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棄損壞
日期
2025-03-24
案號
HLDM-114-花易-1-20250324-1
字號
花易
法院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花易字第1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馬光鐸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6347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花簡 字第307號),改行通常程序,被告在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 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裁定以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後,茲判決如 下: 主 文 馬光鐸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球棒壹支沒收。 其餘被訴部分公訴不受理。 事 實 馬光鐸於民國113年10月5日3時7分許,基於毀損之犯意,至花蓮 縣○○市○○○街00號「金鑽KTV」,持扣案之球棒(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誤載為未扣案,應予更正)猛砸店內由店長丙○○所管領之桌 子3張、冰箱1個、櫃臺1個、麥克風2支及不詳數量之椅子、酒瓶 、酒杯等物,致上開物品破損、破裂而喪失美觀功能或毀壞不堪 使用,足生損害於丙○○。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馬光鐸本案所犯非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 上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其於本院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之意見後,由本院裁定改依簡式審判程序進行審理,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 貳、實體部分: 一、有罪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及審判 程序均坦承不諱,核與告訴人丙○○於警詢之陳述大致相符(警卷第25至29頁),且有監視器畫面截圖、現場照片、扣押物品照片、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在卷可稽(警卷第51至55、69至77頁),足認被告任意性之自白核與事實相符,應可採信。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予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1.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被告 於密接之時間內,相同之地點即金鑽KTV,而侵害同一法 益,顯係基於單一犯意為之,各毀損行為難以強行割裂 ,應認屬於接續犯而以論一罪。 2.爰以行為人責任之基礎,審酌被告持球棒入店恣意破壞 ,欠缺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所為誠屬不該;並考量被 告毀損物品之價值經告訴人陳稱共約新臺幣(下同)2至3 萬元;以及被告坦承犯行,但未賠償告訴人之犯後態度 ;兼衡被告前有恐嚇危害安全、違反保護令、毀損等前 科,素行難謂良好,亦有被告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6至18頁);暨被告於本院自 陳因和金鑽KTV老闆有糾紛而一時酒後衝動之犯罪動機與 目的、為國中肄業之智識程度、目前打零工、一天收入 約1,500元、須扶養2名未成年子女、經濟狀況很緊繃( 本院卷第168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依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 懲儆。 (三)沒收部分: 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供犯罪所用之物,屬於犯罪 行為人者,得沒收之,是扣案之球棒1支既為被告持以毀損上開物品所用,且經被告陳稱為其所有(偵卷第41頁),爰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 二、公訴不受理部分: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於113年10月5日遭警以現行犯逮捕後 ,嗣於5時14分許,在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豐川派出所內,竟又基於毀損之犯意,以頭部撞擊及出拳毆擊所內透明隔板1個及電腦螢幕1臺,導致該等隔板斷裂、電腦螢幕顯像有疊影及連接鍵盤線斷裂,使豐川派出所之上開物品(由所長甲○○管領)毀壞不堪使用,足生損害於豐川派出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誤載為甲○○)。因認被告另涉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等語。 (二)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規定參照。又倘案件應為不受理諭知判決時,因屬訴訟條件欠缺之程序判決,與被告已為之有罪陳述,並無衝突,且與犯罪事實之認定無關,而與簡式審判僅在放寬證據法則並簡化證據調查程序,並非免除法院認事用法職責,亦無扞格,更符合簡式審判程序為求訴訟經濟、減少被告訟累之立法意旨,此時法院既係於尊重當事人之程序參與權後,改行簡式審判程序,如檢察官於訴訟程序之進行中,未曾異議,而無公訴權受侵害之疑慮時,縱使法院並未行通常審判程序,以避免訴訟勞費,仍屬事實審法院程序轉換職權之適法行使(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289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查被告涉毀損豐川派出所物品部分,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認係犯刑法第354條毀損罪嫌,依同法第35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業與豐川派出所調解成立(本院卷第37至38頁),而據豐川派出所具狀撤回告訴(本院卷第105至106頁),依照上開說明,本案就上開部分,應逕為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03條第3款、第452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凱玲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吳聲彥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王龍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 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 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柏儒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