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
日期
2024-12-04
案號
SLDM-113-審簡-1405-20241204-1
字號
審簡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405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以利 選任辯護人 周志一律師(法律扶助)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512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849號 ),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楊以利犯傷害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如附件 )外,另增列被告楊以利於本院民國113年11月21日準備程序中之自白為證據(見本院審易字卷第50頁),核與起訴書所載之其他證據相符,足見被告之自白與事實一致,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楊以利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尚無前科,此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按,素行尚佳,其不思克制情緒及理性處事,僅因細故糾紛,對告訴人施暴,造成告訴人受有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所載之傷害,被告所為誠屬不該;惟念被告犯後尚能坦認犯行,已見悔意,並考量被告雖有意願與告訴人和解,然因雙方就賠償金額認知差距過大,無法達成和解,兼衡酌被告之犯罪動機、手段、所生損害,暨自陳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職業為派報、 舉牌臨時工,月入約新臺幣3,000至5,000元之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審易卷第51頁),復因罹患思覺失調症,為中度身心障礙人士等情,此有其提出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診斷證明書、病歷摘要及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各1份附卷可參之身心狀況(見偵卷第56至58、72至146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 法27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許梨雯提起公訴,檢察官林嘉宏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刑事第十法庭 法 官 吳天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憶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之依據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50 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9512號 被 告 楊以利 女 5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地址詳卷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周志一律師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以利與潘芊蓉(其所涉傷害犯嫌另為不起訴處分)同為清 潔公司之員工,渠等於民國113年3 月4日9時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2樓員工休息室,楊以利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潘芊蓉左眼,拉扯其頭髮,致其受有左臉頰瘀青、頭髮脫落之傷害。 二、案經潘芊蓉告訴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名稱與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方法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以利之供詞。 被告有拉扯告訴人潘芊蓉頭髮之事實。 2 告訴人潘芊蓉之證詞。 被告傷害之犯行。 3 證人李坤地、黃麗警詢中之證詞。 被告傷害之犯行。 3 告訴人之診斷證明書、頭髮脫落之照片、受傷照片、淡水馬偕醫院113年5月13日馬院醫急字第1130002901號函附之病歷資料。 被告傷害之犯行。 二、核被告楊以利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 日 檢 察 官 許 梨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9 日 書 記 官 羅 友 園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第1項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