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返還借款
日期
2025-02-27
案號
PTDV-113-訴-801-20250227-1
字號
訴
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01號 原 告 曾瀚濰 訴訟代理人 謝建智律師 被 告 葉卉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萬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1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9,80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3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如被告以新臺幣9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時係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9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利息,嗣當庭更正起算日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30日起(本院卷第33頁),原告所為係屬減縮利息請求,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因經營洋蔥買賣業務,前透過訴外人魏杏容 向原告借款,原告分別於民國112年10月27日、113年2月2日、2月20日將新臺幣(下同)50萬元、20萬元、20萬元共計90萬元(下稱系爭借款)之現金交予魏杏容轉交被告,被告則先後開立同額之本票(票號:CH790072)、支票(票號:RA0000000、RA0000000)共3紙作為借款憑據,交予魏杏容轉交原告收執,惟原告曾多次向被告催討借款,被告均未清償,爰依民法第478條規定,以本件起訴狀之送達再次為返還借款之催告,請求被告返還借款及其法定利息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三、被告則以:伊有欠原告90萬元沒錯,這三筆借款都沒有清償 過。伊因為子女陸續生病需錢醫治,本身也肝病末期,又遇到天災導致洋蔥欠收,經濟困難無法還款,伊有跟原告說過待經濟好轉會分筆清償等語。 四、本院之判斷: (一)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本票(票號:CH7 90072)、支票(票號:RA0000000、RA0000000)共3紙附卷為證(見本院卷第17頁),而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對原告主張之事實並不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事實。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借款本金、利息,係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結論: (一)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90萬元,及自114 年2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二)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7條第1項。 (三)原告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予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茂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狀(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房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