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等

日期

2024-12-09

案號

TNHM-113-金上訴-1949-20241209-1

字號

金上訴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94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盧勇志 00000000 上列上訴人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3年度金訴 字第1216號中華民國113年9月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 臺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4510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高 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刑事訴訟法第361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所謂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並不以其書狀應引用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審判決不當或違法之事實,亦不以於以新事實或新證據為上訴理由時,應具體記載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情形為必要。但上訴之目的,既在請求第二審法院撤銷或變更第一審之判決,所稱「具體」,當係抽象、空泛之反面,若僅泛言原判決認事用法不當、採證違法或判決不公、量刑過重等空詞,而無實際論述內容,即無具體可言。從而,上開法條規定上訴應敘述具體理由,係指須就不服判決之理由為具體之敘述而非空泛之指摘而言(最高法院106年度第8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綜上,上訴人之上訴書狀,須就不服判決之理由具體敘述有何違法或不當情形,否則即屬空泛指摘,其所為上訴,即不符合上訴之法定要件。 二、原判決綜合全案證據資料,認定被告觸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 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一般洗錢罪,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被告是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各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從一重論以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因被告於偵查及審判中均自白犯罪,且無繳交犯罪所得的問題,經適用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前段減輕其刑後,乃判處被告有期徒刑1年4月,並就犯罪所用之物為相關之沒收諭知。經核原審判決已詳述其所憑證據及認定之理由,俱有卷存證據資料可資查對,認事用法並無違誤。就被告的量刑部分,也已審酌刑法第57條規定之各款量刑事由,並未逾越法定刑度,亦無濫用裁量之情事,而與被告犯行的罪責相當。 三、被告上訴意旨略以:被告於偵查、審理中均坦承犯行,原審 雖然依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前段減輕其刑,量刑仍嫌過重,請依刑法第59條再行酌減。 四、經查:  ㈠原審判決就被告的量刑部分,已記載:「爰審酌被告有前開 輕罪(違反洗錢防制法犯行)之自白減輕其刑事由,而得作為量刑之有利因子,被告曾因幫助洗錢犯行經判處有期徒刑4月之前科紀錄,被告於本案參與情節程度,本案被害人所受財物損失,被告坦承犯行,惟未賠償被害人損失之犯後態度,被告自陳國中肄業、未婚、入監前從事浪板工作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已經詳為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的各款事由,所量處的刑度為法定刑範圍的中低度刑,並無過重的情形。被告的上訴理由,僅是就原審已經斟酌過的量刑因子再行重複主張,並未具體指摘原審究竟有何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或量刑的違法之處,難謂上訴書狀已經敘述具體理由。  ㈡被告雖請求本院適用刑法第59條遞減其刑,然也沒有敘述有 何具體事由符合該條減刑事由。更何況,被告從事三人以上加重詐欺取財犯行,侵害被害人財產法益、擾亂社會秩序甚鉅,原審已經適用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前段減輕其刑,且誠如原審判決所載,被告前曾有幫助洗錢犯行的前科紀錄,本次竟不知改過,從事情節更重的共同加重詐欺犯行,更難認有何刑法第59條情輕法重的減刑事由。 五、因此,本件上訴顯無具體理由而不合法定程式,應予駁回, 並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六、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7條前段、第372條,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廷宜                    法 官 林坤志                    法 官 蔡川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 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心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