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自由
日期
2024-12-23
案號
TPDM-113-審簡-2632-20241223-1
字號
審簡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2632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金隆 籍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0樓(臺北○○○○○○○○○)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3468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犯罪(113年度審易字 第2194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適用簡易程序, 判決如下: 主 文 黃金隆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捌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被告黃金隆於本院準備程序 時之自白」為證據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所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㈡爰審酌被告與告訴人趙百加素不相識,竟率爾出言恐嚇告訴 人,使告訴人心生畏懼,實不足取,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然尚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或取得其諒解,兼衡被告之素行、犯罪之動機、手段、情節,暨其為高職畢業之教育程度,有卷附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可憑,及其自陳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見本院審易字卷第113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蘇筠真提起公訴,檢察官林珮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莊書雯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3468號 被 告 黃金隆 男 7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 4樓 現居臺北市○○區○○街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金隆於民國113年5月8日15時許,在址設臺北市○○區○○○路 0號之臺北車站值班站長室前與趙百加發生爭執,嗣於同日16時47分許,趙百加帶同員警張憲鴻返回前揭處所時,2人又起口角糾紛,黃金隆竟基於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對趙百加恫稱:再亂我就殺了妳等語,使趙百加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 二、案經趙百加訴由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臺北分局報告偵辦 。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黃金隆於警詢時之供述 否認本案犯行。 2 告訴人趙百加於警詢時之指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密錄器影像及監視器影像截圖 證明告訴人有向警方陳述本案情況,且被告、告訴人與員警張憲鴻有於上揭時、地交談之事實。 4 員警張憲鴻出具之職務報告1份 證明員警張憲鴻有於113年5月8日16時許陪同告訴人至臺北車站值班站長室前,並其有聽聞被告對告訴人口出「再亂我就殺了妳」等語,惟被告不良於行,行動緩慢,僅將拐杖及周邊行李拿起並作勢移動,未有欲攻擊之舉等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嫌。 三、至告訴及報告意旨認被告於上揭時、地,亦有出言侮辱告訴 人,足以貶損告訴人之人格及社會評價乙節,另涉有刑法第309條第1項之公然侮辱罪嫌;惟告訴人並無法陳明被告出言侮辱之詞句,且被告出言內容部分為臺語,員警張憲鴻亦未能了解其意,有上揭職務報告在卷,是本案尚無從認定被告究出言何種侮辱告訴人之言詞,自難遽認被告有何公然侮辱之犯行,而逕以該罪責相繩。惟若此部分成立犯罪,因與前揭起訴部分有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而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檢 察 官 蘇 筠 真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2 日 書 記 官 廖 郁 婷