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邱立民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商業會計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9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茗雄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業會計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緝字第19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茗雄共同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 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伍拾肆萬元,沒收之,如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張茗雄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部分: ㈠、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被告行為後,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 於民國110年12月17日修正該罪之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 徒刑,併科新臺幣(下同)100萬元以下罰金」,並於同月1 9日施行,較諸修正前原條文該罪之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6萬元以下罰金」,經比較新、舊法結果, 修正後之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規定,無較有利於被告之 情形,是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自應適用修正前稅捐 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規定。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 證罪,及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幫助逃漏稅捐罪 。 ㈢、被告與邱立民(已歿)、真實姓名及年籍均不詳,暱稱「小 龍」、「小吳」、「小周」之成年人(下合稱為邱立民等人 ,且無證據證明係兒童或少年)間,就本案犯行有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㈣、被告與邱立民等人共同先後多次開立不實統一發票交付予如 附件附表所示之中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營業人,充作 各該營業人申報營業稅時之進項憑證,幫助納稅義務人逃漏 稅捐之行為,時間密接,侵害法益同一,各行為之獨立性極 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於刑法評價 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 價較為合理,故應成立接續犯,僅論以一罪。 ㈤、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二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 5條規定,從一重之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計 憑證罪處斷。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以每月2萬元報酬之對 價,應允擔任琦登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琦登公司)之登記負 責人(人頭負責人),再依其與邱立民、「小龍」、「小吳 」、「小周」間之行為分擔,共同藉由填製不實會計憑證之 不正當方法,幫助他人逃漏稅捐之行為,不僅使會計事項發 生不實結果,影響交易秩序,足以紊亂稅捐稽徵機關對於稅 額查核之正確性及公平性,造成國家財政損失,更危害經濟 秩序,所為實有不該,應予責難;復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 之態度,及其自述教育程度為專科畢業、勉持之家庭經濟狀 況(見偵緝卷第7頁),且除本案外,無其他犯罪前科之素 行,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3頁);兼衡 被告與邱立民等人就本案犯行共同填製不實會計憑證而幫助 他人逃漏營業稅之稅額高達765萬0,127元,犯罪情節難認輕 微,暨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第1項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項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查被告供稱其因擔任琦登公司之名義負責人(人頭 負責人),每月可獲得報酬2萬元等語(見偵緝卷第100頁) ,而被告與邱立民等人共同填製不實會計憑證而幫助如附件 附表所列營業人逃漏稅捐之犯罪期間為自103年10月起至105 年12月止,共計27個月(計算式:3+12+12=27),堪認被告 因參與本案犯行所獲取之犯罪所得為54萬元(計算式:2萬 元×27=54萬元),自應依上開規定,就未扣案之犯罪所得54 萬元,宣告沒收之,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依裁判書簡化原則,據上論結欄僅引用程序 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七、本案經檢察官謝仁豪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黃媚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勤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新臺幣60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 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稅務人員、執行業務之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犯前項之 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稅務稽徵人員違反第33條規定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1925號   被   告 張茗雄 男 0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新北市○○區○○街00號0樓             居臺北市○○區○○街000巷0號0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業會計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茗雄依其成年人之智識經驗,明知自身並無擔任公司負責 人之專業及資力,且一般正常經營之公司,並無另行花費金 錢聘請人頭負責人之必要,並可預見公司幕後負責人如任意 邀集他人擔任公司之人頭負責人,極有可能係為從事不法情 事,竟仍基於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他人逃漏營業稅稅捐 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03年10月1日前不詳時許,應邱立民 (已歿)之邀集,以每月新臺幣(下同)2萬元之代價,自1 03年10月1日起至106年2月間某時許止,擔任址設臺北市○○ 區○○○路0段00號0樓之琦登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琦登公司) 之登記負責人。嗣邱立民、張進君(另行簽分偵辦)、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小龍」、「小吳」、「小周」之人即 利用琦登公司,於如附表所示之期間,接續虛偽開立如附表 所示之統一發票共257紙、銷售金額共計1億5,300萬2,005元 ,交付予如附表所示之營業人充當進項憑證使用,使該等營 業人持之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扣抵該期如附表所示之銷項稅 額,以此方式幫助如附表所示之買方營業人逃漏營業稅765 萬127元,足以生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對於營業稅稽徵與管 理之公平性與正確性。 二、案經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茗雄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並有財 政部臺北國稅局查緝案件稽查報告、琦登公司變更登記表、 領用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開立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買 方申報扣抵明細等在卷可參,是被告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其 犯嫌堪予認定。 二、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被告行為後,稅捐稽徵法第43條先後 於103年6月4日、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並分別自103年6 月6日、110年12月19日生效。然103年6月4日修正公布時僅 將該條第3項之「除觸犯刑法者移送法辦外」予以刪除,而 與論罪科刑無涉,是對被告犯行不生新舊法比較問題;至11 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之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則將法定 刑提高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是經比較新舊法結果,修正後之規定並未較有利於被告 ,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就被告違反稅捐稽徵法第43 條第1項部分,自應適用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論處 。又按發票乃證明交易事項之經過而為造具記帳憑證所根據 之原始憑證,如商業負責人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開立不實 之統一發票,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明知為不實之 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罪,為刑法第215條業務上登載不實文 書罪之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自應優先適 用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論處,而無適用刑法第215條之餘 地,最高法院著有94年度台非字第98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是核被告所為,係違反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商業負責 人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幫 助他人逃漏稅捐等罪嫌。又被告主觀上係出於同一填製不實 會計憑證及幫助他人逃漏稅捐之決意,客觀上亦係以數個舉 動侵害同一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相當薄弱,依一般社會健 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於刑法上應以一行為評價較為妥適, 應論以接續犯。又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二罪名,為 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之規定,從一重之填製不實會 計憑證罪嫌論處。再被告自承其擔任琦登公司負責人期間, 每月可受領2萬元之報酬,而觀之琦登公司於被告任內所涉 開立不實發票之期間為103年10月至105年12月,則被告因上 開犯行所獲之報酬至少達52萬元(計算式:2萬元*26月=52 萬元),為其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之規定沒收之,並於一部或全部不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5  日                檢 察 官 謝仁豪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李逸屏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 或併科新臺幣 60 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 教唆或幫助犯第四十一條或第四十二條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金。 稅務人員、執行業務之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犯前項之 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稅務稽徵人員違反第三十三條規定者,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罰鍰。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表: 編號 營業人名稱 開立統一發票銷售額明細 提出申報扣抵明細 張數 銷售額 可扣抵稅額 開立期間 張數 銷售額 扣抵稅額 1 中華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7張 608萬4,920元 30萬4,247元 103年10月至103年12月 7張 608萬4,920元 30萬4,247元 2 茂原有限公司 5張 296萬2,339元 14萬8,118元 103年10月 5張 296萬2,339元 14萬8,118元 3 亨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張 696萬3,534元 34萬8,177元 103年12月至104年3月 12張 696萬3,534元 34萬8,177元 4 宏亞環球股份有限公司 16張 731萬9,118元 36萬5,956元 104年1月至104年10月 16張 731萬9,118元 36萬5,956元 5 銘燦實業有限公司 61張 4,029萬948元 201萬4,551元 103年10月至105年4月 61張 4,029萬948元 201萬4,551元 6 承懋興業有限公司 7張 333萬9,784元 16萬6,989元 104年2月 7張 333萬9,784元 16萬6,989元 7 美力晶股份有限公司 4張 149萬7,464元 7萬4,874元 104年4月 4張 149萬7,464元 7萬4,874元 8 勳高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9張 507萬元2,626元 25萬3,631元 104年4月至104年10月 9張 507萬元2,626元 25萬3,631元 9 水森林國際有限公司 2張 123萬5,000元 6萬1,750元 104年9月至104年10月 2張 123萬5,000元 6萬1,750元 10 加齡股份有限公司 2張 140萬5,755元 7萬288元 104年10月 2張 140萬5,755元 7萬288元 11 台灣納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張 1,926萬8,210元 96萬3,416元 104年11月至104年12月 21張 1,926萬8,210元 96萬3,416元 12 三番實業有限公司 28張 1,702萬1,094元 85萬1,059元 105年3月至105年12月 28張 1,702萬1,094元 85萬1,059元 13 傑安國際有限公司 46張 1,907萬2,317元 95萬3,622元 105年3月至105年10月 46張 1,907萬2,317元 95萬3,622元 14 賽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張 773萬9,157元 38萬6,960元 105年3月至105年4月 14張 773萬9,157元 38萬6,960元 15 阿瑪杜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張 24萬5,310元 1萬2,266元 105年6月 1張 24萬5,310元 1萬2,266元 16 鶴明企業有限公司 11張 643萬4,598元 32萬1,730元 105年6月至105年7月 11張 643萬4,598元 32萬1,730元 17 上好精業有限公司 3張 494萬5,500元 24萬7,275元 105年10月 3張 494萬5,500元 24萬7,275元 18 元龍光電股份份有限公司 8張 534萬4,220元 26萬7,212元 105年10月 8張 534萬4,220元 26萬7,212元 合計 257張 1億5,300萬2,005元 765萬127元 103年10月至105年12月 257張 1億5,300萬2,005元 765萬127元

2025-02-05

TPDM-114-簡-97-20250205-1

簡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267號 上 訴 人 黎杏林 被 上訴人 陳清雲 楊光銀 兼 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楊光明 被 上訴人 甘信孝 詹志忠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詹志麗 被 上訴人 邱立民 邱立梅 王俊榮 許雅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8 月22日本院柳營簡易庭111年度營簡字第332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2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廢棄。 二、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應分割如附圖 乙即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3月28日土地複丈成果 圖所示:編號K部分(面積166.82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人 詹志忠取得;編號J部分(面積81.52平方公尺)、編號J-1 部分(面積106.15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人邱立梅取得;編 號I部分(面積185.81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人陳清雲取得 ;編號H部分(面積185.81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人甘信孝 取得;編號G部分(面積84.35平方公尺)、編號F部分(面 積61.13平方公尺)分歸上訴人取得;編號E部分(面積85.8 2平方公尺)、E-1部分(面積126.23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 人邱立民取得;編號D部分(面積45.8平方公尺)、編號A部 分(面積41.7平方公尺)分歸被上訴人王俊榮取得;編號C 部分(面積49.53平方公尺)、編號C-1部分(面積42.1平方 公尺)分歸被上訴人許雅嵐取得;編號L部分(面積114.96 平方公尺)、編號L-1部分(面積91.15平方公尺)分歸被上 訴人楊光銀取得;編號M部分(面積204.16平方公尺)分歸 被上訴人楊光明取得;編號O(面積104.69平方公尺)、編 號O-1(面積73.75平方公尺)、編號P(面積22.15平方公尺 )、編號P-1部分(面積111.19平方公尺),由兩造按附表 一「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之比例保持共有,並供道路通行 使用。 三、兩造間應為及應受金錢補償依附表二所示。 四、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一「應有部分比例」欄所 示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王俊榮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上訴人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上訴人起訴主張:兩造共有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共有人及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一所示,系 爭土地無不能分割情事,兩造間對系爭土地亦無不分割之協 議,爰依民法第823條、第824條規定,請求按如原判決附圖 一所示之方案分割,若取得面積不足時,願以系爭土地公告 現值作為金錢補償之計算標準。並於原審聲明:系爭土地, 應分割如原判決附圖一所示。 三、被上訴人於原審則以:  ㈠被上訴人陳清雲、楊光銀、楊光明、邱立梅、邱立民、許雅 嵐、詹志忠:同意被上訴人共同提出之原判決附圖二之分割 方案,若取得面積不足時,願以系爭土地公告現值作為金錢 補償之計算標準等語。  ㈡被上訴人甘信孝、王俊榮:同意被上訴人所提出之第二個版 本之方案(即原判決附圖二修改前之方案)等語。 四、原審判決系爭土地應分割如原判決附圖二所示,並依原判決 附表一為金錢補償。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除援用原審主張 及陳述外,並於本院陳稱:原判決之分割方案(即原判決附 圖二)分配給上訴人編號B部分為低窪地、雜草叢生、未經 整地經濟價值甚低,且為袋地。另因上訴人已斥資新臺幣( 下同)約500,000元於原判決附圖二編號C-1部分蓋鐵皮屋, 原判決將編號C-1部分分配給被上訴人許雅嵐,造成上訴人 受有500,000元之財產損失,對上訴人十分不公平;惟考量 其他共有人之意見,上訴人願意放棄原判決附圖二編號C-1 部分(即原判決附圖一編號B部分)土地,但上訴人之鐵皮 屋,拆除下來的物料仍可重新搭建,所以上訴人需取得如附 圖甲即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8月15日土地複丈成 果圖(下稱附圖甲)所示編號O-1部分土地,否則拆除下來 的物料無空地可重新搭建;並主張將如附圖甲所示編號C-1 、O、P、P-1部分土地留作通路,由全體共有人按應有部分 保持共有;另雖上訴人提出之分割方案即附圖甲,將造成被 上訴人楊光銀、楊光明所有如附圖丙即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 所111年8月23日現況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下稱附圖丙)編 號L、M建物遭部分拆除,然上開建物本就是被上訴人楊光銀 、楊光明侵權違建,拆除亦屬理所當然等語。並聲明:㈠原 判決廢棄。㈡系爭土地應採如附圖甲所示之分割方案,兩造 並應依長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不動產估價報告書(下 稱長信估價報告書)第4頁所示之找補金額為金錢找補。被 上訴人除援用原審抗辯與理由外,於本院則陳稱:考量上訴 人分得如原判決附圖二所示編號B部分確實為袋地,被上訴 人願提出修改方案如附圖乙即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113年3 月28日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乙),即將原判決附圖二 編號E-1、L-1部分沿水平直線畫到底,其餘部分不變動,如 此一來上訴人就不會分配到袋地,而上訴人土地分配不足之 部分,被上訴人願依鑑價結果對上訴人為金錢補償;被上訴 人不同意上訴人附圖甲分割方案,因為目前道路現況是附圖 乙編號O-1位置,即附圖甲編號C-1、O-1土地中間(各佔編 號C-1、O-1一部分),上訴人主張僅附圖甲編號C-1部分為 道路,與現況顯不相符,且若上訴人取得附圖甲編號O-1部 分土地,將使分得附圖甲編號B、C、D、E之共有人僅能往南 通行至對外道路,另被上訴人楊光銀、楊光明所有如附圖丙 編號L、M建物亦有部分將遭拆除。再者,依被上訴人方案, 上訴人取得如附圖乙所示編號G、F部分土地面積合計已達14 5.48平方公尺,且均是可使用土地亦非低窪地,十分公允, 不應再取得附圖甲編號O-1部分土地,至上訴人固主張其放 棄附圖甲編號B部分土地已犧牲權益等語,惟被上訴人楊光 銀(與上訴人應有部分相同)依附圖乙所分得之土地,僅編 號L部分(面積81.42平方公尺)為可使用土地,剩下編號L- 1部分(面積104.99平方公尺)都是低窪處,亦犧牲很大, 並非僅有上訴人退讓而已等語。並聲明:系爭土地應採如附 圖乙所示之分割方案,兩造並應依長信估價報告書第6頁所 示之找補金額為金錢找補。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爭土地使用分區 為一般農業區,使用地類別為甲種建築用地,為兩造所共有 ,各共有人應有部分如附表一所示,有臺南市白河區公所使 用分區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在卷可稽(原審卷第35-41頁 )。足認系爭土地並無不能分割之情事,亦無因物之使用目 的不能分割之情形,又兩造就系爭土地並無不分割之約定, 惟對於分割方法無法為一致之協議。從而,上訴人依上開規 定訴請裁判分割系爭土地,洵屬有據。  ㈡次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 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以原物 分配於各共有人。民法第824條第1項、第2項第1款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又法院定共有物分割之方法,固可由法院自由裁 量,惟應斟酌各共有人之利害關係、使用情形、共有物之性 質及價值、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因素公平決之。 本件上訴人主張採用附圖甲方案,被上訴人等9人則主張採 用附圖乙方案,究應採用何分割方案較為妥適公平,茲分述 如下:  ⒈查系爭土地面積為1,984.82平方公尺,使用分區為一般農業 區,使用地類別為甲種建築用地,為面積規模較大之可建築 用地,整體地形略為L形,屬西側單面鄰路(路寬約3公尺) ;系爭土地現況為各共有人之數棟透天建物坐落、部分雜草 及水泥空地,詳如附圖丙所示,有長信估價報告書及上訴人 提出之土地示意圖、現場照片可證(長信估價報告書第30頁 ,原審卷第43-55頁);且經原審履勘現場(原審卷第111頁 ),並囑託地政人員繪製如附圖丙所示之現況圖在卷可稽( 原審卷第115頁)。此外,附圖甲、乙編號E-1及L-1部分土 地為低窪處,難以利用、價值較低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 是以上系爭土地之使用現況及對外臨路情形,堪可認定。  ⒉按共有物之分割係為全體共有人利益,非為個別共有人之利 益,是為解決各該分割後之土地與公路必須留設道路以為適 宜之聯絡通行問題,自應由全體共有人共謀解決之道始為公 平。上訴人主張採用附圖甲方案,被上訴人主張採用附圖乙 方案,均係考量系爭土地之現狀所為之分割方案,均有保留 分割後之通路,各共有人取得位置大致相同,僅面積略有些 微差異,足見系爭土地採用原物分割,應屬適當。附圖甲與 附圖乙主要差異在於,附圖乙將北側現有通道,保留編號O- 1部分為通道,使分到裡地之編號A、C-1、C、D、E、F、G、 H、I、J-1、L、J部分之共有人均得使用編號O-1部分土地通 行至系爭土地西側之聯外道路;而附圖甲方案則保留編號C- 1部分作為北側通道,而將編號O-1部分(面積74.27平方公 尺)分由上訴人取得,依附圖甲方案,僅分到裡地編號A部 分之共有人得使用編號C-1部分土地通行至西側聯外道路, 而分到裡地之編號B、C、D、E、F、G、H、H-1、I、J、J-1 、L部分之共有人僅能選擇南側編號O、P部分土地通行至系 爭土地西側之聯外道路。本院審酌附圖乙方案係依共有人使 用現況及保留現有通道予以分割,此方案分割後,各區塊地 形均方正完整,有利於土地使用,各共有人分得之土地或臨 西側之聯外道路,或臨留設通道編號O、O-1、P、P-1而得對 外通行,並無交通不利或形成袋地之情事,且多數共有人( 被上訴人9人)均表示贊同附圖乙方案。反觀附圖甲方案將 編號C-1部分土地留作北側通道使用,卻僅能供編號A部分裡 地使用,與編號P-1部分無法連通,致難以徹底發揮通行效 用,有損其通道價值,亦使分得靠近北側裡地之編號B、C、 D、E部分之共有人僅能透過南側通道編號O、P通行出入,造 成該部分共有人通行上之不便,對於該部分之共有人實非公 允,且被上訴人楊光明、楊光銀所有建物亦將面臨部分拆除 ;另上訴人主張取得編號O-1部分土地,影響最大者為分配 到編號L部分之共有人楊光銀,依方案甲編號L部分分得之面 積為81.42平方公尺,依方案乙編號L部分分得之面積為114. 96平方公尺,若採方案甲將使被上訴人楊光銀分得編號L部 分土地減少33.54平方公尺,而被上訴人楊光銀其餘受分配 土地編號L-1部分已是經濟價值較低之低窪地,附圖甲方案 明顯對於被上訴人楊光銀更為不利,顯非公平適當之分割方 案。本院基於共有人之應有部分係抽象存在於共有物任何一 部分之法理,並顧及共有人間利益之均衡及多數共有人意願 ,考量前開所述周圍狀況、私設通路與聯外道路、土地上既 有地上物存在狀況、使用情形、分割後土地價值之保存及利 用,並盡可能依共有人現行占有使用之狀況為分配原則,認 為被上訴人所提附圖乙方案為較適當且公平之分割方案,符 合全體共有人公平及社會經濟效用。  ⒊至依附圖乙方案,上訴人分得編號G、F部分土地,面積合計1 45.48平方公尺,雖面積不足上訴人應有部分為9分之1換算 之土地面積40.42平方公尺(長信估價報告書第71頁),然 參上訴人分得編號G、F部分土地均為可利用之土地,非低窪 地,其價值已然較高。上訴人一方面堅持再分原物,又不願 分得低窪地,其主張分得附圖甲編號O-1部分(74.27平方公 尺)不但破壞南北側皆可對外通行之完整性,復已逾其應有 部分換算後欠缺之40.42平方公尺土地甚多,而採附圖乙方 案,使上訴人受到較多之金錢補償,對上訴人而言亦非顯然 不利。另上訴人之鐵皮屋拆除後,其物料就算沒有空地可供 建築,亦可出售取回殘值,不論上訴人是否分得土地,該物 料均有一定之經濟價值,併予敘明。  ㈢末按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 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為民法第824條第3項 所明定。且共有物之原物分割,依民法第825條規定觀之, 係各共有人就存在於共有物全部之應有部分互相移轉,使各 共有人取得各自分得部分之單獨所有權。故原物分割而應以 金錢為補償者,倘分得價值較高及分得價值較低之共有人均 為多數時,該每一分得價值較高之共有人即應就其補償金額 對於分得價值較低之共有人全體為補償,並依各該短少部分 之比例,定其給付金額,方符共有物原物分割為共有物應有 部分互相移轉之本旨(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121號民 事判決參照)。系爭土地採附圖乙方案分割,各共有人雖均 獲分配原物,然因分得土地之坐落位置、面寬、縱深、臨路 狀況等因素各有不同,其土地價值自屬有別,且為符合使用 現況,兩造分得土地面積與應有部分換算結果亦有增減,依 前揭規定及說明,自有以金錢互為補償之必要,始符公允。 經本院囑託長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就附圖乙方案,鑑 定分割前後土地價值之差異性及找補價格,由該事務所領有 不動產估價師證書之專業人員於113年6月19日現場勘察後, 於113年9月24日以長信0000000號函檢送長信估價報告書到 院(本院卷二第71頁)。長信估價報告書係由不動產估價師 至現場勘查及調取相關資料後,以勘察日期113年6月19日為 價格日期,針對系爭土地進行產權、一般因素(含經濟面、 政策面)、不動產市場概況分析、區域因素(含區域描述、 近鄰地區之土地建物利用情形、公共設施及交通運輸概況、 未來發展趨勢)、個別因素(含系爭土地個別條件、土地法 定使用管制與其他管制事項、土地利用情況、公共設施便利 性、周遭環境適合性)、最有效使用等因素進行分析,採用 比較法之估價方法進行評估,參考臨街深度條件、土地面寬 狹窄條件、寬深比例條件、道路條件、不規則土地(形狀) 條件、鄰地條件及市場接手條件等因素差異及勘估標的所在 區域之條件進行調整及修正,而作成鑑定報告,並說明兩造 依附圖乙方案分割後所取得各宗地價值,及互為找補金額如 附表二所示,核屬客觀可採,是以,兩造間應提供補償及受 補償金額如附表二所示。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規定,請求分割系爭 土地,為有理由,應予准許。本院審酌共有人之意願、共有 物之性質、利用價值、位置現況及分割後經濟效用等情事後 ,認系爭土地採取附圖乙所示分割方案尚屬妥適、公平。原 審採原判決附圖二予以分割,尚非適當公平之方法,上訴意 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應由本院予 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1、2項所示;又系爭土地分割所得土地 面積與其登記應有部分面積不一致,各共有人間有互為補償 之必要,系爭土地共有人應提供補償及受補償金額如附表二 所示。 七、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本院審酌共有物分割訴訟,其分割結果對於兩造均屬有利 ,再參以兩造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之比例,諭知訴訟費用之 負擔如主文第4項所示。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50條、第80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羅郁棣                   法 官 蔡雅惠                    法 官 陳永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玉芬 附表一: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1 上訴人 9分之1 2 被上訴人甘信孝 18分之2 3 被上訴人詹志忠 9分之1 4 被上訴人陳清雲 9分之1 5 被上訴人邱立民 9分之1 6 被上訴人楊光明 9分之1 7 被上訴人楊光銀 9分之1 8 被上訴人邱立梅 9分之1 9 被上訴人王俊榮 18分之1 10 被上訴人許雅嵐 18分之1 附表二:附圖乙之補償及受補償金額(參長信估價報告書第6頁 ,元/新臺幣) 應提供補償人 應受補償人 被上訴人 詹志忠 上訴人 被上訴人 王俊榮 被上訴人 許雅嵐 合計 被上訴人邱立梅 5,866元 23,548元 5,201元 2,373元 36,988元 被上訴人陳清雲 32元 130元 29元 13元 204元 被上訴人甘信孝 32元 130元 29元 13元 204元 被上訴人邱立民 5,001元 20,072元 4,433元 2,023元 31,529元 被上訴人楊光銀 10,636元 42,688元 9,427元 4,303元 67,054元 被上訴人楊光明 29,710元 119,257元 26,338元 12,020元 187,325元 合計 51,277元 205,825元 45,457元 20,745元 323,304元

2024-12-31

TNDV-112-簡上-267-20241231-3

簡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簡上字第267號 上 訴 人 黎杏林 被 上訴人 邱立民 陳清雲 楊光銀 兼 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楊光明 被 上訴人 邱立梅 王俊榮 許雅嵐 甘信孝 詹志忠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詹志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永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書記官 陳玉芬

2024-11-20

TNDV-112-簡上-267-20241120-2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商業會計法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1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英志(原名林靖烽) 選任辯護人 扶停雲律師 被 告 許珉睿 選任辯護人 邱姝瑄律師 被 告 柯齡蘭 上列被告因商業會計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 字第36901號,112年度偵字第39193號,112年度偵緝字第3189號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英志犯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各罪,各處如附表一編號1主文欄所 示之宣告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許珉睿犯如附表一編號2所示各罪,各處如附表一編號2主文欄所 示之宣告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陸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柯齡蘭犯如附表一編號3所示各罪,各處如附表一編號3主文欄所 示之宣告刑。應執行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林英志(原名林靖烽,下稱林英志)自民國106年3月至同年 00月間,擔任址設桃園市○○區○○路000號(嗣地址變更為桃 園市○○區○○路00號8樓之7)之百欣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百欣公司)之名義負責人(於106年2月21日在桃園市政 府變更登記百欣公司負責人為林英志,於106年10月26日變 更登記為許珉睿,於106年3月10日向北區國稅局申請將營業 人百欣公司之負責人變更登記為林英志,於106年10月31日 、11月2日申請變更登記為許珉睿),亦為稅捐稽徵法之納 稅義務人及商業會計法之商業負責人,明知無經營百欣公司 之真意,百欣公司亦無銷貨之事實,且可以預見以自己的名 義領用公司發票任意供他人開立使用,將使他人得用以從事 不法商業行為,仍基於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他人逃 漏稅捐之不確定故意,在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下稱北區國稅 局)領用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下稱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 書)負責人親自簽名欄內簽名,委託不知情之李雪麗於106 年3月10日向北區國稅局領用百欣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證, 再轉交真實年籍不詳之人持之領用百欣公司銷貨所需開立之 統一發票後,容任該真實年籍不詳之人在臺灣地區某不詳處 所,以百欣公司名義開立如附表二所示之不實統一發票,分 別持交給附表二所示營業人,供各該營業人以每二月為1期 ,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營業稅時扣抵銷項稅額,以此方式, 幫助附表二所示營業人申報扣抵如附表二所示之銷項稅額而 逃漏附表二稅額欄所示營業稅,足生損害於稅捐機關核課稅 捐之公平性及正確性。 二、許珉睿依其成年人之智識經驗,明知自身並無擔任公司負責 人之專業及資力,且一般正常經營之公司,並無另行花費金 錢聘請人頭負責人之必要,即對於無實際經營公司之意思而 任意應邀擔任公司之人頭負責人,則該公司幕後負責人極有 可能填載不實統一發票而幫助他人逃漏稅捐等情,非無預見 ,竟仍於不詳時間,受柯齡蘭邀約,同意自106年11月至000 年0月間,擔任百欣公司之名義負責人(於106年10月26日百 欣公司負責人變更登記為許珉睿,於107年1月29日變更登記 為林福隆,於106年10月31日、11月2日申請將營業人百欣公 司之負責人變更登記為許珉睿,於107年1月17日、2月7日申 請變更登記為林福隆),亦為稅捐稽徵法之納稅義務人及商 業會計法之商業負責人,其等明知無經營百欣公司之真意, 百欣公司亦無銷貨之事實,且可以預見公司發票任意供他人 開立使用,將使他人得用以從事不法商業行為,仍基於幫助 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他人逃漏稅捐之不確定故意,許珉 睿在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委託書負責人親自簽名欄內簽名 後,由柯齡蘭委託不知情之紀項華,於106年12月20日向北 區國稅局領用百欣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證,再轉交真實年籍 不詳之人領用百欣公司銷貨所需開立之統一發票後,容任真 實年籍不詳之人在臺灣地區某不詳處所,以百欣公司名義開 立如附表三所示之不實統一發票,分別持交給附表三所示營 業人,供各該營業人以每二月為1期,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 營業稅時扣抵銷項稅額,以此方式,幫助附表三所示營業人 申報扣抵如附表三所示之銷項稅額而逃漏附表三稅額欄所示 營業稅,足生損害於稅捐機關核課稅捐之公平性及正確性。    理 由 壹、事實認定部分: 一、被告林英志部分:   訊據被告林英志矢口否認有何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 逃漏稅捐等犯行,辯稱:百欣公司先前承包中華電信公司臺 北北區電信分公司臺北營運處(下稱中華電信臺北營運處) 之新北市樹林藝文綜合行政大樓興建統包工程之機電工程, 可知百欣公司在被告林英志託付邱立民(已歿)代尋接班者 之前,營運正常、信用良好,並非供逃漏稅之人頭公司,其 因百欣公司於000年0月間變更營業地址,且需開立發統一發 票向中華電信臺北營運處請款,始於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 上簽名,且其相信邱立民拿到統一發票購票證之後,領得統 一發票後,都會實際經營而開立統一發票,其無幫助填製不 實會計憑證、逃漏稅捐之故意及犯行云云,惟查: ㈠、林英志自106年3月至同年00月間擔任百欣公司名義負責人, 嗣在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負責人親自簽名欄內簽名,委託 不知情之李雪麗向北區國稅局申請領用百欣公司統一發票購 票證。又該真實年籍不詳之人以百欣公司名義填寫如附表二 所示之不實統一發票,分別持交給附表二所示營業人,供各 該營業人以每二月為1期,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營業稅時扣 抵銷項稅額,以此方式,幫助附表二所示營業人申報扣抵如 附表二所示之銷項稅額而逃漏附表二稅額欄所示營業稅等情 ,為被告林英志所不爭執,並有營業人變更登記申請書、營 業人變更登記查簽表、百欣公司章程、變更登記表、房屋租 賃契約書、桃園市政府函、北區國稅局查緝案件稽查報告、 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營業人資料表、106年3月10日統一發票 購票證申請書、專案申請調檔統一發票查核名冊及統一發票 等證據附卷可參(見他字第3626號卷一第7至41頁、第71至9 9頁背面,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7至27頁、第375頁背面至379 頁、第391頁,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285頁及背面,偵字第36 901號卷第141頁,本院重訴卷一第203至220頁),上開事實 ,首堪認定。 ㈡、被告林英志於偵訊時及本院準備程序、審理中自承:百欣公 司因為承接上開機電工程,無法按時給付履約保證金,無法 發薪水給下游包商,所以就停止營運。我跟邱立民說百欣公 司有欠錢,無法營運,邱立民說要接手百欣公司,我雖然知 道百欣公司有問題,惟邱立民說會幫我處理,只要把百欣公 司大、小章、帳冊、發票給他,我當時欠了一堆債,只要有 人處理就好,沒有想這麼多。我將百欣司大、小章、帳冊交 給邱立民。百欣公司於106年3月以後就沒有營業,沒有銷貨 。我於106年3月到10月間為百欣公司之登記名義負責人,但 我實際上沒有在經營百欣公司。我於106年3月10日在統一發 票購票證申請書負責人親自簽名欄內簽名,我知道這是要領 統一發票用的統一發票購票證,我有拿到統一發票購票證, 後來把統一發票購票證交給邱立民,邱立民說是要辦理公司 移轉,相關手續均是邱立民處理等語(見他字第3626號卷三 第493頁及背面,他字第3626號卷四第51頁及背面、第85頁 及背面,本院重訴卷一第182至183頁、第185頁),足認被 告林英志知悉其將百欣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證交予他人,得 使他人領取百欣公司統一發票使用。被告林英志雖辯稱百欣 公司於其託付邱立民代尋接班者之前,已承包上開機電工程 ,營運正常、信用良好,並非供遭漏稅之人頭公司云云(見 本院重訴卷一第273至275頁)。然查,被告林英志既已自承 百欣公司因為承接上開機電工程,無法按時給付履約保證金 ,無法發薪水給下游包商,所以就停止營運等語,則其辯稱 百欣公司當時營運正常、信用良好云云,已難採信。況百欣 公司固於105年7月1日簽約承包上開機電工程,惟中華電信 臺北營運處嗣以106年1月9日台北一企字第1060000006號函 催告百欣公司應繳納上開機電工程合約履約保證金,復以10 6年2月10日台北一企字第1060000047號函以百欣公司未繳納 履約保證金為由終止上開機電工程合約,並於106年3月16日 完成案場實際施作數量點交及交接等情,有中華電信臺北營 運處函文、上開機電工程採購合約、明細表、工程結算會議 紀錄、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工務所函文及中華電信北 區分公司樹林機電工務所函文等證據附卷可參(見本院重訴 卷一第227至269頁、第277至282頁),更足佐證百欣公司於 106年間並非信用良好、正常營運之公司,被告上開所辯, 自非可採。又被告林英志雖辯稱邱立民說要辦理公司移轉, 而要求其於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上簽名,其相信邱立民拿 到統一發票購票證之後,領得統一發票後會實際經營而開立 統一發票云云(見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493頁及背面,本院 重訴卷一第183至184頁),然被告林英志於偵訊時自承:我 雖然知道百欣公司有問題,惟邱立民說會幫我處理,只要把 百欣公司大、小章、帳冊、發票給他,我當時欠了一堆債, 只要有人處理就好,沒有想這麼多等語(見他字第3626號卷 四第85頁及背面),足認被告林英志與邱立民之間根本不存 在信賴基礎,而依照一般社會經驗,公司行號之實際經營者 多以自己或親友之名義擔任負責人,確保公司營運之主導權 ;反之,承接公司實際經營權之人,在取得公司大、小章、 發票等資料後,遲遲不辦理負責人變更登記,若非為藉以逃 漏稅捐,則極可能係為從事其他財產犯罪,藉此躲避相關民 、刑事責任甚明。況且辦理公司負責人變更登記之事務,僅 須提供公司大、小章以及與公司負責人相關之資料即可,無 需交付統一發票或統一發票購票證之必要,然被告林英志除 將百欣公司大、小章交予他人外,還將上開經其簽名委託領 用百欣公司統一發票購票證之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交付 不知情之李雪麗代為申請,進而使真實年籍不詳之人取得百 欣公司之統一發票購票證,實與經營權變動之常情不符。又 以被告林英志為一具有相當社會經驗、智識正常且身心健全 之成年人,且明知其於106年3月到10月間已將百欣公司大、 小章交付真實年籍不詳之人使用,其僅係百欣公司之登記名 義負責人,無從管控百欣公司之實際經營,百欣公司復已停 止營運,亦明知其將百欣公司統一發票購票證交予該真實年 籍不詳之人後,該真實年籍不詳之人得以領取百欣公司統一 發票使用,而其與取得上開大、小章及統一發票購票證之人 復無任何信任基礎,當可預見該真實年籍不詳之人可能以百 欣公司名義虛偽開立不實之統一發票給其他納稅義務人充當 進項憑證,據以申報扣抵銷項稅額,而幫助該納稅義務人逃 漏稅捐,仍執意在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負責人親自簽名欄 內簽名,並使該真實年籍不詳之人取得百欣公司之統一發票 購票證及統一發票,對於附表二所示填製不實會計憑證、逃 漏稅捐之結果,當具有不確定之幫助故意甚明。 二、被告許珉睿、柯齡蘭部分:   上開犯罪事實欄二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許珉睿、柯齡蘭坦 承不諱(見本院重訴卷二第90頁、第150頁),核與證人張 英豪、項紀華於檢察事務官詢問時證述之情節(見他字第36 26號卷四第49頁背面至51頁、第73頁)相符,並有營業人變 更登記申請書、營業人變更登記查簽表、百欣公司章程、變 更登記表、桃園市政府函、委託書、北區國稅局查緝案件稽 查報告、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營業人資料表、106年12月20 日統一發票購票證申請書、專案申請調檔統一發票查核名冊 、統一發票、不實統一發票明細附卷可參(見他字第3626號 卷一第7至41頁、第101至115頁、第137及背面、第141頁及 背面、第143頁及背面,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7至27頁、第12 7頁背面至131頁背面、第133頁背面、第271至279頁、第295 頁背面至321頁背面、第433至445頁,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1 13頁背面至115頁、第363至371頁,偵字第36901號卷第141 頁背面至145頁,本院重訴卷一第203至220頁),足認被告 許珉睿、柯齡蘭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予採信。 三、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3人犯行均堪認定,均應依法論 科。     貳、論罪科刑部分: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稅捐稽徵法第41條、第43條第1項均於 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施行,於同年月00日生效,修正前 稅捐稽徵法第41條規定:「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 方式逃漏稅捐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 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修正後則規定:「納稅義務人以詐 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第1項)。犯前項之罪,個人逃 漏稅額在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營利事業逃漏稅額在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 千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第2項)。」;修正前稅捐稽徵 法第43條第1項規定:「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 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修正後則規定:「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 ,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經比較新舊法之結果,修正後除就逃漏稅捐達一定金額以上 ,提高有期徒刑之法定刑度外,亦均提高罰金刑之法定刑度 ,依刑法第2條第1項規定,適用上述修正前之規定,應較有 利於被告林英志、許珉睿、柯齡蘭。 二、核被告林英志、許珉睿、柯齡蘭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0條第 1項前段、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71 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罪、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幫助 逃漏稅捐罪。 三、按刑法第28條之共同正犯,係指2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 為而言。幫助他人犯罪,並非實行正犯,在事實上雖有二人 以上幫助實行犯罪,要亦各負幫助責任,仍無適用該條之餘 地(最高法院99年度台非字第360號判決意旨參照)。是被 告許珉睿、柯齡蘭就附表二所示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幫 助逃漏稅捐犯行,自無論以共同正犯之必要。 四、被告3人均以一行為觸犯上開二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 刑法第55條規定,分別從一重之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 斷。 五、罪數: ㈠、營業稅之申報,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5條第1 項 明定,營業人除同法另有規定外,不論有無銷售額,應以每 2月為1期,於次期開始15日內,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而每 年申報時間,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施行細則第38條 之1第1項規定,應分別於每年1月、3月、5月、7月、9 月、 11月之15日前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上期之銷售額、應納或溢 付營業稅額。是每期營業稅申報,於各期申報完畢,即已結 束,以「1 期」作為認定逃漏營業稅次數之計算,區別不難 ,獨立性亦強,於經驗、論理上,難認各期之行為與接續犯 之概念相符,若其犯罪時間係在刑法修正刪除連續犯規定後 ,自應分論併罰(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315號刑事判 決參照)。 ㈡、查真實年籍不詳之人於附表二各編號所示營業稅期內,即106 年3、4月、106年5、6月、106年7、8月、106年9、10月,共 4期營業稅期,分別開立不實之當期統一發票交付各該營業 人扣抵銷項稅額,客觀上係逐次實行,各營業稅期之填製不 實會計憑證犯行在時間差距上,並非不能切割,應認犯意各 別、行為互殊,按營業人申報稅捐之次數,予以分論併罰, 論以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共4罪。被告林英志擔任百欣公司 登記負責人幫助犯罪,亦應按營業人申報稅捐之次數,分論 併罰,論以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共4罪。起訴書就此部 分認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見本院重訴卷一第11頁),尚有 未合。 ㈢、查真實年籍不詳之人於附表三各編號所示營業稅期內,即106 年11、12月、107年1、2月,共2期營業稅期,分別開立不實 之當期統一發票交付各該營業人扣抵銷項稅額,客觀上係逐 次實行,各營業稅期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犯行在時間差距上 ,並非不能切割,應認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按營業人申報 稅捐之次數,予以分論併罰,論以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共2 罪。被告許珉睿、柯齡蘭幫助犯罪,亦應按營業人申報稅捐 之次數,分論併罰,均論以幫助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共2罪 。起訴書就此部分認均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見本院重訴卷 一第11頁),尚有未合。 ㈣、被告3人基於幫助犯罪之不確定故意,幫助真實年籍不詳之人 得以遂行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犯行,均為幫助犯,是均依刑法 第30條第2項規定,各減輕其刑。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3人幫助不實填載會計憑 證,幫助營業人逃漏稅捐,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及稅賦之公平 性,所為非是,守法觀念均有欠缺,應予非難,被告許珉睿 、柯齡蘭犯後均坦承犯行,良有悔意,惟被告柯齡蘭前因10 1年間開立不實統一發票幫助逃漏稅捐之犯行,經本院以105 年度簡字第20號刑事判決,論共同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一 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素行難謂 良好,被告林英志則否認犯罪,犯後態度不佳,兼衡被告3 人智識程度、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涉案程度、參與情 節、品行,及所填製不實會計憑證數量、幫助逃漏稅捐數額 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資為懲儆。另衡酌該部分各罪之犯罪類型、態 樣、手段、所侵害法益、責任非難程度及犯罪時間,再斟酌 被告3人各犯數罪所反應之人格特性,暨權衡各罪之法律目 的、多數犯罪責任遞減、罪刑相當原則及相關刑事政策,而 為整體評價後,分別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參、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 第1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許珉睿自承本案犯 罪所得為新臺幣6萬元等語(見偵字第36901號卷第55頁背面 ),上開犯罪所得未經扣案,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 、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商業會計法第71 條第1款,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 、第11條前段、第30條第1前段、第2項、第55條、第41條第1項 前段、第51條第5款、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判決如主文 。 本案經檢察官陳玟君提起公訴,經檢察官李亞蓓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柏嘉           法 官 陳韋如                    法 官 張明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余玫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附表一 編號 被告 犯罪事實 主文 1 林英志 ①附表二編號1至12 ①林英志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②附表二編號13至29 ②林英志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③附表二編號30至41 ③林英志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④附表二編號42至48 ④林英志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許珉睿 ①附表三編號1至61 ①許珉睿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②附表三編號62至131 ②許珉睿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柯齡蘭 ①附表三編號1至61 ①柯齡蘭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②附表三編號62至131 ②柯齡蘭幫助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表二 百欣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負責人林英志)開立不實統一發票營業人取具(開立)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 編號 營業人名稱 開立發票年月 發票字軌號碼 張數 銷售額 稅額 發票影本所在卷頁 1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343,750 17,188 2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318,000 15,900 3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343,750 17,188 4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212,000 10,600 5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325,000 16,250 6 英琦包裝企業有限公司 10603 NE00000000 1 362,500 18,125 7 欣富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218,810 10,940 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285頁及背面 8 欣富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354,048 17,702 9 欣富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135,238 6,762 10 欣富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437,619 21,881 11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811,100 40,555 12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4 NE00000000 1 811,100 40,555 13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1,052,640 52,632 14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961,400 48,070 15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1,337,600 66,880 16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598,200 29,91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375頁背面至379頁 17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281,160 14,058 18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480,000 24,000 19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378,990 18,950 20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5 NV00000000 1 451,500 22,575 21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347,676 17,384 22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392,248 19,612 23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425,442 21,272 24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376,010 18,801 25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338,448 16,922 26 傑瑞科技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361,522 18,076 27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1,484,320 74,216 28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1,068,190 53,410 29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6 NV00000000 1 57,000 2,85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379頁 30 倢呈科技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261,450 13,073 31 倢呈科技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365,400 18,270 32 倢呈科技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136,080 6,804 33 富禾國際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306,600 15,330 34 富禾國際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394,200 19,710 35 富禾國際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411,390 20,570 36 富禾國際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368,550 18,428 37 富禾國際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289,170 14,459 38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7 PL00000000 1 1,246,571 62,329 39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8 PL00000000 1 1,328,500 66,425 40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8 PL00000000 1 980,965 49,048 41 威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8 PL00000000 1 2,382,800 119,140 42 元龍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09 QB00000000 1 900,000 45,000 43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9 QB00000000 1 776,900 38,845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391頁 44 亞緹國際有限公司 10609 QB00000000 1 377,300 18,865 45 元龍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500,000 25,000 46 元龍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100,000 55,000 47 元龍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1,000,000 50,000 48 元龍生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610 QB00000000 1 500,000 25,000 附表三 百欣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負責人許珉睿)開立不實統一發票營業人取具(開立)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 編號 營業人名稱 開立發票年月 發票字軌號碼 張數 銷售額 稅額 發票影本所在卷頁 1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58,000 32,900 2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96,500 34,825 3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85,000 34,250 4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97,800 34,890 5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88,950 34,448 6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86,600 34,330 7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68,700 33,435 8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68,500 33,425 9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85,800 34,290 10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85,600 34,280 11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78,550 33,928 12 佳儷企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10,000 30,500 13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68,000 23,40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271至275頁 14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50,000 22,500 15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39,600 21,980 16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15,000 20,750 17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50,000 22,500 18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16,900 45,845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127頁背面至129頁 19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34,300 46,715 20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12,000 45,600 21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28,300 46,415 22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47,200 47,360 23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22,800 46,140 24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1,045,500 52,275 25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536,900 26,845 26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1,011,429 50,571 27 立威營造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597,600 29,880 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113頁背面至115頁 28 立威營造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55,000 47,750 29 立威營造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884,000 44,200 30 鉅富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480,870 24,044 31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818,554 40,928 32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690,084 34,504 33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983,250 49,163 34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555,246 27,762 35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1 QS00000000 1 815,652 40,783 36 諾思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00,000 45,000 37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465,000 23,25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275頁背面至279頁 38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410,000 20,500 39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452,000 22,600 40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450,400 22,520 41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34,000 46,70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129頁背面至131頁背面 42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42,000 47,100 43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26,000 46,300 44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21,000 46,050 45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896,000 44,800 46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08,500 45,425 47 品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11,000 45,550 48 全暘印刷社 10612 QS00000000 1 285,000 14,250 49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1,517,143 75,857 50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54,300 47,715 51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1,483,047 74,152 52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813,000 40,650 53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512,000 25,600 54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1,156,800 57,840 55 茂旺實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60,019 48,001 56 立威營造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742,800 37,140 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113頁背面 57 立威營造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820,600 41,030 58 鉅富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222,233 11,112 59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968,472 48,424 60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787,500 39,375 61 桂林興業有限公司 10612 QS00000000 1 818,258 40,913 62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5,000 23,25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295頁背面至309頁 63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70,000 23,500 64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59,500 22,975 65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7,400 23,370 66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3,500 23,175 67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41,400 22,070 68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55,300 22,765 69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2,400 23,120 70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2,200 23,110 71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75,400 23,770 72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75,000 23,750 73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72,500 23,625 74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5,200 23,260 75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65,200 23,260 76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967,530 48,377 77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703,250 35,163 78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628,571 31,429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433至439頁背面 79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209,524 10,476 80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330,476 16,524 81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95,238 4,762 82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1,904,762 95,238 83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111,429 5,571 84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285,714 14,286 85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303,810 15,190 86 國賢工程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44,210 22,211 87 國賢工程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552,490 27,625 88 國賢工程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555,180 27,759 89 力豐興實業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82,900 24,145 90 力豐興實業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775,400 38,770 91 省市集國際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144,000 7,200 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363至367頁 92 省市集國際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50,000 22,500 93 省市集國際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489,000 24,450 94 古卡貿易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987,680 49,384 95 古卡貿易有限公司 10701 YR00000000 1 942,650 47,133 96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56,000 22,80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309頁背面至321頁背面 97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6,000 23,300 98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5,000 23,250 99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73,500 23,675 100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70,500 23,525 101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8,500 23,425 102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55,000 22,750 103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3,500 23,175 104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73,600 23,680 105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74,500 23,725 106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8,900 23,445 107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5,000 23,250 108 有祈閎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32,300 21,615 109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2,427,910 121,396 110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796,370 39,819 111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582,100 29,105 112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81,540 49,077 113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79,010 48,951 114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88,330 49,417 115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25,720 46,286 116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518,460 25,923 117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561,140 28,057 118 順泰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530,784 26,539 119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1,700,000 85,000 他字第3626號卷二第441至445頁 120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584,762 29,238 121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1,019,048 50,952 122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110,476 5,524 123 安信開發環保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190,476 9,524 124 國賢工程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601,430 30,072 125 國賢工程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389,000 19,450 126 力豐興實業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26,670 46,334 127 力豐興實業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689,130 34,457 128 省市集國際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64,000 23,200 他字第3626號卷三第369至371頁 129 省市集國際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453,400 22,670 130 古卡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961,990 48,100 131 古卡貿易有限公司 10702 YR00000000 1 375,300 18,765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商業會計法第71條 商業負責人、主辦及經辦會計人員或依法受託代他人處理會計事 務之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新臺幣60萬元以下罰金: 一、以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填製會計憑證或記入帳冊。 二、故意使應保存之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滅失毀損。 三、偽造或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內容或毀損其頁數。 四、故意遺漏會計事項不為記錄,致使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結果 。 五、其他利用不正當方法,致使會計事項或財務報表發生不實之 結果。 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前稅捐稽徵法第41條 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 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 稅務人員、執行業務之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犯前項之 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稅務稽徵人員違反第33條規定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2024-10-25

TYDM-113-重訴-17-202410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