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棄損壞等
日期
2024-12-11
案號
PTDM-113-簡-1076-20241211-1
字號
簡
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1076號 聲 請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康又仁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 3年度偵字第5060號、113年度偵字第648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康又仁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公然侮辱罪,處罰金新臺幣捌仟元,如 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 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認定被告康又仁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3行關於「截圖14張」之記載,應更正為「截圖18張」外,餘均與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相同,茲引用之(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上之公然侮辱罪,係指以語言(或舉動)在公共場所 向特定之人辱罵,為其他不特定人可以聞見之情形。而其語言(或舉動)之含義,又足以減損該特定人之聲譽者而言。倘與人發生爭執,而心生氣憤、不滿,出言譏罵對方,已具針對性,且係基於表達己身不滿,顯非玩笑可比,聽聞者已可感受陳述之攻擊性,而非平常玩笑或口頭禪,當然會使該特定人感覺人格遭受攻擊,足以貶損其名譽及尊嚴評價,而與刑法第309條第1項之構成要件相符(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050號判決意旨參照)。倘依個案之表意脈絡,表意人故意發表公然貶損他人名譽之言論,已逾越一般人可合理忍受之範圍;而經權衡該言論對他人名譽權之影響,及該言論依其表意脈絡是否有益於公共事務之思辯,或屬文學、藝術之表現形式,或具學術、專業領域等正面價值,於個案足認他人之名譽權應優先於表意人之言論自由而受保障者,於此範圍內,刑法第309條與憲法第11條保障言論自由之意旨尚屬無違(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被告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一㈡所示之時、地,對告訴人辱罵「幹你娘」、「消查母(國語為瘋女人之意)」等語,依社會一般人對於該言語之認知,係蔑視他人之人格,貶抑其人格尊嚴,具有輕蔑、鄙視及使人難堪之涵義,足以貶損告訴人之社會評價,對告訴人之名譽權侵害難謂輕微,該言語復無有益於公共事務之思辨,或屬文學、藝術之表現形式,或具學術、專業領域等正面評價之情形,堪認被告上開行為,係於不特定多數人共見共聞之狀況下,以上開言語侮辱告訴人,依其表意脈絡,顯係故意公然貶損他人之名譽,已逾越一般人可合理忍受之範圍,揆諸前開說明,確屬公然侮辱無訛。 ㈡核被告如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一㈠所為,係 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如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一㈡所為,分別係犯刑法第309條第1項之公然侮辱罪及同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被告上開3罪,犯意各別,行為互異,應予分論併罰。 ㈢爰審酌被告僅因細故,竟前往告訴人住處以咆哮、辱罵髒話 、以徒手、腳踹鐵捲門及持鋁棒敲打住處大門等行為,除造成告訴人財物之損失外,尚侮辱他人名譽,無視告訴人之人格尊嚴,所為誠屬不該,且迄今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獲得原諒,適度彌補告訴人所受損害;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並考量其素行(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犯罪之動機、自述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如主文所示之易科罰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至被告犯本件毀損犯行所用之鋁棒,未經扣案,復查無其他 積極證據足認屬違禁物及現仍存在而無滅失,應認沒收不具刑法上之重要性,且如予沒收或追徵恐徒增執行上之人力物力上之勞費,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吳盼盼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簡易庭 法 官 黃紀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敍述理 由(須附繕本),向本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孝妃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9條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 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060號 113年度偵字第6489號 被 告 康又仁 上列被告因毀損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康又仁之女友陳麗娟與李姵儀之胞妹李佳惠有債務糾紛,康 又仁竟因而心生不滿,㈠基於毀損犯意,於民國113年4月1日3時42分許,前往李姵儀位於屏東縣○○市○○路000號住處,以徒手及腳踹之方式破壞上址之鐵捲門,使該鐵捲門凹陷、變形致令不堪用,並生損害於李姵儀。㈡康又仁復基於毀損、妨害名譽之犯意,於同年月日12時41分許,與陳麗娟一同前往上址,並在上址門口路旁公眾得見聞之場所對李姵儀出言:「幹你娘」、「消查母」等語,足以貶損李姵儀之名譽、人格地位及社會評價。康又仁並持鋁棒敲打李姵儀住家大門,造成該住家大門凹陷致令不堪用,並生損害於李姵儀。 二、案經李姵儀訴由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康又仁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李姵儀於警詢中之指述情節大致相符,復有現場監視器畫面截圖14張、大門毀損照片2張附卷可參,足認被告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就犯罪事實欄㈠之部分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 罪嫌;就犯罪事實欄㈡之部分係犯刑法第309條之公然侮辱及同法第354條之毀損等罪嫌。被告上開3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4 日 檢 察 官 吳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