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23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翊齊
上列上訴人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13年度金訴
字第349號中華民國113年6月28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
嘉義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1542、14634號)關於刑之部分
,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查被告提起上訴,明白表示
對於原審認定之犯罪事實、罪名及沒收等均不爭執,僅針對
原審宣告之「量刑」提起上訴,認為原審量刑過重(本院卷
第51至52頁審理筆錄參照),依據上開條文規定,本院審判
範圍僅及於原判決「量刑」妥適與否,原審認定之「犯罪事
實、罪名、沒收」均不在本院審理範圍內。
二、被告量刑上訴意旨:
被告因年紀較輕,缺乏社會經驗,受人利用誤入岐途,淪為
詐騙集團之工具而不自知,事後對於自己之非行深刻反省,
十分懊悔,於審判程序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坦承犯行
,配合警方追查,希望揪出詐欺集團為民除害。經過此次教
訓,日後必能腳踏實地,安份守己,不致有任何逾矩行為。
目前被告在父親殷切教誨與嚴格看管之下,跟隨父親從事太
陽能光電工作,懇求鈞長體恤實情,給年輕人一個機會,斟
酌刑法第57條、第58條、第59條及第60條規定趣旨,減輕其
刑。
三、核被告原判決附表一編號1、2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
項之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
被告雖未參與以上開詐騙手法訛詐被害人,然被告不但提供
其上開帳戶供作詐騙不法所得之匯入,更進一步提領贓款交
付予「黃崇溢」,顯與「黃崇溢」有犯意聯絡,各自分擔部
分犯行,並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遂行犯罪目的,自應論以共
同正犯。被告就原判決附表一編號1、2,各以一行為同時觸
犯詐欺取財罪及一般洗錢罪,為想像競合犯,均應從一重之
一般洗錢罪處斷等節,業據原審認定在案,本院並補充,上
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異,應分論併罰,復為以下刑
之判斷:
㈠新舊法比較:
⒈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相關條文,先後於112年6月16日、1
13年8月2日修正生效施行,詳如附件所示。
⒉新舊法比較時,應就罪刑有關之事項,如共犯、未遂犯、想
像競合犯、牽連犯、連續犯、結合犯,以及累犯加重、自首
減輕及其他法定加減原因(如身分加減)與加減例等一切情
形,綜合全部罪刑之結果而為比較,予以整體適用。乃因各
該規定皆涉及犯罪之態樣、階段、罪數、法定刑得或應否加
、減暨加減之幅度,影響及法定刑或處斷刑之範圍,各該罪
刑規定須經綜合考量整體適用後,方能據以限定法定刑或處
斷刑之範圍,於該範圍內為一定刑之宣告(最高法院110年
度台上字第1489號判決意旨參照)。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
條第3項既然是立法者明文對於法官量刑範圍的限制,仍應
加入整體比較,合先敘明。
⒊新舊法比較結果:
⑴在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之情形,依修正
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第3項及刑法第339條第1項規定
,法官所得科刑之最高度為有期徒刑為5年、最低度為有期
徒刑為2月;修正後規定最高度有期徒刑同為5年、最低度則
為有期徒刑6月。依刑法第35條第1項、第2項等規定,修正
後規定最低度有期徒刑之刑度較重,並未較有利被告。
⑵關於自白減刑規定部分,被告行為時即112年6月16日修正生效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僅需被告於「偵查或審判」中自白即有適用,而被告行為後的中間法、現行法之規定適用要件較為嚴格,中間法、現行法並未較有利於被告。
⑶本案經整體適用比較新舊法結果,被告行為後的中間法、現
行法並未較有利於被告,依據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
案應整體適用被告行為時法,即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
1項、第3項,及112年6月16日修正施行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
條第2項等規定。
㈡刑之減輕:
112年6月16日修正施行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經比
較新舊法後,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較有利
於被告,既被告於原審及本院審理時自白犯罪,自應依修正
前之上開規定,減輕其刑。
㈢原審刑之審酌:
原審審酌:(1)被告高職肄業之智識程度;從事太陽能工
作;未婚,無子女,平日與父母同住之家庭生活狀況。(2
)其提供帳戶供他人匯款,並接受他人指示提領詐騙贓款,
遂行詐欺取財犯罪,掩飾、隱匿他人詐欺犯罪所得及來源、
去向,增添被害人尋求救濟以及警察機關查緝犯罪之困難,
對於社會及金融秩序均有負面影響。(3)被告供稱其因「
黃崇溢」會給予報酬,一時失慮,以前揭犯罪事實所示之方
式而為本件犯行之動機、手段。(4)被告行為分擔之程度
,亦即被告於本案並非負責籌劃犯罪計畫及分配任務等重要
環節,其僅屬聽從他人指示、負責提供帳戶及出面提領款項
之次要性角色。(5)被害人之人數,及被害金額。(6)犯
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各量處有期徒刑10月、罰金
3萬5千元;7月、罰金2萬元,並就罰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
折算標準,及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經核原審認事用法,並
無不當,量刑方面尚稱允洽,應予維持。
㈣被告刑之上訴理由不可採:
被告以上開情詞提起上訴,指摘原審量刑過重不當云云。惟
按量刑之輕重,係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茍
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則不得
遽指為違法;上級法院對於下級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
予尊重(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6696號判例、85年度台上字
第2446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案被害人遭詐騙金額非少,
而被告參與提款交付合計約達266萬元,被告分文未賠償,
原審刑度已甚為優待,難認有何從輕量刑事由。本案原審就
被告量刑部分,已審酌刑法第57條規定之多款量刑事由,並
未逾越法定刑度,亦無濫用裁量之情事。被告法定刑為7年
以下有期徒刑等,原審僅量處有期徒刑10、7月,量刑並無
過重。其餘抗辯,已為原審審酌,上開認定及量刑,並無違
誤不當。被告持上開事由提起上訴而指摘原審量刑過重不當
云云,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郁雯提起公訴,檢察官謝錫和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廷宜
法 官 蔡川富
法 官 翁世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
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邱斈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 7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 5 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洗錢防制法異動條文
修正前條文 修正後條文 第14條 Ⅰ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Ⅱ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Ⅲ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 第19條 (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113年8月2日施行) Ⅰ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一億元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Ⅱ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16條 Ⅱ犯前二條之罪,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 第16條 (112年6月14日修正公布,112年6月16日施行) Ⅱ犯前四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 第23條 (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113年8月2日施行) Ⅲ犯前四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其刑;並因而使司法警察機關或檢察官得以扣押全部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或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TNHM-113-金上訴-1235-2024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