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文瑋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74號 抗 告 人 即受扣押人 廖勝富 指定送達址:臺北市○○區○○○路○段000號17樓(由李怡萱代收)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扣押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 4年1月6日裁定(113年度聲扣字第10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本件依聲請人即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提出之聲請書及所附相關證據,堪認抗告人即受扣押人廖勝 富(下稱抗告人)與其他犯罪嫌疑人江佩穎、許鴻勇、范榮 國基於加重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依名籍不詳、綽號「黑 白」之詐欺集團成員之指示,在網路上投放吸引不特定民眾 投資之詐欺廣告,致被害人周善燉等人陷於錯誤,而陸續交 付錢財,受騙金額初估逾新臺幣(下同)4億元。其等因共 同從事投放詐欺廣告工作,收受詐欺集團交付之USDT虛擬貨 幣,其中江佩穎自111年2月迄今,共收受價值約2.7億元之 虛擬貨幣,江佩穎將虛擬貨幣出售後,將其中8,956萬元存 入其擔任負責人之沐双多媒體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下稱沐双 公司)之銀行帳戶,再從沐双公司銀行帳戶、江佩穎個人銀 行帳戶匯款111萬2,462元、130萬5,939元至其配偶即第三人 郭文瑋之銀行帳戶。江佩穎另匯款1億元至范榮國擔任負責 人之行家策略行銷有限公司之銀行帳戶,另將價值約7,000 萬元之虛擬貨幣打入許鴻勇之電子錢包,許鴻勇將部分虛擬 貨幣出售兌換現金。考量抗告人及江佩穎、許鴻勇、范榮國 均有參與投放詐欺廣告之工作,江佩穎、許鴻勇、范榮國均 有實際支配或經手本案詐欺贓款或犯罪所得,而抗告人參與 投放詐欺廣告工作,並與江佩穎等人分配投放廣告之報酬, 則聲請人雖尚不能查明上揭犯罪所得之實際分配情形,然應 認上開犯罪嫌疑人就上開犯罪所得應曾有事實上之共同處分 權,堪認聲請人已釋明本案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之受領人。 聲請人於本件抗告人及其他犯罪嫌疑人之犯罪所得範圍內, 聲請扣押如原裁定附表五所示抗告人所有之不動產,有其必 要性,應無過度扣押之情事,核與比例原則相符,應予准許 。爰裁定抗告人所有如原裁定附表五所示之財產,准予扣押 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於本案事發時擔任拓布拉公司之業務 人員,係負責與客戶聯繫,並將客戶相關資料提供予審核團 對審核,然未接觸客戶所上傳之廣告內容,且其自拓布拉公 司離職後,協助許鴻勇、江佩穎等人談定與一級代理商(北 京維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廣州鈦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 之合約,許鴻勇、江佩穎基於抗告人提供上開協助,三人內 部約定均分向客戶收取之開戶充值5%手續費及一級代理商給 予之4%至5%rebate,亦即每人各取得1/3作為報酬,然抗告 人並沒有所謂參與投放廣告工作,原裁定認抗告人之涉案情 節實有重大誤認。再者,雖依抗告人與江佩穎、許鴻勇之內 部協議可得均分報酬,但與客戶聯繫接洽之人均為江佩穎, 客戶係直接給付服務費至江佩穎掌控之沐双公司帳戶,再由 江佩穎計算三人分配之數額,才會分配轉帳至抗告人帳戶, 抗告人具有事實上處分權之範圍,僅有自己帳戶內收到之費 用而已,原裁定竟准予扣押抗告人近20年前即已購買之不動 產,明顯違反比例原則。從而,請撤銷原裁定等語。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犯罪行為人以外 之自然人,明知他人違法行為而取得,或因他人違法行為而 無償或以顯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犯罪所得者,亦同;前2項之 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 益及其孳息。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第 4項定有明文。次按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為 保全追徵,必要時得酌量扣押犯罪嫌疑人、被告或第三人之 財產,刑事訴訟法第133條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而保全 扣押裁定,係一項暫時之保全執行名義,效果僅止於財產之 禁止處分,尚非永久剝奪,目的乃在於確保實體判決之將來 執行,其屬不法利得剝奪之程序事項規定,以自由證明為已 足,並非須經嚴格證明之犯罪實體審究(最高法院111年度 台抗字第291號裁定意旨參照)。倘事實審法院依卷內資料 ,為合目的性之裁量,綜合審酌應沒收之不法利得數額(應 追徵抵償之價額)、扣押財產之狀況、經濟價值及保全利益 等情,認扣押與比例原則無違者,核屬事實審法院本於職權 所為之適法裁量,尚難逕指為違法。 四、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抗告人與犯罪嫌疑人江佩穎、許鴻勇及共同被告 石凱翔(業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4 3681號提起公訴)間之對話群組內有討論投放詐騙廣告,而 認其等依名籍不詳、綽號「黑白」之詐欺集團成員之指示, 在網路上投放吸引不特定民眾投資之詐欺廣告,致被害人周 善燉等人陷於錯誤,而陸續交付錢財,受騙金額初估逾4億 元;其等因共同從事投放詐欺廣告工作,收受詐欺集團交付 之USDT虛擬貨幣,其中江佩穎自111年2月迄今,共收受價值 約2.7億元之虛擬貨幣,江佩穎將虛擬貨幣出售後,將其中8 ,956萬元存入其擔任負責人之沐双公司之銀行帳戶,再從沐 双公司銀行帳戶、江佩穎個人銀行帳戶匯款111萬2,462元、 130萬5,939元至其配偶即第三人郭文瑋之銀行帳戶。江佩穎 另匯款1億元至范榮國擔任負責人之行家策略行銷有限公司 之銀行帳戶,另將價值約7,000萬元之虛擬貨幣打入許鴻勇 之電子錢包,許鴻勇將部分虛擬貨幣出售兌換現金等情,業 經聲請人提出相關事證可資佐證,原審經綜合判斷,認抗告 人與犯罪嫌疑人江佩穎、許鴻勇、范榮國等人涉有前開加重 詐欺取財、洗錢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並有相當理由足認抗 告人與其他犯罪嫌疑人均獲有犯罪所得,且為保全日後對其 等犯罪所得之沒收及追徵,堪認聲請人聲請扣押如原裁定附 表五所示抗告人之財產,屬必要之範圍,並無過度執行之情 ,核與比例原則相符,因而裁定扣押,經核並無不合。  ㈡抗告人固以原裁定扣押之不動產乃是20年前即已購入,與本 案無關,原裁定違反比例原則云云。然為避免犯罪者保有犯 罪所得,杜絕犯罪誘因,澈底剝奪犯罪所得,105年7月1日 修正施行之刑法第38條之1第1至3項規定對犯罪行為人及非 善意第三人取得之犯罪所得,採義務沒收主義,且除犯罪所 得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之原物沒收外,尚包括於不能原物沒收 時之替代價額追徵,原裁定附表五扣押之抗告人不動產,縱 非抗告人之本案犯罪所得變得之物,仍為可得沒收、追徵犯 罪所得之財產總擔保,且此等財產屬具有相當財產價值、可 得移轉、處分、變價之不動產,其權利即有發生變動之可能 性,為保全日後沒收、追徵以達澈底剝奪犯罪所得之目的, 自有扣押之必要。又依卷存資料,犯罪嫌疑人江佩穎收受之 詐欺贓款(即虛擬貨幣)甚鉅,犯罪嫌疑人許鴻勇自江佩穎 取得之虛擬貨幣亦數量非微,既然依抗告人與江佩穎、許鴻 勇之內部協議,獲利乃三人均分,則抗告人朋分之利得顯有 調查、釐清之必要,亦即相關資金流向尚有待檢警深入勾稽 、比對;再依卷存抗告人之112年財產資料(見原審卷三第1 97頁,未見113年財產資料),抗告人名下尚有新北市新莊 區新泰路之房屋及土地(下稱新莊區房地),且依調查資料 中之「房地現值金額」欄所示,新莊區房地之價值乃是高於 原裁定附表五所示不動產之價值,益徵聲請人僅選擇價值較 低之原裁定附表五所示不動產聲請查扣,自難認與比例原則 相違。  ㈢本案抗告人既經認定犯罪嫌疑重大,則其是否確實觸犯加重 詐欺取財、洗錢等罪行、犯罪事實及情節為何、犯罪所得財 物或財產上利益之數額為何、原裁定附表五所示之財產是否 為犯罪所得之物、可否作為沒收或將來追徵之客體等節,均 屬本案實體上判斷之問題,尚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原審 依卷內事證,既已有相當理由足認原裁定附表五所示不動產 乃係抗告人可得沒收、追徵犯罪所得之財產總擔保,且衡量 不動產具變現性,得移轉他人或處分之特性,為徹底剝奪犯 罪所得、保全日後之執行,扣押抗告人如原裁定附表五所列 不動產,自有必要,且與比例原則無違。 五、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目前訴訟進行程度,酌量國家刑事司法 權的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與扣押物所有人之私 益暨受限制程度,本於其職權之適法行使,裁定扣押,並非 無據,且其目的與手段間之衡量,與比例原則尚無扞格,即 無違法或不當可言。抗告人徒憑前詞,提起本件抗告,指摘 原裁定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芃宇                    法 官 林彥成                    法 官 陳俞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朱家麒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3-04

TPHM-114-抗-474-20250304-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283號 原 告 林立軒 訴訟代理人 吳岳輝律師 被 告 郭文瑋 張晨瑋 上列被告因頂替等案件(113年度簡字第2529號),經原告提起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113年度審附民字 第705號),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本院民國(下同)114年1月2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郭文瑋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130萬7,188元及自11 3年6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郭文瑋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所命給付得假執行,但被告郭文瑋如以130萬7,188元 預供擔保,得免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2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郭文瑋於112年4月22日5時37分許,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被告張晨瑋,在○○市○○區 ○○○路與○○路交岔路口想要迴轉時,本應注意迴車前應暫停 並顯示左轉燈光或手勢,看清無來往車輛,始得迴轉,又依 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路面乾燥、無缺陷或障礙物, 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形,被告郭文瑋竟疏未注意有 無來往車輛即貿然迴轉,適同向之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 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行經該處,致雙方發生 碰撞,原告因而人車倒地(下稱系爭交通事故),並受有右 膝脛骨平台骨折、右踝外踝骨折、右膝髕骨骨折及右足底深 部撕裂傷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醫 藥費、不能工作之薪資損失、減少勞動能力、看護費、增加 生活上需要、系爭機車修理費用、非財產上損害,而車牌號 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為被告張晨瑋所有,借予被告郭文 瑋駕駛,事先未詳查被告郭文瑋當時有無小客車駕駛執照, 對系爭交通事故之發生亦有過失,是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2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191-2條、第193條 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訴請被告2人連帶賠償。並 聲明:㈠被告郭文瑋、張晨瑋應連帶賠償原告147萬1,438元 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2人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就其主張系爭交通事故之發生、其受有系爭傷害之事實 ,已提出診斷證明書2份為證(見113年度審附民字第705號 卷【下稱附民卷】第41、43頁),且核與一審刑事判決之認 定相符(見本院卷第11至16頁),而被告2人未到庭,亦未 提出書狀加以爭執,自堪信為真實。  ㈡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汽 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 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不法侵害他人之 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 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 、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 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 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前段 、第191-2條、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而系爭交通事故發生時,被告郭文瑋應注意汽車迴車 前,應暫停並顯示左轉燈光或手勢,看清無來往車輛,並注 意行人通過,始得迴轉之交通法規規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第106條第5款),且案發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柏油 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及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 情,被告郭文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駕車違規迴轉,與原 告所騎乘系爭機車發生碰撞,則被告郭文瑋對系爭交通事故 之發生,自有過失。又原告所受之系爭傷害,與被告郭文瑋 之過失行為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被告郭文瑋自應就原告因 傷所致之損害,依上開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至於系爭事 故發生時被告郭文瑋所駕駛車輛是否為被告張晨瑋所出借, 及被告郭文瑋當時有無小客車駕駛執照,此至多屬車輛監理 行政事務,尚難認與系爭交通事故之發生有關,原告依此訴 請被告張晨瑋應與被告郭文瑋共同負賠償責任,於法當屬無 據。  ㈢就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受傷所致之損害敘述如下:    ⒈醫療費用:    原告就其主張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害,受有支出醫 療費用(含藥材)16萬1,967元損害之事實,已提出醫療費 用單據為證(見附民卷第9至37頁),經核相符,且被告郭 文瑋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加以爭執,自堪信為真實。則原 告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害,可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 之支出醫療費用損害為16萬1,967元。    ⒉不能工作之薪資損失:   原告就其主張每月薪資0萬0,000元,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系 爭傷害,9個月無法工作,受有不能工作之薪資損失27萬2,7 00元(00,000×9=272,700)之事實,已提出診斷證明書2份 、被保險人投保資料1份為證(見附民卷第39至43頁),經 核相符,且被告郭文瑋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加以爭執,自 堪信為真實。則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害,可請 求被告郭文瑋賠償之不能工作之薪資損失為27萬2,700元。  ⒊減少勞動能力:    原告主張其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害,受有勞動能力 減少之損害64萬7,371元,經核,以原告年紀尚輕之情,尚 與經驗法則無違,且被告郭文瑋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加以 爭執,自堪信為真實。則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 害,可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之減少勞動能力損害為64萬7,37 1元。  ⒋看護費:    原告就其主張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系爭傷害,手術出院後需 專人看護1個月,受有支出看護費用6萬元損害(2,000×30=6 0,000)之事實,已提出診斷證明書2份為證(見附民卷第41 、43頁),經核相符,且被告郭文瑋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 加以爭執,自堪信為真實。則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 爭傷害,可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支出看護費用之損害為6萬 元。   ⒌增加生活上之需要:   原告就其主張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系爭傷害,受有支出輪椅 助行器租借費6,900元損害之事實,已提出租借單據3份為證 (見附民卷第45、46頁),經核相符,且被告郭文瑋未到庭 ,亦未提出書狀加以爭執,自堪信為真實。則原告因系爭交 通事故所致之系爭傷害,可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增加生活上 需要之損害(輪椅助行器租借費)為6,900元。   ⒍系爭機車修理費用:   原告就其主張因系爭交通事故,系爭機車受有毀損,受有支 出系爭機車修理費用2萬2,500元損害之事實,雖已提出估價 單1份為證(見附民卷第47頁),且核相符,並為被告郭文 瑋所不爭執,然系爭機車為109年2月出廠(見本院卷第19頁 車號查詢車籍資料),迄至系爭交通事故發生之112年4月22 日,車齡已超過3年,零件殘值僅剩1/4(1÷【3+1】=1/4) ,而本次修理更換零件之費用占1萬9,000元,原告可請求之 賠償為4,750元(19,000×1/4=4,750),加計車台校正之工 錢3,500元,則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所致之系爭機車毀損, 可請求被告郭文瑋賠償之系爭機車修理費用為8,250元(4,7 50+3,500=8,250)。     ⒎非財產上損害:   原告因系爭交通事故受有系爭傷害,精神上當受有莫大之痛 苦,而得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損害。審酌原告陳明之工作 收入情形(見附民卷第39頁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原告 、被告郭文瑋之財產收入情形(見本院卷卷尾證物袋),及 參酌本案一切情狀,本院認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非財產上損 害,以認定15萬元為適當。 五、綜上所述,原告所訴於請求被告郭文瑋給付130萬7,188元( 161,967+272,700+647,371+60,000+6,900+8,250+150,000=1 ,307,188),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送達翌日(即11 3年6月14日,見附民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法定遲延利息之範圍,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超過上開範圍之所訴,於法無據,不應准許。又原告勝訴 部分,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 項之規定,依職權宣告被 告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再者,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 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證據,經審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 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判決如主 文(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 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武凱葳

2025-01-23

KSEV-113-雄簡-2283-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