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金融機構合併

共找到 170 筆結果(第 61-70 筆)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6446號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00號15、17             樓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住同上          代 理 人 徐明德  住○○市○○區○○○路0號3樓    債 務 人 陳名揚  住○○市○○區○○路0000號4樓之11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強制執行,依執行名義為之;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依規 定提出證明文件,此參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條第1項 規定即明。又聲請強制執行有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定期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之規定亦明。又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4條第3項 規定,金融機構為概括承受、概括讓與、分次讓與或讓與主 要部分之營業及資產負債,其債權讓與之通知得以公告方式 代之,承擔債務時免經債權人之承認,不適用民法第297條 及第301條規定。是以,金融機構因合併而概括承受債權時 ,得以公告方式代替逐一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之通知,然不 意謂金融機構債權人得因此免除其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通知 之義務。 二、債權人係以與原債權人即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之金融機構合併之繼受人身份聲請強制執行,然未提出其 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4條第3項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通知之 公告,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命其於文到5日內補正, 該命令已於114年1月18日送達,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債權 人雖陳報其業獲准依企業併購法受讓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消費金融業務及相關資產與負債,故得承受執 行程序。然企業合併受讓債權與對債務人是否發生債權移轉 效力,究屬二事,兩者發生之法定要件亦有不同,縱然債權 人所言屬實,亦僅為其與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之間發生債權移轉之效果,對於債務人仍不生效力。因債 權人逾未補正,依上開規定,本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范文昇

2025-01-24

TYDV-114-司執-6446-202501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55號 原 告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訴訟代理人 王崇恩 被 告 劉宗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萬元,及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柒萬零參佰壹拾元,及如附表編號2 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依公司法第319條準用同法第75條規定,因合併而消滅之公 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股份有限公司承 受。查訴外人香港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與原告依企業併購法有關分割之規定, 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臺灣分行之部分營業、資產及負債分 割予原告,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案,原告並 依修正前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8條之規定,於民國99年5月1日 將債權分割通知登報,此有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9年 3月22日金管銀外字第09950000770號函、經濟日報足稽(本 院卷第13至14頁),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對被告之債權應由 原告概括承受,合先敘明。 二、又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 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與被告簽訂 之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第16條、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5條之約 定(本院卷第15、21頁),雙方合意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 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有管轄權。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94年7月1日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申請信用貸款( 帳號: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借款新臺幣( 下同)60萬元,約定被告應於當期繳款期限前繳款,利息則 按年息11%計付,並約定如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 還本金時,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繳納本息至99年9月2 3日後即未依約清償,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迄今尚欠本金6 0萬4,183元及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未為清償(原告本金 債權超過60萬元部分拋棄不請求,本院卷第86頁)。  ㈡被告於93年1月13日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申請信用卡(卡號: 0000000000000000)使用,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 ,但所生應負帳款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向香港上海滙豐銀 行全部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而各筆 循環信用利息之計算,係將每筆得計入循環信用本金之帳款 ,自各筆帳款入帳日起,就各該帳款餘額以年息19.929%按 日計算至該筆帳款結清之日止。詎被告截至99年2月21日止 ,尚有17萬0,310元(含本金14萬4,522元、利息1萬7,118元 、違約金8,670元)及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未清償,依信 用卡約定條款第22條約定,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 全部到期。  ㈢爰依信用貸款契約即消費借貸契約及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返還上述債務本金及利息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 一、二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件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票、個人信用貸款 約定書、信用卡申請書、信用卡約定條款、電腦應收帳務明 細、信用貸款對帳單、信用卡帳單為證(本院卷第15至25頁 、第51至76頁);被告經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 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前開證據, 自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契約及信用 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之金 額、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賴錦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玉鈴 附表(日期:民國;幣別:新臺幣、單位元): 編號 項 目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利息請求期間及利率 1 信用貸款 60萬元 60萬元 自99年9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1%計算之利息。 2 信用卡 17萬0,310元 14萬4,522元 自99年2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2025-01-24

TPDV-113-訴-6955-202501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72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王筑萱 被 告 許雅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拾柒萬貳仟柒佰柒拾柒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四年一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二計算 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依被告與訴外人安泰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泰銀行)簽訂之信用借款契約書( 下稱系爭契約)第20條,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 本院卷第15頁),嗣原告輾轉受讓取得安泰銀行對被告之債 權,並依法為債權讓與之通知,是本件債權業已合法移轉, 自讓與時原告即取得債權人之地位,概括承受原債權人安泰 銀行對被告之所有權利,而為上開合意管轄效力所及,原告 據以向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核與上開規定無不合,故本院就 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 另立之公司承受,公司法第319條準用同法第75條規定定有 明文。經查,立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立新公司) 於民國109年8月25日經經濟部准予與原告合併,立新公司為 消滅公司,原告為存續公司,是原立新公司之權利義務關係 ,由合併後存續之原告概括承受。 三、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93年7月6日向安泰銀行借款新臺幣(下同 )116萬元,並簽訂系爭契約,借款期間自93年7月8日起至9 8年7月8日止,約定利息前3期按週年利率3%固定計算,第4 期起改按週年利率12%固定計算,自實際撥款日起,以每1個 月為1期,自貸款撥付次月8日起償付,共分60期,依年金法 按月平均攤還本息。詎被告借款後未依約繳納本息,尚積欠 安泰銀行本金87萬2,777元及按上開約定之利息未清償,依 約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嗣安泰銀行於 96年6月14日將其對被告之債權及該債權下一切權利、名義 、義務及責任(下稱系爭債權)讓與訴外人長鑫資產管理股 份有限公司,並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第18 條第3項規定,以公告代債權讓與之通知;又系爭債權歷經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歐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99年 10月25日輾轉讓與伊,伊並以起訴狀繕本之送達為債權讓與 之通知,是系爭債權業已合法移轉。為此,爰依系爭契約、 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 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契約、債 權讓與聲明書、放款交易明細表、經濟部109年8月25日經授 商字第10901141810號函及合併報紙公告等件影本為證(見 本院卷第13頁至第28頁),核屬相符,堪信原告主張為真。 (二)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再按讓與債權時,該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 權利,隨同移轉於受讓人;未支付之利息,推定其隨同原本 移轉於受讓人,民法第295條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有明文 。本件被告向安泰銀行借款未依約清償,經視為全部到期, 尚積欠本金87萬2,777元迄未清償,而原告因輾轉受讓取得 上開對被告之債權,並已以本件起訴狀繕本對被告為債權讓 與通知,則依前開規定,被告即應對原告清償前開欠款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1月5日(見本院卷第33頁)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2%計算之利息。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與利息,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1-24

TPDV-113-訴-7272-20250124-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870號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00號15、17             樓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住同上           代 理 人 徐明德  住○○市○○區○○○路0段000號3樓            送達代收人 邱彥倫              住同上 債 務 人 蔡人秀  住○○市○○區○○路00號2樓之2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強制執行,依執行名義為之;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依規 定提出證明文件,此參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條第1項 規定即明。又聲請強制執行有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定期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之規定亦明。又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4條第3項 規定,金融機構為概括承受、概括讓與、分次讓與或讓與主 要部分之營業及資產負債,其債權讓與之通知得以公告方式 代之,承擔債務時免經債權人之承認,不適用民法第297條 及第301條規定。是以,金融機構因合併而概括承受債權時 ,得以公告方式代替逐一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之通知,然不 意謂金融機構債權人得因此免除其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通知 之義務。 二、債權人係以與原債權人即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之金融機構合併之繼受人身份聲請強制執行,然未提出其 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4條第3項對債務人為債權讓與通知之 公告,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0日命其於文到5日內補正, 該命令已於114年1月15日送達,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債權 人雖陳報其業獲准依企業併購法受讓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消費金融業務及相關資產與負債,故得承受執 行程序。然企業合併受讓債權與對債務人是否發生債權移轉 效力,究屬二事,兩者發生之法定要件亦有不同,縱然債權 人所言屬實,亦僅為其與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之間發生債權移轉之效果,對於債務人仍不生效力。因債 權人逾未補正,依上開規定,本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范文昇

2025-01-24

TYDV-114-司執-4870-202501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114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黃志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0萬1591元,及其中新臺幣58萬元自 民國108年12月11日起至民國110年7月19日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17.75計算、自民國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萬1791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次按債權讓與係以移轉特定債權為標的 之契約,其受讓人固僅受讓債權,而非承受契約當事人之地 位,惟對於債之同一性不生影響,因此附隨於原債權之抗辯 權,亦不因債權之讓與而喪失。且所謂得對抗讓與人之事由 ,不獨實體法上之抗辯,訴訟法上之抗辯亦包括在內,如合 意管轄之抗辯及仲裁契約之抗辯等(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 第630號裁定意旨參照)。經查,被告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渣打銀行)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被告與原告簽立之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第19條約定為 憑(本院卷第15頁),嗣渣打銀行於民國101年11月28日將 其對被告之債權讓與原告,揆諸前開說明,該合意管轄約定 仍生拘束兩造之效力,是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98年12月16日向渣打銀行申請個人信用貸 款借款新臺幣(下同)58萬元,並簽立信用貸款約定書,約 定借款期間自實際撥款日起5年,以1個月為1期,前3期之借 款利率為0%,第三期起按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16.6%機 動計息(被告違約時為17.75%,自110年7月20日起依民法第 205條規定,改按週年利率16%計算),被告應依年金法按月 攤還本息;並約定如未依約攤還本息,另計收當期每月應繳 本金與利息5%之遲延違約金。詎被告嗣未依約繳款,債務視 為全部到期,尚欠渣打銀行本金58萬元,及按上開約定利率 計算之利息未清償。渣打銀行嗣於101年11月28日將上開債 權均讓與原告,並依104年12月9日修正前金融機構合併法第 15條第1項及同法第18條第3項之規定,以登報公告方式為債 權讓與通知,被告自應對伊清償如主文所示之金額及利息, 爰依消費借貸、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 貸款約定書、分攤表、定儲利率指數、債權讓與證明書、報 紙公告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3至23頁)。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惟 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 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至第3項所 示之本金、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2025-01-23

TPDV-113-訴-7114-202501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69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王筑萱 余成里 丁重元 被 告 鄭瑞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萬6536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3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9,910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又債權讓與係以移轉特定債權為標的之 契約,其受讓人固僅受讓債權,而非承受契約當事人之地位 ,惟對於債之同一性不生影響,因此附隨於原債權之抗辯權 ,亦不因債權之讓與而喪失。且所謂得對抗讓與人之事由, 不獨實體法上之抗辯,訴訟法上之抗辯亦包括在內,如合意 管轄之抗辯及仲裁契約之抗辯等(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第 630號裁定意旨參照)。經查,依被告與訴外人安泰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泰銀行)簽訂之信用借款契約書( 下稱系爭借款契約)肆、其他共通約款第20條約定,因系爭 借款契約涉訟時,以本院為管轄第一審法院(見本院卷第15 頁),嗣原告輾轉受讓安泰銀行因系爭借款契約所生之債權 ,揆諸前開說明,該合意管轄約定仍生拘束兩造之效力,是 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 另立之公司承受,公司法第319條準用同法第75條規定定有 明文。經查,經濟部於民國109年8月25日以經授商字第1090 1141810號函核准原告與立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立新公司)合併,並以立新公司為消滅公司,以原告為存續 公司,是立新公司之權利義務關係,由合併後存續之原告概 括承受,先予敘明。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93年3月30日與安泰銀行簽訂系爭借款契 約,向安泰銀行借款新臺幣(下同)105萬元,約定借款期 間自93年3月31日起至98年3月31日止,以1個月為1期,前3 期之借款利息按週年利率3%固定計算,第4期起之利息按週 年利率12%固定計算,被告應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並約 定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 月者,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嗣未依約清 償本息,依系爭借款契約肆、其他共通約款第6條第1項約定 ,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安泰銀 行本金90萬6536元及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利息及違約金未 清償。嗣安泰銀行於94年10月17日將其對被告之上開債權讓 與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鑫公司),長鑫公司 於95年7月28日將上開債權讓與亞洲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亞洲公司),亞洲公司再於100年1月13日將上開債權 讓與新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歐公司),新歐公司復 於100年5月1日將上開債權讓與立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 稱立新公司),上開公司均已分別依104年12月9日修正前金 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及同法第18條第3項之規定,以登 報公告方式為債權讓與通知,嗣立新公司於109年8月25日與 伊合併,並以伊為存續公司,被告自應對伊清償如主文第1 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違約金,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   借款契約、債權讓與聲明書、帳務明細、經濟部109年8月25 日經授商字第10901141810號函、報紙公告等件為證(本院 卷第13至30頁)。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 情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即113年12月31日(本院卷第47頁)起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2025-01-23

TPDV-113-訴-7269-20250123-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297號 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債 務 人 呂桂蕊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萬柒仟捌佰貳拾捌元,及自 民國一百零七年一月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 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 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 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聲請人業於民國107年1月1日全部概括承受原債權人大 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一切營業、資產及負債,並已依 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4條第3項規定辦理公告在案,是故本案 債權業已合法移轉予聲請人在案,合先敘明。 (二)爰債務人於民國93年11月04日向聲請人申請借款現金卡 額度新臺幣3萬元整,額度內循環動用,借款期間原自93年1 1月04日至94年11月04日,惟借款期間屆滿時,如債務人於 借款期間屆滿前為不續約之書面通知,並經聲請人依規定審 核同意調高額度者,本貸款視為以同一內容續予展期一年並 調升使用額度,不另換約,其後每年屆期時亦同,嗣借款手 續費直接計入債務人尚未清償之本金餘額,每月應繳納最低 應付款為實際可動用借款額度之2.00%,若債務人動用之借 款金額低於上開之最低應付款時,則以動用之借款金額為最 低應付款;若債務人於動用借款額度後所產生之借款債務( 含利息及各項費用)超過聲請人所准債務人之實際可動用借 款額度,且差額超過最低應付款時,相對人當月之最低應付 款即為此差額。期間如未依約繳納最低應付款時,債務人即 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應立即償還全部借款,且延 滯利息改依機動年息利率15%計付;此立有現金卡約定事項 之書面契約為憑。 (三)查債務人現尚欠聲請人本金新臺幣17828元整不為繳還 ,依約除應給付上開借款外,應另給付利息,迭經催討,債 務人均置之不理,誠屬非是,依上開約定,本件借款應視為 全部到期;依法債務人應自付給付責任,並應給付上開之延 滯利息。聲請人茲為免判程序之繁雜起見,特依民事訴訟法 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鑒核,准予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 ,實感德便。 釋明文件:主管機關核准概括承受大眾銀行登記函、現金卡 申請書及其約定事項、繳息紀錄均影本各乙份。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1-23

TCDV-114-司促-2297-202501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680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高聿豔 被 告 魯金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零玖萬肆仟零壹元,及如附表所示之 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壹仟捌佰玖拾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本件依被告與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渣打商銀)所簽訂信用卡合約書第31條之約定(見本院卷第 26頁),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就本件訴訟 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渣打商銀申辦信用卡及簽訂使用契約, 並申請餘額代償服務,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惟 依「信用卡合約書」第11條約定,應於繳款截止日前向原告 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並約定循環信用 利息之計算方式,係將每筆得計入循環信用本金之帳款,自 各筆帳款實際墊款日起以週年利率20%計算至清償日止。如 若申請餘額代償服務並獲核准時,渣打商銀得於核准後以動 支持卡人信用額度方式代償持卡人指定之款項,且得將代償 之金額計入循環信用本金,按循環信用利息規定計付利息; 倘持卡人未於當期繳款期限前繳付最低付款額或遲誤繳款期 限者,除前揭循環信用利息以外,另須收取3期分別為新臺 幣(下同)300元、400元、500元之違約金(金融監督管理 委員會100年2月9日金管銀票字第10040000140號令)。詎被 告嗣後未依約清償,依兩造間「信用卡合約書」第26條之約 定,被告上開所有信用卡(暨餘額代償服務)消費帳款均喪 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迄至民國99年4月20日止累計 消費款本金107萬5,399元,及自本件起訴日(即113年9月25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未清償。嗣 渣打商銀於99年12月1日就對被告之債權及該債權下之從屬 權利讓與原告,並依修正前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第1 款及第18條第3項規定,於報紙公告,本件債權已合法移轉 予原告,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三、按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 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經查,原告就其上 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渣打商銀信用卡申請書影本、分攤表、 渣打銀行書立之債權讓與證明書、太平洋日報公告等件為證 (見本院卷第9至30頁),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本件被 告於前揭欠款因未依約繳納視為到期後,依首揭民法第478 條前段之規定,自應負擔返還借款之責任。從而,原告依消 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本金、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1萬1,890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 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載。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許筑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林政彬 附表:(民國;新臺幣/元)                 編號 類別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週年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1,094,001 1,075,399 15% 自113年9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1-22

TPDV-113-訴-5680-2025012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857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高聿豔 被 告 郭燕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玖萬參仟陸佰捌拾參元,及如附表編 號一所示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萬伍仟壹佰玖拾柒元,及如附表編號 二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捌佰肆拾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本件依被告與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渣打商銀)所簽訂信用卡合約書第31條之約定(見本院卷第 22頁),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就本件訴訟 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前向渣打銀行申請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得持信用卡於 特約商店簽帳消費,但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全部清償,或 繳付最低應繳金額,並以週年利率20%(自104年9月1日起依 新修正銀行法第47條之1規定,改按週年利率15%)計付循環 信用利息;另若申請餘額代償服務並獲核准時,銀行得於核 准後以動支持卡人信用額度方式代償持卡人指定之款項,且 得將代償之金額計入循環信用本金,按循環信用利息規定計 付利息;如逾期清償,除循環信用利息外,另收取3期分別 為300元、400元、500元之違約金。詎被告嗣未依約繳款, 迄今尚積欠本金19萬3,683元及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未清 償。  ㈡被告復於90年8月27日向訴外人美國運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美國運通銀行)申請信用貸款,一次撥貸,不得循環使 用,後於91年8月19日起因追加額度,適用特惠週年利率16% 計算,如有2次以上遲延繳款紀錄者,借款利率調整為週年 利率19.95%計算。詎被告嗣未依約還款,迄今尚欠本金10萬 5,197元及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未清償,而渣打銀行已於 97年8月1日起概括承受美國運通銀行在臺分行全部資產、負 債及營業,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以 97年7月18日金管銀(四)字第09740003110號函核准在案, 上開債權亦由渣打銀行承受。嗣渣打商銀於101年11月28日 就對被告之債權及該債權下之從屬權利讓與原告,並依修正 前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及第18條第3項規定, 於報紙公告,本件債權已合法移轉予原告,爰依信用卡使用 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第1至2項所示。 二、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三、按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 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之事 實,已據其提出渣打商銀信用卡申請書及約定條款、客戶資 料查詢單影本、美國運通銀行信用貸款額度申請書、信用貸 款額度追加申請書、分攤表2件、金管會97年7月18日金管銀 (四)字第09740003110號函、經濟部97年8月1日經授商字 第09701191350號函、渣打銀行變更登記表、債權讓與證明 書、民眾日報公告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35頁),且被 告對於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供本院審酌,參酌原告所 提上開證據資料,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本件被告於前揭 欠款因未依約繳納視為到期後,依首揭民法第478條前段之 規定,自應負擔返還借款之責任。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 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至2項所示之 本金、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5,840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3項所載。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許筑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林政彬 附表:(民國;新臺幣/元)                 編號 類別 計息本金 週年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193,683 15% 自108年11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 2 信用貸款 105,197 19.95% 自108年11月23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 16% 自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

2025-01-22

TPDV-113-訴-6857-2025012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191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薛羽紋 被 告 劉月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移轉管轄 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萬6,868元,及自民國108年3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9.72%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之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 理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又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 ,應即為承受之聲明,此觀諸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 第1項規定自明。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被告之法定代理人為平 川秀一郎,嗣於訴訟繫屬中變更為今井貴志,業經今井貴志 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有民事聲明承受訴訟狀、被告公司變更 登記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5、31至32頁),核與前揭規 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96年4月24日向新竹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嗣於96年7月2日更名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辦理個人信用貸款,借款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00萬元,並約定借款期間自96年4月25日起至103年4月2 5日止,利率依該行之定儲利率指數規定辦理,被告應按期( 月)於每月20日繳款乙次,並且第1期至第2期按當時該行公 告定儲利率指數減年息0.31%固定計息;第3期至第84期按當 時該行公告定儲利率指數加年息8.69%機動計息(目前年息9. 72%),償還方式則為以1個月為1期,共分84期按期平均攤還 本息,未依約償還本金及繳息時,除願自延遲之日起,按約 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本金自到期日起,利息自付息日起 ,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加10%,超過6個月以上者 ,就超過部分另按上開利率加付20%之違約金,本借款到期 或視為全部到期者,並自到期日起,依上開方式計付遲延利 息及違約金。詎被告未依約償還本息,上開借款至99年3月1 0日止,尚積欠本金80萬6,868元及其利息、違約金未為清償 。嗣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101年12月14日將本 件債權依修正前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第18條 第3項規定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並通知被告後,幾經原告催 討,被告均未付款,爰依民法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借據、增補契 約書、債權讓與證明書等影本(原本經原告當庭提出,核閱 相符後返還)、分攤表、歷次渣打商銀定儲利率指數、行政 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6年6月1日金管銀(四)字第09600223 980號函等影本為證(見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49 5號卷第11至13、19、25、21、23、30頁),且被告經合法 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 狀以為爭執,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三、從而,原告依民法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核屬有據,應予准 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1-21

PCDV-113-訴-2191-20250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