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遺失物
日期
2024-12-06
案號
CTDM-113-簡-2932-20241206-1
字號
簡
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932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余紋繡 上列被告因侵占遺失物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3921號),嗣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原案號:113年度審易字第1332號),爰不經通常程序,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余紋繡犯侵占遺失物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與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余紋繡於本院 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余紋繡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 三、爰審酌被告於拾得告訴人標宣杙遺失之皮夾後,明知非其所 有,卻未返還告訴人或交至警察機關,反將該皮夾侵占入己,除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並徒增告訴人找尋遺失物之困難,所為實屬不該,復考量被告終能坦承犯行,且已與告訴人和解(警卷第19頁),兼衡以被告無刑事前科,及其智識程度、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被告警詢筆錄之「受詢問人」欄參照),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又被告事後已賠償新臺幣6萬元予告訴人達成和解,告訴人 亦表示不再追究(警卷第12、19頁),且被告無刑事前科,並坦承犯罪,業如前述,足認其係因一時失慮而觸犯刑章,諒其經此偵審程序後,應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本院綜合上述情形,認前開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宣告緩刑2年。 五、末查,被告侵占告訴人所有之皮夾與其內容物,即附件犯罪 事實欄所載之現金、身分證件、信用卡等卡片文件等物,均為本案犯罪所得;其中身分證件、卡片文件部分,本身之財產價值低微,且可申請補發,不具刑法上之重要性,至該皮夾、現金部分,則因被告已賠償告訴人6萬元,如再就犯罪所得諭知沒收或追徵,容有過苛之虞,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追徵)。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李明昌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黃右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賴佳慧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3921號 被 告 余紋繡 (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余紋繡於民國113年3月19日5時30分許,騎乘腳踏自行車行經 高雄市○○區○○○街00號前時,拾獲標宣杙所有不慎遺落在地上之皮夾1個(內有身分證1張、健保卡1張、駕照2張、信用卡3張、金融卡2張、會員卡9張、喪禮服務技術士證1張及現金新臺幣【下同】1500元),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遺失物之犯意,將上開皮夾侵占入己。嗣因標宣杙發覺皮夾遺失後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標宣杙訴由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余紋繡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於上揭時地拾獲色皮夾1個之事實,惟矢口否認有何侵占犯行,辯稱:我看到一個錢包掉在永榮一街電線桿旁邊,我以為是壞掉或人家不要的錢包,我就直接把它丟掉等語。 2 告訴人標宣杙於警詢時之指述 告訴人於上揭時地,不慎將其所有之皮夾遺落在地上,皮夾內裝有前述財物之事實。 3 監視器影像擷取照片 被告騎乘腳踏自行車行經前揭地點時,停車撿拾遺落在地上之皮夾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嫌。至被告 侵占之上開皮夾及財物,固屬其犯罪所得,惟因被告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告訴人6萬元,而未保有犯罪所得,爰不予聲請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9 日 檢 察 官 李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