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杜微

共找到 52 筆結果(第 51-52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停止強制執行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39號 聲 請 人 范國強即東霸鮮花禮儀用品店及東霸釣蝦場 相 對 人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杜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270,810元供擔保後,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9420 號拆屋還地等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3年度再 字第1號再審之訴裁判確定、和解、調解或撤回起訴前,應予停 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持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94號(下稱原 確定判決)民事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向本院民事執行處聲 請強制執行,請求拆除如原確定判決附表說明欄所示土地上 之地上物(下稱系爭地上物),經執行法院以112年度司執字 第9420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執行程序尚未 終結。惟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所定 之再審事由,聲請人已提起再審之訴,本件若繼續執行,系 爭地上物一經拆除,即難以回復執行前狀態,將造成聲請人 不可逆之嚴重損害,聲請人願供擔保,爰請求停止執行等語 。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法院依上開規定定 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 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 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 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 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申言之,應以債權人因執行程序之 停止,致原預期受償之時間延後所生之損害,為定擔保數額 之依據。 三、經查,相對人執原確定判決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執行處受 理後,執行程序尚未終結等情,業據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 卷宗核閱無訛。另聲請人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經本 院以113年度再字第1號審理中乙情,亦經本院調閱該案卷宗 確認無誤。若准予相對人拆除系爭地上物,勢將對聲請人財 產產生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認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又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期間所受損害,應係依該標的價額按 法定利率計算之損失為據。查相對人聲請執行之標的價額為 新臺幣(下同)1,203,600元(見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94號第 7頁),聲請人所提再審之訴為僅得上訴第二審之事件,參考 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審、第二審通常程序 審判案件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月,共計4年6月,以此 預估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利息損失約為270,810元(計算 式:1,203,600元×5%×4年6月=270,810元,四捨五入至整數 )。從而,本件供擔保金額應以270,810元為適當,聲請人 為相對人提供上開擔保金額後,得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 執行程序。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高上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筱筑

2024-10-11

SCDV-113-聲-139-20241011-1

勞上
臺灣高等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上字第23號 上 訴 人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杜微 訴訟代理人 陳昶安律師 謝佳縈律師 宋怡宣律師 被 上訴人 尤振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7月 31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勞訴字第14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113年8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 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貳佰玖拾參萬柒仟肆佰玖拾玖元, 及自民國一一一年七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第一、二審(含追加之訴)訴訟費用均由被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所命給付,於上訴人以新臺幣玖拾捌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上訴人如以新臺幣貳佰玖拾參萬柒仟肆佰玖拾玖元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法人因合併而消滅者,訴訟程序在因合併而設立或合併後 存續之法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69條 第1項定有明文。又國家機關有處理該機關私法上事項之權 ,為符合設機關分掌業務之旨,以利訴訟之實施,自有當事 人能力。而國家機關因裁撤或改組而不存在者,其性質與法 人因合併而消滅者相類,故其訴訟程序宜類推適用同條項規 定,在承受其業務之機關或單位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868號判決意旨參照)。而上述承受 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為同法第175 條第1項所明定。國營事業因公司化而改制者,其性質亦與 法人因合併而消滅者相類,故其訴訟程序宜類推適用民事訴 訟法第169條第1項規定。本件上訴人原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 理局(下稱臺鐵局),於本院訴訟繫屬後,嗣依國營臺灣鐵路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鐵公司)設置條例第1條、第3條第2項 之規定,原所辦理之各項業務,於上訴人完成公司登記後, 改由其概括承受辦理。上訴人於民國113年1月1日改制為臺 鐵公司,完成公司設立登記,並於113年1月19日具狀聲明承 受訴訟,有民事聲明承受訴訟狀、經濟部113年1月1日經授 商字第11230231810號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5頁、第11 9-121頁),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69條第1項、第175條第1項及 第176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次按在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訴人於原審依民法 第188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上訴人新臺幣(下同) 293萬7,499元本息(見原審卷二第51頁)。嗣於本院審理期間 ,追加民法第281條第1項規定為請求權基礎(見本院卷第17 1頁),被上訴人同意訴之追加(見本院卷第206頁),合於上 開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受僱於臺鐵局(業務現由上訴人概括 承受,下逕以上訴人稱之)擔任列車駕駛員,其於107年10月 21日駕駛編號0000號普悠瑪列車(下稱系爭列車),因超速駕 駛及關閉ATP系統,致系爭列車行經宜蘭縣新馬站之彎道時 出軌,並向左側傾覆(下稱系爭行車事故),訴外人即乘客蘇 威豪因此受有右髖臼骨折、右股骨頭撕裂性骨折、右腓神經 損傷、左拇指創傷後退化關節病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嗣 蘇威豪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向臺灣宜蘭地方法院(下稱宜蘭 地院)起訴請求伊及被上訴人(下合稱伊等2人)連帶賠償所受 醫療費、義肢費、勞動能力減損及將來人工關節置換費用等 損害共計755萬4,542元本息,經宜蘭地院109年度消字第1號 (下稱另案)判決認定蘇威豪之損害金額為547萬8,482元,扣 除伊已賠償50萬5,000元後,乃判命伊等2人連帶賠償蘇威豪 497萬3,482元(547萬8,482元-50萬5,000元)本息,並駁回蘇 威豪其餘之訴,蘇威豪、伊等2人均未聲明不服而告確定。 又伊已依另案確定判決給付蘇威豪497萬3,482元及利息39萬 6,516元,加計先前賠償50萬5,000元,共給付蘇威豪587萬4 ,998元,伊得向被上訴人求償,爰擇一依民法第188條第3項 、第281條第1項規定,求為命被上訴人給付293萬7,499元(5 87萬4,998元÷2),及加計自111年7月1日起算法定遲延利息 之判決。 二、被上訴人則以:伊為上訴人任用之公務員,伊駕駛系爭列車 從事旅客運送之行為雖屬私法契約,然上訴人依據公務員人 員任用法對伊監督管理,類推適用國家賠償法(下稱國賠法) 第2條第3項規定,上訴人於伊執行職務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 ,始對伊有求償權。上訴人於系爭列車停靠宜蘭站時,即已 知悉系爭列車有2顆主風泵故障,仍要求伊繼續駕駛系爭列 車至花蓮站再行換車,伊因系爭列車故障問題,多次與調度 員、檢查員聯繫,導致伊分心誤關ATP系統,伊執行職務並 無故意或重大過失,上訴人不得對伊主張民法僱用人之求償 權。又上訴人未提供安全之列車供伊駕駛,對伊行使僱用人 求償權,有違誠信原則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其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293萬7,499元,及自111年7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被上訴人答辯聲明:㈠上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預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係受僱於伊擔任列車駕駛員,其於10 7年10月21日駕駛系爭列車,因超速駕駛及關閉ATP系統,致 發生系爭行車事故,乘客蘇威豪因此受有系爭傷害;蘇威豪 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訴請伊等2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另 案判決以被上訴人因超速駕駛系爭列車及關閉ATP系統致生 系爭行車事故,應負過失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上訴人應 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與被上訴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蘇威豪因系爭行車事故受有損害合計547萬8.482元,扣 除上訴人已賠償50萬5,000元為由,命上訴人應與被上訴人 連帶賠償蘇威豪497萬3.482元本息,業已確定;上訴人依另 案確定判決給付蘇威豪497萬3,482元、利息39萬6,516元, 加計先前賠償50萬5,000元,共給付蘇威豪587萬4,998元等 語,業據提出另案判決書暨宜蘭地院民事判決確定證明書、 臺北北門郵局為付款人之支票2紙(票面金額分別為590萬9,8 61元、5萬5,506元)、蘇威豪簽收之領款收據4紙等件為憑( 見原審卷一第36-66頁、第70-72頁),且為被上訴人所不爭 執(見本案卷第156頁、第206-207頁),應堪採信。 五、本案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 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僱用人賠償損害時,對於為侵 權行為之受僱人,有求償權,民法第188條第1項本文、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公務員與政府機關間,固為公法上之 關係。但公務員對外之行為,除基於公權力之作用者,應認 為公法上之行為外,如係基於私法上之主體與第三人發生私 法上債之關係時,即難指其為公法上行為,而不受私法之約 束,其在私法上之法律關係,即應依民事法律之規定。又公 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 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 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國家賠償法第2條 第2項固有明文,惟此係以公務員執行公法上之職務有所違 背,侵害他人權利為要件,與公務員因私法關係所生之侵權 行為,國家機關應依民法第28條及第188條負損害賠償責任 之情形不同。另所謂類推適用,係就法律未規定之事項,比 附援引與其性質相類似事項之規定,加以適用,為基於平等 原則及社會通念以填補法律漏洞的方法。而得否類推適用, 應先探求法律規定之規範目的,再判斷得否基於「同一法律 理由」,依平等原則將該法律規定類推及於該未經法律規範 之事項。 ㈡被上訴人抗辯:伊係上訴人任用之公務員,類推適用國賠法 第2條第3項規定,伊執行職務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上訴人 對伊始有求償權,系爭行車事故係因上訴人要求伊駕駛故障 之系爭列車所致,伊執行職務並無故意或重大過失,上訴人 不得對伊求償云云。惟查,另案確定判決認定被上訴人駕駛 系爭列車運送乘客,係履行上訴人對蘇威豪之旅客運送契約 ,屬私法關係,且係因被上訴人超速及關閉ATP系統導致發 生系爭行車事故,被上訴人對蘇威豪應負過失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責任,上訴人則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與被上訴人連 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如前所述,可見 被上訴人駕駛系爭列車執行職務,並非處於國家機關之地位 ,行使統治權作用之公法行為,核與被上訴人以公務員身分 執行公法上之職務,致侵害他人權利之情形有別,被上訴人 就系爭行車事故既應依民事法律關係賠償乘客蘇威豪,上訴 人對被上訴人即得依民法第188條第3項規定,對於被上訴人 有求償權,被上訴人要無得割裂適用法律,一方面認上訴人 與被上訴人對蘇威豪應連帶負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一方面認上訴人應類推適用國賠法第2條第3項規定,對被上 訴人有求償權。況上訴人另案係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負 擔雇主連帶賠償責任,就僱用人對行為人求償同條第3項已 有規範,依前揭說明並無類推適用之餘地,是被上訴人抗辯 :伊係上訴人任用之公務員,類推適用國賠法第2條第3項規 定,伊執行職務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上訴人對伊始有求償 權云云,要無可採。另案判決理由雖認定上訴人於系爭列車 行進間發現有2顆主風泵故障,仍要求被上訴人繼續駕駛系 爭列車至花蓮站再行換車一情(見原審卷一第47頁),然系爭 行車事故係肇因於被上訴人超速行駛及關閉ATP系統所致, 被上訴人因執行職務過失不法侵害蘇威豪之權利,應負損害 賠償責任,已如前述,可見系爭行車事故非因系爭列車之主 風泵故障所致,被上訴人抗辯:系爭行車事故係因上訴人要 求伊駕駛故障之系爭列車所致,伊執行職務並無故意或重大 過失云云,難謂有理。至於民法第188條第3項並無規定受僱 人與僱用人間內部分擔之比例,是上訴人依民法第188條第3 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已賠付蘇威豪587萬4,998元之半 數,並無違反誠信原則,被上訴人抗辯:上訴人未提供安全 之列車供伊駕駛,仍對伊行使僱用人求償權,有違誠信原則 云云,亦無足採。準此,被上訴人已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 定,賠償蘇威豪587萬4,998元,其依同法條第3項規定,請 求被上訴人給付293萬7,499元即屬有據,應予准許。另上訴 人依民法第188條第3項規定請求既為有理由,本院即無庸審 酌上訴人追加民法第281條第1項規定,為同一請求是否有理 由,附此敘明。   ㈢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定有明文。查,上訴人依民法第188條第3項雇主求償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其已付之賠償金錢,係屬未定期限之金錢債務,上訴人於111年5月17日發函催告被上訴人應於111年6月30日給付,並經上訴人收受,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250頁),則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自111年7月1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自屬有據。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188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 給付293萬7,499元,及自111年7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從而原審為 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尚有未洽,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 所示。又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宣告准免假執行,經核均無不 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50條、第7 8條、第463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勞動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心婷 法 官 郭俊德 法 官 楊雅清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 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惠娟

2024-10-11

TPHV-113-勞上-23-202410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