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執行

日期

2025-01-09

案號

KSDV-114-聲-1-20250109-1

字號

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宜晟鋼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于峰 相 對 人 方淑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壹佰零伍萬元後,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3年 度司執字第94264號清償票款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 13年度重訴字第316號返還價金及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判 決確定、和解或撤回起訴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稱橋頭地院 )113年度司票字第1063號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向該院聲請對聲請人為強制執行,業經該院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以113年度司執字第94264號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下稱系爭執行事件),惟系爭本票裁定所載本票,因相對人債務不履行,依法應負出賣人瑕疵擔保責任,及簽約時隱瞞買賣標的物已不具備約定之買賣條件等事實,業已經聲請人提起返還價金及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下稱系爭本案事件),爰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聲請,並聲明:其願供擔保,請准系爭執行事件於系爭本案事件判決確定前,應停止執行等語。 二、按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非訟 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 項定有明文。準此,發票人以本票之票據債權原因存否,或票據債權是否經清償而消滅為由,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訴訟,固非以本票偽造、變造為起訴之事實理由,仍得依前引規定,在聲請人供擔保後,准其停止強制執行之聲請。又法院裁定准許停止強制執行所定之擔保金,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亦有最高法院91年台抗字第429號   裁判要旨足參。 三、本院之判斷  ㈠聲請人於橋頭地院核發系爭本票裁定確定後,其主張系爭本 票裁定所載本票債權有不存在之理由,而向本院提起返還價金及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訴訟,並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乙節,有民事起訴狀及追加起訴狀、系爭本票裁定、橋頭地院113年12月26日橋院甯113年司執恒字第94264號執行命令等在卷可參(見本卷第11頁至第35頁),亦據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本案事件卷證核閱無誤;基此,聲請人(即發票人)以系爭本票裁定所載本票債權原因存否為由,提起系爭本案訴訟,固非以本票偽造、變造為起訴之事實理由,仍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之規定,在聲請人供擔保後,准其停止強制執行之聲請。  ㈡查本件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本金為新臺幣350萬元,   是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其因停止執行   致無從先行取得上開債權額使用之利益,此項利益在通常情 形下,即應為因遲延受領而損失之法定利息,是相對人如因停止前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將無法即時取得可運用之金額即應為350萬元,至所受之損害即為該金額所衍生之法定遲延利息。又聲請人所提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其訴訟標的價額逾150萬元,為得上訴第三審案件,而依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民事通常程序之辦案期間,第一審為2年、第二審為2年6個月,第三審為1年6個月,合計為6年,相對人於該段期間可能所受損害額約為105萬元(計算式:350萬元×5 %×6=105萬元),是本件擔保金應以105萬元為適當,爰酌定上開擔保金准許之。 四、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景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