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法等
日期
2025-01-21
案號
PCDM-111-重附民-23-20250121-1
字號
重附民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1年度重附民字第23號 原 告 王裕軒 訴訟代理人 鄭猷耀律師 陳廷瑋律師 吳鎧任律師 被 告 蘇玲娟 温婷玉 上列被告因違反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09年度金訴字第138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及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之訴於新臺幣伍拾萬元(即106年1月25日該次出資)部分移 送本院民事庭。 原告之訴其餘新臺幣壹佰陸拾玖萬玖仟貳佰玖拾捌元及上開部分 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主張:被告蘇玲娟、温婷玉應連帶賠償原告新臺幣(下 同)2,199,298元及法定利息,並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其訴之聲明與事實及理由,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及刑事陳報狀所載(如附件)。 二、被告方面:本件未經言詞辯論,被告2人未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法院認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之訴不合法者,對於附帶民事 訴訟部分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第504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向檢察官提出告訴,檢察官以同一案件已經起訴,認該告訴部分之事實,為起訴效力所及,出具移送併辦意旨書移送法院併辦,而告訴人於刑事訴訟審理中,對於該案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審理結果,認移送併辦部分與起訴部分,無裁判上一罪關係,而予退併辦。此時關於附帶民事訴訟,如原告未聲請將之移送管轄法院之民事庭,法院即應以其起訴不合法判決駁回(最高法院107年度台附字第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告2人被訴違反銀行法,其中於民國106年1月25日向 原告吸收資金50萬元而非法經營收受存款業務部分,業經本院判決有罪,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此部分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三、至被告2人其餘以販售鎏金產品等方式向原告收取169萬9298 元部分,固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09年度偵字第36082號移送併辦,惟此部分之併辦業經本院退回由檢察官另為適法之處理,致此部分之附帶民事訴訟因無刑事訴訟之繫屬,原告提起此部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自有未合,應予駁回,該部分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爰併予駁回。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第504條第1項前 段,判決及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許必奇 法 官 梁世樺 法 官 鄧煜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判決駁回部分,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 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裁定移送本院 民事庭部分,不得抗告。 書記官 張婉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