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
日期
2024-11-28
案號
CHDV-113-司他-88-20241128-1
字號
司他
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他字第88號 受裁定人即 上訴人 劉宥辰 上列受裁定人即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劉懿萱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 本院依職權確定應徵收之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上訴人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1,050元,及自 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加計之利 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法院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送達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依立法理由之說明,旨在「促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人無力支出訴訟費用時,雖由國庫暫時墊付,依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裁定,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本項之規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4號研討結果參照)。另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03條亦有明定。次按和解成立者,當事人得於成立之日起三個月內聲請退還其於該審級所繳裁判費三分之二;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423條第2項規定,於調解成立時亦準用和解成立退費之規定。而原告本為無資力之受訴訟救助者,既未預納裁判費,自無從聲請退還第一審裁判費三分之二,參照訴訟救助制度之立法精神及民事訴訟法第423條第2項準用同法84條第2項之規定意旨,僅徵收3分之1。故法院應依職權逕行扣除3分之2裁判費後,確定原告應繳納之訴訟費用(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2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6號研討結果意旨參照)。 二、經查,兩造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聲請訴訟救助,經 本院113年度救字第9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嗣該事件於第二審訴訟中成立和解在案,依本院113年度簡上移調字第4號調解筆錄內容第2點載明:「訴訟費用(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願自行負擔訴訟費用),各自負擔。」,依前揭說明,本院自應依職權裁定訴訟費用,並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而調解於第一審判決後成立者,該第一審判決即因而失其效力,除當事人別有約定外,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均應各自負擔,而「各自負擔」,係指原應由兩造當事人各自預先支出之費用於和解成立時,則由該支出之當事人自行負擔而言。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卷審查,上訴人上訴之標的金額核定為新台 幣(下同)200,000元,故原告暫免徵收之第二審裁判費為3,150元,兩造於第二審調解成立,原告得聲請退還該審級裁判費3分之2,是原告所應負擔之第二審裁判費應僅為第二審裁判費原應繳納之3分之1,其金額為1,050元(計算式:3,150元÷3=1,050)。準此,原告應負擔之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為1,050元,及自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爰依首揭規定確定為如主文所示金額。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用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