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扣押

日期

2024-11-04

案號

NTDV-113-家全-5-20241104-1

字號

家全

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全字第5號 聲 請 人 陳思妤即 (CHEN NAREERAT) 相 對 人 陳錦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假扣押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184萬8998元或同額之金融機構可轉讓定期存單 為相對人供擔保後,得對於相對人之財產在新臺幣1848萬9978元 之範圍內,予以假扣押。 相對人以新臺幣1848萬9978元為聲請人供擔保或提存後,得免為 或撤銷前項假扣押。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聲請人陳思妤(原為泰國人;英文姓名為CHEN.NAREERAT ;現已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與債務人即相對人甲○○前後有兩段婚姻關係,第一段婚姻關係為民國88年8月13日結婚至93年3月23日離婚,第二段婚姻關係為93年5月13日結婚至今,雖兩造有於102年8月7日兩願離婚並至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登記,惟離婚協議上2名證人係由相對人脅迫當時均未成年子女陳毓芳、陳衍成偽以離婚證人周常甫、周添富二人之簽名,並謊騙聲請人至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登記,因欠缺離婚之形式要件,顯屬無效離婚,兩造之婚姻關係至今仍存在,就此,亦有鈞院113年度婚字第 90號民事判決可查。而兩造第二段婚姻關係中,即自93年5月13日結婚至今,夫妻共同住所係在南投縣○○市○○○路○街00號,兩造並於此共同經營「國泰商店」,對外販賣泰國小吃及物品,期間因聲請人努力招攬外籍移工來店消費,收入甚豐,相對人則以聲請人為泰國人不能取得中華民國土地產權為由,要求夫妻所購置之不動產均登記予相對人名下,至現今聲請人僅有郵局存款30萬9150元,其他均無。而相對人存款不計外,名下則登記有坐落於南投縣南投市建地1筆、坐落於臺南市白河區土地1筆及坐落於臺南市柳營區土地8筆,共10筆土地,且均為相對人婚後財產,僅以相對人此10筆土地面積及以公告現值計,加總即有新臺幣(下同)3728萬9110元之鉅額婚後財產。基此,聲請人可依法向相對人請求夫妻剩餘財產之差額,至少有1848萬9978元【(3728萬9110元-30萬9150元)÷2= 1848萬9978元】。 (二)再按夫妻間有「因不當減少其婚後財產,而對他方剩餘財 產分配請求權有侵害之逾時。」、「其他重大事由者。」或「夫妻難於維持共同生活,不同居已達六個月以上時。」法院得依他方或夫妻之請求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此民法第1010條第1項第5款、第6款及同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於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前揭確認婚姻關係存在之訴訟中,相對人為圖減少聲請人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已陸續委託不動產仲介公司出售前開附表編號9及10二筆土地。復兩造於000年0月間因夫妻間爭吵難於維持共同生活,相對人搬離聲請人之住處不同居至今已達六個月以上,且聲請人業已依前開民法規定向鈞院提起夫妻財產制改用分別財產制之聲請,現由鈞院受理審議中,並於日後改用分別財產制裁定確定後,依法向相對人提起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之請求(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3項參照),是如聲請人本案訴訟勝訴,以前揭兩造婚後財產論計,聲請人至少得向相對人請求1848萬9978元之財產利益,又因上開10筆不動產現登記名義人係相對人,於本案聲請或本案訴訟確定前,相對人本得隨時以出售或贈與等方式處分名下不動產,隱匿其婚後財產,則聲請人夫妻間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將有無法救濟或挽回之可能,嗣後縱本案訴訟勝訴確定,聲請人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亦無法取得財產上之分配。是為恐日後聲請人本案訴訟勝訴確定時,相對人已無財產可供執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規定向鈞院聲請假扣押相對人財產1848萬9978元,聲請人並願供擔保以代釋明。並請求鈞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26條第4項之規定,所定擔保金額勿高於請求金額十分之一。又倘鈞院認為聲請人本件聲請釋明有所不足,聲請人亦願供擔保以代釋明。 二、按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 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定有明文。另同法第523條第1項規定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此等規定之由設,係基於債權人債權之滿足及避免債務人受濫訴,或債權人藉由保全程序以造成對債務人一般正常交易行為為過當之干預,而有予以平衡之必要。關於夫或妻基於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聲請假扣押者,固準用民事訴訟法所定假扣押規定,惟夫或妻之剩餘財產差額分配乃夫妻財產之清算與分割,係對其家務、教養子女及婚姻共同生活貢獻所作之法律上評價,債權人於本案判決確定前尚無具體確定之分配額,此與一般債權發生時即可確定其數額者,兩者性質未盡相符。就民事訴訟法第523條第1項規定之解釋,倘債務人於夫妻關係發生破綻之際,有將財產隱匿等積極脫產行為,已具體呈現債務人日後變動財產之可能性無法排除,不僅影響財產分割及清算之基準,如強令長期為婚姻生活犧牲、貢獻而處於經濟上弱勢之債權人,尚須待債務人持續處分其既有財產瀕臨至無資力、或與債權人之債權相差懸殊、或財務異常至難以清償債務之情形,在證據提出之負擔上,乃得認為已屬過苛者,非不得就該條項之「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等排除性要件,為目的性之限縮,認於因債務人處分行為已有造成日後不能執行或有難以執行之低度風險者,即足當之,而就債權人以此要件之釋明,為較低度之要求(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420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一)兩造前於102年8月7日兩願離婚,然聲請人於000年0月間 向本院提出確認婚姻關係存在之訴,並經本院於113年9月24日,以113年度婚字第90號判決確認兩造間之婚姻關係存在(尚未確定),又聲請人於113年10月28日向本院提出聲請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本院113年度婚字第90號判決、聲請人提出之家事改用分別財產制聲請狀等在卷可憑。而本件聲請人主張聲請人僅有郵局存款30萬9150元,無其他財產,相對人存款不計外,名下則登記有坐落於南投縣南投市建地1筆、坐落於臺南市白河區土地1筆及坐落於臺南市柳營區土地8筆,共10筆土地,且均為相對人婚後財產,聲請人至少得向相對人請求1848萬9978元之財產利益等情,有聲請人之郵局儲金存款餘額證明書、兩造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土地第一類謄本等在卷可稽,應認聲請人已釋明假扣押請求原因。 (二)次查,相對人目前有委託仲介人員出售柳營區柳營段溫厝 廍小段591地號土地、南投市○○段0000地號土地之訊息等情,有現場照片、與仲介對話截圖、有巢氏房屋網頁資料等可憑。則相對人於兩造因婚姻爭訟之際,欲處分該不動產,顯然無法排除其日後變動財產之可能性,聲請人之債權確有日後有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之虞,依上說明,應認聲請人已釋明本件假扣押之原因,其釋明雖有不足,惟陳明願供擔保以補釋明之不足,應准其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是本院核其聲請尚無不符,應予准許。而所供擔保金額按上揭規定,依債權人所請求金額10分之1定之。另相對人如為聲請人供擔保或提存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後,得免為或撤銷假扣押,併予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526 條、第527 條、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煒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記官 洪聖哲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