請人主張其現擔任臨時工,每月收入為12,000元至15,000 元,平均月收入約為13,500元,名下無財產,未領有勞工保 險、國民年金保險各項年金給付及社會福利補助等情,據其 提出收入切結書、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郵局存 簿封面及內頁明細、○○銀行北台南分行存簿封面及內頁明細 為憑(調字卷第33-37頁;本院卷第39-46頁),並有臺南市 政府社會局函在卷可按(本院卷第53頁),均堪認定。此外 ,審酌聲請人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得表,均 查無聲請人有其他薪資收入,從而,本院認每月以13,500元 作為計算其清償債務能力之基準,尚為合理適當。  ㈢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 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 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 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 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 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 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亦為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 之1條第3項所明定。是以聲請人戶籍地之臺南市113年度每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債務人每月必要 生活費用即應以17,076元(計算式:14,230元×l.2=17,076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為認定基準。又上開最低生活費標準, 係按照政府最近1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費、衣著 鞋襪費、房租水電費、家居管理費、醫療保健費、交通通訊 費、娛樂教育費及雜項支出)百分之60所訂定之,聲請人自 陳其個人每月膳食費9,000元(計算式:300元×30天=9,000元 )、服飾費250元、水電瓦斯費2,000元、交通費800元、電 信費650元、勞健保費2,851元、雜支費1,500元,每月共計 支出17,051元,未逾上開113年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 用之1.2倍即17,076元之範圍,堪認為合理。從而,聲請人 每月之必要支出應為17,051元。 ㈣綜上,聲請人每月工作收入13,50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 用17,051元,已無餘額可資運用(計算式:13,500元-17,05 1元=-3,551元)。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其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後,已有 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且其係一般消費者,未曾從事營 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亦曾踐行前 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 ,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於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06-20241223-2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8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楊雅雯 代 理 人 宋錦武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清算程序費用新臺幣2,500元 ;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清算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1,000元;郵務送達 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 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 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 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 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清算,本院認有命聲請人預納清算程序 費用之必要,爰定期命聲請人預納如主文所示之清算程序費 用。又如逾期未預納,則駁回本件清算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清-88-20241223-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72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高凱薇即高美鈺 代 理 人 林琬蓉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高凱薇即高美鈺自民國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 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2項 、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前為清理債務,曾於民國95年5月向當時最大債權銀行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成立債務 協商,台新銀行提供還款方案為月繳19,043元,惟聲請人於 債務協商時任職於振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作業員,每月 薪資僅2萬元,聲請人還款壓力沉重,不得已於1年後毀諾, 是聲請人顯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9項準用同條第7項但書所 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之情形。從而,債 務人雖曾向最大債權銀行台新銀行請求協商而協商成立,惟 因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所定情形存在,致債務人如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仍非不得依消債條例 之規定,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  ㈡又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約2,247,586元,為 清理債務,前向最大債權銀行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安泰銀行)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調解(本院11 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190號),安泰銀行雖提出「分180期 ,利率0%,月付19,697元」之還款方案,惟因聲請人尚積欠 其他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等債務,聲請人顯無力負擔,致該 次調解不成立,有聲請人提出之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憑 (調字卷第193頁)。聲請人實無能力清償前揭債務,且無任 何財產,所欠債務亦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為此,爰依消債條例提出本件更生之 聲請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程序前,曾於95年5月與當時最大債權 銀行台新銀行成立債務協商,約定就聲請人積欠台新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台東中小企業銀行、安泰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債務,以 「分80期、0%利率,每月還款19,043元」為條件,成立債務 協商。然聲請人當時僅月入2萬元,還款壓力沉重,無法繼 續履行協商還款條件而毀諾,有聲請人提出之財團法人金融 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協議書、勞 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卷可稽(調字卷第29-34、51-5 3、61-63頁),足認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程序前,曾與金 融機構達成債務協商後毀諾,並可認聲請人因還款壓力沉重 而無法繼續履行協商條件,應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9項準用 同條第7項但書所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 之情形。從而,債務人雖曾於95年5月向最大債權銀行請求 協商而協商成立,惟因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所定情 形存在,債務人如有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仍 非不得依消債條例之規定,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  ㈡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所定5年内 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 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111及110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 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工保險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調字卷第35-39、51-53頁),並 有聲請人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表、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 (本院卷第11-13、29-35頁)。另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債務 清理之調解而調解不成立,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卷 核閱無訛,堪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 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積欠:⑴台北富邦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647,241元、⑵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281,381元、⑶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29,827元、⑷中 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48,378元、⑸兆豐國際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665,717元、⑹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228,206元、⑺安泰銀行667,938元、⑻合作金庫資產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613,915元,有聲請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 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上開債權人之陳報 狀、債權人清冊在卷可稽(調字卷第27-34頁;本院卷第39- 55、87-182頁),是聲請人無擔保及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 債務總額應有3,982,603元,尚未逾1,200萬元。 ㈢聲請人主張現任職於○○○○○○○○有限公司附設○○○○○○○○○○○○擔 任○○○○○,113年1月收入為23,133元、113年2月收入為17,04 6元、113年3月收入為11,258元、113年4月收入為13,686元 、113年5月收入為13,728元、113年6月收入為13,035元,平 均月收入約為15,314元【計算式:(23,133元+17,046元+11 ,258元+13,686元+13,728元+13,035元)÷6月=15,314元,元 以下四捨五入】,名下無其他財產,除每月領有原住民敬老 津貼4,049元,外未領有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各項年金 給付及社會福利補助等情,據其提出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 保資料表、收入切結書、○○○○○○○○存摺封面及存款交易明細 影本、○○○○郵局存摺封面及存款交易明細影本、國民年金原 住民給付截圖等件為證(調字卷第41-53頁;本院卷第63-69 、73-86頁),並有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函在卷可按(本院卷 第185頁),均堪認定。此外,審酌聲請人之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 表,均查無聲請人有其他財產及薪資收入,從而,本院認每 月以19,363元(計算式:15,314元+4,049元=19,363元), 作為計算其清償債務能力之基準,尚為合理適當。  ㈣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 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 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 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 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 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 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亦為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 之1條第3項所明定。是以聲請人戶籍地之臺南市113年度每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債務人每月必要 生活費用即應以17,076元(計算式:14,230元×l.2=17,076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為認定基準。又上開最低生活費標準, 係按照政府最近1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費、衣著 鞋襪費、房租水電費、家居管理費、醫療保健費、交通通訊 費、娛樂教育費及雜項支出)百分之60所訂定之,聲請人自 陳其個人每月之租金2,500元、伙食費10,000元、生活雜費1 ,500元、水電瓦斯費1,000元、勞健保費1,000元、交通費1, 000元,共計費用額為17,000元,未逾上開113年臺南市每人 每月最低生活費用之1.2倍即17,076元之範圍,堪認為合理 。從而,聲請人每月之必要支出應為17,000元。   ㈤綜上,聲請人每月收入19,363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 000元後,尚餘2,363元(計算式:19,363元-17,000元=2,36 3元),然已不足支付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所提「分180期,利 率0%,月付19,697元」之還款方案,是以聲請人目前之財產 及收支狀況,顯屬不能清償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其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後,已有 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且其係一般消費者,未曾從事營 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亦曾踐行前 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 ,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於113年12月23日下午5時整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272-20241223-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44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邱木清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權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代 理 人 柯易賢 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庭禎 債 權 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 幣(下同)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 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 債條例)第42條第1項定有明文。設此債務本息總額上限之 目的,乃係考量債務人負債總額若過大,其因更生程序而被 免責之負債額即相對提高,此對債權人造成之不利益過鉅; 且負債總額超過一定之數額,益可見其債務關係繁雜,並不 適於利用此簡易程序清理債務,自有限制其負債總額之必要 (消債條例第42條立法理由可資參照);而該條項所定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應計算至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前一日止,亦為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0條之1所 有明定。而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消債條例第8條規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約3, 030,453元,為清理債務,前向最大債權銀行國泰世華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世華銀行)聲請消費者債務清 理前置調解,國泰世華銀行雖提出「分180期,利率0%,每 月30,000元」之條件,惟因聲請人無力負擔,當場聲請更生 ,致調解不成立,有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憑(調字卷第1 27頁)。聲請人實無能力清償前揭債務,且名下並無任何財 產,所欠債務亦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或宣告破產。為此,爰依消債條例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 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内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110及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 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調字卷第29-38頁) ,並有聲請人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表、 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 足憑(本院卷第11-13、33-39頁)。另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 債務清理之調解而調解不成立,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 解卷核閱無訛,堪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 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積欠:⑴玉山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559,268元、⑵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1,291,780元、⑶國泰世華銀行1,682,696元、⑷聯邦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1,094,467元、⑸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884,577元、⑹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8,632,809 元、⑺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98,957元,有聲請人 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 書、上開債權人之陳報狀、債權人清冊在卷可稽(調字卷第 23-25、39-53頁;本院卷第43-119、169-175頁),共計積 欠14,244,554元,是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 利息已逾1,200萬元,核與消債條例第42條第1項規定更生聲 請應以「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 逾1,200萬元」之要件不符,依其情形尚非可以補正之事項 ,依法應逕予駁回。 四、綜上所述,債務人目前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 債務總額已逾1,200萬元,核與消債條例第42條第1項規定之 要件不符,且依其情形無從補正,應駁回其更生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曾仁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稜鈞

2024-12-23

TNDV-113-消債更-344-202412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