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異議

日期

2024-12-23

案號

KSDM-113-聲-2416-20241223-1

字號

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416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蔡嘉文 上列受刑人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案件,不服臺灣高雄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指揮之命令(113年度執字第8316號)聲明 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詳「刑事聲明異議狀」所載(如附件)。 二、法律適用:  ㈠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法院應就疑義或異議之聲明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4條、第486條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檢察官有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不當等情形而言。  ㈡次按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易科罰金,但確因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在此限;依前項規定得易科罰金而未聲請易科罰金者,得以提供社會勞動6小時折算1日,易服社會勞動;前2項之規定,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行顯有困難者,或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者,不適用之,刑法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上述條文之意旨,乃就個別受刑人如有不宜易科罰金或不宜易服社會勞動之情形,在刑事執行程序中,檢察官得依刑法第41條第1項但書及同條第4項之規定,審酌受刑人是否具有「確因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及「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行顯有困難」等事由,決定是否准予受刑人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以救濟短期自由刑之流弊。亦即法院所諭知者僅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至是否准予易科罰金或於不得易科罰金時是否准予易服社會勞動,則賦予執行檢察官視個案具體情形,考量犯罪特性、情節及受刑人個人特殊事由等因素,如認受刑人確有因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難以維持法秩序,或因身心健康關係難以易服社會勞動者,自得不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此乃檢察官指揮執行時得依職權裁量之事項,此觀諸刑事訴訟法第457條第1項前段規定「執行裁判由為裁判法院之檢察官指揮之」自明,非謂一經法院宣告得易科罰金之標準,檢察官即應為准予易科罰金之處分,或於不得易科罰金時,當然應准予易服社會勞動,僅於發生裁量瑕疵之情況時,法院始有介入審查之必要,執行檢察官之裁量如未違背法令、逾越權限或有裁量瑕疵等情形,自難遽指為違法。 三、經查:  ㈠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甲○○前確分別有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 案件,先後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95年度壢交簡字第1896號、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7年度壢交簡字第2157號、本院以112年度交簡字第2500號判決有罪,各判處拘役30日、2月、4月確定,且聲明異議人均已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而本件所涉及、經檢察官否准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者,亦係聲明異議人因酒後駕車之公共危險案件,該案由本院以113年度交簡字第1116號判決有罪,並處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確定,該案嗣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以113年度執字第8316號受理執行案件,執行檢察官係以:聲明異議人已4犯酒駕,且前次所犯僅相隔7月,聲明異議人之法治觀念不足,如易刑難收矯正之效或維持法秩序,故不准許其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之聲請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前述判決及執行案卷核閱無訛,堪認屬實。  ㈡本院審酌聲明異議人自民國95年間至113年間已有4次飲酒後 駕車之公共危險犯行,歷次犯行經測得之呼氣酒精濃度依序為每公升0.71、0.66、0.25、0.37毫克,多數均超出行為時之處罰標準不少。近年來酒駕造成傷亡之事件頻傳,社會對酒駕行為之嚴懲已有高度共識,刑法第185條之3亦多次修法加重處罰,並廣為媒體所宣傳。聲明異議人為智識經驗正常之成年人,自難諉為不知,竟仍一而再、再而三故意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其主觀惡性、對交通安全之潛在危害、破壞法秩序等情狀均難謂輕微,尤其第3犯及第4犯之犯罪時間僅相隔約7月之短暫時間,益徵聲明異議人僥倖及怠忽法紀之心態,而未能充分記取前3次酒駕經刑事執行之教訓。從而,執行檢察官斟酌上開因素,認如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將難以維持法秩序,而為不准予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之執行指揮,其裁量與判斷難謂有何逾越法律授權、專斷或將與事件無關之因素考慮在內等濫用權力之情事,難認該執行指揮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是其專業判斷業已遵守一般有效之審查及評價標準,且與整體法秩序體系具有合理之關聯性,並無恣意濫用判斷權限及其他違法瑕疵情事,自應予以尊重。  ㈢聲明異議人雖另提及其有父母須扶養及照顧、須給付未成年 子女扶養費,及其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且目前其已經戒酒,請求撤銷執行檢察官之不當執行,以使其享有得易服社會勞動或易科罰金之機會云云。惟現行刑法第41條第1項有關得易科罰金之規定,已刪除「因職業、家庭等事由,執行顯有困難」之規定,執行檢察官考量是否准受刑人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時,僅須考量受刑人如不接受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執行,是否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以作為其裁量是否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依據,倘其未濫用權限,自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45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縱有聲明異議人所稱家庭因素存在,亦非聲明異議之正當事由。從而,聲明異議人以上開理由,主張檢察官執行指揮命令有瑕疵而聲明異議,請求撤銷該執行處分,並請求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姚佑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鄭永媚  附件:刑事聲明異議狀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