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傷害

日期

2025-02-04

案號

TCDM-113-交簡上-90-20250204-1

字號

交簡上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簡上字第90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孫烽桀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過失傷害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3月27 日113年度豐交簡字第146號刑事簡易判決(偵查案號:臺灣臺中 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6131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 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宣告刑之部分撤銷。 孫烽桀犯過失傷害罪,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案審理範圍之說明: (一)按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對於判決之一部上訴者,其 有關係之部分,視為亦已上訴,但有關係之部分為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不在此限;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定有明文。經查,上訴人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上訴書明示僅對原判決關於「刑」之部分上訴,業經於本院審裡時陳述明確(見本院交簡上卷第81頁)。是本案上訴範圍限於原判決關於罪刑部分,其餘部分則非屬本案上訴範圍。 (二)被告孫烽桀所為本案犯罪事實,非本院審理範圍,業如前述 ,此部分之認定均引用原審刑事簡易判決書之記載。 二、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據告訴人蕭慧伶具狀表示:我不希望 被告被關,僅希望被告能賠償損失,我想要撤回告訴等語,審酌本案雖業經第一審判決,已逾撤回告訴期間,然被告若能設法彌補犯罪所生之損害,仍有上訴請求輕判之實益,爰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決,更為適當合法之判決等語。 三、撤銷改判之理由: (一)原審認被告罪證明確,予以論罪科刑,就被告本案犯行,量 處有期徒刑3月固非無見。惟按刑罰之量定,雖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然按刑事審判旨在實現刑罰權之分配的正義,故法院對有罪被告之科刑,應符合罪刑相當之原則,使輕重得宜,罰當其罪,以契合社會之法律感情,此所以刑法第57條明定科刑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該條所列10款事項以為科刑輕重之標準,俾使法院就個案之量刑,能斟酌至當。查被告於本院審理時稱:我已經與告訴人調解成立,也按照調解筆錄賠償告訴人了等語(見本院交簡上卷第81頁),而被告與告訴人業已調解成立,並賠償告訴人之損害等情,有本院調解筆錄、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交簡上卷第67至68、91頁),此涉及有利被告犯罪量刑因子之酌定,是原審所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事由之量刑基礎已有變動,原審未及審酌於此,亦有未合。從而,原判決即屬無可維持。檢察官以前開理由,指摘原判決不當,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將原判決予以撤銷改判,以臻適法。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之素行、過失情狀、告 訴人所受傷勢;徵以考量被告坦承過失犯行,終能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賠償其所受損害之犯後態度;兼衡被告自陳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交簡上卷第86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9條第1項前 段、第364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何昌翰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提起上訴,檢察官黃 怡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曉怡                    法 官 林德鑫                    法 官 蔡咏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書記官 孫超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