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事件

日期

2024-11-27

案號

PCDV-113-消債更-460-20241127-2

字號

消債更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460號 聲 請 人 何美玉 代理人(法 扶律師) 廖家宏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甲○○自民國113年11月27日上午10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二、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依消債條例第3條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均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不採現行破產法僅以「不能清償」為聲請破產之要件,債務人如具「不能清償之虞」亦可聲請更生或清算,而不必等到陷於「不能清償」之狀態,使債務人得以儘早利用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債務,重建經濟生活,債權人之權益並可受較大之滿足。所謂「不能清償」,指債務人因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之客觀經濟狀態者而言。又所謂「不能清償之虞」,係指依債務人之清償能力,就現在或即將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性而言。易言之,債務人之狀態如置之不理,客觀上得預見將成為不能清償之情形而言,此將來發生不能清償之事實,不必達到高度之確信。至於債務人之清償能力,則包括財產、信用及勞力(技術),並不以財產為限,必須三者總合加以判斷仍不足以清償債務,始謂欠缺清償能力而成為不能清償。債務人之清償能力係處於流動性狀態,聲請時與法院裁定時之清償能力未必一致,應以法院裁定時為判斷基準時(司法院民事廳民國99年11月29日廳民二字第0990002160號第二屆司法事務官消債問題研討第4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之研審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疫情前因家庭支出已有負債,疫情後因 工作場所配合政府停業,期間僅領取政府補助新臺幣(下同)4萬元,後又因欠債催繳而四處借錢還款,以致債務累積無力清償。本件前置協商提供之清償方案超出聲請人每月負擔範圍,且尚不包括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之債務,確實有無法清償之情形。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本件聲請人曾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置調解,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渣打銀行)陳報全體金融機構債權額為176萬4,656元,並於本案調解程序提出:「以一個月為一期,共清償144期,年利率6%,每月清償1萬7,220元」之清償方案。上開債權額及清償方案有債權人渣打銀行代理全體金融機構所提出之前置調解機制協議書及前置調解金融機構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在卷可查(見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409號卷「下稱調解卷」)。至聲請人陳報尚積欠債權人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之票款債務45萬9,800元部分,未經聲請人提出任何與上開債權人間之可資證明雙方債權債務之契約或相關文件,則上開債權自不得列計本件更生債權總額為審核。而本件調解程序因聲請人無法接受渣打銀行所提出之協商方案致前置調解不成立等情,有本院113年7月3日調解筆錄及113司消債調志消字第409號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為憑(見調解卷),且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更生事件調解卷宗核閱無誤。是本件聲請人所積欠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於聲請更生前1日回溯5年內未從事每月平均營業額20萬元以上之營業活動,業據聲請人陳明在卷,是以聲請人本件更生聲請可否准許,即應審究聲請人現況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等情事而定。 (二)聲請人之平均每月收入及財產狀況:    ⒈經本院依職權核閱聲請人檢附之資料及調閱其111至112各 年度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及勞保局電子閘 門網路投保資料查詢表顯示,聲請人名下有存於中華郵 政之存款,帳戶餘額截至113年9月19日為1萬1,189元, 此有上開金融機構存摺明細在卷可按(見113年度消債更 字第460號「下稱更生卷」179頁);另有投保於南山人 壽,保單號碼:Z000000000之保險契約,保單價值準備 金計算至113年9月20日為8萬3,083元,此有南山人壽保 單價值準備金在卷可按(見更生卷第267頁)。是本院認 定聲請人名下資產數額為9萬4,272元(計算式:存款11, 189元+保單價值準備金83,083元=94,272元)。    ⒉聲請人陳報目前任職於東霸花式撞球場,目前每月薪資收 入為2萬7,470元,業據其提出東霸花式撞球場在職證明 暨111年4月至113年4月薪資明細(見更生卷第269至271 頁)。是本院審酌暫以2萬7,470元作為聲請人每月可處 分之所得數額。 (三)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與扶養費:   ⒈聲請人個人生活費部分:    按債務人生活所必需,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其數額(即以新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低收入戶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6,400元×1.2倍=19,680元),並應斟酌債務人之其他財產;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及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聲請人陳報目前每月必要支出為1萬8,000元,有聲請人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可按(見調解卷),是聲請人前開主張之每月必要支出數額,未逾新北市113年度最低生活費之1.2倍,揆諸前揭規定,自得於此範圍內,毋庸提出相關必要生活費及扶養費單據佐證。   ⒉聲請人未成年子女扶養費部分:    聲請人主張扶養未成年次子及長女,每月支出扶養費共計 5,000元(見調解卷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經查,聲請人次子及長女分別於98年12月3日、000年0月00日出生,有戶籍謄本可稽(見調解卷),足認聲請人之未成年子女有扶養之必要,依民法第1089條第1項規定,聲請人應與未成年子女之父共同負擔扶養費,則其主張每月負擔子女扶養費合計5,000元,未逾新北市113年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之1.2倍扣除與其他扶養義務人共同負擔後之1萬9,680元之範圍(計算式:19,680元×2名子女÷2人=19,680元),是為可採。至聲請人另陳報長子扶養費支出部分,惟查,聲請人長子業已成年,是否有實際扶養其長子,尚非無疑,復未提出長子有何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抑或其有實際給付扶養費予長子之佐證資料,是長子部分扶養費分擔額之主張,應無可採。 (四)承上,本院依據聲請人現況之財產、勞力及信用等清償能 力為綜合判斷,本件聲請人每月之可處分所得為2萬7,470元,扣除其每月必要支出與扶養費2萬3,000元(個人必要支出18,000元+扶養費5,000元=23,000元)後,其餘額4,470元,顯不足以負擔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渣打銀行所提出每期償還1萬7,220元之清償方案。又本件聲請人目前年齡屆滿49歲,至依勞動基準法第54條所規定勞工強制退休之年齡65歲(即129年10月)為止,雖尚有約16年之可工作期間,然以聲請人目前每月餘額4,470元為計,依聲請人現積欠之債務總額為176萬4,656元,扣除聲請人名下資產9萬4,272元後,則聲請人亦仍須32年方能將債務清償完畢(計算式:「1,764,656元-94,272元」÷4,470元÷12月≒31.1年)。是本院依據聲請人現況之財產、勞力及信用等清償能力為綜合判斷,堪認聲請人客觀上處於因欠缺清償能力而不足以清償債務之經濟狀態。從而,聲請人所為本件更生之聲請,核符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要件。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其有無法清償債務之 情事,又所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並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費者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定如主文。至於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另提出足以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俾免更生程序進行至依消債條例第61條規定應行清算之程度,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囿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3年11月27日上午10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 記 官 董怡彤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