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罪
日期
2025-02-13
案號
TCDM-113-交簡-741-20250213-1
字號
交簡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交簡字第74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上逸 上列被告因肇事逃逸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6246號),因被告自白犯罪(113年度交訴字第176號),本 院合議庭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 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楊上逸犯肇事致人傷害逃逸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一第9行「頭部擦挫傷、 唇部擦挫傷、」應予刪除、第10行「等傷害」後方補充「(所涉過失傷害部分,另由本院為不受理判決)」、第11行「等後警方」更正為「等候警方」,以及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楊上逸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如附件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4第1項前段之肇事致人傷 害逃逸罪。爰審酌被告於肇事後未對告訴人施予救護,或等待員警、救護車至現場處理,即自行駕車逃離,實屬不該;惟念其犯罪後已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調解成立且賠償完畢;復斟酌告訴人所受之傷勢程度,以及告訴人於調解時表示不追究被告之刑事責任;兼衡被告所陳之學、經歷及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交訴卷第4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又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審酌被告犯罪後已坦承犯行,且業與告訴人調解成立並賠償完畢,堪認被告確有悔意,其經此偵審程序後,當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因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諭知緩刑如主文。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張容姍提起公訴,檢察官林忠義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黃凡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鄭俊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4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6月以 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6246號 被 告 楊上逸 男 4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彰化縣○○市○○路000巷0弄00號7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上逸於民國112年12月12日9時7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 000號自小客車,受友人顏毅鋒之託至臺中市○○區○○○○街000號處搭載劉泳溢,劉泳溢之妻詹嫈羢見劉泳溢欲上車離去,為阻攔而拉住自小客車左側B柱,楊上逸原應注意詹嫈羢拉住其自小客車左B柱,倘逕行駕車駛離,將造成其遭拖行受傷之虞者,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竟直接駕車離去,致詹嫈羢果真遭拖行而跌倒在地,致其受有頭部擦挫傷、唇部擦挫傷、雙側手部擦挫傷、左側手肘擦挫傷、頭部擦挫傷、唇部擦挫傷、右側膝部擦挫傷、右側大腿挫傷等傷害,然楊上逸肇事後未協助救護傷患及等後警方到場處理,於肇事後,竟基於肇事逃逸之犯意,離開現場。 二、案經詹嫈羢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上逸於警詢及偵訊中之供述 坦承車禍發生後,有逃逸之事實,惟辯稱:我知道有人拍窗,但沒有看到被害人倒地等語。 2 告訴人詹嫈羢於警詢及偵訊中之指述 全部犯罪事實。 3 證人劉泳溢於警時時之證述 告訴人有拍打車窗之事實。 4 職務報告、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現場照片、車損照片、受傷照片、初步分析研判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疑似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追查表、交通事故補充資料表、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發生車禍之現場環境及告訴人受傷情形。 5 路口監視器翻拍照片 發生車禍之經過情形。 6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家庭暴力事件驗傷診斷書 告訴人受有傷害之事實。 二、核被告楊上逸所為,係犯刑法第284前段過失傷害罪嫌、同 法第185條之4第1項前段肇事逃逸罪嫌。被告所犯上開2罪,罪名各別,行為互異,請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3 日 檢 察 官 張容姍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5 日 書 記 官 林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