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盜
日期
2024-12-05
案號
TCDM-113-簡-2064-20241205-1
字號
簡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064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禮嘉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2246 、17919、27405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犯罪(113年 度易字第2553號),本院合議庭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由 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判決如下: 主 文 鄭禮嘉犯如附表一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一所示之刑及沒收。應 執行拘役壹佰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事實更正如附表二所示,證據補充 被告鄭禮嘉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認罪(見本院易字卷第71頁)外,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部分: ㈠論罪 核被告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1至3之犯行,均係 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分論併罰: 被告所犯竊盜罪,共3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 併罰之。 ㈢裁量後依累犯加重: 被告鄭禮嘉前因犯竊盜、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 以109年聲字第1198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2月,於民國111年10月16日因縮短刑期執畢出監等情,有前開裁定(見本院簡字卷第9至14頁)、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易字卷第31至32頁、第38頁)在卷可稽,其受徒刑之執行完畢後,於5年內之112年10月間、113年3月間即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形式均合於累犯,又審酌被告之3次竊盜犯行,即與前開定應執行刑裁定中所包含竊盜罪,係屬罪質相當,而且距離111年10月16日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日甚至未達3年,顯然被告未能充分記取教訓,有刑罰反應力薄弱情況,經裁量結果,本院認就被告所犯3個竊盜罪,均依照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規定,加重其刑。 ㈣量刑審酌: 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合法途徑賺取財 物,率爾以竊盜方式侵犯他人財產法益,貪圖不勞而獲,價值觀念非無偏差,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均為圖一己之私利,犯罪手段尚屬平和,復考量各該告訴人所生損害程度,被告犯後就其犯罪均仍願坦認犯行之態度、尚未與被害人和解、素行(構成累犯部分不重複評價),暨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述之教育程度、職業、家庭生活經濟狀況(見本院易字卷第72頁)等一切情狀,各量處如附表一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拘役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又考量被告各該犯行之行為態樣、犯罪時間、對法益侵害程度之加重效應、執行時間加長被告之痛苦程度遞增等情,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拘役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警懲。 三、沒收之說明: ㈠沒收犯罪所得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被告就附表三編號1至3「應沒收犯罪所得」欄所示之物,均核屬被告之犯罪所得,並未扣案,亦未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自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未宣告沒收部分: 被告所竊取被害人張鐙巍所有之全聯會員卡1張,因無交易 上之實際財產價值,亦難換算為實際金錢數額,且上開物品可透過掛失程序,阻止被告藉此取得不法財產利益,從而,上開物品本身,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為免日後執行沒收或追徵時,過度耗費司法資源而無助於目的之達成,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 ,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張聖傳提起公訴,檢察官王宥棠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方星淵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 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賴柏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表一: 編號 犯罪事實 告訴人 罪名及宣告刑 1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1 家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張稚榆提出告訴) 鄭禮嘉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如附表三編號1所示之物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2 張鐙巍 鄭禮嘉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如附表三編號2所示之物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3 洪鳳霙 鄭禮嘉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如附表三編號3所示之物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表二: 編號 更正前 更正後 所在欄位與行數 1 「清」海路2段 「青」海路2段 起訴書附表編號1竊取地點欄第2行 2 「束帶」1條、「塞子」4個 「行李箱束帶」1條、「手機架上塞子」4個 起訴書附表編號3竊取方式及財物欄第6至7行 附表三(未扣案): 編號 犯罪事實 告訴人 應沒收犯罪所得 1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1 家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張稚榆提出告訴) 小熊餅乾家庭號-萬聖節限定版1盒、日本乳羊羹1包、貝納頌咖啡1瓶、滷澳洲牛腱1盒、牛綜合拼盤1盒及手電筒1支 2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2 張鐙巍 皮夾(內含新臺幣2900元)1個 3 起訴書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編號3 洪鳳霙 「行李箱束帶」1條、「手機架上塞子」4個及密錄器配件1個 附錄:本案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棠股 113年度偵字第12246號 113年度偵字第17919號 113年度偵字第27405號 被 告 鄭禮嘉 男 4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雲林縣○○鎮○○路0號(雲林 ○○○○○○○○) 居桃園市○鎮區○○○路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鄭禮嘉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分別以108年度 易字第186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月、4月(7次)、3月(2次),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確定及108年度易字第309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接續執行後,於民國111年10月16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復分別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在如附表所示之地點,竊取如附表所示之張稚榆等3人如附表所示之財物。 二、案經張稚榆、張鐙巍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及洪鳳 霙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附表編號1之犯罪事實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鄭禮嘉於警詢時之供述。 被告矢口否認上開犯行,辯稱:伊有没有偷東西,全忘記了云云。 2 證人即告訴人張稚榆於警詢時之證述。 全部犯罪事實。 3 員警職務報告、監視器翻拍照片66張及比對照片3張。 全部犯罪事實。 (二)附表編號2之犯罪事實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鄭禮嘉於警詢時之供述。 被告始終保持緘默,拒絕回答。 2 證人即告訴人張鐙巍於警詢時之證述。 全部犯罪事實。 3 員警職務報告、監視器翻拍照片8張。 全部犯罪事實。 (三)附表編號3之犯罪事實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鄭禮嘉於警詢時之供述。 被告始終保持緘默,拒絕回答。 2 證人即告訴人洪鳳霙於警詢時之證述。 全部犯罪事實。 3 員警職務報告、監視器翻拍照片、現場照片、查獲照片共15張。 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就犯罪事實附表編號1至3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 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其所犯上開3次竊盜犯行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被告有犯罪事實欄所載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此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該當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又被告本案所為,與前案同屬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之犯罪類型,犯罪罪質、目的、手段與法益侵害結果均高度相似,又犯本案犯行,足認被告之法遵循意識及對刑罰之反應力均屬薄弱。本件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疑慮,故被告本案犯行均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另未扣案之被告犯罪所得,請均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張聖傳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 日 書 記 官 程翊涵 附錄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竊取時間 竊取地點 被害人 竊取方式及財物 案號/移送機關 1 112年10月13日10時50分許 臺中市○○區○○路0段000○00號家樂福青海店 張稚榆 趁賣場管理人員張稚榆疏於防備之際,以徒手竊取貨架上之小熊餅乾家庭號-萬聖節限定版1盒、日本乳羊羹1包、貝納頌咖啡1瓶、滷澳洲牛腱1盒、牛綜合拼盤1盒及手電筒1支等物(價值合計新臺幣《下同》598元)。 113年度偵字第12246號/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 2 113年3月3日5時許 臺中市○○區○○路00○0號全家便利商店 張鐙巍 趁張鐙巍在座位區睡覺之際,以徒手竊取張鐙巍放置在斜背包內之皮夾(內含現金2900元及全聯會員卡1張)。 113年度偵字第17919號/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 3 113年3月21日1時28分許 臺中市○區○○路0段00號前騎樓 洪鳳霙 趁四下無人之際,以徒手竊取洪鳳霙置放在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之束帶1條、塞子4個及密錄器配件1個等物(價值400元)。 113年度偵字第27405號/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