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險

日期

2025-02-19

案號

TCDM-113-交簡上-213-20250219-1

字號

交簡上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簡上字第21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蔡榮宬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不服本院豐原簡易庭中華民 國113年9月19日113年度豐交簡字第480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案號:113年度速偵字第3054號),提起上 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蔡榮宬緩刑貳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於緩刑期間向指定 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 機構或團體,提供肆拾小時之義務勞務。   理 由 一、本院審判範圍之說明:   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參諸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之立法理由,科刑事項已可不隨同其犯罪事實單獨成為上訴之標的,且於上訴權人僅就第一審判決之刑提起上訴之情形,未聲明上訴之犯罪事實、罪名及沒收等部分則不在第二審審查範圍,且具有內部拘束力,第二審應以第一審判決關於上開部分之認定為基礎,僅就經上訴之量刑部分予以審判有無違法或不當。本案經原審判決後,上訴人即被告蔡榮宬(下稱被告)提起上訴,檢察官未上訴,被告於本院審理時明示僅就原判決關於刑之部分提起上訴(見交簡上卷第85頁),依前揭說明,本院僅就原判決關於刑之部分審理,未聲明上訴之犯罪事實、論罪部分則不在本院審理範圍。 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   我有長年精神病史及重度憂鬱症,平時不會飲酒,案發當天 為農曆7月7日(俗稱七娘媽生),家中準備燒酒雞拜拜,我食用完後躁鬱症發作,才駕車外出。希望考量我的身心狀況、家庭經濟負擔(有年長父母及年幼子女需扶養),給予緩刑,我會盡力配合緩刑條件等語。 三、原判決所認定犯罪事實及罪名:  ㈠原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   被告於民國113年8月10日17時至18時許間,在臺中市○○區○○ 街0段00號處所內服用燒酒雞後,仍於同日23時13分許前某時,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貨車上路,嗣於同日23時13分許,行經臺中市豐原區豐原大道7段與三豐路1段,為警執行取締酒駕路檢勤務攔查,發覺其散發濃厚酒氣,並於同日23時32分許對其施以吐氣式酒精濃度測試,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42毫克,而悉上情。  ㈡原判決之論罪:   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駕駛動力交 通工具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之罪。 四、上訴駁回之說明:   按刑之量定及應執行刑之酌定,係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 裁量之事項,苟其量刑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無偏執一端,致明顯失出失入情形;復其定應執行之刑時,並不違反同法第51條各款所定之方法或範圍,且無明顯違背公平、比例原則或整體法律秩序之理念,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或不當(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68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審審酌被告為警查獲時所測得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42毫克,其明知酒精成分對人之意識、控制能力具有不良影響,酒後駕車在道路上行駛,對往來之公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並其犯罪後坦承犯行、智識程度大學畢業、經濟狀況小康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下同)1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1,000元折算1日等語。核其就量刑部分,已斟酌刑法第57條所列事項,在罪責原則下適正行使其量刑之裁量權,並於實體法授權之刑度、刑罰種類範圍內而為量刑,並無偏執一端,而有失之過重之情事,亦與罪刑相當原則、比例原則、公平原則無違。從形式上觀察,並無任何採證認事、用法或量刑之不當或違法,亦無裁量權濫用之情形,本院自當予以尊重。從而,被告上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被告前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附卷可參(見交簡上卷第23頁),其因一時失慮,偶罹刑典,犯後坦承犯行,尚具悔意,信其經此偵審程序及罪刑之宣告,應已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且被告自承罹有精神疾患,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等語,有其提出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附卷可佐(見交簡上卷第9至13、97、105頁),顯見其身心狀態欠佳,本案如遽令其執行有期徒刑及罰金刑,恐對其個人生涯、工作及家庭造成嚴重影響,是本院綜合上情,認對被告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其刑為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宣告緩刑2年。另為使被告確實記取教訓,以達戒慎行止之目的,並提供其回饋社會之機會,併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5款之規定,諭知被告應於緩刑期間內,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40小時之義務勞務,併依同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諭知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以啟自新。倘被告未遵循本院所諭知如主文所示緩刑期間之負擔,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及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檢察官得聲請撤銷上開緩刑之宣告,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仲雍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張添興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芳如                    法 官 張美眉                    法 官 曹宜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張晏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