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曾宏揚

共找到 192 筆結果(第 61-70 筆)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證據保全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 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371號裁定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 救助,關於訴訟救助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 第10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 將來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 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此觀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證據保全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371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 其聲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訟 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政 法院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部 分聲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送 有管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05

KSBA-113-救-109-20250205-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教師法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63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最高行 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54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 之原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此 觀行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113年度聲再字第454號裁定,聲請再審,依前揭行政訴 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 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 誤,爰依首揭規定依職權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05

KSBA-113-聲再-163-20250205-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交付法庭錄影光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53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 0日、同年12月10日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352號裁定,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 原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 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 年度聲再字第352號裁定,聲請再審,依上述行政訴訟法第2 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 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5

KSBA-113-聲再-153-20250205-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13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最高行 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54號裁定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 關於訴訟救助部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 第10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 將來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 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此觀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 第454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其聲請 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8 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管 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部分聲請 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送有管轄 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05

KSBA-113-救-113-20250205-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101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 0日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349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 13年度聲再字第151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就訴訟救助部 分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第10 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將來 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此觀 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 年度聲再字第349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 助。其聲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 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 行政法院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 審部分聲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 移送有管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5

KSBA-113-救-101-20250205-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交通事務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452號 抗 告 人 黃聰霖 上列抗告人因有關交通事務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本 院113年度訴字第45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並提出符合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第4項規定之委 任狀;或提出證明文件釋明抗告人具第49條之1第3項之資格,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抗告。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1千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院 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 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 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 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 、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 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 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3親等內之血親、2 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第 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或 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 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4 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 三、查抗告人對於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未依規定繳納裁判費,亦 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 並釋明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資格。茲命抗告人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7日內一併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抗告,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林 韋 岑 法官 曾 宏 揚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林 幸 怡

2025-02-04

KSBA-113-訴-452-20250204-2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字第9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 0日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抗字第251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113 年度聲再字第147號),並聲請訴訟救助,本院就訴訟救助部分 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行政訴訟法第10 2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受訴行政法院包括現繫屬或將來 應繫屬之行政法院。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此觀 同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即明。 二、查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 年度抗字第251號裁定,向本院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 。其聲請再審部分,無論本於何種法定再審事由,依行政訴 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由為裁定之最高行 政法院管轄。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就該裁定聲請再審 部分聲請訴訟救助,亦應向最高行政法院為之。爰依職權移 送有管轄權之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須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4

KSBA-113-救-97-20250204-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交付法庭錄影光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4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 0日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抗字第251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 原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 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 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113 年度抗字第251號裁定,聲請再審,依上述行政訴訟法第283 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行政法院管 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誤,爰依職 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4

KSBA-113-聲再-147-20250204-1

交上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4年度交上字第5號 上 訴 人 葉吉田 被 上訴 人 交通部公路局高雄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馮靜滿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4日 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巡交字第36號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新臺幣7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人駕駛其配偶洪淑惠(下稱車主)所有之車牌號碼5862 -L5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於民國112年8月6日21時 16分許,在高雄市凱旋三路,因有「任意以迫近方式,迫使 他車讓道」之違規,經民眾檢具事證檢舉,為警查證屬實後 於同年9月23日逕行舉發。嗣車主不服舉發,向被上訴人陳 述意見並辦理歸責於駕駛人即上訴人,經被上訴人查明後, 認上訴人前開違規屬實,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 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3款、第85條第1項等規定,以113 年3月5日裁字第82-BPD348367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裁決 書(下稱原處分),裁處上訴人「罰鍰新臺幣(下同)24,0 00元整,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關於原處分另記違 規點數3點部分,因處罰條例第63條第1項修正施行,經被上 訴人於113年7月2日更正刪除)。上訴人不服,提起行政訴 訟,經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下稱原審)113年度巡交字第3 6號判決駁回(下稱原判決),上訴人仍未甘服,遂提起本 件上訴。 二、上訴人起訴主張及訴之聲明、被上訴人於原審之答辯理由及 聲明、原判決認定之事實及理由,均引用原判決書所載。 三、上訴意旨略以:  ㈠對於如何得知上訴人所駕駛之系爭車輛涉有「驟然或任意變 換車道迫使他車讓道」之違規行為,上訴人認有傳喚檢舉人 及上訴人到場說明之必要,原判決未予傳喚以釐清本件為裁 判基礎之事實關係,亦未就此攻擊防禦方法加以調查,即依 勘驗筆錄及翻拍照片,遽認定上訴人有本件違規情事,尚屬 速斷。且未審酌此傳喚檢舉人到場之有利上訴人證據,逕將 不利益歸於上訴人,無從認已盡證據調查能事,事實真偽仍 有不明,不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不經言詞辯論 而為判決,自屬侵害上訴人程序參與權,而有判決不備理由 等違背法令情事。  ㈡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3款、第4款均係處罰「惡意逼車之危 險駕駛行為」,然經原審勘驗卷附採證光碟結果,上訴人車 輛確有在行駛中與檢舉人車輛極近距離,但上訴人數次自檢 舉人後方加速與檢舉人車輛接近,無非係要尋找適當時機超 車,而非「任意以迫近方式,迫使他車讓道」。就上開影像 所見,上訴人駕駛系爭車輛之行徑雖有不當,惟與檢舉人車 輛間並無發生行車糾紛,亦未見有在道路上挑釁、示威之意 圖,上訴人、檢舉人均在車道上依序行駛,難認兩車駕駛有 何怨懟。故依上開錄影資料應可認定上訴人非對檢舉人車輛 刻意或故意逼車,主觀上無惡意逼車之意圖及客觀行為,即 非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所欲處罰之對象,原判決認事 用法應有違誤。 四、本院經核原判決認事用法並無違誤,茲就上訴意旨再予補充 論述如下: ㈠按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第6款「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 」,所謂「判決不備理由」,應以欠缺判決主文所由生不可 或缺之理由為限,若其理由並不影響判決主文者,或所載理 由稍欠完足,均非該規定所指理由不備之情形。又證據之取 捨與當事人所希冀者不同,致其事實之認定亦異於該當事人 之主張者,不得謂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情形;且證據之證 明力如何或如何調查事實,事實審法院有衡情斟酌之權,苟 已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而未違背論理法則或 經驗法則,自不得遽指為違法(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判字 第396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上訴人於前揭時地駕駛系 爭車輛,因有「任意以迫近迫使他車讓道」之違規行為,為 民眾檢具佐證影像檢舉,經警查證屬實後,予以逕行舉發, 並由車主依法辦理歸責於駕駛人即上訴人等情,乃原審依法 調查證據後確定之事實,核與卷內舉發通知單、原處分、送 達證書、勘驗筆錄、擷取畫面影像等證據資料相符,且經原 審會同兩造勘驗卷附採證影片確認結果,依勘驗筆錄之記載 內容可知,檢舉人車輛(下稱A車)、上訴人系爭車輛原係 前、後行駛於同一混合車道(無禁行機車之標誌或標線), 系爭車輛至少4次突然加速迫近A車後方,並試圖從A車左側 超車,其中系爭車輛第3次加速迫近時,更有鳴按喇叭2次、 試圖從A車左側且違規跨越雙黃線超車之情形,迄至系爭車 輛第4次加速迫近,終於迫使A車切換至最外側車道而讓道, 復經原判決敘明:「依本院上開勘驗結果,系爭地點係劃分 快慢車道之雙向道路,原告及檢舉人行駛方向僅有單一快車 道及慢車道(見巡交卷第27至51頁),故檢舉人騎乘機車本得 行駛於該處之快車道,並非僅能行駛該處慢車道,原告僅因 系爭地點慢車道無車輛行駛,即認檢舉人刻意行駛快車道、 擋住快車道車輛行駛,顯有誤會。而原告數次自檢舉人後方 突然加速迫近迫使檢舉人讓道一節,業經本院勘驗確認無誤 ,已如上述,故原告核有『任意以迫近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之違規行為,自堪認定。」等情,從而原判決據以駁回上訴 人之訴,無悖於證據法則、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其認事用 法並無違誤,核無判決不備理由之違背法令情形,上訴人此 部分主張,並無可採。 ㈡次按「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行政 訴訟法第237條之7定有明文,觀其立法理由略以:「……二、 考量交通裁決事件質輕量多,且裁罰金額普遍不高,如卷內 事證已臻明確,尚須通知兩造到庭辯論,無異增加當事人之 訟累,爰於本條明定,其裁判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準此 ,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係採取任意言詞辯論,則是類案件 不經言詞辯論程序而為判決,尚不構成違背法令。查本件上 訴人駕駛系爭車輛於前開違規時、地,既確有任意以迫近方 式迫使他車讓道之違規行為,為原審調查證據後依法確定之 事實,原審自得依上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為判決,核屬 原審法院訴訟指揮之職權正當行使,尚非上訴人所得任意指 為違法。況且,上訴人業於原審113年5月30日行調查程序會 同兩造勘驗採證光碟時到場陳述(原審巡交字卷第21至26頁 ),其訴訟程序權已獲得保障。是上訴人指摘原審未經言詞 辯論逕行判決,原判決違背法令云云,並無可採。至其餘上 訴意旨,無非重述其已於原審提出而經原判決論駁不採之事 項,再予爭執原處分之適法性,或就原審證據取捨及事實認 定之職權行使事項,泛言指摘為不當,均難謂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情形。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之主張均無可採,原判決駁回上訴人在原 審之訴,並無不合。上訴論旨執前詞求予廢棄原判決,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六、上訴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既經駁回,則上訴審訴訟 費用750元(上訴裁判費)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予確定如 主文第2項所示。 七、結論:上訴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4

KSBA-114-交上-5-20250204-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請求發還土地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433號 抗 告 人 孫胡珍霜 住高雄市楠梓區右昌街100巷30弄2               號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高雄市政府地政局楠梓地政事務所間請求 發還土地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本院高等行政 訴訟庭113年度訴字第43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並提出符合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第4項規定之委 任狀;或提出證明文件釋明抗告人具第49條之1第3項之資格,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抗告。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1千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本件抗告,尚未據抗告 人繳納。 二、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院 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 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 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 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 、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 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 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 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 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 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 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 三、抗告人對於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未依規定繳納裁判費,亦未 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並 釋明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資格。茲命抗告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或提出證明文件釋明抗告人具第49條 之1第3項之資格,得不委任律師。逾期不補正即駁回抗告,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鄭 郁 萱

2025-02-04

KSBA-113-訴-433-2025020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